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後感初三

讀後感2.63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後感初三,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山羊不吃天堂草讀後感初三

這個暑假,我迷上了曹文軒老師寫的一系列的書。前幾天,我看了《山羊不吃天堂草》這本書,現在再回想一下,書中的情節還清晰地浮現在眼前……

主人公明子生活在貧窮、落後的小豆村,小小年紀的他和師兄黑罐離開了家鄉,跟着師傅三和尚去外面的世界闖蕩。在那個很遠的城市,明子學會了木匠活,遇到了獨立生活的小男孩鴨子,並和他成爲了好朋友,還幫助了一位漂亮卻又孤獨的女孩紫薇。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打倒了一個又一個的挫折,明子長大了,也學得了一手精細的木工活。最後,明子靠自己的聰明和心靈手巧,離開了師傅,開始自己闖蕩。

這本書中的明子很正直。有一次,師傅在他們窩棚旁邊的一個工廠裏發現了許多好木頭,那些木頭是別人的,他想據爲己有,就讓明子去偷。可明子絲毫不受誘惑,無論師傅怎麼說,他都很堅定,就是不去偷木頭。明子雖然很窮,但是他卻沒有被那些好木頭給誘惑,而是表現得非常堅定,把道德放在了第一。雖然明子沒有去偷木頭,沒有得到那些木頭,但是他卻守住了道德。錢丟了可以再掙,可是道德丟失了卻再也沒法掙回來。

我很佩服明子,面對誘惑,勇敢地戰勝了自己。他的故事讓我想起了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釣魚的啓示》。在鱸魚開放日前一天的晚上,父親帶着作者去湖邊釣魚。作者釣到了一條很肥很大的鱸魚,可是還沒到開放日的時間,父親就命令作者把大鱸魚放掉,他只好依依不捨地放了。當時作者很生氣,因爲自己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大魚,父親卻讓他放掉。可是,三十四年後,作者成爲了一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這些年,他一直都在感謝父親,因爲當時父親面對“魚”的誘惑,選擇了道德,給他做了一個好的.表率,讓他在這些年中面對多次誘惑,都做出了道德的抉擇。

生活中,我也會面對誘惑。有一次,我去學校彩排,彩排完後,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在半路上,我發現了一張20元錢,於是蹲下撿了起來。這時,前面傳來了一陣說話聲:“咦!我的錢呢?怎麼沒有了?”我低頭看着手中的錢,心裏想着:一定要把這錢還給失主,不能據爲己有。想到這裏,我快速地走到了前面,問道:“這是你的錢吧?我剛纔在地上撿到的。”他接過了錢,感激地說:“謝謝你!”當把錢還給失主時,我的心裏感到無比的輕鬆,因爲面對誘惑,我絲毫沒有受影響,而是選擇了道德,我爲我自己感到自豪。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真正實踐起來卻很難。生活中會有各種各樣的誘惑,也許是金錢,也許是地位,也許是榮譽,也許是……但是面對誘惑,我們一定要像明子一樣勇敢地戰勝自己,選擇道德,讓道德伴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