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史記》有感(二)

讀後感2.16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史記》有感(二),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史記》有感(二)

《史記》這本書中,記錄了許許多多有才華、有計策、有智慧、有本事的正義之君。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神醫扁鵲。

扁鵲姓秦,名越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上古軒轅時期的名醫――“扁鵲”的名諱來稱呼他。傳說扁鵲年輕時,並沒有習醫,而是負責管理一處房舍。有一位自稱長桑君的房客,來這裏住了下來,透過長期的交談和相處,他認爲扁鵲是一個品德高尚、可信賴的人,便拿出了一冊子能治病的祕方交給扁鵲,又從懷裏取出一粒藥丸,說:“這是一些祕密醫方,我老了,所以決定今天就把它傳給你吧!你有了他,就可以給百姓解除疾病,使天下人受益。”說罷,便消失的無影無蹤。扁鵲把那粒藥丸沖服了下去,不出一個月,他就變得“火眼金睛”,隔着人的面板就能看見人肚子裏的腸胃、肝臟,也就能看到有沒有病。

後來,扁鵲遊走各國,爲人看病、治病,贏得了民衆的一致讚譽。扁鵲路經虢國時,正碰上虢太子去世,扁鵲便去診視太子。過了半個月,太子居然徹底痊癒了!扁鵲治好了太子,全天下的人都傳頌他有起死回生的神奇醫術。可他自己卻說:“我無法讓真正死去的人復生,我做的只是讓得病的人恢復健康。”

還有一次,扁鵲路經齊國,見到了齊恆公,觀其五官和膚色,看出了齊恆公得病。三次相見,屢次加重,但齊恆公不以爲然,沒有聽扁鵲的勸阻。最終病入膏肓,死去了。

難道扁鵲的醫術和名聲都是來自那顆從天而降的“仙丹”嗎?

其實扁鵲並不是因爲喝了“仙丹”這一下子成了神醫,而是因爲他一生刻苦鑽研醫術,來源於他對病人的細心觀察以及對技術的精益求精。同時在給人治病的過程中,又不斷地總結經驗,不斷的修改治療方案,還會突破和創新,才讓他的治療水平越來越高,從而成爲一代名師。他高超的醫療技術和卓絕的治病經驗不僅有益於同時代的人,像鍼灸、湯劑、熨敷等醫療方法,一直流傳至今,無數人因此受益。另外,扁鵲的人品更是不用說,他醫德高尚,從不嫌貧愛富,凡是來就醫者,他都一視同仁。絕大多數病人都能要到病除,立竿見影;他所到之處,無不受民衆的愛戴和擁護。扁鵲也就因此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