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暑假我們仨讀後感

讀後感2.35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暑假我們仨讀後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暑假我們仨讀後感1

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每句話,每個字,都透着濃濃的親情氣息。整本書的開始是一個“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夢的主要內容是作者與她的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離離合合、聚聚散散。

一開始看的時候,我看不懂她的那個夢是要說明什麼,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當看一篇小說。但當我看到後面。的內容時,我才明白,這個夢是她們一家在一起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她欲揚先抑,開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閱讀的興趣。楊絳先生注重細節,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筆,看似零散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爲她文章中的亮點。而這些點點滴滴,正是我們平時覺得不足掛齒的那些片斷,但楊絳卻可以把它們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就變成了一條項鍊。她不直接抒發感情,不直接議論人事、闡述道理,她只是從容地敘述,將那些她家裏的小事娓娓道來,變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這樣細緻的、不動聲色的講述,使讀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間,她所要表達的主題也在這樣的講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這本書的內容我也比較喜歡,字裏行間滿滿的全是要溢出來的親情。我很珍惜親情,很愛我的爸爸媽媽,很喜歡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這本書的內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別喜歡。楊絳的書我還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風格是我比較喜歡的風格。我從她的書中也學到了很多。

暑假我們仨讀後感2

古往今來,離愁也好,歡聚也罷。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合上書,摩挲着它略帶粗糙的紙質,心中的思緒涌上,看着楊絳與愛女,丈夫的生離死別,不禁想起我們初三畢業時那六月的陽光。或許我們經歷的別離的程度不一樣,但當我們回想起以前與別離之人的往事,大抵就在一句: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我們仨》是楊絳記述他們一家三口的往事。楊絳女士在寫這本書時已經是九十多歲的高齡。在寫這本書時,我想她既是愉快,又是感傷。就像我們現在翻開在書桌上佔一席之位的同學錄,看着同學以往的筆跡,看着哪張照片將你帶入回憶的漩渦,既甜又苦。

在書中楊絳主要記述的是一些生活瑣事,其實與我們也沒有特別大的,在性質上的差別。楊絳會收拾錢鍾書的殘局,抱阿瑗去婆家做媳婦,爲錢鍾書燒紅燒肉,做出血牛肉給阿瑗吃。在當時這些只不過是再尋常不過的小事罷了,但在阿瑗和鍾書的相繼離開後,這一切都變得奢侈。不,確切地說,是再也不可能了。就像我們從前,和同桌爭論着題目的對錯,即使上一秒面紅耳赤,下一秒臉上便是晴空萬里。但是現在,我們也沒有那個機會了,我們只有回憶,回憶着回憶,笑着笑着,哭了。

我們總希望我們當下的某個時間會是永恆的,可什麼都不是永恆的,就像沒有海枯石爛的愛情,沒有永不凋謝的鮮花,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時間如同白駒過隙,時光荏苒。我們眼前的時光都是可貴的,無論是與誰度過,都是我們最美好的年華。

我們所以爲的永恆,會是後人的歷史。

《我們仨》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文學之家的生活,更讓我們明白,何人都畏懼別離,偉人也好,平民也罷。我們在此感受,大抵也只能將我們以後會懷念的現在的尋常日子,在以後懷念。

暑假我們仨讀後感3

語言輕便流暢的文字,總是很快就會讀完了,好像是遇見一瓶清涼潔淨的水,一下子就喝完了。文章雖是讀完了,卻並不像只是喝了一杯水那樣解了渴。有一種令人感動的溫暖,感慨佩服的情緒,勉人向上的動力還留在心中。

我發現一個特點,比較有文字功底的老一輩的學者老師們,往往用字更加精簡,敘說自己的故事,那些苦難只是平淡敘說,好像是別人的故事一般,而家人之間的記憶和故事則歷歷在目,饒有趣味,似乎怎麼說都不夠,總是令人感到溫暖。而年紀越輕,過了無話可說的階段,對事物的渲染誇張愈是濃墨重彩。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我的淚窩是太淺了,看到書裏一些情節,淚就止不住一直往出涌。人生本是一場大夢,蒼涼幾度,真的只是逝者自知,唯一可叫人不憾的,是和最愛的人相伴相守的那些時光,慶幸自己可以遇見這樣的`伴侶,感謝上蒼賜予自己最好的女兒,如此,即便是一路風餐露宿,也容膝易安了。

錢鍾書先生雖是學貫中西的學者,在學習讀書方面都是楊絳先生和圓圓的老師,生活中卻是“拙手笨腳”,他在年老之後隨女兒逃避鄰居的欺負住到簡陋的學校宿舍小紅樓去,大家都在忙活,他也不肯閒着,就拙手笨腳地跑去打掃陳年積土,弄得哮喘復發。這讓我想起,妹同我講述的,二姐開車帶着大姑去接應回家爲奶奶奔喪的妹,打着電話說岔了路口,二姐下車去追走過的妹妹,一回頭“老太太”大姑也跑出來了,眼睛不禁又溼了。暮年的老人,總是很容易讓我心疼和擔憂,在他們眼中我們始終是孩子,他們既看着我們一天天長大也漸漸爲人父母,同事仍然爲我們而擔憂。

楊絳老師始終是樂觀的,因爲在生活中就是那麼淡薄無求,在生活中三人總能找到樂趣,所以書中也是俯拾即是,比如坐月子期間,錢鍾書脫離了楊絳的照顧,自己一會打翻了墨水,幾日又砸壞了檯燈,苦着臉對坐月子的楊絳說,“我做壞事了”,楊絳就說“不要緊,我會洗,我會修”,乃至會劃火柴做飯了,也面有得色,分外開心;生了圓圓後,全家她說“(錢鍾書)吃肉,我喝湯,圓圓吃我”;他哮喘病發,呼吸如呼嘯。我(楊絳)不知輕重,戲稱他爲“呼嘯山莊”等等。文章很大一部分,也是圍繞着他們最愛的女兒圓圓(錢媛)寫的,她從小到大的很多故事,這個哭聲嘹亮的“星海小姐”,瓷娃娃,外公的讀書種子,老師中的尖兵,她的可愛善良聰明孝順,對工作的鞠躬盡瘁,對人的友善,終因勞累早逝,留下親愛的媽媽,病中的爸爸,先行一步,“回到她的家”去了,怎能讓人不動容?

誰不想要這樣的一個好女兒呢?

書中最值得我們學習的,無疑有他們一家愛書的品質,愛讀書,求甚解,對知識有孜孜不倦的喜愛和鑽研,對學術從不模棱兩可,在他們生活的每個階段,幾乎都沒有離開書本,即使重病,文革或者在有更好的居住條件召喚他們時,他們依然寧願守在離書本更近的地方。書籍是食糧,這一點,現在又有多少人能體會呢?

每天都看到很多人在忙碌,或者焦慮,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能像我一樣,體會作者書中的快樂和辛酸。不由得,又感到這默默塵世的孤寂。

那麼多歲月和故事,是錢鍾書、楊絳先生和圓圓他們仨生命中閃光的石子,穿起了這個平凡又不平凡的家庭的大城,我們都是各自城中的人,他們何以成爲他們,而我又何以成爲今天的我呢?它山之石,現在可以做的,唯有努力讀書,讓自己成爲一個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依然可以心靈安定的人。

暑假我們仨讀後感4

你看不到楊絳先生滿腹才華的拋露,你也尋不到她追憶一家三口一生作爲的身影。這部書僅僅是一位年邁的母親懷念過世的丈夫與女兒的書籍,如此這般簡單,純粹,這就是我讀完《我們仨》這本書後最大的感慨。

耳聞這本書的出版,已經不下兩年,帶着幾分好奇與探究之心去揣測這本書的內容,卻擱置了幾年,未曾去細細品味一番,至於原因,自己也說不清。昨天,在圖書館尋找餘華的《細雨中呼喊》,未尋得,卻看到了這本書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淡雅的封面,樸素的標題,它就那樣靜靜地、靜靜地躺在那裏,如同楊絳先生失去至親後那顆孤單卻又安靜的心。我帶着疼惜般地捧着它,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在讀它之前,我便猜想着,錢鍾書先生的一生該是何其的故事紛呈,這本厚厚的書裏該是滿滿地記載了錢先生的豐功偉績吧。如果我猜對了,那楊絳先生就不是楊絳先生了;如果我猜對了,想必我也不是此刻的我了。書的最開端,每一頁上都印着楊絳先生一家人的舊照,那是我從未見過的錢鍾書和楊絳,一張張溫情的全家福上,都是他們年輕時光刻下的痕跡。我們相差的歲月使我對兩位前輩的印象就是博學的老人,淡泊的學者,更是我們後人無法超越的經典。

暑假我們仨讀後感5

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92歲高齡的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楊絳”寥寥數行,讀後淒涼感油然而生。

《我們仨》是錢鍾書和楊絳的女兒錢媛在病牀上開始的,她只草草列了個內容清單,寫了五篇,就再也無法寫下去了,去世時六十一歲。錢鍾書在女兒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九八年歲末,離開老伴駕鶴西行。在處理好一些後事之後,九十二歲的楊絳於2008年年底接過女兒的筆,記敘了他們仨相親相愛的一生。

平心而論,錢媛雖然是出身於書香門第,博覽羣書,卻大概因爲她是英語專業的緣故,中文文章寫得十分遜色,流水賬一般。作爲母親,楊絳對此也有遺憾,她在書中寫道:“阿媛是我生平傑作,鍾書認爲‘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讀書種子’。她上高中背糞桶,大學下鄉下廠,畢業後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卻始終只是一粒種子,只發了一點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而同樣是平鋪直敘,楊絳文字的感染力要強得多,像一位老奶奶在歷數家珍,使讀者饒有興味,不嫌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