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讀後感6.11K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土中國》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1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什麼是“忘本”。據新華字典解釋是境遇變好後忘掉自己原來的情況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這就有些像有的城裏人。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祖先亦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鄉下人貢獻的結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讓人傷心地是他們卻反過來取笑我們的鄉下人“笨”,“愚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費先生給了我們很好的解釋:鄉下人不知道汽車來了應該怎麼躲避並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知識問題,鄉下人沒見過世面纔會茫然無措而已。

相對於城裏人來說,鄉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鄉下人是萬分重視土地的。他們深深的植根於土地中!到哪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代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幾本上不流動,村子裏幾百年來老是那幾個姓,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就因爲這樣,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熟悉到自覺地去遵守傳統的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藉助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與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嗎?答案是沒有!但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規範種種的行爲,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遊走在茫然的空間裏,也就難免有很多城裏人會忘記自己的本源,因爲他們很多都面臨信仰的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就可以,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鄉土中國》讀後感2

初看此書,我總是想到艾青的一首詩——《我愛這土地》,詩中的一句話尤爲深刻: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想就書中的一些句子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書的開頭提到了一個在內蒙旅行回來的美國朋友,他說中原的一家家總是划着一小方地來種植,而沒有想到利用這片地的其他方法。似乎是這樣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在土地上發展起來的國家,我們的土地的依賴性已根深蒂固。“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我們腳踏實地,我們熱愛這土地,我們珍惜這份與生俱來的土氣。

當看到費老寫到自己第一次出國,他的奶媽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包裹着的竈上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底下時,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潮陽。衆所周知,潮汕地區過節拜神的活動有很多,有人說這是迷信的做法,但是在我看來,這也算是內心的一份信仰,對神明的敬重源於先人,源於環境的耳濡目染,這份敬重一代一代相傳下來,慢慢地成爲了一種傳統。這份淳樸的土氣,讓我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自然、不做作。

“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社會競爭沒那麼激烈的那時,人們之間要建立起信任也就沒有現在來得那麼困難。沒有相互之間的算計與心機,單純的,就是心裏油然而生的相信而已,這便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實實在在的、不加修飾的、饒有魅力的。

像書中的一句話說的那樣: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象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中國便是這樣的,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們便有了一份“土氣”,無需覺得丟臉,這本身就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我們該慶幸,這是我們的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而我歸往何處?我們都知道,落葉尚要歸根,人也是一樣的,倘若忘了根在哪裏,要如何回家?

《鄉土中國》讀後感3

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有人對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麼評論:“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着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爲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是這段頗高的評價使我萌生了對《鄉土中國》的興趣,果然,讀畢,感觸良多。

它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地描繪出鄉土中國的基本概況。

《鄉土中國》開篇第一句“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正如費老先生所說的,中國的基層社會的確具有濃濃的鄉土味。這裏的“鄉土味”並不是都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知道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而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能力並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沒有都市人強烈。我們都知道,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裏安穩的生活,以致於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纔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

費老認爲“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語言和文字都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但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工具,在鄉土社會裏,人們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有時候大可以不必使用文字,表情、動作、聲音都是人們獨特的交流方式。除非鄉土社會的本質改變,要不然,文字下鄉進程將會相當緩慢。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深入淺出地把社會分爲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而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費老還作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也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人們總是先找關係。正是這種社會關係的性質導致了許多“走後門”的現象,在官場上也導致了很多的貪腐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讓我感觸至深。

當代社會所強調的德治依舊是源於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維繫着私人的道德”需要靠個人的內在剋制來遵守,於是很多應該遵守的規則便成了“禮”,“禮是公認合適的行爲規範。”當代社會應該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禮治”依然存在。在農村,遇到矛盾的時候都是請一些長者或權威人士來評評理,實在調解不了才選擇訴諸於法律手段。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無訟”的社會。

在一成不變的鄉土社會裏,保守封閉的特徵形成了“無爲政治”和“長老統治”的現象。即使是在當代的民主社會,人們依舊不重視自己的權力,敷衍地對待選舉活動,對政治大事也不聞不問。只有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纔會尋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護。在鄉土社會中,長老的生活經驗是最爲豐富,因此長老具有權威性,年輕一代對長老只可惟命是從。

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但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時候, “名實分離”的情況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是不可以輕易改變的,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己的那一套“實”。這可能也折射出傳統中國人們保守封閉的特點。

寫到這裏,不禁感嘆費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鄉土中國》的創造時間離現今已經65年,但是這本書裏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依然是經久不衰,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我還要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己對鄉土社會的理解。

《鄉土中國》讀後感4

費孝通先生在序言裏就直接說了,他寫《鄉土中國》的目的就是介紹“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並且他從實際出發,介紹了鄉土社會人們的生活、知道、人情、禮俗血緣、道德等的特點,讓讀者從實際中理解了鄉土人們的內心世界。

費老在第一章就提出了鄉下人的“土氣”,鄉下人向土地討生活,和土地分不開,以農爲生的人們,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也就是論語說的“生於斯,死於斯”。並且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在城裏絕對看不到這樣的現象,這個是“土氣”特色,也是一種習俗。

接下來費老又講了文字下鄉,他說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工具,講究文法、藝術,但是在面對面的鄉土社會中是沒有必要的,有着空間和時間上的阻隔,在鄉土社會中,他們有着自己的“行話”有着“無言勝似有言”效果,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鄉土社會的本質。並且鄉下人沒有文字的需要。

費老也講到了差序格局在中西方的對比中,西洋的格局是團體,就像捆火柴一樣綁在一起,而中國則是家庭,就好比丟了一塊石頭在水裏,盪出一層一層的波紋,具有伸縮的能力,有着“人情冷熱、攀關係、講交情”的特點,而西洋的就是權力問題,作者說人何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

作者還講了家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的內容,我覺得這都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所導致的,我們的奉行的是儒家文化,講的是“和氣、禮治”,人情世俗的常態。

最後作者還講到了血緣與地緣、慾望和需要、名實的分離,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名實之間的距離跟着社會變遷速率而增加,但是在鄉土社會中變遷的速率是很慢的。

這本書用對比的手法進行敘述,很容易讓讀者瞭解,並且也舉了許多事例,很貼近人們的生活,容易接受。

《鄉土中國》讀後感5

我懷着對社會學極大的熱情讀了這本費老的《鄉土中國》,讀罷,感觸頗深。正如費老所說,這本書是一種嘗試,嘗試回答了“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這裏將分開闡關於“土”的思考“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爲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誠然,當今社會,城裏人習慣用土裏土氣、土頭土腦來藐視鄉下人,然而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土是他們的命根子,是一種高貴的象徵,一種質樸的感覺,一種返璞歸真的踏實和厚重。我們的民族與泥土是分不開的,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土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有特殊的位置,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又何嘗不該尊重鄉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關於鄉土習慣與現代社會“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的着多說嗎?”這類話是我們形成的鄉土習慣,但他已成爲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個人不知道個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鄉土社會從熟悉得到信任,而現代社會口說無憑,還要籤個字,畫押,形成法律。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我想這點體現得很明顯,當我們走出那片鄉土來到北京這個大城市的時候,我們會有諸多的不適應,我們會爽快的答應別人,我們不明白爲什麼說好了這樣卻沒有照辦,不明白爲什麼不怎麼熟悉還要滿臉堆笑,因而我們會受騙、會受傷、會被別人說成傻,可是,真的是傻嗎,只不過我們的鄉土習慣已經不適應這個現代社會罷了。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費孝通先生作爲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爲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而其代表作《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後輩學人,引領探究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質,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這纔是我讀《鄉土中國》的第一遍,我還會讀第二遍、第三遍。希望每一次都會有收穫!

《鄉土中國》讀後感6

韓寒的一句著名的語錄是這樣的:“世界上有兩種邏輯,一種是邏輯,一種是中國邏輯。”我看到這句話的不僅覺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時另我們自己都感到費解。確實,每個國家都有着一套自己獨有的文化體系,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中國的人情社會,即對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世方式讓注重平等的西方人感到困惑。而西方人的一視同仁也讓中國人覺得有些缺乏人情味。作爲中國人,我對中國特有的社會現象感到熟悉,但有時也會心生疑惑,爲何中國人會有這些特點?

《鄉土中國》描繪出了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支配着生活各個方面的體系。因爲是初次閱讀,我對於書中的內容真正理解的不太多,某些觀點也是讓我覺得似懂非懂。但本書描繪的體系解答了我對中國一些社會現象的困惑,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中過於西方的那些文化社會差異在我看來也更容易理解了。

中國的人情社會有時也會令人感到苦惱。走出社會靠人脈,辦事注重人情關係,這些現象時常讓我對將來走出社會參與社會競爭感到一絲壓力,光靠個人的奮鬥還不足以使自己在社會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有時也會感嘆中國人爲什麼無法像西方人那樣公平地靠個人實力競爭。《鄉土中國》的《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兩文中,作者費孝通先生論述了中西社會格局的差異,並從這差異出發解釋了中國人與西方人對待他人的不同道德觀念。費孝通先生認爲,中國人與他人發生不好關係,是以自己爲中心,如波紋般一圈一圈向外層推出,不同的人處於不同的圈子內,與中心的關係密切程度當然不同。因而,中國人無法對與自己關係密切程度處於不同圈子的人一視同仁。而西方人的觀念中,個人是依託自己屬於的團體而與這個團體內的人發生相互聯繫的。同時他們信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因而他們認爲對每個人一視同仁是理所當然的。相比之下,中國人對待他人時更注重關係的親疏程度,所以就會對於自己關係更密切的人給予更多關照。

人情社會有時令人傷腦筋,但不得不承認從另一方面來說它又是合理的。“親親相隱”和“大義滅親”這兩種行爲相比,大多數人更認同“親親相隱”且實際行爲也偏向於此。我認爲“大義滅親”是殘酷的,人的私心使人在感情上很難做到真正的平等對待親人與陌生人。法律中有專門的迴避制度,當被審判的人與自己有着親密關係使,審判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必須迴避,從而保證公平也保證司法人員免受“法理親情衝突”的困擾。

由於我學習的是法學專業,《鄉土中國》裏的《無訴》一文令我印象深刻。學習法律後,有了法律信仰,便相信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最好規範。讀《無訴》一文,文章的第一句“在鄉土社會裏,一說起‘訴師’,大家就會聯想到‘挑撥是非’之類的惡行。”便令我意外。一直把法律的發展看做是社會進步的發展,卻不知傳統社會中自有一套約束人們行爲的“禮”。不同於今天的掌握法律需要專門的訓練,鄉土社會中的“禮”是每個人都熟習的一種道德。克己復禮,人們靠內在的良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爲,而法律依靠的更多的是國家強制力。由此看來,“禮”在鄉土社會具有相當的合理性。

雖然鄉土社會的“禮”具有合理性,但它對於現代社會來說是不適合的。從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表達的一些觀點中可以知道,傳統的社會以一個個小鄉村爲單位組成的。鄉村的流動性很小,人們彼此熟識,因而變動性也小,人們之間靠經驗形成相處的規則也爲彼此熟識。這套規則世世代代穩定地流傳下來且被認同。因此,年紀越大的人由於有更豐富的經驗,所以對於這套規則更熟悉。當有衝突發生時,往往年紀大,有威望的人當起仲裁者,給衝突雙方評理。由於人們對規則的認同與對年長者的信任,這些裁決往往足以另他們信服,從而他們可以不採取“法”來解決問題。

現代社會是一個具有高度流動性的社會,我們每天都將接觸各種不同的人,用費孝通先生的話說,“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於是鄉土社會的“禮”起着越來越小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複雜的法律。打官司如今是很常見的事情。法律是適應這個時代發展產物。在我看來,當今社會的普通人一般很難做到像鄉土社會的人們信仰“禮”一樣信仰法律。因爲“禮”在鄉土社會的人們看來是被實踐檢驗過的適合社會的規則,也是時代相傳的人們理應熟記的規則。而在當今中國,法治的發展歷史還太過短暫,法律暫時還不能做到像“禮”一樣深入人心,爲人所信仰。但我也相信,隨着法治社會的不斷髮展、健全,法治取得良好成果並獲得人們的認同時,法律的基本原則不斷爲人所認知時,法律信仰將在社會樹立,整個社會變得更加有序。

雖然對於這本書,我還有許多不太理解的地方。90後的我沒有經歷中國傳統社會,對於中國的一些獨特現象往往熟悉卻不知其因。《鄉土中國》幫助我瞭解到一些未曾體驗過的傳統,總的來說讓我對傳統中國社會的內在體系有了一定的瞭解。

《鄉土中國》讀後感7

本書在序言中提到了,這裏所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他並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着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基層社會裏發生作用。

從全書整體來看,鄉土中國並不是指中國鄉土或者中國農村,而是對整個中國社會結構,國民性格極其成因的分析。《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說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它談論了民族歷史、文化對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如:差序格局更爲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爲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說是完全消解。

在鄉土這個熟人社會中,被預先約好的意義所拘束的記號,不但多餘,而且有時會詞不達意引起誤會,這即是鄉土人際交流的直接性引起的文字在鄉土中的不適應狀況。

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爲,社會的聯繫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與現代社會追求法制不同,鄉土社會是禮治的,它並非需要靠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這種禮,相反的是它需要靠傳統來維持禮這種規範。因爲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爲前提而鄉土社會時間和空間不流動的特性恰好滿足了這一前提,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力來推行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內在的服從,它是傳統,是整個社會歷史在維持這種秩序。

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鄉土中國》讀後感8

近幾日花了些時間,讀完了費先生的《鄉土中國》倒是頗爲感觸,全文內容不多,也就寥寥數萬字罷了。篇幅上倒是比不得某些個“大師”“教授”之流的大作,但是內容上卻是字字珠璣,短短篇幅之間卻是將中國幾千年的鄉土性質闡述得明明白白,不得不佩服先生大才。讀畢後細細想了幾日,總歸動筆寫下這篇書評,如能說清其中百一便是萬幸。

說到鄉土中國,我無疑是親切的,我的幼年是在中國西部一個典型的農村度過,倒是和費先生調查的雲南村落差距不大。還是費先生筆下的典型的血緣村,全村上下幾百人之間多多少少有些血緣關係,常常一個班上合上老師都是一個姓氏,並不奇怪。先生寫下這十數篇文章時正是抗戰,距今大致已有七十餘年之久了,大抵是想看看在經歷了新中國大力發展後的中華鄉村,有無展現出其新貌呢?也是看到先生的認識大抵是在今日也是對我國鄉村振興有着獨到的作用的。

先生在“文字下鄉”中提到,中國鄉村的社會基礎不變,文字下鄉怕是難以推行的,更遑論文字所揹負的文化了,在這裏又必須要提出,先生在文中從未說過鄉土文化較之所謂先進文化的優劣區別,先生本意中,大抵只有一種文化適不適合這樣一片土地,鄉土文化在這片土地上傳承了幾千年了,大抵是適合的,但是無奈外部條件的變化來臨了,我們要做的至多能說是以一種文化去改變另一種文化。並不好說是愚昧或是其他。回到正題,如今的鄉村文字大概算是下鄉了,那麼回看則是社會基礎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呢?使得鄉土社會這樣一個本來不需要文字的社會主動的吸收着文化。

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都知道一個特殊羣體名爲“農民工”,民工進城,這是一個文化羣體向另一個文化羣體的交流,什麼支援着民工進城呢?是慾望。進城務工常常能獲得不錯的經濟效益,所以民工需要留在城市,但是兩個文化圈子的隔閡是巨大的阻力,所以當他們教育孩子時,文字是必不可少一環。這是生存的必須。況且與那些年月不同,鄉村被真正的有效管理,識字無疑是必須的。所以我們看得到文字首先打破了鄉村的壁壘,是慾望的巨大作用。

前面說到了教育,在如今的鄉村,確實有些像如費先生幾十年前所見到的一般,存在着長老權力,但是現在無疑是分化了,弱化了。校園辦進了鄉村,於是乎我們看得到的教化權力一分爲二,一方面是學院老師的現代化教育,但是鄉村的孩子們又會受到長輩的管教,前面提到過,我們的社會有一個特殊的羣體——農民工。其伴生物是:留守兒童。留守兒童誰來帶呢?年邁的爺爺奶奶罷了抑或是外公外婆。傳統的祖輩,與孫兒們的差異無疑是極大的,他們中的大多數往往都識字不多,爲數不多的幾個字或許還是當年掃盲運動的遺留。孫兒們的疑惑他們解決不了,甚至他們的許多做法在接受了現代教育的孫輩看來,是錯誤的愚昧的。就拿我來說,我算是幸運的一部分,因爲我的母親選擇留在農村照顧我兄弟二人的學習,但是在與奶奶爺爺的交流時,仍是不免有許多矛盾。長老們說的話是錯的,那又如何對年輕的一輩起到教育與約束呢?所以鄉土上的長老權力不可避免地被削弱,但是長老,或者說長輩的權力還是存在的,這是我們文明的重要遺產,不可磨滅的印記。

當下的鄉土社會無疑是弱化了,許多它的烙印被磨除,但是它畢竟還存在,而且鄉土的破壞無疑是帶來了一些十分嚴重的問題,當代大多數人的觀點是鄉土文明必須消亡,中國的現代化才能推進,而且我們也的確是這麼做了,但是呢?出現了需許多嚴重的問題。就比如我曾提到的留守兒童,再比如當今鄉村的消亡問題,都是急需注意的問題。

當下的中國鄉村狀況回到歷史中去不難發現有相似的情況。民國時,中國資本主義在曲折中發展,城市化方興未艾。那時便是有着一批農民離開了土地,進入到城市,成爲了工人,但是這樣一批人是難以融入城市的,況且城市中的崗位是難以滿足需求的,但是城市的生活無疑激起了他們的慾望,於是總有人走上了邪路;回到當下,我們的工作崗位是夠了,但是是否能滿足需求呢?回想起九十年代的“嚴打”時期,那又何嘗不是民工進城的必然結果呢?這樣的民工們,鄉土文明的脫離者們,又能否融入這個他們嚮往的城市文明呢?答案是很少。這樣的人最終往往只能回到鄉土中,但是面對長老權力瓦解的鄉土,面對着難以管教的兒女,常常被現實壓垮。

我們是不可能擺脫鄉土的,身爲在這片土地上長出的人,鄉土的基因是寫進了我們的DNA的,而鄉土中許許多多的智慧又何嘗不能適用於當下的鄉村振興呢?昔年,閻錫山在山西大力倡導舊道德,清理舊風遺俗,倒是使得山西經濟發展,社會平穩,不失爲當時國內的典範。據這樣一個例子只是爲了說明,在推進現代化時,不妨從我們的文化出發,與其消亡一種文化不如接納與融合,見識過日本的知道,除了東京都,京都,大阪等大城市以外的鄉村,可以說完全的空心了。鄉村可以說是失去了其生命力。中國絕不能走那樣的老路,中國的鄉村可以說是大有可爲的,此次的疫情其實就彰顯了鄉村的作用,鄉村的生產生活並未受到太大影響,而且鄉村吸收許多從城區撤出的市民,大大減輕了城區防疫壓力。

幸運的是,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國家正在注意到這個問題,鄉村振興戰略,楓橋經驗,許許多多我們鄉土的智慧應用在了發生變化的農村,而且在形成一個動態的平衡後,宗族的力量又開始發展,但是卻並非是有着錯誤的一面,而是有着協助社會發展一方面積極作用,極大程度的推進了鄉村建設。

我們是土地裏長出的人,鄉土文明從未遠去,當我們學着接納它改造它時,許多問題都迎刃而解。

《鄉土中國》讀後感9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鄉土中國,並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衝擊。中國出現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係不穩定的特點,可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裏長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爲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因爲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係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爲然。而這本書給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可以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直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現在真正的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家轉向於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徵。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衝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業文明帶來的結果。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有着所謂的城市綜合症,空虛,沒有安全感,每天和很多人在一起卻覺得自己沒有朋友。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着一輩子老死故鄉,現在的人們想着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而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文明徵服落後的文明,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衝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裏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性更大。但城市中“生於斯,死於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願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可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於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面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也不知道怎麼辦,只有乾着急。因爲,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可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看着中國的警察換裝換得越來越像美國人,看着中國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國化的神情,看着中國的大學生穿學士服照相,或者奇裝異服過復活節,有時候就會想到中國難道沒有中國自己的一套東西來運用在社會生活中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可是中國現在也說自己是法治國家。不過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麼?就是“禮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着老虎的皮,想象自己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可以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進步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

如果說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並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這裏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可以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後來在課堂的討論上,老師說到,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下來。到現在,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稱之爲一個陌生人社會,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鄉土中國》讀後感10

最近看了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書。細細讀來,觸動很大,但是不知道爲什麼,要我具體說記得哪些,我卻腦子有些不清楚。看來有些危險了我。只能邊看書邊寫讀後感了。

鄉土中國,中國傳統上是個禮俗社會,但是現代社會卻是個法理社會。在這個社會轉變中,發生混亂想必是理所當然的吧。這二十年來,我所經歷的,不正是這樣的一個變遷嗎?又或者,只是變遷的一小部分。小時候,周圍的一切都是熟悉的。小學,中學,始終沒有離開那一片土地。同學縱然幾經變遷,但同學的父母卻好些都在父母的交際圈內,所以也還算熟悉得很快,知根知底的。那裏,可不就是一個傳統的禮俗社會?到了後來,上大學,突然發現一切都不適用了,那裏卻是一個法理社會了。到處都是陌生人,隨時可能認識新的人,交到新的朋友,但又得小心翼翼,因爲陌生。大學的幾年裏,我總覺得自己是孤獨的,想必是因爲社會秩序不一樣,我需要慢慢適應吧。

其實禮俗社會也是一種制度管理社會,法制社會也是一樣,只不過,制度不一樣,導致人的生活習慣有所不同而已,說到底,都是制度,維護社會秩序的制度。就好像玩一個遊戲,要遵守相應的遊戲規則。

生育制度,有幾句話讓我觸動很大。生育只是爲了保證社會的完整性。人類以家庭爲單位,參與到社會活動當中,從事各項分工,如果某一部分沒有人了,社會完整性受到破壞,對每一個生活其中的人都有很大影響,在我看來,政府就是爲了保證社會完整性和維護社會秩序而存在的一個存在。這樣一項工作是巨大而繁瑣的,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他們從事這項工作,從中得到的回報也多。他們讓這個社會有機的組織了起來,不管是封建王朝的政府還是現代政府。他們把社會最小的細胞單位——家庭——採用某種方式組織了起來。當然,任何時候都有一些比較另類的人存在,但是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主流還是家庭單位。

社會需要安穩,種族需要延續。婚姻爲種族延續並且保障種族延續提供了一種方式。生下孩子,並且保障孩子的教育,直到他可以接續社會上的工作。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血緣關係。也許,社會採用婚姻的方式來穩定,延續也考慮到了血緣這層關係吧。有時候覺得,建立一種社會秩序,就是綜合調整社會資源,得到一個可行的辦法來讓社會執行。

人都是各自獨立的個體,結合到一起,是爲了保障孩子的養育。這一點,我想有沒有可能所有的孩子都在一起長大呢?如果社會提供一個孩子的生長平臺,孩子生下來就送到一個集中的地方長大並且接受教育然後走向工作崗位,就可以避免很多無良的人利用孩子賺取黑心錢,也避免了因爲孩子因爲家庭條件而造成的無奈。孩子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一樣的,但是因人的智商而異,可以選擇他們可以勝任的方向,那纔是真正的優勝劣汰,是一種更爲有效的社會發展手段。同時,也可以避免孩子的選向受到父母太多的干擾。

但是,既然現在社會是要求父母單獨撫育孩子,那麼保證父母婚姻的穩定對於孩子的成長教育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一種社會行爲,不僅牽扯到了這兩個人自身的社會關係,還牽扯到了社會問題。當兩個人的婚姻是個例時和當兩個人的婚姻從屬於主流時,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絕對是不同的。

叔本華說過,人就好像刺蝟,遠了,覺得冷,近了,又都有刺。人是一個自我感覺的動物,哪怕是你最親密的人,也無法感受你的感受。兩個習慣已堅固,興趣已決定,嗜好已養成的成年男女,在婚姻契約之下,要經營共同生活,相互間的調適自易就成爲一個嚴重的問題。以前很多人都採用內婚或者變相內婚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童養媳或者早婚然後晚點圓房或者姑表親結婚,這些都是爲了在生活習慣等各方面特徵還沒有形成可以調節的時候就接進家裏來以積極適應將來的婚姻生活。這相對現代男女一見傾心,然後如膠似漆,然後步入婚姻殿堂面對現實,發生各種摩擦來說,其實有效得多。不是說,現代男女這種方式一定不好,但是婚姻和談戀愛是不一樣的。談戀愛的時候只是個體行爲,不會發生什麼嚴重的後果,而婚姻是社會行爲,一個不慎,後果會很嚴重。戀愛時期,感情至上,婚姻當中,是有物質生活基礎的,如果雙方都不必爲物質生活奔波勞累,那就無所謂了,可以永遠維繫感情上的生活,跟談戀愛處於一個狀態,也不錯。

費孝通總結說有三種方式:相敬如賓,變相內婚,自主擇偶。在現代婚姻之中,往往忘懷了婚姻的培植功夫之不易。相對舊式婚姻來說,是退步了的。家和萬事興。現代男女面對現實,發現了婚姻痛苦時,心理上難以接受, 頓覺感情受了欺騙,結果反而不在和洽上花功夫了。

世代間的隔膜,孩子往往是父母未完成的理想的延續,但是孩子長大了之後,卻有自己的思想。當一個人內心充滿着理想與現實的衝突時,他會感覺到懊喪,甚至嚴重些,對自己失去信心,終於把理想一步一步排擠出去。可是現實自我卻又不能脫離理想而單獨存在,人是無法回到禽獸德水準上去過活的。失去了自信的人不是成爲病態,就是自殺。因此,理想和現實不能擠得太緊,也不能分得太遠。把理想轉移到孩子身上去,就成爲一種放卸的方式。

這一段話中,深有感觸。難怪前一段日子裏,我對自己幾乎就要喪失了信心,時常酌磨死了算了。

還有句話讓我感觸很大。一個在家庭環境裏生活得太久的孩子,他會在家外的競爭場合中失去適應的能力。我想,這是因爲,在家裏,他是一個孩子,可是出了門,別人不會把他當孩子看,而是當大人看。在社會性斷乳的過程中,恐慌是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