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精選29篇)

讀後感5.5K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儒林外史的讀後感(精選2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精選29篇)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1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閱讀經典,可以提高自身知識儲備,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增強自己的精神力量,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貴爲一篇之骨”貫穿全文,全書的思想內容主要分爲兩個部分:一是對科舉制度及儒林人士的嚴峻批判和辛辣諷刺;一是對理想社會和道德楷模的熱切渴求。就如書中寫道:蘧公孫由“名”的驅動來拜會馬二先生,馬二先生聽說蘧公孫不曾致力於舉業,便把舉業與做官的緊密聯繫不加掩飾的揭示出來,充滿諷刺之意。古人致力於舉業來取得功名富貴,今朝很多人不也是如此嗎?

很多人都認爲搞科研十分辛苦,不僅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想出名也十分困難。就如《黃曉明的兩個億婚禮和屠呦呦的半個客廳》這篇文章所述一樣,科研人員所得收入還不如一個戲子收入高。屠呦呦畢生致力於科研,飽受艱苦,可所得獎金卻只夠在北京買半個客廳,於是就有些人本想從事科研行業,但卻因爲諸多困難而放棄了。可是,如果人人因此而放棄爲國貢獻的機會,那我們的國家還有什麼發展;如果人人都因爲功名富貴才致力於舉業,那我們的國家還有什麼希望。

《儒林外史》的現實意義就在於反腐反俗,提倡理想社會,保持優秀的道德品質。我國近幾年的反腐活動提倡“老虎蒼蠅一起打”也是爲了抵制某些人爲了功名富貴而做出有損他人利益的行爲。

現今衆多的“拜金族”都以“金錢至上”爲原則,用物質享受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裏。有的明星也是爲了提高知名度,惡意炒作,在社會上造成不良風氣。這些人,他們在物質上是得到了滿足,可精神生活卻如此的迂腐,這些令人嘲諷的行爲不應該早日杜絕嗎?

唐朝宰相盧懷慎清正廉潔,不搜刮人民錢財,他的住宅和家裏陳設用具都非常簡陋,當官以後,縱使身份高貴,但妻子和兒女仍然免不了經常挨餓受凍,他也不會爲此而貪污國家的一分錢。海瑞一生清貧,抑制豪強,安撫窮困百姓,打擊奸臣污吏,深得人民愛戴。陶淵明看透官場迂腐,離官歸隱,嚮往山水田園的生活。他們不曾渴望功名富貴,但求世人幸福安康,其事件才爲世世代代所流傳。所以,功名富貴又如何,都不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願世人少爲功名富貴而忙碌,靜下心來保持職業操守。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共同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做到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爲祖國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2

我以前很少看小說,總覺得小說無非是以情節取勝,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我想我也會寫出跌宕起伏的懸念的。我自己還是很喜歡優美的風花雪月,對於天馬行空的感傷也有興趣。這次是閒來無聊翻了一下《儒林外史》,就有一種儒林外沒有史的感覺。

對於吳敬梓的這部大作,歷史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但我也有一點自己的觀點。看這本書的時候總有一點累的感覺,他跟別的小說不一樣,要非常用心的去看,要不然過了幾章之後你就會發現裏面的故事已經是物是人非了,對於這點我很糾結,因爲我同時有兩點觀點了。

我一開始就覺得這有點流水賬的感覺,一個人就寫一個小故事,很像一個短篇小說集,而不是長篇小說。這個人的故事說完了,就找個藉口,比如說乘船遇到故人,回家遇到新知,緊接着那個人就會從下個故事中完全的小事,蒸發的乾乾淨淨,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但是這些人的關係會在下個或者下下個故事中被運用,這就會讓人沒辦法接受啦。不過,這麼多小故事組成的這本書,說明作者的人生閱歷非常豐富,在展現芸芸衆生相時的資料也是很齊全的,

小說在一開始就講王冕的故事,作者從這裏入手,是有很大的深意的。透過在後面的各位書生故事的閱讀,與王冕的一生對比就會顯示出作者的諷刺。王冕一生受盡磨難,勤奮苦讀,才造就他的博學多才,卻終生不入仕途。與其他的書生諸如嚴監生,范進之類形成鮮明的對比。雖然他們有的夜很苦讀,但大多數是那些市井無賴製備,就是換了一身衣服搖身一變就成了秀才,卻還是總寫雞鳴狗盜,偷雞摸狗的勾當,作者並沒有過多的寫書生們之間的政治鬥爭來顯示他們之間的勾心鬥角,確實透過一些小事,或者是一些搞笑的事情來解釋他們的小丑形象的,諷刺學校過非常明顯。

讀了這本書,我可以說只學到了一點,就是換個角度來寫東西,任何事物都有機棉,如果就死站在一個角度就永遠不會有那種橫看成嶺側成峯感受。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3

今天,我讀了一本諷刺小說,那就是在清代遠近聞名的《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主要說了在舊時代時,各類人士對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描寫了一些深受八股科舉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當時不良的世俗風氣。

在《儒林外史》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吝嗇鬼—嚴監生。他是一個膽小而有錢的人。他最令人深刻的那件事就是嚴監生疾終正寢。這件事充分表現嚴監生吝嗇,愛錢如命,我覺得這樣的人不值得我們去學習。相反,我們在生活中學會大方,如果不大方,下場就是與嚴監生一樣。而嚴監生的另外一件事——悼念亡妻中知道,嚴監生吝嗇到連給親人花一點錢都不肯,充分得體現出嚴監生愛錢如命。而《儒林外史》開篇詞中一個生於鄉村的王冕,因家裏沒錢,就去放牛。但他喜歡讀書,所以每天賺的錢都去買書看。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成了縣內的名人,許多人聘他做官,他都不接受,他逃到山中,過着隱居的生活。說明他討厭做官的昏晦的生活。

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一些官員爲了錢與權力,不顧人民利益,而做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最終與嚴監生的下場一樣。這些現實的事情告訴我們做人不能貪小便宜,要大方,不能愛錢如命。

《儒林外史》教會了我要大方,不能貪小便宜。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4

五年級上學期的語文課本中,有一篇“少年王冕”,它出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這是一本古典長篇諷刺小說,正是我喜歡的書型之一,所以,我立即買了一本。果然名不虛傳,剛讀完兩三篇就讓我愛不釋手了。

書中的《范進中舉》一文,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主要講述了范進在自己的持續努力與周進的幫助下,相繼中了相公與老爺的故事。54歲的范進在考相公時巧遇學識淵博並且富有同情心的學道周進。他一看范進的考卷非常生氣;二看,覺得還有玩味之處;三看,不禁拍案讚歎“真乃千古至文也”。於是周進將范進錄爲第一名,范進在54歲終於進學,做了相公!後來,他又瞞着老丈人胡屠戶去考鄉試,結果又高中舉人,但是出人意料的結果卻讓他喜極而瘋……

“范進中舉”這篇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八股科舉制度對古代文人的摧殘,《儒林外史》正是透過這樣一個個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批判了八股科舉制度,揭露了當時殘酷的法律與統治者的腐敗無能與虛僞。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5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的吳敬梓,他用了很長時間才完成了這部諷刺小說,書中介紹了王冕、范進、杜少卿、周進、沈瓊枝等人物形象,同時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與封建禮教的黑暗與腐朽。

《儒林外史》中最令人嘆息的人物是匡超人(匡迥),他本是一個事親孝順、勤奮好學的人,馬二先生也盡心盡力地幫助他,而匡超人卻掉進了世俗的漩渦,又結識了潘三這樣的壞人,他還幫着潘三幹了兩件壞事,當潘三被抓時,他馬上與潘三斷了聯繫,害怕官府查出自己來,這也是不正義之舉。之後,他不但不學好,反而變得愛吹牛,對事不懂裝懂,匡超人最終得到的是名士牛布衣歧視的一笑。匡超人本來很好,可深受八股文的毒害,又交了壞朋友,落得如此下場。令人感到可惜!

《儒林外史》中最讓我感動的人物是郭孝子,他不怕艱苦,歷盡重重困難千里尋找被迫出家的父親,可父親卻不認他,而他卻默默無聞的供養着父親,最終拿到了父親的遺骨,完成了自己應該做的一樁心事。

郭孝子是天下難得的孝子。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儒林外史》中最令我敬佩的是奇女子沈瓊枝,她被宋鹽商騙去當妾,自己用了妙計出逃了。在當時的傳統觀念中,女子始終與“弱”子聯繫在一起,但是沈瓊枝卻恰恰相反,她不畏權貴,出逃後,她憑自己的滿腹才情,寫詩文出售,最終討回了自己的清白,與宋家解除了婚約。

《儒林外史》中描寫了很多人物,讀了之後,我感觸萬千,知道了什麼是近墨者黑,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孝子,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勇敢。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6

初識《儒林外史》是在看京劇《范進中舉》之後。看完之後不覺驚異於作者的獨具匠心,卻沒有領略導作者的真正用心,直到翻開《儒林外史》瀏覽了整個故事之後。

《范進中舉》講的是五十四歲的老童生范進終於考上舉人,歡喜至瘋,最後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清醒的故事。非常簡單的故事,但是縱觀全文事實上卻並不是那麼簡單。

中舉從范進身上來看是好事,苦考了三十四年終於出頭,從他發瘋來看足以看出那時的讀書人對功名癡情一片,像周進哭號着爲秀才名分磕頭撞板。但是他們的癡情並不是爲了道德理論上的治國之經,而是純粹的個人升官發財。還有范進中舉前後判若兩人,中舉前萎縮地向老丈人低頭稱事,中舉後便有了老爺大人們的官腔。甚至在爲母親守喪時,在打秋風的筵席上大吃大喝。而他僅僅是中舉,不出兩個月,什麼房產、田地、金銀、奴役,不請自來。范進是千萬得中讀書人的代表之一,封建政府用他們的榮華爲不得中的讀書人做榜樣,加深科舉對他們的毒害。

中舉對胡屠戶來說,也是意義非凡。對范進中舉前要打要罵由着性子來,一旦中舉後,因范進發瘋讓他打范進一巴掌,他卻說:“(范進)雖是我女婿,如今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如此便把一個勢利小人的嘴臉清晰的勾畫了出來,胡屠戶就是那些滿腦子也是功名,中了科舉餘毒的市井小人的化身。

還有那些鄉紳,都在第一時間忙不迭的爲范進送金送銀,正是他們爲政府傳播科舉毒推波助瀾。跳出范進的故事,作者詳細描寫了臨死伸着兩指頭,唯恐兩個燈芯廢油的嚴監生與強搶人豬,用雲片糕當藥訛詐船家的嚴貢生兄弟倆作爲代表。

綜上所述的人物,無一不受科舉的毒害。事實上不只這些人。還有舉着科舉飯碗的名士們,還有科場屢屢落敗的如看西湖風景都要擠出幾句經典的馬二先生之類的人。還有佛門弟子,一聽胡屠戶爲女婿范進母親做法師,屁滾尿流地馬上安排起來。甚至是賈寶玉最最推崇女子亦是如此。魯小姐受其父影響只認八股文,什麼都以八股文馬首是瞻,自己終日練習八股,後來因爲丈夫對科舉毫無興趣,終日長嘆。書中充斥着諷刺味,辛辣尖刻,這與作者生活背景很有聯繫。

作者吳敬梓慷慨好施,被族人看成敗家子。他後半生十分潦倒,但旁人幾次三番找他參加科舉,他都不應。他的書桌下有八股細繩,每根下都有一個臭蟲,一個蚊子,就是“八股臭文”之意。因爲貧困無法取暖,他常邀請朋友繞成行走還“歌吟嘯呼,相與應與”,並稱其爲“暖足”。這樣的背景下,無怪乎書中描寫如此地耐人尋味了。

如今時代不同了,我們生活的時代很少有人提及科舉這類的話,也沒有了書中迂腐的現象。但,我們常常看見家中老人爲了讓下下代的認凌晨排隊報課外班,諸多考生因爲中考高考日以繼夜讀書,有些考上的扔書慶賀,有些考不上的跳樓自殺。沒有人爲了什麼“秀才”、“舉人”磕頭撞板,卻有人爲“碩士”、“博士”不擇手段。很多人拿着文憑大吃大喝。不知以後是否還會有一本“儒林次史”來諷刺這個時代的制度。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7

看過《儒林外史》的人一定知道,這是一部很有教益的八大名著之一,書中的第一回,寫的就是王冕。乘着暑假大有時間可以自學課外知識之機,我有幸的能在爸爸的書櫃中借讀了這一本名蓍。王冕,浙江諸暨人,七歲喪父,從此,與母親相依爲命,靠着母親爲人做點針線掙點小錢跟自己爲人放牛維持生計。一個從小酷愛讀書的他,終因家裏貧窮,而不能上學,於是,王冕一邊放牛一邊想方設法偷偷地跑去學堂站在窗外聽課,還用自己放牛積攢的一點小錢買來書本。

一次,他在放牛的時候,看見河裏鮮豔的荷花正盛開着,生來好學的王冕心裏有了一種突發的奇想:如果我能把荷花用筆畫出來,那該多好呀!於是,他把剩下的一點小錢,不買書了,只買一些鉛粉之類的物品,開始學畫荷花,功夫不負有心人,日子長了,他不僅畫得像了,還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那種特有的高貴品質畫了出來,人們見他畫得好,許多有錢的人家,紛紛地到他那裏買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由於他的畫賣得好,他的家境也漸漸地不愁吃、不愁穿了……

看了書中第一回王冕酷愛讀書,自學成才的事蹟,使我感觸很深,也許因爲我跟王冕同是諸暨“老鄉”,心中便有了一種特有的親切感跟自豪感,正因爲這樣,書中的第一回我至少是從頭到尾,反來複去地看了四、五遍。古人尚且可以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成才,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好吃好穿好住,需要什麼學習用品,只要向父母開一聲口,還不就是呼之即來,比比古人王冕小時候的生活條件,不禁使我感到了一種莫大的愧疚感。要說諸暨的“耕讀之家”,讀了《儒林外史》第一回,我把歷史追溯到了元代,而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耕讀之家的典範,身爲諸暨人的我,爲何不能成爲一個無愧於古人、無愧於王冕的耕讀之人呢?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8

看過《儒林外史》的人一定知道,這是一部很有教益的的書,作者吳敬梓。吳敬梓以其幽默 辛辣 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

書中的第一回,寫的就是王冕,浙江諸暨人,七歲失去了父親,從此,與母親相依爲命,靠着母親爲人做點針線掙點小錢和自己爲鄰居秦老漢放牛維持生計。一個從小酷愛讀書的他,終因家裏貧窮,而不能上學,於是,王冕一邊放牛一邊想方設法偷偷地跑去學堂站在窗外聽課,還用自己放牛積攢的一點小錢買來書本。一次,他在放牛的時候,看見河裏鮮豔的荷花正盛開着,好學的王冕心裏有了一種突發的奇想:如果我能把荷花用筆畫出來,那該多好啊!於是,他把剩下的一點小錢,不買書了,只買一些鉛粉之類的物品,開始學畫荷花,功夫不負有心人,日子長了,他把荷花畫了千百遍,他不僅畫得像了,還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那種特有的高貴品質畫了出來,人們見他畫得好,許多有錢的人家,紛紛地到他那裏買畫,連知縣都欣賞他畫的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由於他的畫賣得好,他的家境也漸漸地不愁吃、不愁穿了……

長大後,朝廷讓王冕當官,王冕執意不去,躲在了深山。我覺得王冕清高孤傲,不同留和污。有的古代人把讀書當成敲門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圓如意,書中自有……”。爲了財富,他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可以從黑髮考到白髮: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樑灝,白鬍子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五十歲才中狀元的范進由於高興過度發了瘋……而王冕他不求名利,不爲財富所動,這是一般人無法控制的。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再次的告訴我長大後不能被金錢、名利所動,要爲社會作出貢獻。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9

《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傑出代表,它是清代的文人吳敬梓假託明代的故事,除了楔子時間爲元末明初,正文是從明憲宗成化末年到神宗萬曆年間,內容是以封建科舉制度爲大背景,相伴社會風俗習慣、人情冷暖、官場黑暗,展示了幾代儒林士人的命運浮沉。以幽默、詼諧、辛辣的語言藝術,把科舉制度以及科舉制度下狂熱的追尋者諷刺得淋漓盡致。

作者能寫出這麼影響深遠的作品跟他大半生的人生經歷、體驗、感受無不有密切關係。吳敬梓是出身於一個科舉世家。曾祖父吳國對得過殿試第三名,俗稱的"探花";祖父一輩有得過殿試第二名,俗稱的"榜眼";其父親也爲過學官。家族的科舉熱,對吳敬梓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他習得經文,但不死讀書,從小就顯露了很好的才氣。隨着其母其父的先後故去,他的生活備陷困境,飽嘗了人世冷暖、世態炎涼,這一切都給了他更清醒的頭腦與更冷峻的認識去審視社會,在人生的艱難、坎坷中完成了這本飽含血淚的著作《儒林外史》。

在中國的封建科舉制度下影響了一句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種觀念可謂是封建科舉制度下衆人不謀而合達成的共識。在《儒林外史》中,衆儒林士人獻盡嘴臉、花盡生命的耗費去追尋科舉,他們應試不是爲了國家安危、人民幸福,而是"志"在功名富貴。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諷刺這羣文人的同時,在開篇第一回的楔子中首先例舉了一個與他們截然不同的文人作比引出全書,此人便是有才學有機會做官卻不願爲官的王冕。王冕是有作爲知識分子品格上的秉性,他的母親也曾交待:"我看見那些作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場!況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禍來,反爲不美",王冕一生都忠於了自己的選擇以及母親的交待,後來隱居會稽山直到病去。

楔子中除了標舉王冕這個不受科舉制度牢籠的真正文士,還可以從一個配角身上看到其所散發出來的人情美,這個人便是老秦。當王冕還小時家庭困難到老秦家放牛,老秦並未以富壓貧,而是給他與他母親吃食,並且間或還有醃魚、臘肉給他;當王冕得罪了一縣之主,要遠離時,老秦道:"你尊堂家下大小事故,一切都在我老漢身上,替你扶持便了"且取酒爲其送行,送別的場景對老秦的描寫也突顯出濃濃的人情味兒,這樣寫到:"秦老手提一個小白燈籠,直送出村口,灑淚而別。秦老手拿燈籠,站着看着他走,走的望不着了,方纔回去";等王冕歸來,看見母親康健如常,且其母又向他說了很多秦老的好處,可見在王冕離開的日子裏,老秦的確幫他家照應了很多並且做得很好。在楔子,吳敬梓給我們呈現了一種與正文截然不同的人情美。無論是王冕的淡泊明智還是老秦濃濃的人情味兒,這都與醜態百出的儒林和官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儒林外史》一方面讚頌了少數人物對自我原則的堅持與人性的堅守,這是作者的理想寄寓所在;但更多的是另一方面對科舉制度的批判,對熱衷於八股取士的儒林志士們的嘲諷。作品的主要呈現是後者,例如正文中很精彩的"周進中舉"、"范進中舉"、"嚴監生的兩根燈草",作者用幽默的手法把人物的醜態諷刺得淋漓盡致,可又讓人覺得可悲可憐可嘆,不禁引人深思。

周進六十多歲還不曾中過學,其學生顧小舍都已中學後,他已無法再呆於顧老爺家教書,到了薛家集觀音庵裏的學堂當起了先生,在梅三相的一番"老友與小友"與王舉人"雞、魚、鴨、肉,堆滿春臺。也不讓周進,自己坐着吃了,收下碗去。落後和尚送出周進的飯來,一碟老菜葉,一壺熱水。周進也吃了。""次早,天晴,王舉人洗臉,穿衣,拱手,上船去了。撒了一地的雞骨頭、鴨翅膀、魚刺、瓜子殼,周進昏頭昏腦,掃了一早晨。"在進學與未進學的對比之下,周進作爲後者甘受着前者以及衆鄉紳的嘲諷與冷落。在他的根深蒂固的科舉觀念裏進學與未進學就是有人的等級之分,所以他也甘受着覺得低人一等。後來他只好淪落到在省城替人記帳,當他路過貢院想進去去看看,卻因"這是相公們進的門"而不能進,當他懇求姊丈金有餘用幾個小錢得以進去後,周進卻頭撞號板又是大哭,出盡醜相,同行人得知原委每人拿出銀子讓他納監進場,之後周進就順風順水一路高升。作者筆下的周進爲了科舉而悲傷得要死,中學成爲了他生活唯一的也是最高的目標與生存的依靠,從《儒林外史》中我們不難發現封建科舉制度不是在培養人才,而是在形成成羣沒有生存能力的寄生蟲,如果科場不如意,那麼謀生就陷入困境。周進的人生在拿銀子讓他納監進場之後就陡然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這種戲劇性的變化讓我們看我們看到科場的污濁,所謂的科舉選拔人才卻是那麼可笑,在這可笑的背後是深深地對封建科舉制度的諷刺與批判。

"范進中舉"更是精彩之篇。范進二十歲開始應考,考了二十幾次,已是五十多歲還未中取。碰到了跟他同樣出身下層、同樣屢試不中的周學道,照顧了這位老童生,把他的卷子看了三遍之後纔看懂,然後判他爲第一名,讓他進了學。這其後比較精彩的是對胡屠戶的描寫,如他的語言"現世寶、窮鬼""凡事要立起個體統來。比如我這行事裏都是些正經有臉面的人,又是你的長親,你怎敢在我們跟前妝大?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頭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你是個爛忠厚沒用的人"范進對胡屠戶只是唯唯諾諾地應着,可以看出他作爲一個讀書人卻並沒有作爲知識分子的傲骨,有的只是性格上的逆來順受、怯懦麻木,可見封建科舉制度培養了一羣怎樣的所謂的讀書人。過後,范進向胡屠戶借鄉試盤費,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又被他"罵了個狗血噴頭",又是"尖嘴候腮",又是"瘌蛤蟆想吃天鵝肉"范進只好跟幾個同案商議,瞞着丈人,到城裏鄉試,這次范進中了舉。而范進得知中舉後的表現,作者刻畫得可謂一絕,喜劇而又諷刺般的呈現了范進高興得發了瘋。這是范進熱衷功名的最好體現,在得知中舉後,他似乎把一生的歡喜都釋放了。

跑着、拍着、笑着,還踹在了塘裏,弄得一身黃泥,真是喜瘋了,最後衆人只得出主意讓他平時最怕的老丈人來打他一巴掌,讓其口中痰吐出。這時的胡屠戶卻與先前的態度來了個180度轉彎,說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當他不得以打了范進後,手早顫起來。在范進回去的途中胡屠戶見女婿衣裳的後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頭替他扯了幾十回,又是誇范進"這個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衆鄉紳也是先前的冷落與中舉後的又是祝賀恭維又是送東西。透過中舉前之後,作者對人物的對比塑造,我們可以看到世風的墮落,人與人之間的虛僞與勢利。描繪了病態社會裏人情的庸俗,對封建科舉制度下的產物的盲目崇拜之情,封建等級觀念根深蒂固。但作者並未直接痛斥於語言,而是採用了婉轉、對比的手法,幽默、詼諧的語言藝術,中肯的諷刺了社會的弊病,科舉制度的毒害。

《儒林外史》在諸多如對官場的自動遠離與熱衷於科舉做官之人,中舉前後的貧富差距,窮則棄之,達則觀之的對比交錯中,作者把封建科舉制度和科舉制度下的狂熱追尋者與趨炎附勢、虛僞的人情諷刺得淋漓盡致,在不着聲色中表現了作者的愛與憎,崇高理想與污濁現實。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10

上週末,老爸去圖書館借了三本書,都是一些歷史文學的書,我表示非常不愛看,但是老爸卻說他只能找到這些書,我只好就着看了起來。

懷着不滿的心情看了一本《儒林外史》,感覺還不錯!就接着往下看,這本書裏講了一許多古代發生的事情。書裏的人物有王冕、張鄉紳、嚴監生等等。故事的情節一環扣一環,讓人讀完這一片迫不及待地想讀下一篇,想知道事情發展成什麼樣了。

在看書的過程中,我突然看到了一小個片段,居然和我們以前的一篇課文一模一樣,就是從這上面摘抄下來的。這個片段說的是嚴監生生了病,快要死了,臨死前還想着燈裏有兩棵燈草太浪費了,要挑掉一根。

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原來聽都沒聽說過的歷史事件,讓我增長了見識,沒想到原本覺得沒意思的書也可以這麼好看,我以後要多看這種書,增長見識。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11

這個學期,我讀了《儒林外史》這本書,它是作家吳敬梓的代表作。在這部小說裏吳敬梓用諷刺的手法,描寫了封建社會讀書人對功名的追求,以及他們的生活狀況。書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十分的生動。有愛才如命的嚴監生;有苦讀詩書的鮑文璽;有打秋風的張鄉紳。而我印象最深的是愛才如命的嚴監生。

嚴監生是一個家財萬貫,田地、房產、僕人衆多的財主,卻格外的“節約”。家裏一斤肉都捨不得買,有時候家中的孩子實在忍不住了就拿一兩錢買熟肉來給孩子解饞,生病了也捨不得抓藥,還經常剋扣僕人的工資。書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臨死前的嚴監生》,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燈盞點了兩莖燈草,伸着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刻畫了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相信大家都看不慣這樣愛財如命的人。

像嚴監生捨不得點兩莖燈草的事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就沒有嗎?當然有。如我們不會在一間房子裏同時開啟兩盞燈,因爲一盞就夠亮的了,又何必多開一盞呢?只是我們現代人將這樣的行爲稱爲節約。

其實在我看來,嚴監生的“勤儉節約”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經常到外面去吃大餐,吃不完的也不打包。這本就是一個浪費。現在的小孩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會給他們買很多,很貴的玩具,衣服也都是買名牌的,而且穿幾次就不要了。這多浪費啊!誰家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都是要辛苦掙,所以我們應該節約點,把錢花在該花的地,但節約並不等於吝嗇。

嚴監生的愛財如命固然可恨,但他的“節約”值得我學習。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12

這個寒假,老師讓我們讀一本書——《儒林外史》,並且要寫讀後感,我讀了那本書後深受啓發。

《儒林外史》是我國一部著名的古典長篇諷刺小說,它透過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批判了八股科舉制度,揭露了反動統治的罪惡和虛僞。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王冕的故事》,它主要講了在元朝末年,有一個王冕和他的母親日子過得很艱難,於是他母親讓他去鄰居家放牛,鄰居很同情王冕,讓他一日二餐在他家吃。

在一天,王冕在放牛看到了雨後美麗的荷花,想把荷花畫下來,於是他託人去城裏買紙和胭脂鉛粉之類學畫荷花。開始的時候畫得不好,畫到三個月之後,王冕畫荷花畫得栩栩如生,然後靠畫畫賺點錢過日子,後來一位王爺請王冕到他家去,他不肯去,王冕怕那位王爺對他不利,就到外面躲避一陣子。母親見他性情高傲,當官可能會闖禍,叫他千萬不要去做官。後來,時常有人傳說,朝廷要徵召王冕出來做官,王冕聽說後,急忙收拾好行李,連夜逃往會稽山中,最後,王冕因病而死。

讀了這篇課文,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有書讀,每天好吃好喝,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而王冕小時候卻不能這樣,只能從小給別人幹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13

餘嘗讀吳文木之《儒林外史》,其書儒者之種種,光怪陸離,衆生百態,不一而足,或吝嗇,或迂腐,或勢利,或恬淡,或渾雅,比比皆是也。

吝嗇者如嚴監生之屬,迂腐者如馬純上之類,勢利者則五河縣人之流也,恬淡者如莊徵君,渾雅者如虞博士,文木老人皆述之以筆,其歷歷者如在目矣。

另有如五十五回述蓋寬及其鄰翁於雨花臺絕頂望江上舟船之往來,紅日之西墜者,愚竊以爲殆有謂也:其述江船之逡巡者,非謂時人之去而後人之來,寓述往追來之意者乎?而落日之謂非喻禮樂文章之頹廢也歟?噫籲兮,聊聊數筆而一至如是之思者,此所謂文木之高妙也。

夫難平者事也,無盡者欲也,而皆出於人,是知世間善惡,皆自人出。夫人者無有窮而欲者無有盡,功名富貴,朝夕掛念,焉之此虛妄之物終爲無益也?徒費盡心情,誤盡流光,莫如嘯傲林泉,梅妻鶴子,快然自足,極娛遊於終日也。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14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是《儒林外史》開頭的幾句。可以說,這也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

當然,"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沒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從小就因爲家境貧寒而爲鄰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舊博覽羣書,更自學成爲了畫沒骨花卉的名筆。此後,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縣財主都來索畫。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徵聘王冕出來做官,他卻隱居在會稽山。後人提到王冕時,常常稱其爲王參軍。但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 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爲所動,也只有王冕這些儒林中的鳳毛鱗角了。

幾百年後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時而爲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爲貪的官污吏的卑鄙醜惡而憤怒。吳敬梓以其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後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15

杜少卿是《儒林外史》所著力描寫的一個主要人物。有人說透過杜少卿能看到作者吳敬梓的某些身影,對此我沒有研究,也不敢妄下結論。然而,杜少卿又確實是我極喜歡的一個人物,其形象豐滿而又充滿個性,生就一副桀驁不馴之性格、與衆不同之言論,在小說衆多人物之中,無疑是鶴立雞羣的,令人過目不忘。爲此,我很想對此人物寫一些讀後感,本文先寫他對“一夫一妻”制的倡導與先行。

“一夫一妻”制應該是現代文明的產物,是人類進步的結果。在我國,從國家政策層面強制實行“一夫一妻”制,應該是建國之後的事了。然而,這並不是說,在此之前,中國沒有實踐“一夫一妻”制的人物,據說,三國時,大名鼎鼎的蜀國宰相諸葛亮就是中國最早實踐“一夫一妻”制的名人。而《儒林外史》所刻畫的杜少卿也是“一夫一妻”制的推崇者和忠實實踐者。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16

看了《儒林外史》的第十四回,我又看到了一個和前十二回完全不一樣的騙局。

馬鈍是一個名士,一向視功名如糞土,兩袖清風,無牽無掛,喜歡遊覽名山大川,一次,他受人之託,來到了杭州的文翰樓改卷。到了杭州,馬鈍就乘機遊覽起了西湖,江南的許多美景,讓他流連忘返。走着,走着,他來到了一個洞中,剛要抽籤的時候,突然身邊出現了一個老頭,馬鈍見他留着又長又白的鬍子,真像年畫裏的神仙,於是,就問他:“敢問仙名仙壽?”“回馬二先生,賤名姓洪,今年已有三百多歲了。”馬鈍聽後大吃一驚,心想難道他真是一個神仙,不然他怎麼會知道我的姓名?“你已遇老仙,那就不用抽籤卜算自己的命運了,請你跟我來吧!”馬鈍跟着那自稱仙人的洪先生走了,他倆來到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洪“仙人”對他說:“這就是我的家。”二人走進了屋子,只見那“仙人”用紙包了十幾塊黑炭給他,對馬鈍說:“你把這個黑炭用火點燃,就會燒出紋銀來的。”馬鈍一聽,馬上回到住處用火燒了起來,沒想到,居然真的燒出了十幾錠紋銀。不久,馬鈍聽說了洪“仙人”死去了的消息,馬鈍急忙前去弔唁,他悲痛地對着死去的洪“仙人”說:“您是一個神仙,神仙怎麼會死的呢?”“誰說他是神仙,他今年才六十多歲。”洪“仙人”的家人說。馬鈍心想,他們準是在騙我,洪“仙人”曾經給過我十幾塊黑炭讓我去燒,白花花的銀子被燒了出來,這還會有假嗎?”殊不知,那是洪先生爲了得到一個神仙的虛名,不惜自己的錢財把銀子故意裹在了黑炭裏,故事看到這裏,我爲一個身爲名士的馬鈍,居然不知這個世上本無神仙的道理,感到可悲!我也爲一個做夢都想有一個神仙虛名的洪先生,感到可嘆!

從這個故事裏,我既看出了馬鈍的無知,又看出了洪“仙人”的愚蠢。馬鈍枉爲一個名士,如此笨拙的一個騙局,他居然信以爲真,令人可笑。而洪“仙人”的裝神扮仙,卻是爲了度一個虛名而去不惜損失自已的金錢,更是讓人啼笑皆非。看了這則故事,想想身邊時有所聞和時有所見的人和事,比如那些成羣結隊地到處看相算命,燒香拜佛,他們的舉動和馬鈍的無知有什麼兩樣呢?有多少個又象洪“仙人”這樣的人,比如很多中考和高考的學生,由於成績不好,考分不上線,爲了能被學校錄取,不惜用錢去買名校,這樣的做法與洪“仙人”的愚蠢又有什麼不同呢?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17

花了一週左右時間終於把《儒林外史》重讀了一遍,書中情節比《紅樓夢》更家常瑣碎,也無核心事件和核心人物貫穿,中間科場術語和套話很不少,有些章節(主要在三十回以後)讀起來較爲枯燥乏味。幸虧此書有意無意提到茶的地方甚多,我才得以有動力把書啃完。

據我的經驗,作家有什麼偏好,總會不知覺地在其作品中流露出來,如金庸先生喜好佛學,所以他的武俠小說涉及佛教之處無論深度還是廣度要遠勝於其他武俠名家;紫式部精通漢學,所以在《源氏物語》中動輒引用《史記》的典故和《白氏長慶集》中的名句,令人歎爲觀止。

顯而易見,吳敬梓在寫那些追名逐利之徒、虛與委蛇之輩時下筆是非常狠辣的,尤其是寫他們的裝腔作勢被別人撞破或揭露之後的那種尷尬狼狽,絲毫不留情面。可是作者在寫到飲茶時,筆觸卻突然變得溫情和詩意,在提到江南的富庶與繁華時,更是要濃墨重彩地提及茶的,甚至將其作爲殿軍:“水滿的時候,畫船簫鼓,晝夜不絕。城裏城外,琳宮梵宇,碧瓦朱甍,在六朝時是四百八十寺,到如今,何止四千八百寺!大街小巷,合共起來,大小酒樓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餘處。不論你走到一個僻巷裏面,總有一個地方懸着燈籠賣茶,插着時鮮花朵,烹着上好的雨水,茶社裏坐滿了吃茶的人。”這樣的好文字,讓人有種讀《夢粱錄》和《東京夢華錄》的錯覺。在吳敬梓看來,遍地都有好茶喝的城市纔算天堂。

裏面的各種風流“名士”、衣冠君子,甚至販夫走卒戲子,會面時是一定要吃茶的,遇到條件好有講究的人家,佐茶的那些精緻茶點吳敬梓也要言不煩地一一列舉開來,雖然那些茶點於情節是可有可無的。最令人咋舌的是,倒數第三回寫風俗行業的人接待嫖客,那茶也是極講究的:“房中間放着一個大銅火盆,燒着通紅的炭,頓着銅,煨着雨水。聘娘用纖手在錫瓶內撮出銀針茶來,安放在宜興壺裏,衝了水,遞與四老爺……”就是條件不好的牛老,在待客時也會“一個罐內倒出兩塊橘餅和些蜜餞天茄,斟了一杯茶……”條件好的如杜慎卿“叫取點心來,便是豬油餃餌、鴨子肉包的燒賣、鵝油酥、軟香糕,每樣一盤拿上來。衆人吃了,又是雨水煨的六安毛尖茶,每人一碗。”看得人垂涎欲滴,也想取茶來同飲。

當然茶也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比如第二十二回沽名釣譽的牛蒲爲討好董孝廉,讓自己的舅丈人卜信侍奉茶水,缺了禮數還要一頓批評奚落:“但凡官府來拜,規矩是該換三遍茶,你只送了一遍,就不見了……董老爺看見了你這兩個灰撲撲的人,也就夠笑的了,何必要等你捧茶走錯了才笑!”卜誠也替作者毫不留情地回罵這等勢力小人:“沒的扯淡!就算你相與老爺,你到底不是個老爺!”第四十七回,成老爹吹噓自己被當地有錢有勢的方老六請吃飯(其實並沒有),被虞華軒戲弄。成老爹被虞華軒將計就計騙到方府上赴宴,結果撲了一空,成老爹灰溜溜回到虞華軒家裏,虞正大魚大肉的大宴賓客,並感慨“成老爹偏背了我們,吃了方家的好東西來了,好快活!”讓小廝泡上好消食的陳茶來與成老爹吃,“那蓋碗陳茶,左一碗,右一碗,送來與成老爹,成老爹越吃越餓,肚裏說不出來的苦。”看罷掩卷大呼好玩。

書中我最愛讀的是第十四回,寫選家馬二先生遊西湖,一路飽覽名勝,逛累了就去茶樓吃茶吃點心,吃飽喝足繼續逛,逛累了又繼續進茶樓或茶亭……雖有些記流水賬的嫌疑,但卻是整本書中最有滋有味的一回,有趣的段落不少,如“馬二先生身子又長,戴一頂高方巾,一幅烏黑的臉,腆着個肚子,穿着一雙厚底破靴,橫着身子亂跑,只管在人窩子裏撞。女人也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前前後後跑了一交,又出來坐在那茶亭內——上面一個橫匾,金書南屏兩字——吃了一碗茶。櫃上擺着許多碟子:橘餅、芝麻糖、糉子、燒餅、處片、黑棗、煮栗子,馬二先生每樣買了幾個錢的,不論好歹,吃了一飽。”這樣的文字極鮮活有趣的。

縱觀《儒林外史》全書,裏面的故事主要發生在南京、杭州、蘇州、揚州、徽州等這幾座南方名城,如果不談及茶,還真對不住杭州的龍井、蘇州的碧螺春、揚州的早茶文化、徽州附近的六安瓜片、黃山毛尖、太平猴魁、祁門紅茶等,還對不住杭州的天目山茶盞、龍泉窯瓷器和宜興的紫砂壺!

時嘉,枝江人氏,語文教師、國學教師。性率真,喜書法,素日與書爲友。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18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渴望回報。

科舉制度?它本來是一個爲了選取更多人才,讓讀書人公平競爭才存在的平臺。可是它始終抵不過世俗的污染,它變成了大家不再熟悉的樣子,變得不再公平,而是權貴們發表個人喜好的舞臺。那時的人們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可是就算是這樣依舊有很多人不顧一切的踏上這條不歸路,他們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中舉上,即使這可能是一場永遠沒有回報的付出,他們這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在透過科舉考試的路上,有太多的艱辛和汗水,是我們無法體會的,但是在《儒林外史》裏有這樣一羣書生,他們不服輸有着堅強的意志,勇敢的追逐着自己的夢想。

范進呢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別人都是十年寒窗,可他呢用了五十年的時間,每天都在學習,好像在他的世界裏就只有學習和中舉這兩件事,就再無其他。可是他的苦讀也是建立在家人的奮鬥上的,在他讀書的時候,他的親人們過着連米飯都吃不上的日子,他從一頭黑髮讀到兩鬢斑白,可是科舉制度它沒有感情,也許你的文章寫得很好,但是每個考官他們都有不一樣的愛好,也許這次你的文章寫得符合這個考官的胃口,那麼成功的可能就會是你,但是范進他從來都沒有想過,他是拿着自己的一輩子在跟科舉制度做鬥爭,如果輸了,那苦日子就會是遙遙無期的,在他沒有成功之前,所有人都瞧不起他,即使是低身下氣的去求別人,也不一定會得到好臉色。也許在考場上你的文采高於他人,但是沒有賞識你的伯樂,或許更多的會是貪慾錢財的貪官,范進他考了五十年,失敗了無數次,每一次考試他都是在和命運做鬥爭,成功了就是無限風光,“一人得到雞犬升天”,好在范進他還是幸運的,在人生這場漫長的.賭注裏,他終於贏了,他中舉了,本來這是一個令人高興的事情,可是范進他卻瘋了,可能在常人眼裏這是一件很怪異的事情,可是也就在於你能看到多少真相,中舉後瘋了這是多麼荒唐的事情,就恰恰透露出了,科舉制度對這個時代的影響之大,它毀了很多人的人生,很多個本該幸福的家庭,它是這個時代的敗筆。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它們鉗制了人們的思想,使人們成爲了學習的機器,那樣麻木,沒有夢想。

所以啊,不管遇到多少困難,都要堅強點,耐心點,總有一天,你承受過的痛苦會有助於你,生活從來不會刻意虧欠誰,它給你一塊陰影,必會在不遠地方撒下陽光。

總有一天,你會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最渴望的樣子。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19

這世上有很多人,每個人有不同的遭遇,不同的命運,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是選擇,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所以人生軌跡截然不同。

黃公和趙爺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可一個子孫滿堂,是個庶民,另一個當了官,卻沒有家庭。他們一個選擇了工作,一個選擇了家庭,他們做出不同的選擇,導致了不同的結果。

《儒林外史》裏還有一個故事,范進在三十幾年間,考了二十餘次,才考中舉人。設想一下,如果范進考不中,決定放棄,或者最後一次周學監選擇不親自看卷,又或者只看一遍范進的卷子,那范進可能永世不得中舉了。

如果能回到過去,改變某一事件,歷史也就會發生改變,當時的改變就會影響到現在。有一部電影《海市蜃樓》,女主透過一次巧合,改變了幾十年前的一件事,救了一個小男孩,但當她第二天醒來,身邊的一切都改變了。

不同的選擇導致不同的結果。有一次我們期末考試,歷史九十分以上就能免假期作業的手抄報。因爲選錯一道2分的選擇題,我與90分失之交臂,不得不痛苦地去完成手抄報。

中考高考是人生的岔路口,進入什麼樣的學校取決於我們的選擇,我們的努力會變成我們手裏的選擇利器,就是分數。深中還是深外,寶中還是紅嶺,這些選項要靠自己去爭取的。

而選擇志願,也並不是學校越出名越好,而是要權衡利弊,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弗羅斯特在《未選擇的路》中寫道,“兩條路分岔於黃色樹林裏,可惜我不能都踏上腳步,作爲旅行者,我久久佇立,沿着一條路眺望,盡目力所及直到它在灌木叢中蜿蜒而去。”

每一次選擇都可能會引起蝴蝶效應,一定要三思而後行。重點還是職高,大公司老闆還是搬磚工,也許全在一念之間。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20

真名望高的人在我看來非是“淑世”之輩,我私人崇尚莊紹光,心存天下,進可爲國度國家獻計,退可爲修身自娛。

莊紹光所解釋的名望高的人在我看來,遠遠超過了那一些放蕩不羈,但願長醉不復醒的一味尋求隱遁者的心胸。

杜少卿由避世到頑世的神態,看待世俗其實是失望至極後轉而消極,對統治者、政治做官的道路意興將盡,沈醉於私人天和地,於縱容中求開釋自我求醉,不過那一些看似豪俠之舉,卻往往被街市混混所利用所愚昧,沒有辦法觸動到或緩解下層老百姓的困苦。

莊紹光不一樣,大隱約於市,蕭然對待名與利,但卻不相同味迴避政治與統治者,可以說出則法家拂士,治國經略的洞曉,足可見其胸懷天下,懷有濟世之才,一朝有機緣,便加以發揮,傾囊而出獻策獻計後,便又蕭然歸返於天然,可以說將傳統“儒”“道”二家思想精髓合成一體。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21

同一本書,在不同的年紀閱讀,會有不同的心得體會。

初讀《儒林外史》,折服於它用饒有詩意、卻又不引經據典,平直近乎白話的語言寫出了讓人忍不住想要一讀再讀詼諧多諷的故事,短短不過300頁,卻道盡了千面人物、百態世事,於平地起驚雷,在小處見性情。

都說這是一本極具諷刺意義的小說,但如今再一次重溫,對這300頁紙張描寫的人生百態,卻是莫名蕭索、惶恐。是誰造就這一切!

無論你是文士豪傑、酸儒奸佞,還是風流才子、絕代佳人,無論是王冕歸最終隱山林、范進最終考中舉人、還有守財奴的嚴監生,在書結尾都逃不過黃土蓋頂、往事散盡的結局。這樣相同的終局,讓我們不禁懷疑平生所堅持的信念,認定的真理,遵循的規矩又有何意義哪?我們的一生如何行事又有何區別哪?

在懷疑中,書中的人生歲月如江河將我淹沒,浮游在時光長河,書中一幕幕的過往在眼前浮現。來到時間長河的終點,回望過去種種,對這變換的歲月又有了新的理解。這樣的生活真的沒有區別嗎?但是如若沒有遲先生對賢人吳泰伯的感念,如何會有泰伯祠?又如何會有同代才俊對賢人的傳承?蓋寬又去哪裏想起遲先生、虞博士一代文人的風骨!想來區別還是有的。

將自己置於時間長河來思索自己所作所爲,會發現人的一生不可能獨立存在,我們所作所爲都將產生影響,而這些影響便是我們存在的價值。爲自己可以決定的事情深思熟慮,預見它的每一種可能,不再去思索虛無縹緲的意義感,然後好好選擇,畢竟選擇無好壞,結果卻有天差地別。

“都說時尚是一種輪迴,其實文學也是一種輪迴,我們現在感嘆依賴於微博、朋友圈裏精美的感言,如今想來也不過是前人玩剩下的而已。不如我們就拿前人的選擇和最後結果當做我們行事參照,盡力做好自己當下的每一個決定。”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22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我國清代著名作家吳敬梓,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的諷刺小說,主要描寫封建社會的社會面貌,揭露了封建科舉毒害人的主題。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儒林外史》的開頭用一句詩就揭示本書的主題,即功名利綠皆浮雲。 這些東西經常掛在我們嘴邊,但是究竟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明白呢?讀書只是爲了功名,所以出現了“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等等封建思想,這些封建思想的毒害了多少莘莘學子。可以想象花白了鬍子,本該享受晚年生活的人進京趕考的場景吧,《儒林外史》小說中這樣的人還少嗎?如周進、范進之流,多不勝數,小說透過描寫個個鮮活的例子深刻的諷刺這樣的社會現實。讀書是爲了什麼?是爲了獲取知識,提高個人涵養,追求功名利綠不是目的,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是上來就是爲了顏如玉、黃金屋,封建的科舉制度貽害無數讀書人,古代純粹的讀書人太少太少了,連我們的聖賢孔子都說過:“學而優則仕”,學習目的不是爲了更好的理解和研究人類社會,而是去做官。但是這樣鳳毛麟角的人還有有的,比如王冕,王冕以畫荷花而聞名於世,但他早已看破官場,看破功名,一心做學問,對功名不爲所動,爲後人津津樂道。

封建制度、科舉制度的腐朽被吳敬梓刻畫的淋漓盡致,發人省醒。這對我們現代人的教育也有很深的啓發,我們讀書不是爲了財富,而是爲了精神世界的滿足,提高個人的修養。做到把讀書當樂趣是一種境界。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23

最近我讀了《儒林外史》這本書,書中的英雄好漢令我敬佩不已。

《儒林外史》這本書共有五十六回,寫了近四萬字,描寫了近兩百個人物的故事。這一整本書 以寫實、諷刺和批判性的筆調,寫出了許多文人在科舉制度傷害下的悲摻命運。在這個制度下士子文人性格扭曲,靈魂變得醜惡。他們可笑、可悲的虛僞與罪惡。同時,作者也熱情歌頌了善良、公正與善良的人物,寫出了作者對自己改良社會的美好理想。

書中,有些人和事總是讓我無法忘懷。如范進,周進對做官如癡如醉,結果被折磨得人鬼難分。但中舉後,他們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迅速上升,當了大官,別人對他們也越來越好。

其中有個叫匡超人,原先是一個很純樸的青年,但是中了八股文的毒害以後,很快就墮落爲一個坑蒙拐騙,甚至是出賣自己靈魂的惡少。其實,文人一旦中舉成功,便會有許多人墮落爲貪得無厭,毫無廉恥的貪官污吏和土豪劣紳。

這本書運用了諷刺的修辭手法,透過傳神的描寫,把要諷刺的對象或明或暗的變現出來,讓我們讀者去細細品讀。作者只用了三言兩語,就能把一個人的形象,性格,栩栩如生的描畫出來。

另外,我建議你們去看看《儒林外史》,去看看貪官污吏的下場,去看看吝嗇的嚴監生、陰險刁滑的嚴貢生······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24

儒林,指儒人、讀書人。而“儒林外史”也就描寫了清代讀書人那些荒誕不經的故事。在這個寒假,我讀完了手中這一本厚厚的古言白話書——《儒林外史》。這本書講述了一羣熱衷科舉、追求“功名富貴”的讀書人的形象,諷刺了當時因殘酷的科舉制度而造成的極端虛僞的社會風習,在那個時代有着不同尋常的地位。

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對於我們學生來說,讀書能讓自己的知識拓展、思想開闊,更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樣的名言,但是在這本書中,我卻看到了一種極端的讀書方式。爲了財富,金錢和權力,讀書人可以廢寢忘食的讀書,也可以從少年考到白髮蒼蒼的老人。在這其中,范進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是一個明朝的老童生,直到五十四歲才考中秀才,中舉以後竟然歡喜的瘋了。在那之後,范進的官途順暢,家中金銀珠寶樣樣不缺。他的老母親見到范進的財產後,也歡喜的一口氣沒上來,一命嗚呼。正如這本書開篇所說:不過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以後,味同嚼蠟。

即使知道結局是怎樣,卻還要一意孤行,享受功名帶給他們的富貴。在殘酷的封建統治下,書中的人們爲追求功名富貴拼命讀書、盡力讀書,他們做着自己不願做的事來追求虛無的利益。這種規則卻很少有人打破。

當然,這個社會中也有堅守自己內心真正所想的人。王冕七歲喪父,在秦老家放牛爲生。在如詩如畫的風景中,王冕慢慢長大,練就了好畫工。他厭惡官場之間的鬥爭和權勢,最終選擇退隱山林。我也從中感悟到生活的道理。要堅持自己所珍愛的,不爲了利益而輕觸底線,不爲了權勢而失去尊嚴。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王家三姑娘以身殉夫的故事。我驚訝於王玉輝那三聲“死得好”,可在看到之後的轉折後也感嘆世事難料。面對女兒和老友的離世,這位老人彷彿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打垮。有些人和事總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都說讀書可以明目,可書中的人物眼前彷彿蒙上了一層骯髒的薄膜,只看得到眼前的功名富貴和臉面,根本看不到那些值得堅守的名節與操守,我感覺那個社會是悲哀的。

每讀一遍《儒林外史》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要敢於打破普遍的規則,開創自己的路線;要堅持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不因外界干擾而放棄自己的內心;要珍惜當下、堅守當下,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25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全書共五十六回,約四十萬字,描寫了近兩百個人物。小說假託明代,實際反映的是康乾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功名和生活。作者對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羣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對吃人的科舉、禮教和腐敗事態的生動描繪,使小說成爲中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範,也使作者吳敬梓成爲中國文學史上批判現實主義的傑出作家之一。下面是一篇儒林外史讀後感:

《儒林外史》全書以一位正直文人王冕的故事爲引子,接着寫了周進、范進中舉的故事。 周進是個老童生,一生之中科舉不得意,直混到給商人管帳的地步。在商人的資 助下,他捐了個監生,又先後中了舉,成了進士,官至廣東學道。在南海主考時, 他拔了五十四歲的老童生范進。范進中舉後,竟發了瘋病,被丈人胡屠戶一巴掌 打醒。

范進中舉後,書中這樣寫:“他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 着,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灌醒過來,竟發了瘋,一邊叫‘我中 了!’,一邊往門外飛跑,一腳踹在塘裏,掙起來,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 淋淋漓漓一身的水。此時竟需要他平日害怕的胡屠夫打他一巴掌,他才清醒過 來。”他周圍的人在他考中前後也儼然兩副嘴臉,其中尤以胡屠戶表現得最爲典 型:先前的“現世寶窮鬼”一下子變成了“賢婿老爺”,連“尖嘴猴腮”也頓時 變成了 “體面的相貌” 這個故事揭示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及整個社會毒害之深。

《儒林外史》之所以廣爲流傳,其主要優點有三:

其一是小說的諷刺藝術: 《儒林外史》諷刺的矛頭雖然直接落在某一個人的身上,卻始終使人感到人身上 的罪惡歸根到底是社會的產物,是當時的科舉制度造成的罪惡。比如像周進看見 號板一頭撞倒,范進聽見中舉忽然發瘋,馬二先生遊西湖無心賞景,只是大嚼零 食,留意於自己所選八股文的銷路,都使人感到是那個社會造成的。

其二是《儒 林外史》在諷刺上並不排除誇張:像嚴監生臨死爲兩根燈草不肯嚥氣,周進撞號 板,范進中舉其母快樂得一命嗚呼都是。但作者的誇張並不使人感覺虛假,而是 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

其三《儒林外史》的結構獨特:它沒有貫穿全書的中 心人物和主要情節,而是分別由一個或幾個人物爲中心,其他人物作陪襯,組成 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故事。每個故事隨着有關人物的出現而展開,又隨着有關人物 的隱去而結束。

《儒林外史》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狀態爲中心,揭露了科舉制度對士 人的毒害,進而諷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聵無能、地主豪紳的貪吝刻薄。附庸風雅的 名士的虛僞卑劣,以及整個封建禮教制度的腐朽和不可救藥。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26

《儒林外史》實際上就是一本歷史書,透過描寫科舉制度下士人的生活,從而塑造了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羣像,諷刺了吃人的封建科舉制和封建禮教,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現實,在現在看來都具有重要意義。

文中主要描寫了范進、周進、鮑文卿、楊允、杜少卿等人,這些人物有的是正面的例子,例如具有君子之風的鮑文卿、淡泊名利的隱士杜少卿等;有的則是反面教材,例如爲了功名而瘋癲的范進、把科舉當成救命稻草的周進。作者透過描寫這些人物形象,批判了封建科舉制度的落後,充滿對深受封建禮教荼毒的讀書人的同情。

確實,科舉制度在一段時間內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它的出現使得官員的選舉和任用更加公平,爲國家的建設帶來了大批有實幹才能的讀書人,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動了歷史的發展。但隨着思想文化的發展,社會發展到了明清時期,科舉制度已經不再適應當時社會的發展需要了,也就是說,科舉制度落伍了。而且再加上當時的朝廷爲控制士人的思想言論而實行的諸如八股文之類的政策,更使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社會的前進。思想受到了限制,導致了中央集權的加強;中央集權的加強,更容易導致個人的獨裁;皇帝一個人獨裁,就容易造成統治的腐敗;統治的腐敗就會導致整個國家的混亂:小人趁機牟利,野心者紛紛伺機謀權;正直清廉的人受到誣陷,貪贓枉法之徒逍遙法外……《儒林外史》這本書描繪的就是這個時代背景下封建社會的面貌。

作者在書中鮮明表達了自己反對、厭惡、蔑視封建傳統禮教的觀點,透過細緻入微的刻畫生動地寫出封建禮教對讀書人的毒害,反映了封建禮教之罪大惡極。比如:考取一輩子功名卻也只是童生的周進,六十多歲了竟然對資助他考功名的人稱爲再生父母!還有深知人命最寶貴的王玉輝竟鼓勵自己的三女兒去爲她死去的丈夫殉葬!但在女兒殉夫後,他又心中不捨,爲良知所左右,大哭一場,從此精神陷於分裂,落入了痛苦的深淵。透過對這些人複雜心理的生動描述,深入骨髓的鞭撻傳統儒家思想、孔孟思想、程朱理學等對士人心靈的戕害。

當然了,除了描寫士人,作者還把高人隱士、醫卜星象、娼妓狎客、吏役里胥等三教九流之人物推上舞臺,透過刻畫描寫他們的言行、面貌等,從而展示了一副社會風俗畫,更是說明了深受封建禮教荼毒的不僅僅是讀書人,更多的是這些平頭百姓。

縱觀全書,《儒林外史》對封建社會的吃人禮教等的描述,不僅在當時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在現在仍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它啓發我們究竟怎樣才能讓國家更加繁榮、社會更加發展、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27

吳敬梓是清朝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文學素質十分豐富。他學習認真、刻苦,頭腦聰穎,不讀死書,但卻屢次科舉不中。出身於清朝的他,潛移默化地對那個時代的親身感悟,這也是他能成名的原因之一。

提起《儒林外史》,我的第一個反應便是被扣上“吝嗇”這個別名的嚴監生。

兩年前的一節語文課上,老師手捧着課本,邊來回踱步邊瞄着課本,照着一行一行字念着。教室裏,我們聽着老師講解的吳敬梓描寫的嚴監生,時而交頭接耳談論,時而捧腹大笑。依稀記得老師在點評嚴監生的片段時提到過,本文字裏行間,每句話,每個神態描寫、動作描寫都能體會出嚴監生吝嗇的性格,但全文都沒有出現過“吝嗇”二字。

這幾天又去回味一遍《儒林外史》,我便對它有了一個更深刻的瞭解。再去品味嚴監生的片段,也不難想象爲何會出現這樣一番場景了。

嚴監生在臨終之際,伸着兩根指頭就是不肯斷氣,不爲錢,不爲地,就只是爲了那區區兩莖燈草!恐浪費了油。直至趙氏挑掉了一根,他才肯放心,嚥了氣。這一個行爲實在是讓讀者哭笑不得。文中交代,他家中的穀物多到吃不完,爛在倉庫裏了。這種行爲往好的方面說可以是節約,但更好的表達方式應爲“吝嗇”,似乎更合理。

吳敬梓靠一行行生動的文字構造成一個個活靈活現的畫面,爲了一盞燈莖,他居然始終不忍這麼嚥氣,讓讀者瞪大了雙眼。

中國的科舉制發源於隋朝,流傳了好些年。不知多少人,因爲一次中榜,頓時將自己封閉了多年的如山般的壓力一股腦全傾倒了出來,爲了能選上官而盲目跟隨大衆的腳步必然是錯的。

在如今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又有誰能做到真真正正的清心寡慾呢?人人都在奔着名利而生活着。有時,我們也可以在自己身上尋到嚴監生的影子。我一直朝着自己所渴望的目標奔跑,即使目標達成,會不會抱怨,會不會變得貪婪了呢?

書中也有這樣一位人物,開篇的王冕,他也天資聰穎,不願交朋友,當然也反對世俗,最後逃往山中,隱姓埋名,認爲那兒纔是所屬他的人生觀點,與嚴監生大相徑庭,自然也走了不同的道路。

看一本書,回想其細節,悟出些許道理,繼續爲人生的路添塊小石子。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28

在暑假裏,我讀了《儒林外史》這本書。

《儒林外史》是我國一部著名的古典長篇小說,它透過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批判了八股科舉制度,揭露了反動統治的罪惡和虛僞。

小說的作者運用了周進和范進等生動的藝術形象,還運用了多種排比,比喻等的修辭手法,他用辛辣的筆觸,揭露了一羣統治者的腐朽和虛僞。集中概括,典型地再現了生活的真實,揭示了他們的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至於可惡。

我讀了這本書,我體會到:我們長大後,不能想書裏的這些貪官一樣,收取錢財,幫人做事,也不能整天遊手好閒,要努力工作。我們要想飛將蕭雲仙一樣,爲國家奮鬥,要與時俱進,科教興國!自己要清正廉潔,公私分明,以身作則。我們現在要努力學習,將來爲祖國出力!

我還透過作者的修辭手法和好詞好句中體會到:文學可以讓我們陶冶情操,加強修養,使我們成長道路上充滿陽光,並且使我們成長道路上充滿陽光,並且滋潤我們的心靈。文學是比鳥飛的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閃得還量的智慧,是我們到了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念。文學可以豐富我們課餘生活的同時提高文學功底,鍛鍊文字駕馭能力,使我們更聰明。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29

吳敬梓(1701~1754年),字敏軒,號粒民,清代小說家,安徽全椒人,是這本書的作者,他完美諷刺了當時的社會,是當時社會的一面當時封建的照妖鏡,他透過對封建文人、官僚豪紳、市井無賴等各類人物無恥行爲的真實生動的描寫,深刻揭露了行將崩潰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並涉及了政治制度、倫理道德、社會風氣等等。這本書是當時諷刺的精品,同時也奠定了後來諷刺文體的發展

魯迅說"迨吳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諧,婉而多諷,於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這是一本很棒的書,這本書的意圖清晰,人物刻畫的深動形象,無不顯示出了他們最深處的黑暗心情。就如王冕棄官隱居,匡超人的背棄遺訓混官場,周進對於仕途的情有獨鍾,范進中舉等等。

王冕是個農民出身的放牛娃,他憑藉聰明好學,但他從未踏入仕途,不被功名利祿所煩惱,憑藉着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孝敬母親自食其力,當他得知朝廷要他做官時,他逃進了會稽山隱居,因爲他知道任何一個人,無論是什麼出身,一旦身登官位就身不由己了。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與活動,只能做一名沒有靈魂的奴才了。他最終成了一個磊落瀟灑的人。

這個故事就非常顯而意見諷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氣氛,做官就沒了靈魂,變成了會動的行屍走肉,這裏的許多故事講述了清朝科舉制度腐敗、八股文考試弊端百出,可以請人考試,可以行賄,可以冒名頂替,書中也有這樣的描寫。

這本書,直接暗示了清朝要滅亡的局勢,在文字獄的鎖定下,吳敬梓仍然發表了這本書,相信這本書會流傳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