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做不抱怨的教師》讀後感(通用5篇)

讀後感7.8K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做不抱怨的教師》讀後感(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不抱怨的教師》讀後感(通用5篇)

《做不抱怨的教師》讀後感1

有許多老師經常在我面前抱怨:“我工作那麼認真,學生就是不願學、不愛學,成績就是上不去。”還有的說:“可悲呀,學生越來越笨,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家長越來越難伺候了。”聽了他們的抱怨,想想自己曾經也是這樣,對工作的不滿而懈怠;對學生的不滿而憤怒;對他人的不滿而耿耿於懷。心裏老是覺得憋屈,沮喪,難過,苦悶,覺得幹老師這個行業太累了。自從我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後,我的心情無比輕鬆,工作起來也不那麼累了。

記得有一句話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所作爲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是無所作爲,是逃避責任,是放棄義務,是自甘墮落。如果你還有時間抱怨工作,那麼你就有時間將工作做好。喋喋不休地抱怨,註定於事無補。若想擁有美好前程,就要拋棄所有抱怨,學會享受工作中的樂趣。”

說的太好了,抱怨的人生是可悲的,抱怨的生活是沒有色彩的,抱怨不會使班上的孩子優秀,抱怨也不會讓家長理解你的苦衷,抱怨更不會使自己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反而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煩惱,導致疾病纏身,好工作不如好身體,好身體不如好心情,愉悅快樂的心情對工作和生活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要以陽光的心態去面對孩子的犯錯,以平和的心情面對家長的無理取鬧,用努力工作來代替抱怨,以身作則,給孩子們樹立榜樣,過一種幸福快樂的教育生活,並把快樂傳給學生,讓學生在快樂中茁壯成長。

《做不抱怨的教師》讀後感2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選擇抱怨,爲什麼命運不公?爲什麼我們的人生會充滿這些挫折與磨難?我們一味的抱怨,可結果卻是怎樣呢?並未因爲我們抱怨有所好轉。《做不抱怨的教師》這本書分爲八個篇章,從不抱怨自己、不抱怨工作、不抱怨他人等方面進行了闡釋,從中我收穫頗多。

其實我們仔細想一想:喋喋不休的抱怨,註定於事無補,倒不如把那些時間和精力用在解決問題上,我們就把這些挫折當做我們人生的一種歷練,只有這樣,我們纔會不斷的成長。

其實我們老師在工作中,都會遇到一些不順的事,比如班級同學忘帶作業、貪玩、不學習、上課搞小動作……我們不停地抱怨,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影響自己的心情。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一個人讓自己完全滿意。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我們不能苟求自己做到完美,那麼也應該自己對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善意和尊重。我們的學生由於其年齡特點,現在他們正是貪玩、好動的時候,自我約束能力較低,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耐心地進行約束、引導,與他們多溝通、交流,這會比我們對他們嚴厲的批評會好很多。

《做不抱怨的老師》告訴我們,抱怨環境不如自己努力,透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實現個體的生命成長。我們也許改變不了環境,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改變自己。所以,換個角度看問題,情況就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實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個陽光老師,生活就會簡單而充實。

做不抱怨的教師,做不抱怨的人,做不抱怨的工作,過不抱怨的生活。

《做不抱怨的教師》讀後感3

這幾天讀了《做不抱怨的老師》,剛看第一遍覺得平平的。可細讀了以後,才真正理會了其中的道理。也許有人會說,不抱怨如何讓人發泄,長期不抱怨會不會得病。其實不抱怨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是一種放下挫折和不滿去尋找和追求新目標的一種銜接方式。真正的做到不抱怨,再加上努力和拼搏,你的事業會更加成功,你的人生會更加美好。

生活中,工作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順或不公,每當這時許多人會習慣性地抱怨自己的運氣壞,自己的生活糟糕。其實即使事實確實如此,沒完沒了地抱怨,不但改變不爲現實,還在浪費着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還會影響我們周圍的人,使親人和朋友也遭受傷害。其實,只要我們與人,與社會接觸,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這時就會有不滿和抱怨。抱怨和發泄也許會讓我們得到些許放鬆,但“這是一個波動的世界,當我們發出這些負面的電磁波時,一定的時間之後,這樣的負面資訊又會重新回到我們自己身上。”“騷擾我們的,是我們對事物的意識,而不是事物本身。”“如果你以抱怨逃避的心態去看待問題,那麼你的信心消失,困難和問題就是一面高高的牆,阻礙你的腳步,可如果你正確認識現實,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對待,困難和問題變成了一座連接成功彼岸的橋,讓你走向光明。”

書中不乏至理名言,但我卻深深的記住了一句話:任何人和團隊要成功,就永遠不要抱怨,因爲抱怨不如改變,要有接納批評的包容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行動力。

試想,將抱怨的精力用來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不是更好嗎?做不抱怨的老師所提倡的精神在於你是否能真的擁有一個闊達平和的心境,擺正心態,化消極爲積極,可以擁有一個樂觀開朗的心態。放下所有的不滿、失望。不抱怨了,心中的鎖就會隨之開啟。永遠別想要求別人,要做的只有改變自己,生活自然會過得輕鬆有趣。也許這個過程很艱難,但如果我們一起爲這個目標努力吧,相信一定會有收穫的。

從今以後,努力做個不抱怨的老師,不抱怨孩子的犯錯,不抱怨家長,不抱怨自己的選擇!懷一顆寬容的心,靜靜等待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長!改變自己,用你的意志完成一種挑戰,爲自己創造心想事成的無怨人生而挑戰!放棄抱怨,相信自己!

《做不抱怨的教師》讀後感4

在寒假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感覺受益良多。最初一看到書名,自己心裏就在想,哪有老師會不抱怨呢?每天真的要抱怨的事情太多了。一向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爲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帯來了很大的壓力,“抱怨”似乎也成爲“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但是這本書裏的第一章有這麼一句話:“抱怨是情弱、無能的最好詮釋,他像幽靈一樣到處遊蕩、饒人不安。”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要充滿信心,對待工作有較強的滿意度,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其實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增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

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立刻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爲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又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其實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樣,在磨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取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讓孩子們自己親身去體會。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樣那麼不聽話、怎樣那麼坐不住、怎樣那麼難教、怎樣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樣也不管管等等。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予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裏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爲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應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着相信自己的學生,試着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讓我們一起努力,做一名不抱怨的教師。

《做不抱怨的教師》讀後感5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對話。”這話一點不假,《做不抱怨的教師》這本書就是一本好書,讀了書中的那一個個案例,受益匪淺。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在人生漫長的歲月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面對這些挫折,假如一個人以充足的精神、足夠的理由和信心生活下去,用努力代替抱怨,那麼我們就用困難和挫折鋪平我們前進的道路,爲自己的未來加分添彩。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一味地抱怨呢?誠如一句話所言:“人總有一塊自己看不見的地方,那裏是這個人的盲點,那裏就是自己所站的位置。”人的盲目性讓我們毫無意義地抱怨自己,而不會主動去反思、改正自己的行爲。心理學上說:“抱怨自己其實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因爲自己不夠強大,自己沒有信心更沒有毅力去完成這件事,所以當事情完成的不夠好時,他們就會開始埋怨自己倒黴。事實上,很多人能夠承受的壓力、能夠挑戰的強度,要比自己所想像的大得多。只要我們勇敢地邁開雙腳,跨出自己所熟悉的範圍,實現自我開發、自我超越,就能夠發揮自己的潛能,創造絢麗輝煌的人生。

高爾基曾經說過:“工作如果是快樂的,那麼人生就是樂園;工作如果是強制的,那麼人生就是地獄。”一個人之所以總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往往並不是因爲他的工作真的有多糟糕,而是因爲他沒有用一種良好的心情,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法國民間流傳着這麼一句名言:“沒一樣工作都蘊藏着訴說不盡的樂趣,只是有的人不知道怎樣去發現它罷了。“的確,教師這個職位是平凡的、普通的。很多人甚至認爲一旦進入教育領域,便無非是與學生打交道,根本上不了社會上流階層,終生沒有出頭之日。其實不然,只要熱愛自己的工作,並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當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在教育的第一線上,終有一日,你也將成爲被人仰望、受人尊敬的模範。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一個人會讓自己完全滿意。正所謂“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我們不能苛求自己做到完美,那麼也應當讓自己對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善意和尊重。教師壓力之大,同行者人人皆知。但正是壓力充實了看似平凡的教學工作。只有教師將工作當成一種學習、一種鍛鍊,並在繁忙的工作中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人生纔不會空洞,纔會充滿希望。

人之生存,全借天地。若想讓自己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像青松一般堅韌不倒,就要學會不抱怨環境,並懷着一顆平常心,讓自己更加理智地改變自己,扎穩根基,適應環境,持之以恆,最終成就一生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