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雖無其理,卻有其事》讀後感

讀後感7.13K

偶得一幅漫畫,題爲《雖無其理,卻有其事》。

《雖無其理,卻有其事》讀後感

夕陽西下,餘輝灑滿大地,一對遲暮的老人彼此攜手,漫步在綠蔭小路上,那樣的怡然自得,於是我想到了一句話:執子之手,與子攜老。可是細一看,那男人居然雙目失明,自己手持柺杖,卻牽着女人的手走在前面,更奇怪的是,那女人居然那麼幸福的接受着。這是什麼道理?爲什麼女人不去照顧有殘疾的男人呢?經過一陣思索,我終於想到了,原來女人在男人心裏植入了信心和希望。

每每遇到殘疾人,我們都會投之以同情的目光,誰也沒有想過他們的`感受。現在,我終於明白了,那隻會讓他們時時想着自己的傷痛,並不會給他們帶來多少慰藉的。真正的愛是建立在他們內心的,讓他們內心充滿陽光,讓他們覺得自己被信賴,自己有價值。那女人正是做到了這一點。

海倫的故事我們衆所周知,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孩,不能說話,她的生活處於一個黑暗、寂靜、痛苦的環境中,但是她沒有被這種沉重的打擊嚇倒,在她的老師安妮的幫助下,她不僅恢復了說話能力,還學會了閱讀肓文書籍,後來她以頑強的毅力完成了大學學業。她的一生寫了十四部作品,贏得了極高的聲譽。她的成功除了靠自己堅韌不拔的毅力,還靠什麼呢?是她的啓蒙老師安妮,安妮就像一隻手,把海倫從無底的、痛苦的深淵託到了一個可以讓她看到希望和陽光的地方。從此海倫學會了怎樣生活,學會了堅強。連海倫自己也說過:“我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獲得瞭解放”。

身體的殘疾並不是心理的殘疾,對於殘疾人,我們不應該只是採取同情、贈予財物的方式。試問:同情和物質幫助就可以解決問題嗎?答案肯定的否定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個道理自古有之。我們應該給他們關愛,去除他們心理的陰影,幫他們建立生活的信心,搭建生活的橋樑,尋找生活的方法。遲暮的老人、海倫的故事都向我們證明,只要我們把信心和希望植入他們心裏,這個世界將充滿陽光,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