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讀後感7.39K

是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柯維。該書是福布斯“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大管理類書籍之一”。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希望你喜歡!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看到這個題目的第一眼,我以爲它是教導我們如何變得高效率的七個習慣。直到看了這本書才知道這本書有多麼的珍貴,在我看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講的不是七個習慣,而是高效能人士的人生框架。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認爲人生的成長有三個階段:依賴期、獨立期和互賴期。依賴期意味着我由別人照顧,得失成敗由別人負責負責,就像小孩子成長依賴於父母一樣;到了獨立期人就成爲真正的自我了,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負責,我可以靠自己,我也有權選擇。互賴期與獨立期的不同在於合作,我們可以做到;我們可以合作;我們可以融合彼此的智慧和能力來共創前程。本書裏面把問題分爲了三種:可直接控制的(問題與自身行爲有關的),可間接控制的(問題與他們行爲有關的)和無法控制的(我們無能爲力的,例如我們的過去或現實的環境)。獨立期便可以解決我們可直接控制的問題,而到了互賴期便可以解決我們可間接控制的問題。而大多數其實在很多方面仍然處於依賴期。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便是我們教導我們從依賴到獨立,從獨立到互賴的有效工具。本書前三個習慣教導我們怎麼獨立,後三個習慣教導我們怎麼互賴。

第一個習慣是“積極主動”,積極主動是成爲真正的自我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積極主動並不是指三分鐘熱情,積極主動要求我們做出的選擇總是基於原則和價值觀,這就代表我們做出的選擇必須帶着我們自己的思考,積極主動要求我們從內而外的改變自己,在我們以後做出類似的選擇時,不管我們的情緒怎麼樣、所處的環境怎麼樣,只要原則沒有變,選擇總是不會變。那什麼是原則呢?

說到原則很容易把原則和行事準則弄混了。在我看來原則乃是做人的根本,而行事準則則是人基於自己的原則來做出的選擇。在我剛看完《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那段時間,我陷入了一段時間的迷茫期。如果僅僅只是照着書上那麼所說的那麼做,真誠的爲別人着想,學會微笑我都能做到,裏面的很多內容都是作者例舉的一些名人的人際交往的行事準則,最開始我只是盲目的模仿他們的行事準則卻發現我越來不像我自己了。我深切的知道書上的人在人際交往的時候會怎麼做,那麼我自己如果面對相似的情況我會怎麼做呢,我真正需要的不是把那些人的做法給模擬出來,而是深入的探究那些真誠、學會微笑的原則,瞭解爲什麼要這麼做,把它們當成自己的原則然後在生活中把自己的原則體現出來,這樣纔會形成我自己人際交往的行事準則。

在我看來,處於我這個年齡段的人,20多歲,往往都沒有發現自己的原則更沒有形成自己的行爲準則,或者說還處於依賴期。在我剛來東北的這段時間,我也沒有形成自己的工作原則。我工作的格外努力,因爲大家都很努力;我也過得格外開心,因爲大家都很開心。不管給我安排任何事,我都可以做好。

但如果沒有任務,我都會感覺坐立不安。更讓我煩擾的是,我討厭和人爭吵,如何遇到與人意見不同的話我會糾結半天。我真正開始發現自己原則並明確自己原則的時候是我開始看了一些四書五經的時候。人要活的真實,這便是很重要的一條原則,人一旦不真實,便會讓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對善的理解有偏差。這也意味着我們要活的真誠、誠實,遇到錯誤便要勇於承認,別人的錯誤也要敢於修正、敢於指出,一切尊重內心真實的想法。《吸引力法則》裏面有條規則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是我們過去創造的,我們未來的生活是我們現在創造的。而中庸之道便是不偏不倚,不走極端,這種調和。這個世界只接受那些一點一滴的努力,一點一滴的慢慢成長,這便是我們成長的意義,學習的意義。

慢慢形成自己的原則也會感受到生活的意義。積極主動與消極被動的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做事有沒有基於原則和價值觀。消極被動的人做事往往基於環境和情緒,又往往受到環境和情緒的影響,看起來情緒波動大,做出的選擇也搖擺不定。在我看來,想要成爲積極主動的人,前提便是發現自己的原則,把自己的原則思考透徹。只要做事一直基於自己的原則,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自己的行爲準則。

第二個習慣是“以終爲始”,以終爲始認爲任何事情都是兩次創造出來的。

第一次爲領導,第二次是管理。領導即做事之前先想象要做成什麼樣子,實現什麼東西;管理則是不停的督促自己,爲了就是把事情做成自己領導的時候想象的樣子。想要完成一件事情這兩者缺一不可。在我大三下學期的時候我下載了一個健身軟件叫“keep”,我開始練胸肌,練腹肌,也練腿,也跑步。在我剛開始健身的那段時間我每天鍛鍊的時候我就在想我以後要把自己鍛鍊成什麼樣子,有什麼樣的身材,有什麼樣的身體。胸肌不必太大,有就行了,腹肌一定要明顯,更重要的是,讓身體變得更好、更強壯。

一直到現在已經近兩年了,我在keep上的鍛鍊時間加起來已經超過了12000分鐘,也練成了自己想要的身材,而一直有鼻炎、身體不好的我。也因爲跑了一年多的步,一直鍛鍊把鼻炎治好了。這僅僅是“以終爲始”在鍛鍊計劃方面的運用。任何事情,包括我們的現在做的工作,我們以後想成爲的樣子,甚至是我們的人生都需要先“領導”出來,然後再“管理”自己去努力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感覺我之前的思考的比較片面,我時常思考自己以後鍛鍊要成爲什麼樣的身材,我也時常思考自己以後工作要做的怎麼出色。這些都沒有問題,但是人不僅僅是身體還有工作,除此之外的還有精神,心靈和情感。把身體,精神,心靈,情感都能達到獨立纔是全面的發展。我們也應該定下我們人生的終極目標,我到底想成爲什麼樣的人?一點點的約束自己,向着目標前進。我非常喜歡這本書講這個習慣開頭的一段話:“如果你現在正在參加自己的葬禮,那麼在別人的眼裏,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強壯、堅持、出色、有親和力、有領導力、真實、務實、做事分主次、有責任感?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發現我所想出來的其實都是我自己的原則或者我想有的原則,這也是我以後想成爲的人。而這個習慣也是我需要多加思考的習慣。

第三個習慣是“要事第一”,單單看這個習慣的名字我們都知道要把那些又重要又緊急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去做。

但生活中,這些事情往往是極少的,在沒有那些又重要又緊急的事情存在的時候,我們真正重要的事情有哪些。書裏面提到了兩個問題。

1、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夠徹底使你的個人生活得到改觀,但是你一直沒有去做?

2、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夠使你的工作局面得到改觀,但是你一直沒有去做?稍一思考就會發現有很多事情我們可以做來改變我們。

積極主動裏面認爲我們所關注的事物便是我們的關注圈:健康、事業、工作、子女、軍事等等,而關注圈內我們個人能力之內的便是我們的影響圈,積極主動的人專注於“影響圈”,專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便能使影響圈不斷擴大。前兩年的時間我每天健身,學習寫日記反思自己,跑步也開始練字,很多時候在微博上看到別人某件事做的出色自己便也開始嘗試,每天都安排的很滿自己卻很累,效果也不顯著。最近我一直在思考真正能讓我變得出色的是什麼,我發現並不是那些練字、寫日記和鍛鍊,那些自然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並不是重點。真正能使我出色的除了我的思考,還有我所從事的行業。

我喜歡琢磨編程上遇到的問題,分析邏輯上會存在的問題,目前來說,我自己所從事的行業纔是我現在應該專注的所在。“積極主動”和“要事第一”兩個習慣結合會有閃亮的火花。怎麼樣提高我的編程能力,怎麼樣提高我的工作能力,怎麼樣提高我的學習能力,怎麼樣提高我的軟件測試能力,怎麼讓能更清晰的思考等等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這些纔是我目前的要事所在。

以上三個習慣便是來解決我們可以直接控制的問題,也是人由依賴邁向獨立的關鍵所在,要是能把這三個習慣做到極致人就可以說是成就了自己了,人生有目標,生活有原則,做事有主次,且能不斷的擴大自己的影響圈,不斷的成長下去。可以說是獲得了個人領域的成功了。但這並不是人類發展的終點所在,從幾百萬年前人類開啓認知之後,真正讓人類登上食物鏈頂端,獲得現在如此大的成就離不開人類之間的合作。一個人打不贏一頭獅子,但是一百個人卻可以打贏一百頭獅子(《人類簡史》)。正是因爲人類之間的合作的功效,團結合作能讓個體發揮出1+1>2的作用。所以個人領域的成功不是人生的最終目的,我們最終是要獲取的是公衆領域的成功。

獲取公衆領域成功的三個習慣分別是“雙贏思維”。“知彼解己”和“統合綜效”。“雙贏思維”是合作的基礎,不可損人利己亦不可損己利人,一切合作的基礎都是利人利己。“知彼解己”是首先尋求去了解對方,然後再爭取讓對方瞭解自己,這一規則是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所在。知彼解己認爲有效人際交流的前提就是要深入瞭解彼此,應該時刻想着先理解別人,這就需要學會聆聽,甚至我們作出的迴應也是爲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別人。而“統合綜效”的目的是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統合綜效是與人合作的關鍵所在,如果一位具有相當聰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見不同,那麼對方的主張必定有我尚未體會的奧妙。統合綜效需要我們接受各種各樣奇怪的想法,也需要我們勇於發表自己的想法。這三個習慣是獲取公衆領域成功的關鍵。

第一眼看到雙贏思維的時候我都感覺眼前一亮,我自認爲沒做過損人利己的事,卻做過一些損己利人的事,後果則是自己對別人不會過意不去,卻會對自己過意不去,反而會壓抑自己的內心。而雙贏原則認爲合作只要不是利人利己都可以不合作,合作的基礎就是利人利己。“知彼解己”我覺得是增進人際交往關係最有效的辦法。其實細細思考會發現這一習慣有很深刻的人生智慧在裏面。我一般和別人聊天喝酒的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我一直說,別人一直聽着。一般人聊天也是這種情況。因爲我們根本不需要別人說話,不需要別人的意見,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傾聽者,哪怕他一句話也不說。

“知彼解己”的習慣就需要我們在與別人交流的時候充分的聆聽,充分地理解別人。而“統合綜效”不僅僅是要接納各種奇怪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追求一個集體暢所欲言的討論,發散思維,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會讓合作更加高效。我覺得“統合綜效”所倡導的也是一個合作中極好的氛圍。

其實大致把這三個習慣一看就知道怎麼做,因爲這三個習慣都是以人際交往爲基礎的,我之前也看過很多增進人際交往的書,也一直在思考人際交往的本質在於什麼。在我看完《人性的弱點》我在思考人際交往的原則的同時,我也在思考人際交往的關鍵是什麼。有一天我發現其實兩個關係很好的人長時間不見面其實根本不會影響兩個人之間的關係,真正影響兩個人之間關係的是再次見面的交往。那個時候我初步看到了一點人際交往的本質的端倪。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認爲人際交往的本質就是情感帳戶,就像是銀行存錢一樣,不過把錢換成了情感。你對別人或者別人對你真誠,鼓勵,友好,善良等等都會增加你和他之間的情感帳戶餘額,而你對別人或者別人對你猜忌、謾罵等等都會減少兩個人之間的情感帳戶餘額。情感帳戶餘額越多,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越好。這便是人際交往的本質。情感帳戶餘額越多,便越容易獲取公衆領域的成功。

想要最終獲取公衆領域的成功需要一步步的腳踏實地的堅持和努力,也需要足夠的耐心。我在大四那一年我開始看靜下心來看《中國通史》看了一個多月,從大三開始跑步跑了兩年到現在,從大三下學期開始健身到現在。我有個感觸就是讓我再早一些做這些事我是根本做不來的。我大一到大三也看書,但我看得都是一些能娛樂自己的書,比如《阿萊夫》、《一個人的朝聖》。我是在看完《百年孤獨》、《平凡的世界》以及《如何閱讀一本書》裏面講到“要想增強自己的理解力,就要讀能增強自己的理解力的書”後來纔剛開始看《中國通史》的。而我大一和大二的時候也偶爾跑過一段時間步,甚至辦過一張健身卡,後來都放棄了,因爲當時我沒有足夠的動力也沒有足夠的興趣,我後來跑步是純屬意外跑步的時候慢慢感受到了跑步的樂趣才堅持下來的。很多事情都是循序漸進的,只有當我的理解力,我的環境和我的身體都到了某個階段才能開始下個階段的任務一樣。就像健身的鍛鍊等級一樣,先練K1,K1沒問題了再練K2,K2沒問題了再練K3所有的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同樣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也是需要循序漸進的,要想獲得公衆領域的成功,必定要先獲得個人領域的成功。個人領域的成功乃是公衆領域的成功的基礎。“雙贏思維”,“知彼解己”和“統合綜效”的過程中,尤其是“知彼解己”裏面不斷的去理解別人的過程裏面,如果我們沒有堅如磐石的內心和完善的原則。我們很容易受他人影響。一旦受了他人影響,人很容易會迷失自我。人終究是要成爲自己的,活出自己纔是正確和最舒服的生活方式,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發現和了解自我,讓自我從內到外都變得強大起來。

本書的最後一個習慣是“不斷更新”,不斷更新就是要求我們不能停止腳步,要不斷的運用前面的六個習慣從四個方面來更新我們的天性: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簡言之就是鍛鍊身體;更新自己的人生方向、價值觀,可以看文學作品,也可以聽音樂作品;多看書思考,可以寫作,學習知識,磨礪心智;與人合作,多交流。其實細細思考這個習慣會發現這個習慣巧妙的傳達了要我們不斷堅持前面六個習慣的觀點,如果一直堅持“不斷更新”這一習慣,也會一直堅持前面的六個習慣。

在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的過程給我的思維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其實捫心自問裏面的大多習慣在看這本書之前我都大概的感受到過也自己記錄過。但如果讓我自己去摸索的話,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摸索出來且不分主次很難形成一個體系。可能沒有形成自我便盲目追求公衆領域的成功以至於迷失自我。這本書也讓我整個人向前邁了一大步。以後我也會多閱讀書籍,多思考,讓自己更快的成長。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前段時間爲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亂作一團感到煩惱,正打算讀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沒想到我們的讀書分享會就分享了這本書。

參加完分享會後,覺得這本書和我所預期的不大一樣。我本以爲它會講一些具體方法以便幫助讀者提高工作效率,沒想到它主要是講的一些思維層面上的東西。

1、別人對你的評語不一定代表真正的你,與其是說是影像,不如說是投影,反映的是說話者自身的想法和性格弱點。

2、消極被動的人還會受到“社會天氣”的影響。

別人以禮相待,他們就笑臉相迎,反之則擺出一副自我守護的姿態。心情的好壞全都取決於他人的言行,任由別人的弱點控制自己。積極主動的人理智勝於衝動,他們能夠慎重思考,選定價值觀並將其作爲自己行爲的內在動力。但這並不意味着積極主動的人對外界刺激毫無反應,只不過他們有意無意地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來選擇對外界物質、心理與社會刺激的迴應方式。

我,就是一個很受別人評價影響的人。記得未讀書的時候,我是一個很皮的女孩,是一堆孩子中的孩子王。帶着小夥伴們行俠仗義。她們也都很信服喜歡我。那時候真是快樂而無憂無慮。

可是,讀書後發現學習成績好可以得到他人的表揚,便金盆洗手,用功學習。起先,並沒意識到自己的變化。後來發現自己越來越溫順,也越來越沒有了生命最初的生氣。

有一次上課的過程中,我問學生,你不希望得到表揚嗎?他說“我幹嘛要別人的表揚,我給他們表揚我的權利了嗎?“我心裏暗暗覺得他活得很通透。有些表揚,看似是表揚,其實是一種操縱和綁架。如果你渴望得到他人的表揚,就得按照他們的預期生活。最後,可能就丟了自己。

所以,作爲老師,我一直提醒自己,警惕用“表揚“來綁架孩子。無論什麼樣的孩子,本身都是很可愛的孩子。沒必要根據”分數,智力,頑皮程度來區別對待他們。要看到他們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不要用自己現有的價值觀去評判他們。

3、不要受制於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這句話,道理同“人役物,而非役於物”。

我們確實是社交型動物。可能別人的一個冷臉,或者一個漠不關心的眼神都會對我們心情產生影響。可是如果受制於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那麼終其一生,只是一個唯唯諾諾的人,無法真正瀟灑地活。我們應該讓自己的心智強大起來。不是別人對我們的批評和指責我們都得全盤接受,更無需透過吐槽的方式去緩解心中的幽憤。

取其精華,取其糟粕就夠了,沒有什麼比成長更重要。我們的工作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學生,各種各樣的家長,不要因爲學生是否喜歡自己,家長是否認可自己的工作,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要記得自己的初衷是因爲自己喜歡這份工作,希望給孩子們帶去幫助。

4、我們的問題可以分爲三類

可直接控制的(問題與自身的行爲有關),可間接控制的(問題與他人的行爲有關)和無法控制的(我們無能爲力的問題,例如我們的過去或現實的環境)

可直接控制的問題:可以透過培養正確習慣來解決。

可間接控制的問題:可以透過改進施加影響的方法來解決,例如採取移情的方式而不是針鋒相對,以身作則而不是口頭遊說。

無法控制的問題:以微笑,真誠和平和來接受現實。這個觀點和張德芬提出的“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很類似,不過更官方一些,也更具體一些。

對於自己的(和自身行爲有關)的事,我們一定要對自己負責。可以透過培養良好的習慣來變爲更好的人。我希望自己的思維模式能轉化爲“以終爲始“。記得自己的初衷,一路執着,不要被道路上其它影響。和他人的相處也一樣。話出口之前,要思考一下,這句話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能否對對方產生正面的作用(改掉毒舌的說話習慣)。

至於他人的事,要學會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期待對方因爲自己而改變。更不能因爲對方的沒有改變而惱怒。不要期望心思不在學習上的學生因爲自己而愛上英語。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不去討厭這樣的學生,依然認認真真爲他備好每堂課。如果學生因爲感受到老師對英語的熱愛而愛上英語最好,如果實在不感興趣,尊重他的選擇。

老天的事,那就充分相信命運,以微笑和真誠來面對人生的每一際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什麼是高效能?簡單解釋就是,高效率有能力的意思,成爲高效能人士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標之一。我覺得這是一種自由意志體現的生活方式,選擇高效有趣的生活,生命才充實而豐富多彩。

那麼如何成爲一位高效能人士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學習他們養成的良好生活習慣。這些習慣包括閱讀、鍛鍊、良師、益友、追夢、早起、積極、個性、分享、思考、反饋、舉止禮貌等等。

首先,身心的鍛鍊是成爲高效能人士的必備習慣。身體鍛鍊,顧名思義就是運動健身;而內心鍛鍊,就得透過大量的閱讀來擴展並鞏固自我的知識體系,從吸收世間優秀的知識資訊到懂得如何在現實生活場景中的應用,因而修煉更加智慧的大腦和更強大的內心。

與良師益友們在一起。不同人帶來不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不同的故事經驗獲取方式和新的交流學習體驗。和優秀的人們在一起,他們身上優秀的品質與精神將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自己,從而也讓自己逐漸成爲優秀人士中的一員。

早起是一種個人時間的自由管理體現,早起的時間利用能夠決定一天是否過得充實而高效。早起可以用來安排一天學習工作生活的計劃。當然,早起可能適合某些人羣,夜貓子型人除外,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是纔是最好最有效率的。

舉止得體禮貌,不僅僅表現對他人的尊重,更是一種對自我尊重、自我關愛。我們常常強調要加強自我內在修養,就是要透過外在肢體與語言來表現出來自身的內涵與品格。而文明禮貌,是做人的基本,更是自我價值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