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聆聽撒哈拉的歌聲:三毛傳》有感

讀後感3.25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聆聽撒哈拉的歌聲:三毛傳》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就愛上了讀書。輕輕翻開一本泛着墨香的書,在角落裏隨着書中情節的跌宕起伏而喜悅、而哭泣、而激動、而……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緣由是我太感性,以至於看了一本好書就不能自已。在我安靜的童年裏,書對於我來說就是永不會背叛的夥伴,它從來都不會背棄我,更不會讓我悲傷。所以,與朋友玩耍倒成了一件麻煩事。

我喜歡書。但不會隨隨便便地把一本書定義成好書,當做心底最深處的珍藏。但是,當我看了這本田夢所著的《聆聽撒哈拉的歌聲:三毛傳》的時候,我是真真切切地被它震撼到了——一邊是因爲對作者田夢運用文字的技巧之巧妙純熟而驚訝,另一邊是因爲對三毛一生的精彩和傳奇而驚歎!在我所讀的書裏,幾乎沒有任何書能與它相比較。或許你可以說法國的法布爾所寫的《昆蟲記》非常精彩,但我卻覺得這本書中所蘊含的感情遠遠比不上田夢所著的《聆聽撒哈拉的歌聲:三毛傳》那麼深情而又真摯。

田夢對語言的運用彷彿與生俱來,她只用了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能像變魔術一樣組成一段唯美的話,帶着一絲輕輕的古韻,在空氣中醞釀着淡淡的墨香。透過她的文字,我們好像能夠看到一個穿着旗袍的溫婉女子,手執一本書,踏着柔柔的晨曦,緩慢而優雅地向我們走來。

我同時也羨慕着三毛。羨慕着她的自由、羨慕着她的灑脫、羨慕着她的豪放、羨慕着她的純粹、羨慕着她的一切!

在生活中,人們不敢做或不能做的事情,三毛卻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她敢於擺脫一切現實的桎梏,義無反顧地奔向夢想中的遠方,在荒涼的沙漠中尋找出生活的滋味。當我們在憧憬外面的神祕世界時,三毛卻早已掀開了它的面紗,走過了不知多少個國家;當我們在家中過着平淡無味如白開水一般的生活時,三毛卻抵達了別人一輩子也可能到不了的地方——廣闊的撒哈拉大沙漠,與荷西過着雞飛狗跳的生活;當我們在一張小小的'辦公桌上瀏覽着網絡上的一張張風景圖片時,三毛卻早已用日記本記錄着在撒哈拉大沙漠裏與荷西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幸福。

三毛就是爲流浪而生,她的一生沒有終點,因爲她的故鄉,在永遠到不了的遠方。於是她成了世界上最有夢想的人,朝着遠方,一路狂奔。

三毛原來的名字不叫“三毛”,因爲骨子裏流淌着想要流浪的血液,所以她才把自己的名字從陳懋平改成了代表流浪的“三毛”。流浪,也成爲了她的人生的代名詞。

對於三毛來說,她的少女時代是灰暗的,通往未來的路上,充滿了坎坷和棘刺。雖然是如花兒一般的美好年紀,但屬於三毛的那一朵花兒卻因爲頭頂上長期籠罩的烏雲而無可奈何的早早凋謝。

在這個時候,她生命中的天使——顧福生出現了,他引導着三毛渡過了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時期,渡過了生命的雨季。讓三毛在生活中的偶然,生命中的必然中遇到了荷西,並陪她度過了美好的沙漠之旅。

然而上天卻總是給這個好不容易獲得幸福的人重重一擊,荷西的離去,讓三毛的生命不在精彩。也許在荷西離去的時候,三毛的靈魂也已經跟着他消逝。

即使世界再美,但如果沒有身邊那個人的溫情陪伴,也僅僅只是一幅蒼白的畫。三毛完成了最後一件事件,也許是脫離了肉體的桎梏,解放了自由,終能與荷西在天堂相見!

撒哈拉沙漠的上空,永遠都回蕩着駱駝的悲鳴,因爲它們可以聽到遙遠的過去,這裏曾經留下過一曲關於愛情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