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草房子的讀後感五篇

讀後感2.24W

透過閱讀,我門會從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瞭解更多的東西,增長見識,每一次的閱讀都是讓我們有所收益的。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草房子的讀後感五篇。歡迎閱讀參考!

草房子的讀後感五篇

草房子讀後感(1)

在最近的幾天裏,我懷着好奇的想法,看起了一本曹文軒這位大作家寫的書——《草房子》。裏面的內容深深感動了我,也讓我更加明白了人間到處都有寶貴的真情的道理。

在這本書中,寫了許多可愛、活潑的孩子們:聰明機靈的主人公桑桑;一個天生禿頂的陸鶴;不幸的杜小康和紙月,他們是那麼純真、善良。但令我落淚的是“艾地”這一章。那時,原本的秦大奶奶因爲自己不想搬家,想留下來,而把自己養的雞呀、鴨呀、鵝呀,放進油麻地小學,來搗亂學生在校園裏的秩序,還不顧自己乾乾淨淨的衣服,就在地上打滾,看別人還不讓她住這。但我讀着讀着,秦大奶奶整個人都變了,她爲了救一個油麻地小學的學生喬喬,奮不顧身跳下河去,把喬喬救了上來,而自己差點就……還有一次,她爲了油麻地小學的南瓜,而丟了自己的性命。

我看完了這本書,它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更告訴我們美是無處不在的。

草房子讀後感(2)

桑桑是一個小男孩,他喜歡做出一些誇張的事.而六年的小學生活卻讓他沒齒難忘.在這六年中,他經歷了無數感人的故事:這些男女無瑕的真情,同學間天真的友情他從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裏埋下了愛的種子.

陸鷹是個長着光光腦袋的孩子,因此,大家都叫他禿鷹,他充滿無助與孤單.被叫禿鷹的他常常小鎮水碼頭最低的石階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發呆‘流淚.但是,他卻憑着自信讓所有人刮目相看.誰說沒頭髮就醜,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對尊嚴的執着堅守上的.可見,孤單‘尊嚴的傷害並不是不成功的理由,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解藥紙月是個內向、善良的小女孩.

她的心靈如同皚皚白雪般純潔.她沒有爸爸媽媽.只有一個又當爹,又當媽的慈祥的奶奶.爲了不讓奶奶爲自己擔心,當板倉小學的男生欺負她時,她沒有告訴奶奶,只是自己默默流淚.直到桑桑幫助她把板倉小學的男生打跑後,默默無聞的她才露出一絲微笑.善解人意的她話不多,卻總能幫助別人.不要認爲內向是一個缺點,有時,默默無聞卻是最可愛的.

白雀是一個十分漂良的姑娘,她有一副好嗓子,不洪亮,不寬闊,但銀鈴般清脆.她不僅外表美,而且心靈美.這就是真正的美.

初次看到細馬這個名字我還以爲是隻馬的名字,但後來才知道他是嶽二爺與嶽二媽從嶽大爺家帶來的嶽大爺最小的兒子.他長的很精神,喜歡笑,十分愛說話.在油麻地小學,他變了,變的孤單,無助,沒有人聽的懂他滿口的江南口音,他感到一個啞巴纔有的壓抑.他是那樣的可憐.這使他不想再上學,他去放羊,以此來填空他最脆弱的地方.幾次交談,使桑桑和他成爲了最好的朋友.他那頑強的品質十分另人敬佩.

這本書魔力般的吸引了我,我與文中的小主人公桑桑同樂同悲.當看到桑桑生病時,我哭了,第一次爲書中的主人公而哭,我怕,怕桑桑會死掉,我對着天祈禱,保佑桑桑能夠度過難關.

人生無處無真情,在《草房子》裏,我看到了另人落淚的真情.

草房子讀後感(3)

看到周圍好多孩子都在讀曹文軒的書,兒子說也想看,於是網購了幾本。書很快就來了,可是過了兩天我竟然發現買來的書都在睡大覺。於是就責問兒子:“給你買的書你看了嗎?”“我看完了。”“怎麼看的這麼快?你說說《草房子》寫了什麼?”兒子說出幾個人名,並說出了他們的故事。由於我沒看也不知道他說的對不對。於是拿起這本書說:“我看看。”書一但開了頭,真不願放下。我看書比兒子慢,白天沒時間讀就晚上讀,用了兩晚的時間把這本書給讀完了。

《草房子》一共寫了九個截然不同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是在寫一位叫桑桑的男孩子身邊的小事。故事中每個人身上都散發出個性之美的光輝。《草房子》是曹文軒純美小說之一。書中時刻透着純淨的美。文靜、柔弱、清純、恬靜的紙月,不僅學習好,而且善良懂事,他是那麼的完美,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感染着周圍的每一個人,彷彿是真善美的化身。桑桑變得乾淨了,不再搶妹妹的餅吃了,吃飯也變得文雅了,不再把桌上灑得湯湯水水……書中還透着執着、倔強的美。陸鶴是個禿頂的孩子,常常被人戲弄,但他從不放棄對自己尊嚴的守護,還勇敢的承擔了學校參加匯演的禿頭角色,並出色的完成了任務,讓同學和老師對他刮目相看。 在陸鶴身上我們看到無論別人怎麼看你自己一定要尊重自己,從陸鶴身上我們還看到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我們要善於發現別人的美,欣賞別人。書中還透着勇於承擔,堅韌無比的美。杜小康家曾經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活在高大闊氣的紅門裏,但是一夜之間,他的家裏變得一貧如洗,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輟學在家,和父親一起到離家很遠的大蘆蕩裏去放鴨,當他們的鴨終於下蛋的時候,鴨子進了別人家的魚塘,吃光了人家的小魚苗,鴨子和船統統被扣留了,他們的希望又一次破滅了。但杜小康畢竟是杜小康,他沒有自己憐憫自己,更沒有讓別人來憐憫他。

他用稚嫩的肩頭毅然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讓每個人都看到了他堅韌之後的美麗與優雅。杜小康的故事告訴我們的孩子富有的時候,不能浪費,不能高傲自大,貧窮的時候,也不要自卑,儘自己所能,克服種種困難,想盡一切辦法渡過難關。書中透着成長的美。這一切看似平常的往事深深地觸動了主人公桑桑的心,在他的心裏埋下了愛的種子,他再也不會搶了陸鶴的帽子,掛在高高的旗杆上,再也不會把父母的蚊帳拿去捕魚……他幫細馬放羊,陪孤單的秦大奶奶聊天,賣掉心愛的鴿子,把錢借給杜小康當做生意的本錢,忍着病痛的折磨堅持上學,最終戰勝了病魔。這就是人性之美散發出來的獨特力量,《草房子》用這些最純真的愛告訴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充滿了酸甜苦辣,苦難和幸福猶如白晝和黑夜一樣,永遠與我們相伴,當苦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不能逃避,要滿懷希望,微笑着去面對。

與孩子同讀一本書,和孩子同成長。

草房子讀後感(4)

讀了曹文軒的《草房子》, 我不僅被它的魅力所吸引,還被故事裏面的情節深深感染了。《草房子》之所以能打動我,是因爲它寫了男孩桑桑小學六年來刻骨銘心的經歷,我們也是小學生,他的經歷和我們有着太多的`相似。所謂人生何處無真情,《草房子》描寫了桑桑六年來親眼目睹的一連串看似尋常而又催人淚下的故事,不幸少年與厄運的抗爭,殘疾少年的尊嚴與堅持,等等,這些故事在這其實並不大的草房子裏上演着,給人有撼人心魄之感。

這本書的每一章都是以一個人物命名的,有禿鶴,紙月,白雀,細馬,桑桑,杜小康,桑喬,蔣一輪……就是這麼些人給我們帶來了許許多多生動的故事。如禿鶴,他與桑桑從一年級開始就是同班同學,一直相處了六年。因爲他是個出了名的小禿子,所以油麻地的孩子就都叫他禿鶴。曹文軒寫的也很幽默:“禿鶴的禿是很有道理的,他用長長的好看的脖子,支撐起那麼一顆光溜溜的腦袋,這顆腦袋絕無一絲瘢痕,光滑得竟然那麼勻稱。陽光下這顆腦袋象打了臘一樣,讓他的同學無端想起,夜裏它也會亮的。”他的禿給油麻地孩子帶來了歡樂。

桑桑給我的印象更爲深刻,倒不是因爲他是校長的兒子 僅僅只是因爲桑桑就是桑桑。他的異想天開或是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稀奇古怪的行爲是司空見慣的。爲了打魚,他將蚊帳三下兩下扯下來,用剪子改成網,撐了一條放鴨小船到河裏打魚去了,結果是母親摘掉了他的蚊帳,他被蚊子咬得身上到處是紅包。但自從他患病以後,他變了,變懂事了。他自願爲任何人做一件事,幫細馬放羊,端上一碗水給飢渴的路人,最讓我忘不了的是帶妹妹去看城,他爲了小時候的承諾忘了實現而內疚,發了燒也要去,最後堅持帶妹妹沿着一百多級臺階登上了城牆頂,妹妹走不動了他就揹她上去。

當蔣一輪老師找到他們時,桑桑再也站不起來了……。讀到這,我從漫不經心到被它深深地吸引了,淚水也止不住流了下來……。《草房子》裏的故事說也說不完。像紙月到小學發生的事,細馬小小年紀挑起了“當家人”的擔子,杜子康因家境一落千丈而失學,跟着父親放鴨,其間的痛苦與奮爭,並從孤獨煎熬中走出。以及孩子們自覺組成宣傳隊,唱歌,演戲。無論是老師還是小孩輪流陪伴垂暮老人的最後瞬間……。讀着讀着彷彿我也在他們中間,似乎這個暑假我是和油麻地的小孩們一起過的。

曹文軒寫的太真實了,小說中的人物個個鮮活生動。他寫了桑桑六年,正是他接受啓蒙教育的六年,他經歷了無數感人的故事,並從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嚴,和頑強。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中埋下了愛的種子,給我的啓發太大了,使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這本書對我們的成長無疑是有很大幫助的。

草房子讀後感(5)

《草房子》語言優美、故事情節 生動,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草房子》這本長篇小說的主人公是在油麥地小學的校長家裏的兒子桑桑。小說主要描寫了這位名叫桑桑的淘氣的小男孩小學六年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生活。他所在的學校叫油麻地小學,教室都是用草做的,所以叫做草房子。桑桑和他的家人人是開學不久才調過來的,在這六年小學生活中,桑桑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撼動人心的故事:這一切 ,既清晰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眼裏。小學中的六年是他接受人生教育的精彩的六年!

桑桑是一個淘氣的小男孩,他 喜歡做出一些誇張的事,而這六年的小學的生活卻讓他一生難忘。在這六年中,他經歷了無數感人的故事: 同學間天真的 友情, 他從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嚴 ,這一切都在他的心 裏埋下了一顆"愛"的種子。

陸鶴是個長着光光腦袋的孩子,因此,大家都叫他"禿鶴",他充滿無助與孤單。被叫"禿鶴"的他常常坐在小鎮水碼頭最低的石階上,望着清澈見底的湖水發呆 。但是,他卻憑着 自信讓所有人刮目相看。誰說沒頭髮就不好看,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對尊嚴的執著堅守上的。可見,孤單、尊嚴的傷害並不是不成功 的理由, 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 解藥。

在這本書裏最使我感動的是杜小康。杜小康家本來是當地最富裕的一家,住在油麥地的一間"紅門"裏,他們家幾代都在油麥地經商,是油麥地的當地富人,可就在他爸爸拿了自己 家裏所有的錢又去購買一批貨準備繼續經商時,船翻了,他們家破產了。家裏出了事,爸爸又生了病,他不得不 在家裏放鴨子 ,可是鴨子吃了別人家的魚,結果船和鴨子都被養魚人扣押了,後來杜小康只能到學校門口擺地攤了。我真想告訴杜小康的爸爸,勸說他讓兒子繼續上學,只要有了文化,杜小康以後肯定能賺到許多錢。杜小康停了學。懂事的他在停學後儘自己的能力幫助父母維持着生計,在校門口賣東西,沒有一絲卑微的神色,掙錢減輕家裏的負擔。不怕苦,不怕累,精神飽滿地過着每一天。在他的身上,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在富裕時不要浪費,在貧窮時不要卑微,儘自己所能,克服種種困難。學習中要不畏艱難,只有刻苦、 勤奮,對生活充滿信心 ,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草房子》是一個 有美好的所在,她讓我們想起 溫馨、遙遠,想起浪漫的童話。我們走近曹文軒爲我們搭的《草房子》時,我們確實被這樣一種不詳的氣息所瀰漫。作者以優美的文筆,寫了離我們已遠去的小學生活,這種看似平常但並不簡單的生活。

我的閱讀,能從《草房子》裏拾到作者敏感的心,我想只有敏感,才能把握這樣如詩的文字。作者不是詩人,卻憑着他對兒童深入生命的同情和愛創造了小說的詩的世界,我想這也許是《草房子》成功的一條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