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有關孔子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讀後感1.51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孔子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孔子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孔子讀後感1

這本書講了孔子當時已經成名,所以他周遊列國,到處講學,宣揚儒家思想。有一天,他碰到三個小孩擋住了他的去路。當孔子問他們爲什麼不讓路時,一個叫項橐的小孩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孔子對項橐產生了興趣,一連問了他幾個問題。項橐都對答如流。而項橐提出的問題,卻讓孔子無言以對。孔子被項橐深深折服,願爲項橐的弟子。從此,項橐一舉成名!孔子的精神也被天下人所稱道……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感到,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任何人都會有他(她)的看家本領。正如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就比如我的奶奶吧,她才上過一年小學,所以,當我問她作業的時候,她總是傻乎乎地反問我:“這些字怎麼讀啊?”而這時候,我就會嘲笑她了。後來,我才發現原來她也是一個專家。記得有一次,我感冒了,咳嗽和鼻涕一起來訪,去醫院打了幾次吊針都不見效。當爸爸媽媽無可奈何之際,奶奶來到了。她見了我這副樣子,立刻從她的“百藥箱”中東抓一把,西抓一把,然後都放進鍋裏,熬了一個多小時,一碗稠稠的,黑黑的,看起來十分難喝的東西放在了我面前。她軟硬兼施地逼我喝了這碗茶,神奇的是,喝完後,睡了一覺,咳嗽與鼻涕竟跟我說再見了!自此以後,奶奶就被我們封爲“涼茶專家”了!所以說啊,我們周圍所有的人,都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應該虛心、不恥下問地向周圍的人學習!

連孔子這麼有名的人都能拜師,那我們呢?

孔子讀後感2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幾本課外讀物,其中一本是《孔子》裏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教育了我。

在書中,我瞭解到:孔丘的父親叔梁紇有9個女兒,還有一個兒子,叫做孟皮,可他的腳有些毛病,所以叔梁紇不太滿意,他決定再去外求親。後來他父親和顏大人的女兒顏徵結婚生下了孔子,漸漸的孔丘到了三歲,他聰慧過人,又活潑機靈。可就在這年十月,叔梁紇離開了人世。顏徵對孔丘說:“孩子,娘是爲你而活着的。”說罷,向曲阜城走去。在曼夫娘的幫助下,他們在曼夫娘家旁邊住下了。曼夫經常帶孔丘去教堂看祭祀,孔丘一回來就向媽媽問這問那,顏徵看孔丘如此好學,就說:“孔丘,娘一天給你講一個故事,你要記住才行,好不好。”孔丘高興地直拍手。一天中午,孔丘要求媽媽教他讀書寫字,顏徵十分高興,只用了半天的工夫就學會了200個生字。又愛上了ㄍ易》學,經過了長時間的努力,成爲了大學問家。可孔丘覺得依然不夠,就駕起馬車,來到了洛陽,找到了老子,用了半年的時間,終於學富一車,回到了家鄉,並開了一傢俬塾,專門教學。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孔丘雖然醜,可他卻並不自卑,甚至比正常人更好學;更勤奮;更加的聰慧,並且他還十分的謙虛,雖然他聰慧過人,還滿腹經綸,可他依然要千里迢迢的去洛陽拜師學藝。小時候在家裏就幫媽媽燒火,洗衣,做飯,到了晚上,還和媽媽一起編草鞋。在以後的日子裏我一定要向孔丘學習上課認真聽講,聽老師的話,學習多動腦筋,回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認真完成作業的情況下多讀書多學習做個聽話孝順的好孩子。

孔子讀後感3

有幸讀了《孔子傳記》,讓我對孔子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學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由於種種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沒有過大的作爲,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孔子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其中有很多皆爲各國高官棟樑。

兩千多年來,作爲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直深受尊崇。他不僅棲身於先賢的典籍之中,端坐於官方的廟堂之上,更是牢牢地存在於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靈裏。爲什麼?我想,關鍵在於他是——

中華文化的代表,

民族精神的化身,

和諧社會的象徵。

孔子一生,最重要的業績是:創辦私學,有教無類,開創了中國“平民教育”的嶄新格局;創立儒家學說,成爲中國思想文化的主脈;整理典籍,對傳統文化的儲存、傳播居功至偉。他是人類歷史上僅有的幾位對一個民族的精神生活產生深刻影響,持續兩千餘年而不滅的偉大先哲之一。因此,他當之無愧地成爲中華文化的代表。

孔子歷經滄桑,飽嘗憂患,卻始終堅持對清平政治的追求,對苛政暴君的批判,對傳統美德的固守。他宏毅堅韌的人格、“仁者愛人”的胸懷、好學不倦的品質、見賢思齊的襟抱、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言必信行必果的處事原則、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浩然正氣,堪稱我們民族精神的化身。

孔子生活的時代,戰爭頻仍,禮崩樂壞,社會矛盾尖銳,誠信受到挑戰。在這世事變幻無常,變革與創新並存的時代,有的人隨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有的人佯狂避世,明哲保身;孔子卻以罕見的擔當精神,周遊列國,廣收門徒,大力宣揚天下爲公的政治理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施政原則、四海之內皆兄弟的人際關係。儘管他的思想中有空想的成分,但可以說,他不懈追求大同世界的一生,正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渴望正義與公理,嚮往和諧社會的象徵。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歷代統治者爲了自己的需要,爲孔子加上一個又一個神聖的光環,把他擡到嚇人的高位;後世的一些理學家又不斷地附會甚至扭曲他的學說,把他神化爲高高在上、面目嚴峻的儒家教主。但從《論語》等早期文獻中,我們看到的孔子,卻是一個寬厚仁愛的長者,一個雍容大度的君子,一個通情達理的老師,一個可親可敬的老先生。

——他是哲人,卻充滿了生活情趣,決非那種不食人間煙火,只知玄思默想的象牙塔中人。

——他是聖人,卻是來自民間,由長期實踐而博學多能,由平凡而超凡入聖,決非那種天生神聖、遠離塵世的怪異角色。

——他是偉人,卻是在教書育人、反思歷史、傳播文化的漫長經歷中成就了空前的偉業,決非那種平民大衆無法理解,只能頂禮膜拜的大人物。

這樣的孔子,洋溢着人間氣息,有着與普通人一樣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他的廣博學識和偉大成就,後人固然難以企及,卻有一種強烈的親切感,可以產生“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願望。他的言行舉止,已經跨越千年歷史,還將繼續跨越時代,如春風化雨般滋潤人心,讓後人效法、學習,在點點滴滴的實踐中逐步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文明水平。

不管歷代統治者曾經給他多少頭銜,我們記住的孔子,就是萬世師表!

想想孔子的修己安民,爲政者可以深長思之。

想想孔子的誨人不倦,爲師者可以反躬自省。

想想孔子的見利思義,爲商者可以捫心自問……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人間孔子”。他的形象,既是莊重祥和的,又是和善可親的。這樣的形象,既是歷史人物孔子精神氣質的外化,又是中華民族集體人格的代表。他將隨時激勵我們,伴隨我們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爲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看完了孔子傳記,讓我覺得孔子是一個學者,一個教師,一個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的正直社會活動家。承認這些並不會讓孔子的思想趨於黯淡,反而找到了他的定位。因爲他是中國第一位真正的學者,教育家。他第一次系統的整理了周朝以來朝廷與民間的禮制文化精華的學者,是中國歷史開拓性的人物。第一次把教師作爲一個偉大的職業區分於“神職”或者“官職”,這一點西方的耶穌等人皆沒有做到,因爲他們不是學者,而是神職或者官職。他同時也是第一次把“正直”與“仁愛”這些文明社會構成的基礎思想系統化的人。

孔子讀後感4

人們都知道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有許多人都讀過孔子的作品。人們佩服孔子的學問,也尊重他的品行。我也讀過關於孔子的故事,就是《孔子拜師》。

《孔子拜師》說的是孔子去曲阜拜老子爲師的故事。雖然研究學問孔子不比老子差,可他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所以就去拜老子爲師。老子也把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我讀了這篇文章,很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品行,也知道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我想:我要向孔子學習,學會有很好的品行和學問。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要謙虛的多向別人請教,取長補短,相得益彰,絕不能驕傲。

以前我上課有時有一點開小差,寫字馬虎,閱讀不認真,讀了《孔子拜師》以後,我決定要改掉這些壞毛病,有人幫我指出時,我要虛心接受,不能再動不動就不耐煩。

老師教育我們很辛苦,她的心思全部花在我們身上,像老子一樣把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我們更應該珍惜這個機會,好好學習,做個好學生。

從現在開始,我要認真學習,長大了也像孔子一樣,做個遠近聞名的老師。

孔子讀後感5

老子教導孔子說:“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是很注重德行的,但他們的容貌看起來會有些愚鈍。老子所說的“愚”,“不是智慧的缺乏,而且智慧的‘收藏’,不是智慧的不足,而是智慧的收斂,不是智慧的麻木,而是智慧的蟄伏。”

比如,在街上發現了一個鼓鼓的錢包。有的人可能會說,今天運氣太好了,拿着這些錢去吃點兒好吃的吧。這樣的人會覺得自己很聰明、運氣很好。但這件事有其他的做法,可以撿起錢包交給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會根據錢包裏的身份證明來鎖定失主。還有一種做法是,路不拾遺。有錢不撿,貌似很蠢笨,但細想開來,倘若每個人都能有君子的德行,對路上的錢包路不拾遺,那即使過一天、一個星期,哪怕過一個月,失主沿路尋找,就一定能找到丟失的、沒有被動過的錢包。如果每個人都因德而愚,世界會不會更多一些美好,更多一些信任,更多一些明媚。

有一個大家都聽過的故事,國王發了一些種子讓孩子們種花,誰種的花最美,就選誰當繼承人,到國王約定好的日子後,孩子們懷抱各種美麗的花,只有一個孩子手捧空花盆,而最終國王選了他當繼承人,因爲分發的那些種子都是煮熟的,根本種不出花。空花盆孩子老老實實播種照料國王給的種子,看上去是那麼愚笨,但他誠信踏實的德行贏得了國王的信任。那麼,到底是努力捧來美麗花朵的孩子更有智慧,還是空花盆孩子更有智慧?

在學習中,我爲了在短時間內把作業完成,會應付着寫,還想着自己好聰明,糊弄了老師,得出空閒時間幹自己想幹的事,但其實我欺騙了自己,考試會令我原形畢露。小聰明終究不能稱之爲智慧。

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有君子德行的人,不在意別人眼中愚鈍的自己,做正確的事,以君子德行要求自己,收斂智慧,蟄伏智慧,收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