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中國現代小說史》讀後感

讀後感2.68W

一個半月的時間,終於讀完了這本《中國現代小說史》,最直觀的感受是:人的一生吶,讀過的書太少,要讀的書太多。

《中國現代小說史》讀後感

以我淺薄的認識所理解的先生認爲的好的文學作品應當具有兩個特點:

一是能認識到人的“原罪”而又對人間民衆的疾苦有一種“人道主義關懷”,即能寫出人間永恆的'矛盾與衝突,寫出人性。

二是文學必須具備的“優美”。

中國古典文學很多已經足夠優美,但諸如李白王維之類更在意的是個人的自由灑脫,大概只有杜甫之作始終心繫民衆。

而中國現代文學則大多不夠優美“人道主義”得又略顯刻意,因爲他們關注的並不是真正的人和人性,而是更多的把文學當作宣傳共產主義的工具。

先生認爲古往今來中國文學共同缺乏的,也是中華民族缺乏的是一種信仰以及對人性的探究,這也是先生認爲中國文學比不上西方文學(尤其是三大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

但先生也說“假如大多數人的生活幸福,而大藝術家因之難產,我覺得這並沒有多少遺憾”,對此我無比贊同。好的文學作品往往來自苦難,無論是作者個人的苦難還是整個國家社會的苦難,假使大家都能過得幸福,那創作源泉枯竭也罷。

要讀的書太多,時間太少,繼續讀下去吧。

標籤:小說史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