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紅樓夢的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讀後感1.53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紅樓夢的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樓夢的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紅樓夢的讀後感1

中華歷史五千年,濃縮爲一部部經典,傳承至今,中國歷史的燦爛文化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寶庫。

在這些經典中,四大名著更是不可缺少,其中我最愛看《紅樓夢》,我在其中感受到了古典文化名著的無窮魅力。

《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這本書是中國四大名著之首,在世界文壇上佔據着重要地位。詳細的介紹了賈府從鼎盛輝煌到衰落蒼涼的整個過程。

悲慘的故事啊,我沉迷其中,真真假假,可有可無……

淡淡的悲傷,無盡的感慨,此書多麼淒涼,尤其主人公林黛玉,也許她的一生註定如此“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是本書主人公林黛玉的淡愁閒思,誰又懂得她呢?她多愁善感,溫柔多才,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敢於追求自己的幸福,成爲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但最後卻使自己的一生落得了一個悽慘的下場,她的一生,孤獨,寂寞又痛苦。儘管這樣,她的故事還是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裏,我至今還忘不掉她楚楚動人的臉龐,似喜非喜的含情目,是那麼嬌弱,讓人動情。

賈寶玉,銜玉出生,他是賈世家族給予厚望的繼承人,也是大觀園中唯一的男性。他出身不凡,生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鼻如懸膽,晴若秋波”,從小聰明靈異,也就是這個柔弱天真的男孩子,看破人間紅塵,看淡世俗,最後出家。

這本書讓我有喜有憂,賈府鼎盛時,看着大觀園裏姐妹們整天對詩飲酒,十分有趣,讓人身臨其境。但後來賈府的衰敗,讓大家流離失所,散的散,去的去。姐妹分離,更是悲慘萬分,他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有的年紀輕輕就鬱郁而死,曾經的繁華就好像一場夢一樣。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真實,生動的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頁中國末期的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書里人人結局悲催,賈府最終也走向了衰微,反映了複雜的封建社會問題,揭示了世態炎涼的人情和黑暗的封建社會。

合上書本,我爲我生在新時代感到驕傲,感到幸福!

紅樓夢的讀後感2

讀完《紅樓夢》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和王熙鳳這麼幾個人物。

賈寶玉,小說的中心人物。作爲榮國府底派子孫,他出身不凡,有聰明靈秀,是賈氏家族寄予厚望的繼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卻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盡力逃避參加士大夫的交遊與應酬,對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祿,封妻萌子,十分厭惡,全然否定。他極力抗拒封建主義爲他安排的生活道路,把全部熱情和理想寄託在那些被侮辱,被損害的女孩子身上,大膽挑戰“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寶玉對個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現在愛情婚姻方面,封建婚姻要聽從父母之命,取決於家庭的利益。可是他和林黛玉的相愛,是以含有深刻社會內容的思想感情爲基礎的,這個以叛逆思想爲內核的愛情,遭到封建勢力的日益嚴酷的壓迫,黛玉淚盡而逝,寶玉最終棄家出走。

林黛玉,是小說中的另一個叛逆者。她出身“清貴之家”,因父母早喪,寄居在賈府。環境的勢利與惡劣,使她“自妗自重,小心戒備”,爲保持自己純潔的個性,始終“孤高自許,目無下塵”,用直率與鋒芒保衛自我的純潔,免受輕賤與玷辱。在這個冷漠的環境中,寶玉是她唯一的精神寄託,她執着而強烈地向寶玉要求彼此知心,忠於自我的嚴肅專一的'愛情。但兩人的愛情註定是一個悲劇。終於,黛玉懷抱純潔的愛和對環境的怨憤永遠地離開了塵世,實現了她的誓言:“質本潔來還潔去”。這是作者傾注了極大同情的一個悲劇典型。

薛寶釵,是書中與黛玉相對立的形象。她出身皇商家庭,忠誠地信奉封建禮教,謹守封建婦德,是封建婦女的典型。她表面“罕言寡語,安分隨時”,實際上有她的“青雲之志”,諳熟世故,城府較深,性格本質與黛玉截然不同。在人事關係複雜的賈府裏,採取的態度是“不關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是封建家長心目中理想的“寶二奶奶”人選;然而“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這種婚姻的成功意味着薛寶釵悲劇的開始。

王熙鳳,是書中最令人難忘的人物。這個深受賈府老祖宗喜歡的孫媳婦,一方面美麗,果敢,機敏,幹練,另一方面狡詐,狠毒,圓滑,貪婪。她時而狠毒,時而風趣,時而興風作浪,時而化險爲夷。她是一個不甘寂寞,有着極強的權勢和野心的女人,憑藉夫家,孃家的權勢,暗中勾結官府,包攬詞訟,接貪婪賂,放高資金買賣,害死人命,幹下了一系列罪惡的勾當,最終被休回孃家,也有說是早死。“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就是對他的概括。

書中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愛情婚姻悲劇的社會根源,但由於歷史的侷限,作者在寫出封建大家族沒落的同時,也流露出惋惜和感傷的情緒。

紅樓夢的讀後感3

在寒假,我閱讀了一些爺爺閱讀過的書,令我印象最深的,要屬四大名著了。

四大名著,顧名思意,就是指中國古代四本最有名的著作。四本名著分別是《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每本名著都把中國的國粹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四大名著裏,我最喜歡的那本是《紅樓夢》。

《紅樓夢》講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還敘述了賈府的興衰史,兩者融合在一起。可憐的林黛玉從小體弱多病,但學習非常刻苦,因此很有學問,成績優異。黛玉的媽媽死後,爸爸林如海將她送人賈府,黛玉在賈府認識了寶玉、探春、寶釵等人。黛玉和寶玉很有共同語言,能談得來,兩人就彼此喜歡上了對方。可是,寶玉的負面認爲寶釵比黛玉更知書達理,而且寶釵深受長輩們的喜愛,於是就想讓寶釵嫁給寶玉。在黛玉和寶玉相愛的過程中,賈家也正在一步步敗落。黛玉最終病死了,寶玉在長輩的欺騙下,娶了寶釵。賈家敗落後,寶玉傷心欲絕,於是離家出走,當了和尚。

我們作爲一箇中國人,應當將我們的國粹發揚光大,多學習多研究,爭取創造更多的知識財富。

紅樓夢的讀後感4

《紅樓夢》帶着憂傷、淒涼的氣氛,讓人常常想落淚,而裏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麼多的人在研究《紅樓夢》呢。

那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爲婚”,更爲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爲那樣能夠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杯具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是如此。

紅樓夢的讀後感5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爲背景,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鬥爭爲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爲主要內容。

小說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脫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這一切,都是作者憑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羣芳中始終盪漾着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着東方文化的芬芳

作者善於透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蘊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一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裏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的讀後感6

讀《紅樓夢》也有很多年了,對於《紅樓夢》也有一些淺顯的看法。

紅樓夢是一本什麼樣的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魯迅先生說“經學家看到了《易》,道學家看到了淫,才子看見了纏綿,革命家看到了排滿,流言家看到了宮闈祕事。”不同的人處在不同的階段看到的是不一樣的《紅樓夢》。從紅樓夢我們可以看到世事百態,看賈府在元妃省親時的烈火烹油,在抄檢大觀園的蟲蠹遍地,在賈府敗落時的“白茫茫一片真乾淨”。看紅樓夢賈府的興衰又何嘗不是一個朝代的興衰過程,不是一個人的人生階段,“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在《紅樓夢》中我們看貴族人物的悲歡喜怒,看“榴花開處照宮闈”,看“冷月葬花魂”,看“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些生活在社會頂層的人物也是有得意時,有失意處。《紅樓夢》雖然以貴族人物爲主,但是並沒有忽視社會底層人物。有晴雯的“風流靈巧招人怨”的無奈,也有劉姥姥的“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回頭”的討好之語。但是不得不說一下晴雯撕扇所體現的性格爲其死亡埋下了禍根,劉姥姥的義使得巧姐兒“巧得遇恩人”。看《紅樓夢》,看《紅樓夢》中的每個人是我們可以思考性格對其人生的巨大影響力。

有人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林黛玉。”有人又說“世上只有一個林黛玉,因爲曹公從二人出場就定義黛玉的形象——‘心比比干多一竅,淚似西子勝三分’。”那麼林黛玉在多少個人眼中有多少個形象尚無法準確定義。只說一下林黛玉在我心中的形象,如果可以的話,我覺得林黛玉就是一個自憐到清高的人物。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她不得不時時小心,事事在意。對於這種生活很多人都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豁達,細膩的林黛玉更是如此,所以在春天她寫“今日葬儂人笑癡,他日葬儂知是誰?”,在秋天她寫“秋風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一年四季中春季悲花落,秋季嘆草黃。一年四季的悲涼之物好像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如果林黛玉只這樣的話就不是自憐了,而是自卑。那麼林黛玉的自憐又該從何而說呢,在《葬花吟》中她說“強於污沼陷渠溝”,在《秋窗風雨夕》中她說“何處秋窗無雨聲”。父母雙亡,寄身外祖,這讓她感慨自身身世的時候更多的是對自己的憐惜而非卑下。

聽一位老師說過《紅樓夢》歸根結底就是一部愛情小說,一部書寫寶黛愛情的小說。現在我還沒有辦法達到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階段,但是我也從《紅樓夢》中學到了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