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硬派健身》讀後感

讀後感1.35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硬派健身》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硬派健身》讀後感

《硬派健身》讀後感1

Chapter 1 什麼樣的身材纔是好身材

骨骼可能是天生的,肌肉卻不是。換句話說:好身材是可以透過訓練來獲得的。

除了身高,他們的要求還包括肩、背、腰、臀,等等。

撐起你衣服的是肩和背,決定你比例的是腰,同時腰和臀影響了你的苗條程度,

一、那些讓你看起來更棒的部位

人體的肌肉是由大肌羣和小肌羣構成的。大肌羣有胸、背、臀、腿,小肌羣則有肩、胳膊、腹、小腿。

很多人在健身上存在的誤區:總是關注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而不注重整體,或者說,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身材的問題所在——這些細枝末節,除了你自己,根本沒有人會看得那麼仔細。

所以,剛開始健身的時候,不要太在意一些細節的部位。

改變所有人第一眼就能看到的部位,塑造一種直觀上整體完美的體形,而不是改變那些只有你自己纔在乎的微小細節。

一句話,就是對體形修飾效果好的大肌羣。那就是:胸、背、臀、腿

從今天起,每天做一次大肌羣訓練(胸、背、臀、腿)6~10組,搭配核心肌羣訓練(腹部、下背部)1~3組,最後做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15到30分鐘。不到半年,你就會驚喜地看到自己的改變。到那時,你一開始擔心的小問題,可能也就隨風而逝了。

二、體重能代表什麼?

Chapter 2 你爲什麼會減肥失敗

想要贏球就要了解足球;想要賺錢就要懂得錢;想要幸福的人生,至少得明白你在追求的幸福是什麼。而想要健康的身體,自然得知道你的身體是怎麼執行的。爲什麼有些人吃什麼都不胖?爲什麼有些人一喝水就胖?爲什麼你連續一週都沒吃東西,褲子的尺碼還是沒有變小?爲什麼有些人明明看起來很壯,體重卻跟你差不多?爲什麼?

想改變自己,先要尊重自己、瞭解自己。

1.節食會讓人變蠢——你知道你的大腦會被吃掉嗎?

慾望像彈簧,你強它更強。

2.節食會反彈——減肥2斤長回10斤,這就是節食的下場

3.節食導致暴食——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都是因爲你節食!

常識破壞1:只有4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才減肥?——大錯特錯!

常識破壞2: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是最好的.減肥運動?——沒錯,但不一定對你有用!

有氧運動就相當於小時工:工作時間長,短期內比較高效,但沒什麼升值空間。高強度間歇訓練和無氧訓練則像是初級白領,雖然一開始看似收穫不大,但你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你的幸福感更高。

3.常識破壞3:支出脂肪就等於體脂降低?——話雖如此,但減肥不是數學

4.常識破壞4:超重者應該多做有氧運動?——但你也得跑得起來啊!

Chapter 3 什麼樣的有氧運動最減脂

HIIT就是一種高強度運動與低強度運動間歇交替的訓練方式,只要運動中的強度是高低交替的,都可以視作廣義上的HIIT。比如你快跑一會兒,慢跑一會兒,或者騎車衝刺與慢行交替,都是HIIT訓練。

一、什麼是HIIT?——精明減肥者的選擇

HIIT是“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的縮寫,意爲“高強度間歇訓練”,一般是指進行多次短時間、高強度的運動訓練,在每兩次高強度運動之間以較低強度的運動或完全休息形成間歇期

HIIT的特點在於:短時間內運動強度較大,每次都要達到最大或至少接近最大的運動能力。但是,運動時間相對較短,並且可以透過間歇期間的低強度,來避免不適症狀的出現。

《硬派健身》讀後感2

談減肥的書實在太多,甚至各種理論實踐以及光鮮勵志的案例數不勝數——然而斌卡卻是見到的第一個透過科學文獻系統研究並實踐的,破除市面上各種傳言謊言,從營養學生理學進化論角度回答我們的減肥爲什麼這麼難。

首先:胖子基因成就了今天的我們:只有那些能不斷進食轉化脂肪多吃少動的猴子,從遠古的生存競賽裏面生存了下來——甚至我們之前嘲笑老外容易胖,那是因爲我們沒在那個飲食環境下:BMI指數都在27的時候,中國人的二型糖尿病發病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0倍!——”這可能與我們文明史上遭遇過很多次大饑荒有關,我們的身體中,流淌着狂吃到死的血液……“帶着黑色的幽默,我們不得不感嘆,原來國人的吃貨基因是這麼來的……

其次,我們的身體對體重和脂肪存儲是”一旦擁有絕不放手“的態度。根據體重設定點理論,”一旦體重被設定到某個值,無論做什麼簡單節食與消耗,體重在未來短期時間內可能會有所變化,但總有一天,原本的體重和脂肪都會回到你設定的這個點。“隨後用實驗數據證明了這個理論:讓一羣人控制飲食十週,瘦素(讓人減少攝入的激素)下降了三分之二,而生長激素(讓胃排空,促進胃酸分泌,減少脂肪消耗)卻明顯上升。後面降低了標準但增加每天30分鐘運動,一年後還是反彈回來。這些94公斤的胖紙們,一年飲食調節加運動,只瘦了5公斤。而六週的力量和耐力訓練,平均就能瘦5公斤。所以,減肥最大的阻力來自於基因——這是非常頑強的體系!而且一旦身體攝入過低,就會降低各種消耗來省出能量來——累積脂肪!甚至包括腦部能量供應。因爲基因優先供應的是——身體的存活而不是過度思考的腦袋。

進入實戰環節:首先破除的神話就是有氧運動的效力——事實上不是40分鐘開始燃燒脂肪,而是從一開始就在燃燒脂肪!那些叫你一定要有氧四十分鐘以上的都是騙紙!之所以還會胖是因爲身體這個精密的系統會算非常準:你就再怎麼有氧,身體還是會把堆積脂肪的那部分預算省出來!而胖紙不要隨便跑步——因爲脂肪會和跑步共振而傷害身體,而只有肌肉可以調節身體振動頻率。所以——”世間減肥萬法,唯有肌肉無敵“。說到這,很多勵志的跑步減肥案例開始叫囂了,每天堅持十公里跑步就可以減下來啊——事實上,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每個胖紙隱藏在肥肉下面的身體狀況都千差萬別,如果沒有足夠的肌肉和心肺能力做支撐,照本宣科只會身體受傷意志消磨。

後半段的力量和有氧(作者只推薦HIIT,再其次是INSANITY)組合,基本原則也是要讓肌肉撕裂到位,動作使用得當,這樣才能迫使肌肉不斷生長和成型。只有不斷增加的肌肉訓練和及時的營養補充,才能改變身體消耗的基礎。這些和村上的跑步書有相通之處,肌肉是透過日復一日地錘鍊才能不斷突破。()至於目標: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樹立。如果只是爲了健康,那麼就別做太多美夢。如果想模特的身材,那麼還得接受腦部供養不足的附加條件。

科學精神萬歲,這本書破除了很多健身上的錯誤常識,可以給所有立志減肥的胖紙們帶來更堅定的信心,或者更痛苦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