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拆掉思維裏的牆》讀後感心得1000字

讀後感1.79W

俞敏洪在給這本書寫的序中提到:“他收集並研究各種成功案例和心理案例,並且按照自己的方式編成課程,把其中的道理講給其他人聽。”

這段話暗示了這是一本關於成功學的書籍,畢竟作爲職業發展專家,幫助別人進行人生設計,怎麼能離開成功學呢?

現在不少人反感心靈雞湯和成功學,覺得它們中看不中用。但我們不能因此否認心靈雞湯和成功學的作用,不能忽視在迷茫、沮喪的時候,它們帶給我們的鼓舞和激勵。只是在讀這類書籍的時候,要保持獨立思考。

買房,賣夢想的房奴:第一章關於買房和夢想的論述我不贊同。買房固然會給人很大壓力,但不至於典當夢想那麼嚴重。不買房也不見得就能實現夢想。

書中假想了一個買房和不買房的人生實驗,爲了佐證自己的觀點,書中買房的人結局設定太過悽慘,而不買房的人結局設定則太過樂觀。

不買房的'人5年升到經理,再跳到另一家企業做到總監,之後與朋友創業,10年後年薪達到68萬。當前社會不少人買不起房,有多少能達到這個“人生實驗”中不買房的成就呢?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底,中國大陸共有實體註冊企業數量2907.23萬家,2017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就達到了1351萬人,能升到經理、總監的可能性,大家可想而知。

有人會贊同作者租房的觀點,爲什麼呢?第一,大部分人在所處的城市買不起房,支援作者租房的觀點可以減輕自己買不起房的心理負擔;第二,書中例舉租房獲得成功的案例,比如巴菲特創業初期不買房而是投資,最終成爲世界首富,讓人覺得自己不成功是受困於買房的“陳舊觀念”;第三,作者用數據描繪了一幅未來成功的藍圖,給予了人們希望。

但和巴菲特同期投資的人有多少?每年創業失敗的人又有多少?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敗,導致會系統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這便是《清醒思考的藝術》中提到的“倖存偏誤”。

書中說買房是爲購買內心深處的“安全感”,在當前的社會,“安全感”不應該來自於一件物品,而是來自於自己的能力

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因此否認買房的必要性。房子除了帶給人一定的“安全感”,還會給人帶來“歸屬感”,每個人都應該朝着自己的夢想不斷前行,但不能沒有後方,在我們受傷、沮喪、失敗的時候,我們需要回到自己的家裏慢慢恢復。每個人都曾夢想擁有世界,但世界從來不被誰所擁有,我們最終能擁有的,還是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