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飄》有感

讀後感1.74W

讀《飄》有感1

有一位女子,她複雜、獨特,集女性氣質與男性氣質於一身,她接受的教育給了她文雅的外表,亦步亦趨地遵循淑女風範,骨子裏的反叛火花卻不時地迸發出來;她爭強好勝,渴望得到一切,對得不到的東西有着強烈的慾望。她就是斯嘉麗,長篇小說《飄》的主人公。

讀《飄》有感

斯佳麗的一生是叛逆的。爲了報復拒絕她的艾希禮,嫁給了他的小舅子,不顧家人朋友的反對又嫁給了瑞德。身爲一個女子,自己經商,還像男人一樣風生水起,這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可以算的上離經叛道。

她的一生又是悲慘的。丈夫新婚兩個月便戰死了;母親死的時候她卻因爲戰爭不能見母親最後一面;她的女兒邦妮也不幸去世;而當她最終意識到自己真正愛的是瑞德時,瑞德卻對她徹底失望並且離她而去。此時此刻,對斯佳麗來說,生活中的一切光亮都消失了,她只有塔拉莊園這一條出路,她感到太疲勞了,似乎再也承受不了這些壓力。

美國南北戰爭的影響絕不僅僅是摧毀南方的種植園經濟、廢除奴隸制這樣簡單。從深刻的意義上來說,它改變的是南方固有的價值觀念、傳統體制和生活習慣。它標誌着一箇舊時代的結束。這對南方人的心裏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有的南方人如艾希禮,意志消沉,失去了原有的生活鬥志,無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面對戰後支離破碎的生活,甚至還爲已經無法挽回的過去,猶如飛蛾撲火,盲目地犧牲生命。這注定他們和南方一樣成爲歷史的棄兒。而另一些人,猶如斯佳麗,克服了失敗沮喪的心裏,凜然面對殘酷的現實,成爲現實中不畏困難的強者,重新前進在生活的旅途上。南方正是靠這些人才重新站了起來,恢復了新的生機。

斯佳麗失掉了自己真正的愛情,痛苦萬分,但她相信瑞德會重新回到她身邊,依然對明天充滿信心。這種樂觀向上、永不言敗的精神決定了她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在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

過去都會成爲過去,未來會更美好。生活需要這種百折不撓、積極向上的勇氣和進取精神,不能灰心喪氣,即使現在失敗了,那又如何?站起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不是嗎?

讀《飄》有感2

當給女兒讀了一遍《飄着白雲的病房》後,她就要求我再讀一遍給她聽,過後又再要求,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讀,這是沒完沒了的要求啊!看來這本書被女兒看上了。

《飄着白雲的病房》是種子繪本系列中的一本,透過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告訴我們怎麼讓孩子從恐懼中脫離出來,坦然面對生活中發生的一切。

莉娜在蕩千秋的時候,聚精會神看着天上的白雲,結果一不小心,從鞦韆上摔了下來,摔破了腦袋。但她不想去醫院,我想這是出於對醫院的恐懼吧!生活中,我們也常碰到不願意上醫院的小朋友,“媽媽,我不想打針!不想看醫生!”這是不是你帶孩子上醫院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呢?孩子的恐懼往往表現在她的話語中,她的行動中。很多時候,我們找不到正確的方法來解決,以至於孩子的恐懼始終存在。而莉娜的媽媽,選擇了用她的愛,她的懷抱,讓莉娜同意了去醫院。在醫院裏,莉娜接受了檢查,拍了X光片,還要住進兒童病房接受觀察。這時候,莉娜又不願意住院了,這時候媽媽又說了會一直陪她,而且第二天天一亮,莉娜的弟弟和爸爸還會來看她。媽媽又用愛讓莉娜釋然了。在兒童病房晨,莉娜遇見了一個同樣看白雲而摔傷了腿的女孩。睡夢中,莉娜中夢見了許多白雲和星星。

很溫馨的故事,有一點感人的故事。

就像繪本封底所說的,孩子天生不是膽小鬼,孩子的恐懼來源於不正確的引導。許多時候,我們會按照自己的邏輯思維說教孩子,疏不知,孩子的世界很簡單,我們給他灌疏什麼,他就會接受什麼。我們說,山上有老虎,他可能會真得害怕去山上;我們說,黑暗很可怕,於是孩子就會害怕黑暗。當孩子產生恐懼心理,我們更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幫助孩子,克服心底的恐懼,並用愛包容這一切。

讀《飄》有感3

讀罷此文很難讓人不思考什麼是愛情這一經久不衰的話題。米切爾夫人也對什麼是愛情做了極爲深刻的詮釋。文中的主人公用一生的時間去追尋這個問題的答案。在讀這一厚厚的磚塊的時候相信你也在思考:

斯佳麗真的愛阿希禮嗎?

阿希禮愛玫蘭妮嗎?

阿希禮愛斯佳麗嗎?

巴特勒到底是不是愛斯佳麗呢?

三者之間的愛是不是無可挑剔的呢?

當肉體的愛與精神上的愛分離時,一種愛的出軌算不算背叛呢?

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沒有愛的時候,兩人的結合算不算一種欺騙,兩人的分離算不算一種背叛?

一個人爲生活所迫嫁給一個她不愛的人,這種行爲是卑鄙呢還是高尚呢?

倘若她爲了別人而犧牲自己的婚姻幸福,那她是高尚的還是卑鄙的?

如果她是高尚的,那這對他那無辜的丈夫是否公平呢?

這些問題一個個的跳出來,每一個看起來都是那麼簡單,可是真的要回答起來卻並不是那麼簡單。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雖然這使得討論這些問題看起來毫無意義,但是對這些問題的不同回答卻反應了人類不同的愛情觀,在現實生活中實踐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首先我們探討一下斯佳麗真的愛阿希禮嗎。這個問題貫穿這部小說的始終,推動故事的發展。女主人公畢竟只是一個普通的種植園主的女兒,她並不關心什麼國家大事,除非這些事情跟她切身相關。她的一生都圍繞着生活、愛情這些主題。她一生追求她所鍾愛的阿希禮,她一直都認爲自己深愛着阿希禮,我們也慢慢地被她矢志不渝的專一所打動,也認爲她真正愛的是阿希禮。可是最後的結局卻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她突然的意識到自己真正愛的是巴特勒。這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不得不讓我們深思什麼是愛情,反思着我們現實中種種的所謂愛情。如果說愛情是一種感覺,斯佳麗確實對阿希禮有感覺,並且這種感覺一直持續到阿希禮的妻子玫蘭妮去世。如果說愛情是一種責任,斯佳麗對阿希禮可謂是仁至義盡,她不僅把他的妻子和兒子從死神那裏奪回來,給她們提供一個像樣的家,而且還寧願賠本,也要把自己的鋸木廠交給阿希禮經營。如果說愛情是一種付出的,斯佳麗對阿希禮的付出肯定讓許多自詡爲情癡的女孩兒汗顏,她不僅放棄了自己驕傲的自尊,還出賣了自己幸福,並儘自己所能愛着阿希禮。如果這不能稱之爲愛情,還有什麼可以稱之爲愛情呢? 可是這不是愛情。她對阿希禮確是有感覺,可是這種感覺最初只不過是一種幻覺,只是因爲阿希禮並不跟其他帥男一樣圍着她轉,從而她對阿希禮產生了一種神祕感及要征服他的虛榮。而這種感覺又被現實的戰爭所造成的分離所強化,讓她更加強化了這種感覺,使她深信不疑的認爲這就是愛。正如所有異地戀能天長地久的機制一樣,距離產生了美,這種幻覺一旦形成,很難打破,因爲除了時間來沖淡她的感覺之外,沒有其他因素來破壞它,而時間卻沒有沖淡反而加深了她的思念。尤爲重要的是她自認爲深愛着阿希禮,可她又得不到他。得不到的東西往往給人產生美好的遐想,而這種遐想往往又是不切實際的。於是她就被自己精心編織的愛情謊言中欺騙着自己。正如作者所深入分析的那樣,她並不愛阿希禮,如果她剛開始就得到了阿希禮,她會像踢掉其他男孩那樣踢掉他。

斯佳麗在巴特勒的幫助下逃出將要被佔的亞特蘭大,並帶着玫蘭妮返回了塔拉莊園。戰爭結束後,昔日的南方莊園主過着的貧窮,捱餓的生活,斯佳麗也不例外。爲了償付高額的稅款,在尋求巴特勒的幫助無果之後,無奈之下斯佳麗嫁給了其妹妹的未婚夫弗蘭克?肯尼迪,開始了另一段沒有感情的婚姻生活。迫於生活的壓力和對更好生活的渴求,斯佳麗不顧丈夫的反對購買了鋸木廠,並跟其極爲厭惡的北佬做生意。

後來爲了給受驚嚇的斯佳麗報仇,加入3K黨的阿希禮和弗蘭克帶人襲擊了貧民區,落入北佬的圈套,結果弗蘭克被殺,斯佳麗再次守寡。一年後,斯佳麗同意巴特勒的求婚,兩人結爲連理。但是斯佳麗念念不忘阿希禮,無視所得的幸福。兩人感情幾經波折,尤其是兩人之女因騎馬夭折之後,巴特勒對他們的感情徹底失望,在玫蘭妮死後,毅然決定離開斯佳麗。斯佳麗方幡然醒悟,追悔莫及,最後決定回塔拉莊園尋求力量,再追幸福。

斯佳麗的愛情經歷確實是給我們熱戀中的帥哥靚女們很多啓迪和指導,愛還是不愛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讀《飄》有感4

一本好書不但可以讓我們豐富知識,還可以讓我們從中學到許多受益匪淺的道理。我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讀完了《飄》這本書。

書中的故事發生在南北戰爭期間,裏面講述了主人公郝思嘉的家庭、愛情和婚姻。女主人公是驕傲的,她喜歡別人誇獎自己,同時她也是固執的,在三次婚姻中,他對那個不屬於自己的男人——衛希禮“忠心耿耿”,而且還想盡一切辦法給予他幫助。在北方佬來臨之時,她褪去了膽小害怕,帶着剛生完孩子的媚蘭,坐着一匹老的不能再老的馬從城市馬不停蹄地趕往鄉下。許多人都爲她的這一決定而震驚。因爲當時的鄉下早已被北方佬攻下,但她熱愛家鄉,熱愛那一片土地。終於,她回去了,用自己的雙手和唯一的黑人奴僕幹起了農活。從思嘉身上,我看到的不是正直和善良,她爲了曾經的家園,拆散了妹妹和妹夫,並且嫁給了妹夫。她不善良,甚至有那麼一點點邪惡,但我認爲,她是爲了自己那曾經美好的家園,在她身上,我又看到了一種堅強的品質。

這使我不僅想起了20xx年的5月12日......

災難是殘忍的,卻也是一次很好的磨練。20xx年5月12日下午,是一個讓所有人都難以忘懷的日子。碎裂的磚塊,倒塌的樓房,無家可歸的人們......這一幕幕就像電影似的迴盪在人們的腦海。但是,當你如今再去走一走曾經那條佈滿淚水的泥濘小路,你會驚訝地長大嘴巴,因爲你會發現,四處不再是一片又一片的廢墟,而是衝破災難的阻力,重新拔地而起的高樓;人們的臉上不再是當時面對死亡的恐懼,而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語嚮往......

有時,我躺在牀上都會不由自主地想:災難除了能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痛苦和哀傷,還有什麼呢?讀了《飄》和在5.12地震中的一篇篇報道後,我知道了答案——還有堅強,在災難中,我們還能看到堅強。狂風總有過去的時候,也總會帶走一些什麼,風過之後,有些人望着風去的方向悵然若失,妄圖從回憶中找回往日的一切,而另一些人,則在匆匆回首之後走向遠方,去追尋風雨後燦爛的陽光。

讀《飄》有感5

天生麗質卻任性虛僞,精明能幹卻冷酷無情,不安現狀卻不折手段,堅強自信卻貪婪自私,不屈不撓卻卑鄙陰險,渴望愛情卻追求實際,毋庸置疑,瑪格麗特的《飄》中的斯佳麗是一個不完美的人。但當她站在濃霧瀰漫的院中時,我卻看到了她的美,那種不同於外表光鮮亮麗的美。''無論如何,明天又是另外一天。''喚起了我靈魂深處的堅強。

思佳麗,這一在美國動盪年代所誕生的出色的人物,她的優秀個性散發出無窮的光芒。她勇敢堅強,樂觀向上,對生活頑強抗爭,從不屈服。她處事雷厲風行,精明能幹。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她對愛情的執着。她所擁有天使般的臉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飾中國古代美女的話那就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她對這些毫不在乎,她對愛情瘋狂的執着。但是出於無奈,她分別嫁給了兩個自己不喜歡的人。當再一次見到她鍾愛的艾希禮時,依然像少女般瘋狂地愛着他,不顧一切的向他傾訴鍾情。這讓我想到了中國封建時代的女子對愛情忠貞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以《孔雀東南飛》爲例,一對男女要表現對愛的忠貞就要結爲連理枝,他們的愛情是與婚姻緊密相連的。“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當他們的愛情遭受別人的破壞時,爲了表現對愛的執着,他們只有“自掛東南枝”了。然而思佳麗卻不一樣,在她的愛情觀中,愛情與婚姻是可以分離的,或者說是一種精神上和肉體上的分離。她不在乎彼此都有的婚姻,拋開一切大膽的去愛艾希禮,爭取自己的幸福,她並未將愛情套上禮義,道德的枷鎖,她的愛情永遠是自由奔放的。這也許是東西方文化差異造成的吧。愛的本質是不因表達方式的變更而變化的。

思佳麗的大半生又是爲愛所迷惑的。因爲迷惑而做了很多錯事。知道最後她才發現,原來她一直鍾愛的艾希禮並不愛她,也不曾象她所想的那般優秀。其實她愛的並不是艾希禮,而是自己內心的一個完美形象。艾希禮越是拒絕她,她心中的那個形象就越完善——這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而恰恰因爲她錯誤的迷戀,才使她錯了身邊真正的幸福。這也給了我一個啓示:人要學會明辨是非,不要讓幸福從自己的指間溜走。

值得欣慰的是,在思佳麗的愛情世界裏沒有什麼是爲之已晚的,當她徹底的失去艾希禮,失去女兒,丈夫瑞德也已離她而去之後,她才意識到原來她真正愛的人是瑞德,她於是拋開心靈上的創傷與悔恨,相信自己一定能挽回瑞德的心。“不管怎樣,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如果許多人對愛情都能有這種樂觀自信的態度,那麼許多愛情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在品讀《飄》的日子裏,多少次我與之同喜、同鬧、同悲、同笑。幾許惆悵,幾許欣喜,幾許感慨,幾許驚歎。掩卷息,留下的是強烈的震撼和一生的感動。

讀《飄》有感6

讀了一個月之後,我羞於讀得像老牛一樣快,看不出我有多優雅。看完後,心中有一種淡淡的惆悵感,朦朧中,總覺得有一種斯嘉麗的身影。看完《飄》後,真的給了我很大的震撼,也激起了我對過去的遺憾。同時,我也對書中的生活、友情和愛情的描寫有了很多的體會。

斯嘉麗是我最愛的人物,讓人既愛又恨,她盲目地追求所謂的愛情,而忽略了人的信任的生活,就像娜塔莎一樣沉浸在這美麗的愛情,失去了,常識。也許很多人認爲她是幼稚和愚蠢,但是我很感謝她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司佳麗突破了傳統的道德和不拘形跡,限制,多麼令人震驚。她是值得瑞德真愛的人。在戰爭的情況下,列得也堅持要在生產前,梅蘭妮和斯嘉麗,沒有任何支撐,獨自帶着生病的婦女和兒童衝出火場。你無法想象一個高貴的女兒冒着生命危險去做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也許,當一個人面對絕境時,他的心會對他的生命充滿力量,超越生死。和斯嘉麗一樣,裏德也是一個不受世俗倫理限制的人。他的形象深入我的骨髓,直到我的心。首先,他是一個讓人討厭的形象是一個惡棍,但是關於生命和死亡的問題,但他把他的愛深深地沉浸在愛裏,斯嘉麗走到前面,雖然沒有表現出民族的厭惡,但是,在關鍵時刻他所有的愛國熱情,鼓勵他爲民族而戰。那不是一個迷人的主角嗎?

其實,善變、自私、虛僞,這些人格弱點也是每個人都有的,猶如一道籬笆,阻擋着我們走向事業的成功,生活的幸福。亂世,愛的主題,寫下每個人因爲自己的性格弱點而遭遇的困境。新的一天”當然是好的,但總是期待着“新的一天”,總是期待着愛的收穫,但不想知道他做錯了,希望和信心去尋找所謂的機會渺茫,司佳麗能讓她幸福嗎?也許她只能活在所謂莊園的夢裏。

因此,我們不妨從主角斯嘉麗的角度來講述整個故事,你將不得不思考一個人如何挑戰他自己的人性弱點並最終成功的話題。如果站在主要人物的角度來看,你會覺得性格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這本書也啓發了我,也激發了你,改變了你的性格,試圖克服性格的弱點,而不是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失去”和“嘗試”心理的“信心”。只有敢於正視自己的人格缺陷,努力實現新的自我,明天才是真正的“新的一天”!

讀《飄》有感7

當我鄭重地合上《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的最後一頁時,我的心靈被深深震撼了。28年,一個令人驚訝的數字,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而魯濱遜正是憑着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在這種與世隔絕的地方,頑強的活了下來。

1659年9月30日,魯濱遜在一次航海中遇到了可怕的風浪,輪船觸礁,除了他之外無一人生還。魯濱遜流落到了孤島上,面對着這種淒涼的環境,沒有食物,沒有房屋,沒有衣服,沒有被救的希望,更沒有人能陪自己聊天,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獸吞噬就是被活活餓死……但是正是在這種環境下,鑄就了他堅強、獨立的性格。他硬是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王國。

魯濱遜這種堅毅的性格讓我深深敬佩。正因爲有了這種堅強不屈的性格,他才能在這座荒島上生存了28年。他開始在島上開荒地,種植大麥和水稻、蓋房子、養牲畜、做麪包,並勇敢的救下了野人星期五……經過千辛萬苦纔回到祖國。

讀完這本書,我常常這樣問自己:假如我是魯濱遜,我會像他一樣不自暴自棄,充分運用頭腦和雙手在荒島上頑強的生存下來嗎?這時我才反省起來。我常常意志不堅定,碰到一點點小挫折就放棄、就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我遇到船在暴風雨中失事時,我不可能像魯濱遜那樣接

受種種困難與挫折,估計也只能對着大海哭泣吧。我們習慣了父母爲我們創造的條件,像溫室裏的花朵,沒有經歷風雨,也沒有經歷過挫折,只會享受幸福富裕的生活,根本不懂得如何在困境中學會生存。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魯濱遜這種大無畏頑強進取的精神。學習他這種在逆境中堅毅的性格。

魯濱遜這種精神一直促使着我們向前,向前!

讀《飄》有感8

很小的時候,我就接觸到“大海”這個名詞。但那時對大海還很陌生,只知道它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是一個蔚藍色的世界。隨着閱歷的加深,我漸漸對大海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

地球的大部分都被大海覆蓋,從遙遠的天際看地球,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水球。海洋水在地球水體總水量中所佔的百分比爲96.53%,站在海邊向大海望去,一望無垠,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偶爾出現一兩艘貨輪,是那麼渺小,微不足道。想當年曹操東臨碣石,看到滄海,感嘆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從大海中,我讀懂了什麼叫博大。

大海中隱藏着豐富的資源,石油,天然氣,深海錳結核,各種魚類,蟹類,爲人類的社會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物質資源。人類利用這些資源創造了燦爛的文明,不斷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斷滿足自己的物質文化需要。一座座海濱城市拔地而起,並迅速發展繁榮,這不正是大海的饋贈嗎?從大海中,我讀懂了什麼叫奉獻。

觀察整個太陽系。地球正放射着燦爛的光芒。與其他幾個行星的土灰色形成鮮明對比。深入海洋內部,我們會看到一個光彩奪目而又驚險刺激的世界,各式各樣的魚歡快地遊動,各種水草 、珊瑚將海洋裝扮得更加生動。突然,海洋“霸主”鯊魚張開血噴大口橫衝直撞而來,周圍小魚四散而逃。海洋里正演繹着一個個精彩的畫面。從大海中,我讀懂了什麼叫精彩。

大海中蘊藏了無盡的祕密。那會跳躍的“飛魚”,會放電的水母,給大海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而令人匪夷所思的“百慕大死三角”以及種種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現象,更增添了大海的神祕氣息。從大海中,我讀懂了什麼叫神祕。

直到現在,我還未曾親眼見過大海,更談不上讀懂大海。但我始終堅信,大海,不遠了。

讀《飄》有感9

蝴蝶向來是美麗的象徵,它的每一次飛舞都別有一番韻味,它那絢麗的翅膀裝點了整個夏天,我的初一生活(3)讀後感。

很多人都驚豔於蝴蝶的美麗,作者也不例外,他對蝴蝶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愫,每當美麗的'蝴蝶在它眼前翩然飛舞,他就會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與精彩。作者寫下此文不僅是爲了表達他對蝴蝶的欣賞之情,更是表達了他對每一個愛美之人的理解之心。在生活的舞臺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一個舞者,面對生活,要像蝴蝶一樣飄舞一次美麗一次。

當然蝴蝶的美麗並不是天生的,大家都知道它是由毛毛中蛻變而成,但卻無法想象它蛻變時的艱辛和蛻變之前所受的冷遇。遭受到不解甚至是嘲笑的時候,是裹足不前還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毛毛蟲沒有說話,但它用自己默默的等待換來了燦若雲霞的美麗。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荊棘鳥的故事。有這樣一種鳥,它的一生都在尋找荊棘,當它找到合適的荊棘後,它就會把刺深深地扎進自己的胸膛,在那一刻,它會發出最美妙的聲音,然後死去。很多人都嘲笑這種鳥傻,何必用一生去追尋死亡呢?嘲笑它的人又哪裏知道荊棘鳥的夙願,作爲一隻荊棘鳥,它們不需要庸庸碌碌的人生,追尋最美才是它們一生追尋的目標。所以,那根荊棘成了它們這一生最爲嚮往的彼岸。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綻放出最耀眼的光彩,以最美的姿態面對人生,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爲之追求、努力了呢!單純的渴望是不可能綻放美麗的結果的。哪怕最美的只是曇花一現,只要你曾經去追尋過,去努力過,那麼你的人生就不是平平常常的,毫無意義的。所以,做最美的自己吧,以最美麗的姿態去面對屬於自己的人生!

讀《飄》有感10

炮火、子彈,射穿了和平,打破了平靜,硝煙,擾亂了生活。廢墟上,唯有那紅得動人的野玫瑰撥開了愁苦的思緒,點點紅色,染紅了大地,斑駁了天際,觸動了心絃。

那一本厚厚的《飄》,讀起來卻沒有一種疲憊和不耐煩的感覺,反而常常會會心一笑,不禁覺得這不愧是經過歷史檢驗的世界名著。沒有矯情的痕跡,沒有高大全的虛假,沒有誇張的情節,不知不覺,就已經叩開了自己的心靈。而這本小說裏面,最能打動的人的,莫過於女主角郝思嘉。

如果要我用一種花來形容這位女主角,我覺得沒有比野玫瑰更合適的了。她既有玫瑰的驚豔與芬芳,也有玫瑰傷人的刺,在亂世中,依舊高傲地擡起頭,怒放在一片劫後廢墟里。她不像嬌嫩的豌豆公主,因爲厚厚的牀墊下一顆小小的豌豆就徹夜難眠,她是一顆堅硬的咖啡豆,煮開了,就是一壺香濃的咖啡。

南北戰爭爆發之前,郝思嘉就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公主,她擁有了讓 生活在幾百年後的我依舊羨慕的一切,疼愛她的父母,闊綽的房子,時時 刻刻等着服侍她的黑奴,威武漂亮的馬,還有等着向她求婚的追求 者。但是,戰火把她所擁有的一切都燒燬了,或許就是因爲這樣, 在一片荒野裏面,那顆不斷成長的心才變得格外引人注目。 正是因爲她已經失去或拋棄從前的一切,她才成長爲一個 佳人,一個穿越時空,感動萬世的佳人。

關於生活 如果不是因爲戰爭,在郝思嘉的眼裏,生活一定是玫瑰色的。但是,那一場戰爭,殘酷地脫去了她生活中那一層玫瑰色的紗罩。

從前萬人矚目的郝小姐,彷彿就是在一夜之間,失去了可以呼來喚去的黑奴,失去了癡迷的追求者,失去了疼愛她的母親。從前闊綽的莊園一下子就只剩下荒蕪的土地,從前調皮不諳世事的她,眸子裏一下有了威儀。從今以後,生活對於她而言,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每一天擔驚受怕,精疲力竭,不再是那個嬌貴的郝小姐。

這一個過程,感動我們的,是郝思嘉忍住淚水,深夜趕馬車回家的模糊身影;是她彎下腰一點點播種的單薄身影;是她殺死闖入家中的敵人時顫抖的身影。但是,支撐這個瘦弱身軀的堅強,或許是更能觸動靈魂的。

正是因爲堅強,郝思嘉才能忍受苦難,一路前行。對於一個千金小姐而言,一下子接受生活的磨難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是極難忍受的。但是,當她知道家裏已經是一片破敗的時候,悲痛卻是那麼的短暫,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那麼短暫。理智讓她忍住了淚水,不至於讓悲傷奪取自己與生活搏鬥的力量。她想到了責任,對家的那一份愛爾蘭式的感情和責任讓她扛了下來。她一心只想讓自家的莊園支撐下去,不管曾經怎麼樣,不管現在怎麼樣,只想着將來會是怎麼樣。於是,哪怕是黑奴都不願意乾的話,她都幹;哪怕是父親已經失了神,常常忘記母親逝世而給郝思嘉帶來痛苦,她也維持着那一份冷靜與堅毅。在生活的彎道上,她轉得是那麼順利,沒有絲毫猶豫,沒有絲毫驚慌,但是不經意間,她已經走出了從前的羅帳,看到了生活的本質,也扛起了生活的重擔,從一個女孩,成長爲一個幹練的女主人。

正是因爲堅強,郝思嘉才能挺住壓力,孤獨前行。這一段成長的路,是一段一個人的荊棘路。的確,偉大的靈魂,常常都是孤獨的,因爲它已經突破了現在,不是現在的人所能理解的了。在那個亂世裏,郝思嘉已經突破了過去平靜生活裏的種種束縛,而周圍的人還是沒有從過去走出來。所以,在別人眼裏,她是個讓人難以理解甚至惱怒的異類。而這個異類,用她的不一樣,讓歷史銘記。我們看到了她當家時的強勢,但是正是因爲她的威儀,她才撐起了這個家;我們看到了她開店時的投機,但是正是因爲她的果敢,她才抓住了機遇;我們看到了她服喪時的放縱,但是正是因爲她的瀟灑,她才把握住了緣分,開始一段新的生活。在苦難來臨的時候,在承載着家庭重擔的小船快沉沒的時候,她果斷地拋棄了一切不合時宜的東西。小姐的架子、腐朽的禮教、回憶的痛苦,於是,她才能夠掌好這艘小船的舵。雖然,她智慧的選擇換回來的是別人鄙夷的眼光,她也毫不在乎,她堅強的內心足以將這些毫無價值的指責排擋在外,做好一個掌舵人。

正是因爲堅強,郝思嘉才能在上帝毀掉原有的一切之後,在荒原上重新播種。因爲她是野玫瑰,堅韌的枝幹讓她能夠在風雨中不卑不亢,絲毫不改怒放的容顏。這,就是對生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