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迴歸》有感

讀後感1.6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迴歸》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迴歸》有感

讀《迴歸》有感1

前天,我津津有味的讀完了《迴歸》這個感動的故事。

我讀完了這篇故事後,才知道媽媽辛苦的掙錢養我們很不容易,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的對媽媽。

《迴歸》這篇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的父親不幸去世了,媽媽掙錢也就更辛苦了,小女孩一天中最快樂的時間就是媽媽從城裏迴歸的時刻了。

有一次,天漸漸黑了,雨也從天上掉到了大地媽媽的懷抱,可是,小女孩依然沒有看到媽媽回來。

小女孩決定要去找媽媽。走在半路,她看到了自己的媽媽,媽媽一個人在地上躺着,小女孩以爲媽媽太勞累了睡着了,所以,把媽媽的頭放在自己的腿上。這時小女孩才發現,媽媽的眼睛是睜着的,小女孩的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

她走在雨裏,唱着《感恩的心》這首歌曲。

從這個故事中,就可以看出母愛是多麼的偉大。只有母親的辛苦,纔有我們的幸福生活。

我們的母親給了我們雙手,讓我們能夠認真學習;母親給了我們眼睛,讓我們看見世界是多麼的美好;母親給了我們雙腳,讓我們追逐打鬧,走遍世界每一個美麗的地方;母親給了我們雙耳,讓我們傾聽世界上最美妙的歌聲。

我們的母親給了我們這麼多,難道我們就不能回報嗎?能!只要我們從小認真學習,將來能有一份工作爲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就是對母親最大的回報。

俗話說的好,“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將來我們一定要報答自己辛苦的母親呀!

讀《迴歸》有感2

暑期,我看了《迴歸真教育》這本書,其中第一輯裏有一篇文章——一個也不能少。它講述了作者女兒在幼兒園不被教師重視,沒有被選上去參加幼兒園組織的一次教學觀摩活動,孩子很失落,及孩子在幼兒園做一些家長認爲微乎其微的小事的時候那種興奮的心情,闡述了教師不能放棄任何學生,一個也不能少的觀點。

有教師這樣說過:不要用醫生的眼光看學生,那隻會讓你看到毛病。一個學生,對教師來說只是幾十分之一,甚至幾百分之一,放棄他對學校來說或許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對家長、對孩子自身來說他們確實唯一,是百分之百。教師應要始終不渝地堅信每個學生都能成爲最好的自我,要用“欣賞、認同”的態度去努力發現每一個學生的優點和閃光點,加以引導,從而使每個同學都能彰顯屬於他自己的獨特個性。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以一顆公正、真誠且慎重的心對待每一個學生,既不對那些出色的學生過分關注及過多溢美之詞,又用愛心和耐心引導那些有問題的學困生,更不能忽略那些出於我們視覺盲點的學生,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應有的發展。

反思我們在這些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真正能做到有教無類的有多少.問題學生每個學校、每個班級都有,每個老師都遇到過。很多學生被很早地下結論、很早地被鄙視、很早地被放棄,多麼可怕、可憐、可恨的現實啊!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着把他們趕跑,你們不要等到坐爲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到他們是你當年的學生!”

後進生是教師工作的難點,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作爲教師的我們就及時捕捉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雖然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但很有可能透過這個小小的閃光點就可以挖掘出埋藏在學生心裏頭的大金磚,也就是每次批評學生之前先列舉他的優點,然後再批評他所犯的錯誤,使他樂於接受;第二步尋找“突破口”,根據學生的閃光點,找到學生所感興趣的方面,在正確的引導下,和他一起探討;第三步就是“提高”,在和後進生交朋友的基礎上,幫助他提高自己,同時定期對後進生進步大的進行表揚加分,這樣後進生就有了不斷進步的動力,激勵效果非常好。

我不敢說自己在這方面做的如何,但我的確認爲作爲一名教育者要擔起這份責任,爲社會掃除一個負擔,爲家庭爭得一分希望。要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塑之材、可琢之玉,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只要給予每個學生足夠的尊重和關愛,相信我們的愛心都會喚起學生們心裏的縷縷真情。

老師們,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讀《迴歸》有感3

當看完了樑好老師的《迴歸真教育》後,腦海中蹦跳出許多問題。我試問了下自己:我認爲教育是什麼?什麼纔是好的教育?我現在做的是對的麼?我的任務就是教完這冊書?就是教完一篇篇課文?就是讓學生會寫生字?很明顯,教育不只是這些。

教育作爲完善人的重要途徑,自古就承擔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能夠挖掘個體的潛能,實現個體的個性發展。學校教育目的是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機會,爲今後的美好生活做準備,那麼迴歸真教育就是對學生、對老師、對學校都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如果你細細品讀書中的故事,你會發現故事背後都蘊含着一語中的真理。

這些故事讓我回想起這幾年的工作,有迷茫,有困惑,不過我很慶幸自己的育人之旅也有一個個幸福的故事。

那一年,我任教六年級語文。全班共有56人,因爲是畢業班,學生浮躁心理明顯。班上幾位學生上課不專心聽講,不完成作業,考試不及格,整天上課吵吵鬧鬧,給我惹下過許多的麻煩。

其中王順利最讓我頭疼。比如:把同學的書撕破了;跟老師犟嘴;和同學打架了等等……而最令我頭疼不已的是:無論我是在班上公開批評,還是把他叫到辦公室單獨談話,甚至找來家長配合教育,他總是不知道自己哪裏錯了,不會說出一句像樣的話。我聲色俱厲也好,苦口婆心也罷,只能是自己浪費精神而已,過不了幾天,他照樣我行我素,沒把學習紀律放心上,甚至不把老師當回事。

眼看小學時光就快結束了,就在我打算放棄他的時候,一件事情發生了:那是臨近期末考試複習階段的一節早讀課,我正在巡視學生的讀書情況,看到了一個玩東西的身影,我已經很熟悉這一幕了,又是他,我強忍着怒氣說了說他:“坐好”,那是一副什麼表情啊!本想又是平日那種不屑,不滿的表情,竟然兩眼圓溜溜的,一副很無助的神情。我當時就納悶了:平日的混世魔王是不是又耍什麼詭計,讓我去同情他而不批評他。誰知他看看我,又低下頭去,擺弄着一個髒兮兮的點心式鑰匙扣。頓時,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了,滿腦子都是問號。這時,前排的同學扭過來,小聲地對我說:“不知道誰把他的獎品踩髒了。”我想:獎品,什麼獎品,不曾聽說有哪個老師發過什麼啊?這時,我把目光落在那個髒兮兮的不起眼鑰匙扣上,難不成這就是那個獎品。我突然想起來,前段時間,有個特色導師爲他們上了一節風趣幽默的英語課。這個好像是搶答爭取得來的獎品。

我又看了看他那張漠然的臉,心裏頓時涌動起一種別樣的感覺。不知說什麼好,過了一會,我輕聲問道:“可能是誰不小心踩髒的。”他不吭聲,只是搖搖頭,我蹲在他耳邊小聲的說:“順利,其實老師同學們很喜歡你!”他似乎受了什麼震動,身體漸漸放鬆,頭也稍擡起了一點。他擡起頭看着我說:“我很喜歡您,可同學們不喜歡我,說我這個獎品是瞎貓碰上死耗子,碰大運得來的。”我心裏一下子笑了,這個混世魔王也會在乎這個呀?

我的手輕輕輕輕地拍了拍他的頭。對他說:“沒關係的,同學們曾經私下告訴過我,挺喜歡你的。”他聽後感到很驚訝,隨後說:“真的麼?我不相信。”我立即說:“不信你問哪個哪個老師。”這句話其實是瞎話,說得時候我還緊張了一下,不過善意的謊言能讓他振作,我想何樂而不爲呢?

後來經過調查,原來他的父母都是文化水平不高,不懂與小孩交流只會用打罵來解決問題,對孩子有着很大的不信任。王順利原來是一個缺少與大人交流,需要關懷的孩子啊!看着一雙快要哭出來的小眼睛,我的心突然間疼了起來,忍不住緊緊摟住他。我擦乾了他的眼淚還告訴他要努力學習,證明自己是真才實學,這樣,在事實面前,同學們爸爸媽媽都會爲你感到驕傲的。

也就從那天開始,我決定今後要給予他更多的關愛。他也願意回答我的一些問題,潛意識裏也開始採納我的一些建議,也時常向我說說心裏話。這個學期他明顯的進步了,而且期末測試,取得語文67分的好成績。打破了以往的不及格定律。真的發自內心地替他高興。

他畢業了,今後可能再也見不着了,不過看着他健康的成長,我內心無比的驕傲自豪。就如書中說的那樣,是愛,讓孩子綻開了甜美笑顏,是愛讓孩子從內心到外表的每一點轉變。

這件事,讓我有了做教師的幸福感,愛學生,把他們看做獨立的個體,他們有個性,他們需要我們去澆灌。讀了《迴歸真教育》讓我更加堅信,教育要有廣闊的視野,要有發展的眼光,自我反思的能力,如此才能讓自己站在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前列,獲得專業發展與提升,最終成爲一名幸福的教師。

我同樣堅信,試着去善待和尊重每一位學生,一定可以讓他成爲心靈明亮的人!有了他們的茁壯成長,纔會有教師的幸福春天。

讀《迴歸》有感4

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教師的幸福來自哪裏?怎樣做一名教師才能收穫幸福?暑假期間,帶着這些困惑我細細品讀了馮建軍撰寫的《迴歸幸福的教師生活》。

什麼是教師的幸福呢?作者在第一章“認識幸福和幸福感”中提出,幸福不等同於需要的滿足與快樂。對於需要的滿足,必須考慮我們的能力,“一個人的需要、慾望與一個人的能力之間的比值,纔是決定幸福與否的根本”,想要獲得幸福,在於使需要和能力、成就之間保持一種適度的平衡;幸福與快樂也有區別,作者提出“幸福是一種滿足了人生重大需要之後所產生的一種持久的快樂,它關涉一個人生活的意義、生命的價值和自我的實現。”正基於此,教師的幸福在於在透過創造性的教育教學,實現教育目標,把學生培養成人之後所獲得的成就感,教師的幸福是由教育教學中一點一滴的快樂匯合而成,它滲透在教育教學的所有環節,無論是學生一份滿意的作業,或者一份滿意的答卷,還是一份份入學通知書和獲獎證書等等都是教師的幸福。

那麼怎樣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呢?書中二、三、四章“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幸福的做一個教師”、“做一個教師的幸福”,透過三個極其相似的主題系統論述了教師與幸福的關係。

幸福的教師對學生總是發自內心的熱愛。愛是基調,教育是一種大愛,教師關愛的是每一個學生的生命,用心關愛學生,努力挖掘學生的閃光點,體會學生的點滴進步帶來的幸福感。幸福的教師往往是將教育當做事業的教師,對教師職業有着高度認同,對待工作充滿了激情。如文中所舉例子中的王立華老師帶領“激情七班”,與學生激情互動,真情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保持教學激情,教師與學生這不同的兩種生命就會互相撞擊,互相給對方的生命以滋潤,學生在教師引領下成長,教師在學生的影響下永葆青春。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要博覽羣書,可以閱讀高於自己已有水平的書,這無異於向比自己高明的人請教,可以結合教學工作去讀書,備課時可以多查閱一些相關資料,這樣上課時旁徵博引便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幸福的教師還要善於創造和諧的師生關係,首先,教師要懂得尊重學生,瞭解學生,“教然後知困”,只有聆聽了學生的意見之後,纔會發現在身的不足,進而完善自我。教師還應該蹲下身來,用心傾聽,用平等的話語與學生真心交談,學生纔會接受你,而教師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幸福。教師要善用賞識教育,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一句誇讚的話有時比十句批評更有教育意義,教師讚美的語言,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增強他們的信心,使學習變得快樂。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關鍵是要提升獲取幸福的能力。

首先,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必須使自己具有平和的心境,當你心亂如麻、不知所措的時候,可以靜下心全面規劃一下自己的工作,在做什麼,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制定一個具體計劃,大到十年之後,小到每一週,有了計劃一步步實現,每天的生活就會充實而有成就感,自然心境越來越平和。當任務繁重,壓力過大,不堪重負時,要學會悅納自己、相信自己。積極的自我暗示便是一劑良方,如情緒低落時可以面對鏡子對自己說:“我相信自己,我很喜歡我自己,我能夠勝任自己的工作,我熱愛教育工作,我愛自己的學生…”。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必須保持積極的心態,辦公室楊老師常常說:“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遇到難題,一味逃避、自責、抱怨解決不了問題,要着手分析原因,想對策,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難題總會迎刃而解。保持積極的心態還需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憤怒的教師往往失去寬恕能力,變得不計後果,失去理智,我們需要及時控制自己的情緒,把學生看做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用愛心、誠心和寬容對待每一個學生,等待學生成長。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需要一顆進取心。如同書中所引故事中的那顆努力向上生長,最終結出碩果的種子,教師也要不斷學習、不斷進取。因爲無論是教育對象還是教學內容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物,學生是朝氣蓬勃,充滿了時代的個性特徵,知識與日俱進,不斷更新。活到老,學到老,邊學邊教,邊教邊學,教學相長,向書本學,向同仁學,要一直保持一顆進取之心。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要內心和諧。對學生,教師要學會傾聽,尊重他們的想法,能換位思考處理與學生之間的矛盾,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起心靈間的默契—教師欣賞自己的學生,眼中永遠閃耀着欣賞的目光;學生愛戴尊重自己的老師,眼神之中流露出敬佩的神情。對自己的生活,教師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培養一些生活情趣,或品茗,或詩畫,或彈唱,生活本身就是豐富多彩的,我們要尋找生活中的情趣,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不同與以往的教育著作,本書中每章每節都有大量鮮活生動的教育實例,這使我在閱讀時總會感同身受,而對書中對教師如何尋找幸福,如何提升幸福能力也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和更加強烈的共鳴,感謝楊校推薦了這樣優秀的著作,作爲剛入職的新教師,我會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學會品味教育的幸福,思考怎樣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怎樣做一名帶給學生幸福的教師。

讀《迴歸》有感5

無論什麼事情,基本很重要。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因此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我們都必須重視鍛鍊自己的基本能力。只有在穩固的基礎上,我們才能跳得更高,走得更遠。透過學習迴歸基本,讓我回歸到工作的原點,開始思考工作的基本、規則、基礎。

迴歸基本這本書並不是感人肺腑的.心靈雞湯,他只是將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技能傳授給我們。在讀這本書之前,自己也許只知道要把工作做好,但是如何才能出色的完成任務卻不太清楚。對於作爲新員工的我來說,一開始就掌握這些職場中的基礎知識,能在個人發展過程中避免許多徙勞無功的事情。

記得本書的第一章首先教會我們的是要學會傾聽,因爲我們屬於一個大的集體,很多事情是需要大家很好的配合才能完成的。所以要學會用心去傾聽同事的需求,上級的指示。避免因爲自己的麻痹大意,使資訊交流在自己的環節出現誤差。這一點目前自己並沒有做好,有時候自己並不能靜下心來去傾聽,導致對資訊的理解產生偏差,造成工作做得很不好!所以說今後要認真傾聽,弄清別人託付的事情,在別人催促前先彙報。工作就是讓周圍的人輕鬆,只有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不給其他人添麻煩,才能給其他同事創造便利。另外在公司中令我感觸很深的是:作爲同事,自己有空閒的時候,即使無關於自己的工作,大家都能夠做到互幫互助,不會將自己置身事外。大家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共同爲公司的發展發揮自己的能量。

工作的基礎就是“報憂”。當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我就會思考“大家都喜歡聽高興的事情,爲什麼要報憂呢?遇到困難不是需要自己去解決嗎?”。經過這本書的學習,我逐漸理解到其中的內涵。我們在工作中一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的問題透過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輕鬆解決的。但是有的問題單純依靠自己並不能很快速的解決,而客戶需要我們給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因此在自己不能快速解決的情況下,要善於集中他人的智慧,不能有想要隱瞞的心理。首先要以服務客戶,快速解決客戶需求爲導向,積極尋求公司資源的幫助。不要爲了照顧自己的“面子”或者是所謂的“執着”消磨客戶的耐心。

本書對日常工作中涉及的工作禮儀、客戶溝通、報告書寫等基本的工作規範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對自己的幫助非常大。這些基本的職場規範與我們每天的工作息息相關,在同事協作、客戶溝通等方面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後續我會對照這些標準,努力學習,時刻檢查自己的執行情況。

最後自己要從當今公司面臨的要求出發,向優秀的前輩學習,鍛鍊自己的能力,在精神上準備好,正確的工作。

讀《迴歸》有感6

當我去選書的時候,我一眼看中了“迴歸真教育”這一本書,簽完字領書後才發現原來校長領的也是這本書,一不小心又和領導站一個高度了,其實第一眼吸引我的就一個字“真”當時就想14年了,我的教育是不是“真”的,多少次拜讀名人文章,書籍,多少次領悟反思,多少次遠赴千里學習先進經驗,我究竟在做什麼樣的教育。

“總有一粒種子會開花” 真的是這樣,並且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或早或晚,這是自然規律。家庭條件,生活環境,成長氛圍,個性特點,衆多因素造就感受力,接受力,感悟力不同,怎麼定統一標準。作爲一名教師我願意等,我不着急,但是,但是,但是,我卻得不盡所有能力讓一個不會發芽的種子和所有不在一個花期的種子種一起發芽,相互難爲着,爲難着。什麼樣的種子?適合什麼時候發芽?拋之九霄雲外,或許某日想起,嘆息。

後進生,潛能生,待優生,課改之後似乎看不見“差”了,幾百年了,把“差”去掉了,改革了,是這樣嗎?教育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價是必須的,目的是爲了學生更好發展,爲尋找一個學生更適合的教育方式,這其中包含把學生劃三六九等嗎?後進生,潛能生,待優生是不是等級,然而把學生劃三六九的唯一標準是什麼呢?學生成績,照這樣算,部分孩子將永遠是………

學習,到底爲了什麼,有人說那是父母的期望,有人說找個好工作,讓生活更愜意,我個人傾向與後者,生活。可是又一想不學習或學習不好就扛不起生活了嗎?爲什麼有些孩子分數很低,在生活上確比分別高的還更愜意呢?和好多老師談過後明白了,學習的目的是:增長智慧,歷練自我,修生養性,僅此而已,唉,我這麼多年毀了多少李嘉誠。左右不了的就別去左右,但是作爲教師卻要儘可能的讓學生明白學習的真正目的,儘管前路艱難。

考試一個多麼不想提起的話題,小時候上學一直到畢業成爲一名老師,考了無數次,想着做老師了終於不用考試了,誰曾想考學生就是考老師,如果不考覈,不評比,誰又會拼命去教一個在學習上永遠都不會優秀的孩子。費心費力毫無結果,一種極爲功利,極爲勢力的教育行爲多少年了,而我面對績效考覈,評優評先想要高人一等除了將應試教育進行到底,別無他法。學校名氣底氣靠分數,順理成章人人深惡痛疾,人人有不得不服,很可怕,老師最聽話,校長沒問題,是那裏應該變了………

考試的意義是一種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意義是自我審視,自我調整,自我改進,而現實恰恰只注重分數。教育部?小學減負十條規定?面向社會徵訂,第五條“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從四年級開始,語數英每期一次全校統一考試,每門每學期測試不超過2次,考試內容不超課標。”希望教育部的條例就像中石油調價一樣,快一點吧!

可能應該是廢話太多了,廢話是什麼,就是道理好多人都明白清楚的,大家都知道是正確無誤的,但是沒有人去照着做的。 爲什麼都沒有去做呢?老師最聽話,沒人發令,不敢亂來,或許一切美好的希望就像實現共產主義一樣還需要很多年, 我會像對學生一樣在等待中期待

標籤: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