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背影》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讀後感2.09W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背影》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背影》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背影》讀後感1

父親沒有上過學,沒有進過學堂,他把他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我們姊妹身上。那一年,正是我該上學的年紀,可是沒有戶口。我的哥哥就因爲沒有戶口只上了幾年學,在家待了兩年,就外出打工了,姐姐因爲沒有戶口經常被人看不起,而且沒有考試資格,只好早早地外出打工。爲了不讓歷史重演,我的父親將船定居下來,透過多方努力,終於有了戶口,我纔有了讀書的機會。

在那段日子裏,父親似乎瘦了很多,連腮幫骨都凸出來了。父親爲了我們不知付出了多少,這使他與同齡的人比起來老了許多。他的工作很忙,一年365天有大部分時間不在家。每當我在牀上,在我的耳邊總能聽到那種特有的機器聲,我立刻會想到是我的父親回來了。

我裝着睡覺,以免他又說我不好好睡覺,他不會打擾我,只是從門縫處偷偷看我一眼,然後就離開。每當我學習不好,他就會顯現出心情不好的樣子。他總是笑着對我說:“沒關係,人生難免有挫折和失敗,只要下次努力,爸爸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每次當我做錯事或者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都會去找他,他都會用生活的語言幫助我解答問題。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不再這樣做了,我開始討厭那種解題方法。記得初一,我住進了學校,開始住在學校或多或少有一些缺失。一個星期二的早晨,我正在教室裏讀書,我們的邱老師正爲我們班講着語文課,走廊裏傳來了腳步聲,起先以爲是老師,當我看到他的身影,纔看清那是我的父親。我的心忐忑不安,心跳得很厲害,臉頓時紅了起來,有點呼吸困難。

旁邊的人開始了諷刺性的笑,因爲他的衣服很土,還有一些髒,就連魚鱗都在衣服上,顯得有一些不文明。我被叫了出去,我立刻將他領到了我的宿舍,將帶來的洗髮液放好,生怕他又說個沒完沒了,他問了我一些問題,我都沒有從正面回答,只是一直竭力催促他快點回家。我的語氣當時大概有些生硬,彷彿像根刺,他有一點明白了,就沒再說什麼,然後轉身離去,他的背影就這樣離我遠去。讀了朱自清的《背影》後,我突然想到我那時的父親和朱自清的父親該是一樣的吧?這讓我慚愧不已。

如果時光能夠逆轉,我願好好的聽父親的教誨,聆聽那最真摯的語言。可惜時間如水,不能復始。父親的愛讓我無以回報,我將會用我最優秀的成績來回報他。生命正該如此,只要你珍惜別人,願意幫助別人,呵護別人,爲別人着想,爲集體多想,爲國家多想,並以你的行動來證明,你就是一個能在感恩中成長的人。

我也是,讓我們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感謝老師用知識澆灌我們,感謝社會給了我們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要感謝在成長中幫助我的人。

《背影》讀後感2

《背影》是一篇描寫親情的文章。我覺得這篇文章寫得很出色。雖然它的文字不是太多,但是內容十分豐富。由於大部分的字很淺易,而且句子通順,因此讀者很快能領悟內容。作者把文章描繪得栩栩如生,令人感同身受。閱讀期間,當父親去買橘子的時候,令我非常感動,我也像作者一樣情不自禁地流下淚來。

我覺得這篇文章給了讀者一個十分重要的啓示:父母常常再三地告訴我們要小心或努力讀書,他們始終都是爲我們着想、希望我們能做一個好人。所以我們要好好對待他們,不要辜負他們對我們殷切的期望。

《背影》讀後感3

“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每次讀到這裏,我的鼻根總會有一陣酸楚,淚珠子總是止不住往下掉。朱自清的父親爲了使兒子在火車上不受飢渴之苦,拖着肥胖而笨拙的身體穿過鐵道,爬上月臺去給兒子買橘子,這份愛子深情讓人動容。其實,我的父親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記得小學時的一天,我匆忙地吃了早飯去上學,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放學時,天下起了瓢潑大雨,許多同學跟我一樣,沒有帶傘,但是,很快就有家長來接孩子了。起初,我信心滿滿的認爲一定會有人來接我的,但是,過了一會兒,家人的人影一個都沒看到,我開始擔心起來:“一定沒有人來接我了吧?

沒帶傘的同學陸陸續續地被家人接走了,最後空蕩蕩的教室裏只剩下了我,我的心裏很急躁,於是我快步地跑到了學校的大門口,想等雨小一點兒再走。可是老天爺把臉一沉,雨下得更大了,此時我在心裏開始抱怨父母不關心自己。正當我要離開鐵門想冒雨趕路的那一剎那,突然有一隻手拉住了我,我扭頭一看,那熟悉的面孔,那焦急的神情,那憔悴的眼睛,立刻出現在我眼前——是爸爸!他一隻手撐着傘,另一隻手抱着個黑色的塑料袋。

“爸爸怎麼沒在工地幹活呢?您怎麼會跑到學校來接我呀?學校離工地不是挺遠的嗎?”正當我迷惑不解的時候,爸爸用責備而關心的口吻問道:“你跑哪兒去了?我怎麼找也找不到你?看你,不乖乖呆在教室裏等,跑到這兒來淋得溼漉漉,不感冒纔怪呢!”說完,從袋子裏拿出一件外衣遞給了我,我接過後把它穿上,爸爸二話不說把傘遞給了我,又從黑袋子裏拿出了一頂草帽戴在頭上,對我說:“快走吧!等會兒真的會感冒的。”

“爸爸,你打傘,我們共用一把傘吧。”“別磨蹭了,快走,我帶草帽可以的。”我只得打着傘走在前面,此刻,我的鼻子好酸好酸,淚花在我的眼睛裏打轉轉,淘氣的小淚珠從眼角蹦了出來。我一直走,一直走,不敢回頭,我害怕爸爸看到我的淚水,也害怕看到爸爸那張長滿皺紋的憔悴的臉,我知道,爸爸是因爲我們才變成這樣的……

快走到家門的時候,我故意躲開爸爸的視線,偷偷地擦乾了眼淚。到了家門口時,爸爸忽然叫住了我,對我說:“小美,快進家去,趕緊換一身乾衣服,別感冒了!咦,你的眼睛怎麼紅紅的啊!是感冒了嗎?還不趕快進去呀!”可是爸爸的衣服也淋溼了呀!“可是……”還沒等我說完,爸爸轉身就走了,“爸爸!傘!傘給你!”“留着吧!你下午上學還用呢!”爸爸的背影漸漸消失在了滂沱大雨中,“唉,爸爸肯定會淋得全身沒一處乾的地方。”想到這裏,我的鼻子又一陣酸楚,淚水不知不覺中又流下來了。那在雨中漸行漸遠的背影,牢牢地定格在我的腦海中。

父親是家中的頂樑柱,他在離家幾裏遠的一個石場幹活,負責打炮眼,工作辛苦不說,還很危險。爲了這個家,他任勞任怨、終年操勞,才四十多歲的人,臉上就爬滿了皺紋,頭髮、衣服經常是灰撲撲的。他關心我們,保護我們,而自己卻在一天天的操勞中消瘦下去、衰老下去。對於父親來說,爲我們吃苦受累、流汗流血都是值得的,因爲他深愛我們。對於我們來說,沒有什麼能比得上考上大學、給父親爭光重要。但是,就算我們沒有考出好成績,父親也是一如既往地去關心和愛護我們,鼓勵我們不灰心、不放棄。在人生的道路上,父愛溫暖着我們的心,給予我們前進的力量!

讀《背影》、憶背影,我不禁潸然淚下。因爲:背影,定格了人世間一份至真至純的父愛!

《背影》讀後感4

讀了《背影》一文後,我對父親、母親、父愛、母愛有了更深的體會,“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兩句詩,真真切切正的體現了母親對孩子的愛啊!不管我長得多大,離家多遠,都不能忘記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

父母的愛是神聖的,偉大的!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自己的爸爸媽媽,但我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媽媽——她就是我們的祖國。我們在她的懷抱中幸福的生活、快樂的學習!我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掌握知識,練就一身本領,長大後,回報父母,報效祖國!

《背影》讀後感5

大多數人對朱自清的詩並不是很瞭解,但說起散文,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那篇《背影》。

文章的主題是父子之間的感情。故事開始的時候,是描寫父子處身於艱難的困境中。作者的祖母去世了,父親也剛剛失業。辦了喪事後,他們到了南京。父親要在那裏找工作而他度過幾天后就要從那裏回北京唸書。在車站上,當作者看見父親託茶房照應他的時候,作者心裏認爲他很婆婆媽媽。可是,看看父親那麼辛苦地替他買橘子,他的淚很快就流了下來。之後,接到父親的信,令他想起父親當時的背影。

《背影》所以能感動讀者之處,在於對父親的`這種回憶,最重要的是他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和許多讀者一樣,印象最深的是兩個片段:一是胖胖的父親蹣跚地穿過鐵道,跳下去又爬上來,就是爲了給兒子買橘子;二是父親的來信:“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著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寫得平靜自然,我們吟於心間,會與作者發出一樣的感想。我們不能忘記這兩個動人的情景,我們不能忘記那父慈子愛的誠摯之情。

我覺得這篇文章給了讀者一個十分重要的啓示:父母常常再三地告訴我們要小心或努力讀書,他們始終都是爲我們着想、希望我們能做一個好人。所以我們要好好對待他們,不要辜負他們對我們殷切的期望。

《背影》讀後感6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的,我們又要如何報答父母的深恩呢?父親,在失敗時鼓勵,在成功時嚴厲,需要時幫助。沒有華麗的語言去形容默默奉獻的父親,用上所有的語言也不夠。

《背影》中,父親送別兒子時親自照看行李、和腳伕講價錢、送兒子上車、選好坐位、囑咐再三、託茶房照應等等,真是無微不至!這和我們的父母何其相似。吃飯時,生怕我們吃不飽、吃不好;天氣變化,生怕我們熱着、凍着;我們學習成績的“脈搏”,他們巴不得比班主任掌握得還清楚;我們一旦犯錯誤,他們更是着急得說個不停……或許他們的言行確實有過不甚妥當的地方,但是可以這麼說: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基於“愛”。他們的關愛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被有些人認爲的“關心過度”和“嘮嘮叨叨”之中的。

年輕氣盛的朱自清,一開始也不理解父親,曾在心裏暗笑父親的迂,認爲父親太不聰明,太嘮叨。然而,父親蒼老、肥胖的背影打動了兒子的心,兒子終於理解了他那至純至美、寬容、博大的愛心。然而,現實生活中,不少少年朋友對父母的關愛卻視而不見;甚至認爲父母這也做得不對,那也說得不好,總是來煩自己,很是討厭。更有甚者,完全以逆反心理對抗父母。要知道,父母往往是透過很瑣碎的言談舉止表達着愛子之情的;即便有不妥之處,爲什麼我們就不能像朱自清那樣去理解父母此言此行的出發點?爲什麼不能平心靜氣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而卻去傷害自己的父母?難道兩代人之間非要設定一條鴻溝纔好嗎?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的,我們又要如何報答父母的深恩呢?父親,在失敗時鼓勵,在成功時嚴厲,需要時幫助。沒有華麗的語言去形容默默奉獻的父親,用上所有的語言也不夠。但他爲孩子付出的,一點一滴積起來是一個大海,一粒一顆堆起來是一座大山,一片一朵湊起來是一幕天空。翻開陳舊的相冊。你記起了嗎?心中那沉甸甸的關愛,就是父親爲你做的平常而又非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