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初中800字讀後感

讀後感2.18W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者一段視頻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的是初中讀後感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初中800字讀後感

【初中800字讀後感】篇一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本書講述了古典詩詞背後的唯美、動人的歷史浪漫,作者以自己的見解向我們描繪出一段段經典的愛情故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這裏有的是癡情之間的等待、癡情中的守望、癡情中另一方的放棄、癡情中的承諾。

班婕妤的癡情,換來的卻是飛燕與合德的入宮,換來的是漢成帝寵幸趙氏姐妹,最終漢成帝死了,死在了另一個女人的身上,但她,班婕妤,仍在他的陵園裏,陪住他一生一世。安意如說:“天下女人,邁入皇宮的和未入皇宮的,其實都一樣。只要皇帝願意,他都可以嫖得到。皇宮是個金碧輝煌的妓院,皇帝是天底下最大的嫖客。”班婕妤與漢成帝的愛情非常短暫,如若是這樣,當初還不如不見的好。

楊玉環的到來對於李隆基來說,無異於是上天對他的賞賜,自此,“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五十多歲的李隆基和楊玉環在夜半無人私語時,只是平常夫妻之語,“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簡簡單單的愛情,平平凡凡的愛情,想要換來至死在一起,卻,不能如願。最終的結局,都無能爲力,玉環“一黃土收豔骨,數仗白綾掩風流。”這場悲慘的命運毫無徵兆,開始和結束,我們誰都無法預料。若,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只是匆匆的一見,你仍是你的君主,我仍做我的佳人,也許就不會有如此結局吧!

安意如說:“如果明天日光照耀,你我手裏依然一無所有,也請你不要絕望,爲我珍重。即使,告別愛情的時候,也希望你我一切都好;我不在愛你的時候,也許不是我不愛你,只是,我已不能再愛你。”

很多時候,我們愛的太久,以爲會有很好的結局,殊不知,還有我們未知的路、難走的路。想走的時候,又止步不前,停在原點猶豫不決:這樣的路到底是對還是錯。直到最後才發現,我們缺少的是前進的勇氣、等待的恆心。想要一起天荒地老,卻失去了原來的記憶,原來的諾言,原來——愛的勇氣。

人生若只如初見,如果結局是這樣,你我當初是不是應該不再見面?

【初中800字讀後感】篇二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啓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裏,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

這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醫院的天使。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齊啓祿的小男孩,由於他的父親到法國做工,前天回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後突然生病,因此住進了醫院。一面寫信給他妻子,告訴她自己已經回國,及因生病入院的事。妻子得信後雖然擔心,但因爲有一個兒子正在病着,還有着正在哺乳的小兒,不能分身,不得叫大兒子到往看望父親。孩子在醫院卻一直照顧着一個外人,最後不但不和真正的父親回家,卻要堅持照顧着那陌生人。

愛自己的親人是應該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個人只懂得愛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愛,那他就是一個可悲的人,他並不真正明白愛。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去感受去學習那種愛呢?!再請回過頭看看現實,這世界上並非充滿着愛,窮人對富人,許多都是將真正的愛看作是一種奢侈品,而將金錢、利益至上的人。

我認爲《愛的教育》雖然講的是情感教育,卻洋溢着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充滿樂觀向上的精神。在閱讀時好似把我帶入了廣闊的社會中去,它真是讓我懂得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每個故事都講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誼和寧肯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愛可以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初中800字讀後感】篇三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當這首耳熟能詳的曲調再次觸摸我的耳膜,我彷彿又看到學駱駝吃草的小英子、瘋瘋癲癲的秀珍和身世可憐的妞兒。

《城南舊事》是我看過的最震撼人心的一本名著。它是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寫了小英子用她童真的雙眼,觀察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惠安館”“我們看海去”“爸爸的花兒落了”,這些故事都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讀完這部書,我好像長大了。

拿起《城南舊事》的時候,書中的一切是那麼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駱駝隊和緩緩而逝的歲月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讀書的時候,最讓我感動的是文字之間盪漾着的一種淡泊與純潔。在半個世紀的離別中,城南的落花依舊,然而飄零的,只是人們記憶的碎片。

看罷,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爲已經很少看見這樣樸素的東西,因爲它不刻意表達什麼,只一個場景一個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說它自己一樣,那樣的不疾不徐、溫厚醇和,那樣的純淨淡泊、彌久恆馨,那樣的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

全文的最後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是我感觸最深的一章,寫出了作者所感受到的那種影響自己一生的最真摯的父愛。當我讀到:“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帶着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臺一樣。”就明白父親不能看着女兒上臺做代表,僅僅以一朵夾竹桃襯托女兒渴望父親去看的心情。作者一直以來都把父親的話銘記在心裏,努力拼搏。文章寫英子父親病危,以花暗示了父親的病情加重直至死亡。英子不再逃避現實,她鎮定地接受了事實,決定擔負起幫助家人的責任。文中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結尾。是呀,長大了就得負責任,長大就意味着不再讓人擔憂。雖然生活的重擔壓在幼小生命的肩上,但是人的心靈已經長大,不再任性。

驀然回首,滿地零落的花瓣兒,訴說着盛夏的情懷......沉沉的情思之中,少了一絲懵懂,多了一份緬懷。落寞之後,那清越悠然、古樸婉轉的音樂仍在耳畔縈繞着: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標籤:初中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