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800字(通用5篇)

讀後感2.64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800字(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800字(通用5篇)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1

說實話,讀完這本書我心緒繁亂,想要說什麼,卻又說不出什麼。熟悉卻又陌生的地名紛紛從我腦海掠過,我想把自己心中所想表達出來,卻又無法言說。

世界之大,我限於這一方境地,滿心期待想去了解除故鄉以外的美景,《文化苦旅》讓我如常所願。那華麗的筆墨描寫了一個個我所熟悉卻又陌生的美景。餘秋雨先生一步一腳印踏過這些地方,他所描繪的畫面及細節是別人所不能及的,他旅程過程中那些小事和心得更給予我一種真實。先生筆下之景,是歷史與現在的結合,是故事與現實之間的轉換,如今的金碧輝煌,那你可知過去又是經歷了何種苦難,它們又見證了多少歷史?

先生的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描寫風景,它也在描寫着過去。我一直不懂爲何叫《文化苦旅》,而現在我懂了,他所描寫的風景之下又隱藏了多少博大精深的文化。

先生到過很多地方,無名的小島或是著名的景點,他所訴述的是我們能理解,卻又是我們不能理解的故事。這些故事或是歷史給了我極大的震撼,當過去呈現在眼前時,我已經無法用語言去描述,文化與歷史交織着呈現出一幅絢麗的景象,令我歎爲觀止,心中卻也有着一股淡淡的悲哀。

在探索文化這一旅程上,是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但我想說的是,這一旅程不僅僅只有苦,也有着甜。

先生說: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我說:中華文化的龐大,是我們無法言說的,但,總是有像先生一樣的人,用筆墨或是其他方式,將它表現出來,即使僅是文化的一部分。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

蝴蝶的美麗源自黑暗束縛中無數次的蠕動,掙扎,破繭而出的是令人驚豔的新生命;流星的美麗源自相互間劇烈的碰撞,劃過天際的是生命華美的綻放。

輝煌的勝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後卻浸透着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執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力量,可能在我們勇敢前行的每個腳印裏。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歷史的長度成正比。幾經波折,不斷改變,改進,創新,變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的,而文人們要在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艱難。他們中,有不少人沉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從此銷聲匿跡。但也有一些人,憑藉着自身的堅忍與頑強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傳千年。正如書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着歷史的長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獨中化悲痛爲力量,與低徊婉轉中吟唱出了“綠肥紅瘦”的絕妙辭章;東坡居士樂觀曠達,屢遭貶謫,以樂觀幽默化解人生的痛苦,於曠遠中留下“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千古絕唱;遠離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東風又起的小樓上吟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悲歌,萬千愁怨在堅強的默然承受中成就了詞帝的盛名。

他們,有着我們不曾深切體味的'孤獨和痛苦,然而沉默裏的那份堅忍和承受讓他們積蓄了生命的力量。最終,生命如煙花般催然綻放!

塞外飛沙,冷風拂面,蘇武北海牧羊,飲雪吞氈,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載,一顆赤膽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卻。遠離故國山河,卻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貴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個大丈夫頂天立地的脊樑擔當起人間大義,鑄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讓他堅守;是責任,讓他擔當。蘇武仿若空谷幽蘭,志潔行芳,一股幽香永駐人間。

每當我們羨慕別人的非凡成就時,是否清楚,在這勝利的背後,有着我們看不到的無法想像的艱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們一點一滴的努力付出,淚水,汗水,甚至是我們鮮紅的血液,都是取得輝煌勝利的滋養劑。

其實,那些隱藏在背後的堅持、忍耐中的執着纔是決定勝利的地方。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3

文化苦旅,顧名思義即是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歷史文化探究的一場艱苦的旅行。在本書中,餘秋雨先生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向我們講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故事,歷代文人艱難的故事,我從中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其中最令我影響深刻的是《道士塔》和《風雨天一閣》。

《道士塔》,餘秋雨先生將這篇文章小說化,而表達的內容只用三個字即可說明,那便是那帶着瓊瑤阿姨淚腔而彷彿在那幾卷古書面前,對着死朽者的屍骨卻無力迴天的哀怨嘆恨道:“我好恨。”我彷彿看到作者像一匹狼在黑夜中哀嚎卻無奈。

在本文中王道士是一個沒知識沒文化的人,只因巧合以敦煌窟爲家成爲了道士,在這段期間王道士對莫高窟進行粉飾,繪上了西遊記的故事,這看上去美妙但卻是對中古歷史文物的一種褻瀆。王道士的作爲也的確反映出當時的教育落後,也爲後來的損失埋下伏筆。不就王道是發現了這莫高窟裏的經書,並視其爲珍寶。後來英國的'考古學家斯坦因知道這件事便前來,這裏,餘秋雨又爲我們引出了一個橋樑似得人物,那邊是湖南人蔣孝婉。在歷史的長河中,這類橋樑似得人物往往被掩蓋,但它卻往往是最重要的。在文中蔣曉婉幫助英國人用僅僅30英鎊換回了那幾卷古書。可是蔣爲什麼要這麼做呢?這是我閱讀時發出的疑問。但我想可能是當時的社會背景所迫吧,畢竟那是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身爲一個不被重用的普通中國文人也只有到異國他鄉謀出路了。

當王道士聽到斯坦因提出的要求時,他的第一反應是警惕、閃躲、拒絕。這說明當時的他還算有點良知,但後來他卻又同意了,這也就是因爲他之前的經歷,那三十磅大洋可比他平時一年化緣化來的錢多得多。而且他本也是出於善意希望中國文化能在各國展覽,但卻是這一念之差釀成終生遺憾。

作者曾幻想在斯因坦走的路上攔住他,但後來卻又放棄了。這是爲什麼呢?是因爲怕官兵私藏呢?還是怕軍閥混戰搞得古書葬身於戰場呢?原因數不勝數,最終讓它在異國展覽可能還會完整吧。

這便是《道士塔》,講述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的故事。警示我們年輕人在面對祖國文化遭受侵略時要勇於站出來維護,不像王道士那樣愚昧軟弱。同時也在呼籲保護歷史文物。

“二百年的積存,可散於一朝;三千里的蒐集,可焚之於一夕”說的便是位於寧波的天一閣。

本文中提出了“健全的人格”這一可笑的詞,後來這個可笑的詞又被獻給康熙帝。古人好講“健全”“圓滿”,也擅長把這些完美的修飾詞留給自己的掌權人。然而健全的人格包括“禁止婦女登樓”的封建族規。是一個酷愛書籍的女子最終抑鬱而終。這也反映當時在既缺少人文氣息有無婚姻自由的年代,一女子想借着婚姻多讀一點書,其實是在以自己的脆弱生命與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她失敗了,卻讓我很感動。《天一閣》的真諦大約是叫我們堅持文化的積累,沉澱出濃郁的民族情節。

《文化苦旅》使我懂得中華民族文化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也許如秋雨先生所言“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的方式。”也罷,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碟躞,以此爲歸。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4

我想必每個人對旅程的感覺應該都是美好的,因爲我們可以去一個自己不曾生活過的地方。穿過這個陌生地方的每一條街道,領略不一樣的風景和風土人情。同樣,這些也是我對旅程的一個想法。所以當我第一眼看到餘秋雨先生的遊記散文《文化苦旅的》的時候我的心中不免有了三點疑問。

首先,散文集多是一些優美的抒情文章,比如席慕容和宗璞的散文。當然也有一些敘事性的,比如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裏面就重點回憶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的一些瑣事。但是這些散文類型多有抒情之意。所以當看到一本以遊記爲主題的散文時,我不免眼前一亮,想要看看散文類型的遊記文章有何不同。

其次,旅程應該是享受的、快樂的,餘秋雨先生爲何要在“旅”這個字前面放一個“苦”字,他的旅程是不是和我們的旅程又有別樣的不同。

最後,我們現在的旅遊理念多爲拍拍照,買買紀念品之類的,去的也大都是一些繁華城市,名勝古蹟。這種旅行的方式反而使我們忘了一個地方它那從千古傳遞過來的文化底蘊。作者書中的足跡斷不了一些諸如莫高窟、都江堰、武侯祠等著名景點,但也不少濃墨着筆於一些不爲我們熟知的地方。一種把旅程賦以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帶着這些想法和疑問,我慢慢的閱讀了這本散文集。《文化苦旅》這本散文集中在我閱讀過的文章,作者的修辭、語言都較現在流行的散文有着很大的區別。現在散文多是優美、細膩之詞,讀後讓人聯想到的是嬌柔之美。但是在這本書中的散文,各個旅程的描寫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多是樸實的文詞。讀起來讓人感覺是那種肅穆的靜謐的美感。

其中最讓我喜歡的就是,作者靠着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古人身處此地當時的心境和生活。比如作者在《三峽》中寫到了漂泊江湖的李白;在《陽關雪》中寫到了送別故人的王維;在《柳侯祠》中寫到了遭到貶謫的柳宗元等等。這些類似的篇目中我不僅閱讀到了青山秀水的壯麗,更讀到了古人的心境與情懷。此時才懂得了文化的傳承對古蹟的重要性。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5

我靜坐着,書本泛着黃光,燈光卻使它耀眼。

白髮蒼蒼,長鬚飄飄,他已滄桑了,在我腦中踱步,腳步清脆。

餘秋雨,這本就帶着幾絲靜謐的名字,在我腦中迴響。他看見了,行行止止,被歷史的滄桑塗抹着,他看見了許多。

而那些被時間隱去的角色,在他的一俯一仰間,駕着文字來到我的面前——“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餘秋雨來到莫高窟外,一生慨嘆,“王圓籙”。

伴隨着老舊的樹葉“咔嚓”作響。這位老者在我面前講述着。他說的是一位道士。莫高窟不幸成爲了道士的家,用無數珍寶換得這位道士的一世茫然。

“茫然的是當時的中國啊!”他怒吼着。卻無奈的走向下一個地點。這是時代的慨嘆。

他登上廬山時,再一次想起了古人。

山高路窄,他一路磕磕絆絆,終於見到了這一震撼身心的`奇觀,聽到了這一轟然震耳的咆哮。生命,也許終於被一種久違的感覺“淋溼”,他想到了朱熹又聯想到徐霞客。但他也看到了熙攘的人流,他無法構建出一種文化與名勝的對應,只能眼看着文人變成了遊人。

“一陣雲霧又漂到了我的眼底”,他想着搖了搖頭。

他此般,走過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間徘徊。他此般,走過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間徘徊。

《文化苦旅》也此般“苦着”。苦在追尋,苦在徘徊。作者苦苦思考,苦苦探索。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碰撞中,中國的文人在慨嘆,在惋惜,於選擇間陷入一片迷茫。眼看中國的文化在夾擊中看不清未來的路在何方。

我翻看着心中不覺,提起一陣苦楚。不知是作者情緒的感染,還是歷史帶人的滄桑感。文化之流如此般宏大,歷史長河源源不斷。我便只是一個渺小的一員,像作者一樣在此間徘徊着。誰也不知道我會做下什麼?如同一個鄉下的道士會找到石窟一般。

合上扉頁,只覺得眼前漆黑的黑夜如同深淵。我覺得我坐得太久了,我只是那麼小一點,卻看過了那麼多。我的生活經歷無比渺小,卻帶給了我許許多多的感受,生活便是一種閱讀,因爲作者在生活中學會了感受。

向前吧,不管你是誰?年輕或許是一種財富,因爲人們總將明天描述成希望,那麼它便是希望。我們不應讓這歷史的火種熄滅,我們仍需要帶它們向未來前行,它們理應有一個歸宿,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講的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