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

讀後感2.14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1

《哈佛家訓》以生動搞笑而且富有很強的人生哲理的故事組編而成。這些故事都是發生在身邊的一個個智慧小故事,具有豐富的教育好處和生活好處,給我們的思維以啓迪,能帶給我們更平易近人的道理和心靈的感悟。每讀完一個故事,就會覺得人生出現了另一片天空。讀過之後,讓人深思良久,讓人大徹大悟。小故事,大道理,做人之根本。

印象最深的是《5分鐘造就一生》這篇文章,在一節自習課上和班裏的孩子共讀了這篇文章:卡爾。華爾德以前是美國近代詩人、小說家和出色的鋼琴家愛爾斯金的鋼琴教師。有一天。卡爾給愛爾斯金教課的時候,忽然問他:“你每一天總共要練習多長時間鋼琴?”愛爾斯金說:“大約三四個小時。”“你每一天練習間隔的時間都很長對嗎?”“我想是這樣,每次差不多一個小時,至少也是半個小時以上。我覺得這樣纔好。”“不,不要這樣!”卡爾說:“你將來長大以後,每一天不會有很長的空閒時間。你就應養成一種用極少時間練習的習慣,一有空閒就幾分鐘幾分鐘地練習。

比如在你上學之前,或在午飯之後,或在工作的休息中間,哪怕5分鐘也去練習一下。把短時間的練習分散在一天裏。如此彈鋼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14歲的愛爾斯金因爲聽了卡爾的忠告,使自我日後得到了不可估量的益處。之後愛爾斯金當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教師。他用卡爾教他的積少成多的辦法創作了長篇小說。他的授課工作雖然每一天都很繁重,但是他每一天仍有許多可利用的短暫餘暇用來寫作和練習鋼琴。愛爾斯金驚奇地發現,每一天無數個幾分鐘的時間,足夠他完成創作和彈鋼琴兩項工作,而且最後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作業和各種興趣班把孩子的時間擠的滿滿的,孩子總是感到時間不夠用。如果我們學會充分利用時間,把吃飯前抽出5分鐘,睡覺前抽出5分鐘,玩耍前抽出5分鐘……一天裏就會有好幾個5分鐘,連在一齊可能就有二三十分鐘,甚至更多。每個5分鐘裏讀會兒書,練會兒字,背一會兒古文,相信會有收穫。時間像海灘上的沙粒,要一點一點地抓取,積累很多的時候,我們才明白它的分量。

透過師生共讀,孩子認識到時間是靠自我“找”出來的,是靠自我利用起來的,是靠5分鐘5分鐘積累起來的。誰能堅持下來誰就會有豐厚的收穫。當“沒有時間”成爲我們無所作爲的藉口時,平庸就會伴隨我們一生。如果我們總想用一塊完整的時間去做一件事,那我們可能永遠一事無成。時間像海灘上的沙粒,要一點一點地抓取,積累很多的時候,我們才明白它的分量。

我要利用《哈佛家訓》陪伴我和我的孩子們健康成長!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2

《哈佛家訓1》是以許多小故事組成的。它,是一串餘音嫋娜的歌謠,一片輕飄飄的紅雲,一支飄揚的風箏,一縷輕柔曼妙的月光。一個個故事像一顆顆金光四射的星星,閃爍着人性的光輝,生活的燦爛與道理的啓迪,閃啊閃……

人生步履匆匆,在這歲月的煎熬,挫折的磨鍊下,我們應該擁有高尚的思想、優良的品性與健康的習慣。做到這些,纔可稱爲“人”。我慚愧、我感恩、我堅信於這些道理,而使我明白的是一些引人入勝、魂牽夢縈的故事。《允許失敗》讓我明白失敗是暫時的,只要從頭開始加倍努力;《不能只看表面現象》以旅遊天使的經歷讓我懂得了需深入事物;《人生的奧祕》讓我知道“思考、堅信、夢想、勇敢”是生命的鑰匙;《安娜的祈禱》使我恍然大悟,感恩一切;《時鐘》又令我不得不警惕,時間是夢魘,是你人生之書的頁碼,是你的昨天,你的今天,你的明天!要把握住、珍惜着……故事娃娃們匯成一股希望的溪流,一首生命的樂章,一叢芬芳撲鼻的花叢,不知不覺蹦進你的心田,滋滋生長起來。

“哇”的一聲,惡鳥飛走了,我明瞭。

當兄弟姐妹爭吵時,我們馬上想起“寬容”和“感恩”,就能化解一場糾紛;當父母與老師苦口婆心教導我們時,我們不能火冒三丈,可憐天下父母心!孝在於質實!此時我們還要馬上想起《有線的風箏》,勸告與辱罵都是幫我們進步;當我們巧遇需要幫助的人,能無私地伸出援助之手,或是給一個微笑,豎一個大拇指,輕聲細語關心一下,不就擁有了一顆無私奉獻的心了嗎?其實,要有《哈佛家訓1》所說的高尚思想、優良品行、健康習慣,只要有一顆真誠的心,死心塌地、一絲不苟、活學活用。

輕輕合上智慧之結晶的《哈佛家訓1》,微風趕來爲我們梳頭,我第一次真正地呼吸,第一次振奮精神,第一次感受美好!看到天空飄着似物非物的東西,我會想到醜陋的外表往往有至臻至美的心靈,往往以婀娜多姿的舞蹈結束畢生,往往讓豪邁的歌聲唱醒生命。綠葉有它的鮮活,花朵有它的燦爛,清水有它的平靜。如果我拘束我自己,我將受益匪淺。

能有良好的品行是偉大的。《哈佛家訓1》給我人性的光輝、生活的燦爛與道理的啓迪,使我堅信,堅守高尚的思想、優良的品性與健康的習慣,就是爲成功插上翅膀,爲理想搭上彩虹橋!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3

有一位著名的學者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

閒暇之餘,我讀了美國貝納德寫的《哈佛家訓》一書。《哈佛家訓》中的每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不僅可以激發青少年對社會、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還可以點燃他們內心深處的智慧火花,使他們見微知著,從一滴水看見大海,由一縷陽光洞見整個宇宙。其中有兩個小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個小故事叫《被拆掉兩次的亭子》,故事說的是:墨西哥總統福克斯的父親是一個農場主。有一天,父親覺得園中的那座亭子已經太破舊了,就安排工人們準備將它拆掉。福克斯對怎樣拆掉亭子很感興趣,父親答應等他從寄宿學校放假回來再把亭子拆掉。可是,等兒子走後,工人們很快把亭子拆掉了。福克斯放假回來,發現亭子已經不見了,整天悶悶不樂。父親驚異地看着兒子,知道自己錯了,爲了兌現自己的諾言,他重新找來工人,讓他們按照舊亭子的模樣在原來的地方再造一座亭子,亭子造好後,他找來福克斯,當着福克斯的面把亭子又拆掉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將一座亭子拆掉兩次,絕不僅僅爲了滿足一個孩子的願望,在院子裏重新拆掉一座亭子,就在孩子的心裏重建了一座亭子,這座亭子就是一個信念---對誠信的信念。

另一個小故事是《無私奉獻的報償》,故事說的是:多年以前,在荷蘭的一個小漁村,全村人都以捕魚爲生。爲了應對突發的海難,村裏人組織了一個自願緊急救援隊。有一次發生了海難,人們紛紛前去營救,當第一撥人回來的時候,發現少了一個人,16歲的漢斯自告奮勇地報了名。母親抓住了他的胳膊不讓他去,因爲他的父親就是在海難中喪生的,他的哥哥保羅也出了海,一直沒有消息,母親不想再失去他。看着母親憔悴的面容和近乎乞求的眼神,漢斯義無反顧地登上了救援隊的划艇,衝入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終於,救援船再此衝破黑暗,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漢斯救回來的那個人竟然是他哥哥——保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就是這樣得到回報的。有時候它好像很偶然,很出乎意外,可是無數事實證明,無論是好的回報還是壞的回報,一定有其深刻的原因——這一原因是:我們一定曾經爲這個結果做過什麼,我們的爲人習慣一定有導致這種結果的某種因素。

沒有哪一本書像《哈佛家訓》那樣讓我們震撼,也很少有一本書像它那樣,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將人生的哲理生動有趣地展現出來。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4

一次偶然的機會媽媽,幫我借了一本叫《哈佛家訓》的書。《哈佛家訓》中的每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不僅可以激發青少年對社會、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還可以點燃他們內心審處的智慧火花,是他們見微知著,從一滴水看見 大海,由一縷陽光洞見整個宇宙。 這是一部教子課本,也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許多望子成龍的人,總是認爲孩子應該這樣做或那樣做,他們自己卻經常背道而 馳。父母覺得自己比孩子聰明,但事 實並非如此。如果我們沒有比孩子 們做的更好,我們至少應該和他們一起成長。開啟封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目錄中的幾行大字,“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夢想——裝點歲月的風景,真愛——永恆不息的心跳……”再往下翻,你就會被深深地吸引。我就是如此,這些故事我讀了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厭,其中的《籬笆上的鐵釘》引起了我的注意,最初的原因是以前的教科書中有這篇文章。故事是講一個脾氣很壞的男孩,他爸爸給了他一袋釘子,告訴他,每一次發脾氣或者跟別人吵架後,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根釘子。第一天,男孩釘了37跟釘子。

以後的日子裏,他慢慢學着控制自己的脾氣,每天的釘子逐漸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實際上比定釘子要容易的多。終於有一天,一跟釘子都沒有釘,他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爸爸說:“從今以後,如果你一天都沒有發脾氣,就可以從籬笆上拔調一跟釘子。”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最後,籬笆上的釘子全部拔光了。然而孩子沒想到的是,籬笆上的釘空,卻孤零零的掛在籬笆上,這些洞已經永遠不可能恢復原來的樣子了。最後爸爸告訴兒子“就像你和一個人吵架,說了些難聽的話,你就會在她心裏留下一個傷口,像這個釘子洞一樣。”看到這裏,我震撼了。這篇故事教我們怎麼 去對他人的理解和善待也是人 的修養的一 種表現。生活中,我們應當用陽光的笑臉和心 態去面對,生活也會 對我們充 滿笑臉和 陽光。名師點評:小作者介紹的這本書裏的故事哲理豐富,意味深長,“從一滴水看見大海,由一縷陽光洞見整個宇宙”。故事中的小男孩因爲脾氣很壞,於是他爸爸給了他一袋釘子,要他每一次發脾氣或者跟別人吵架後,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根釘子。直到沒有脾氣再從籬笆上拔調一根釘子。作文結尾小作者點出了我們應當用陽光的笑臉和心態去面對生活這個主題,點明瞭中心思想。全文語言流暢,觀點鮮明,構思新穎,體現了小作者較高的寫作水平。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5

五天前,我買了一本《哈佛家訓Ⅱ》,我想讓它教我怎樣做人。

他主要講了這十個部分:

親情——照耀心靈的.太陽

童真——純白無瑕的善意

習慣——決定成敗的細節

處世——和諧通達的藝術

明察——洞悉世事的真知

行動——匯聚大海的水滴

心態——成就未來的境界

自律——遏制慾望的力量

大度——容納天地的胸懷感恩——珍惜萬物的慧心

這其中,我感意最深的是“行動——匯聚大海的水滴”的一篇文章——《風中的落葉》。

這篇文章是這樣講的:

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說:“世界上有一種人,他們會在生死關頭把生留給別人,而自己選擇死。”

阿里從小就害怕死亡這件事,所以,他從來都認爲老師在說謊。

有一天,阿里嚴肅的問媽媽:“世界上真的有那種願意犧牲自己的人嗎?”

"當然,孩子讓媽媽給你講一個故事吧。”媽媽輕輕地對阿里說。

“那是發生在一個建築工地上的事。年輕的馬丁和科爾是一對好朋友,他們都是建築工人。一個秋天的下午,他們正在尚未竣工的大樓上幹活,那裏離地面有十多米高。突然,他們站立的木板斷裂了,一剎那,兩個人同時從幾十米的高空落下,他們都認爲自己肯定完了。但是幸運的是,一個防護欄杆拯救了他們。但兩個人實在太重了,脆弱的防護杆只能承受一個人的重量,他們中必須有一個人放開手。然而求生的本能讓他們都緊緊地抓住了防護杆。時間在一點點過去,防護杆開始吱吱作響,眼看就要斷了。這個時候,結了婚的科爾含着眼淚對馬丁說:‘馬丁,我還有孩子!’沒有結婚的馬丁只是靜靜地說:‘那好吧。’然後就鬆開了手,像一片樹葉一樣飄向了水泥地面。”

“媽媽真有這樣的事情嗎?他只是個故事而已吧。”阿里不以爲然地說。

“阿里,那個得救的人就是你爸爸,你爸爸說的孩子就是你。”媽媽眼裏含着眼淚。

空氣頓時凝固了,阿里望着媽媽,顫抖地說:“馬丁叔叔一定是那個秋天最美麗的樹葉,是嗎,媽媽?”

“是的,那片美麗的樹葉現在一定飛上了天堂,上帝也會爲她的美麗而感動。”

那片美麗的樹葉現在一定飛上了天堂,上帝也會爲他的美麗而感動的,我也被感動了.

世界上有一種人,他們會在生死關頭把生留給別人,而自己選擇死。這種人值得敬佩,這種人值得爲自己的行動感到自豪——因爲他知道:我這樣做不後悔!

在防護欄吱吱作響的時候,馬丁只說了三個字。對於友誼,他只用了一個行動來表達。

一個聰明的人,是不自私的,是可爲別人而犧牲的,是鐵面無私的!

————馬丁就是這其中的一個人。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6

我有四本哈弗家訓,現在我來談談這其中一本的讀後感。

《哈佛家訓》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其中有兩個小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個小故事叫《被拆掉兩次的亭子》,故事說的是:墨西哥總統福克斯的父親是一個農場主。有一天,父親覺得園中的那座亭子已經太破舊了,就安排工人們準備將它拆掉。福克斯對怎樣拆掉亭子很感興趣,父親答應等他從寄宿學校放假回來再把亭子拆掉。可是,等兒子走後,工人們很快把亭子拆掉了。福克斯放假回來,發現亭子已經不見了,整天悶悶不樂。父親驚異地看着兒子,知道自己錯了,爲了兌現自己的諾言,他重新找來工人,讓他們按照舊亭子的模樣在原來的地方再造一座亭子,亭子造好後,他找來福克斯,當着福克斯的面把亭子又拆掉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將一座亭子拆掉兩次,絕不僅僅爲了滿足一個孩子的願望,在院子裏重新拆掉一座亭子,就在孩子的心裏重建了一座亭子,這座亭子就是一個信念——對誠信的信念。

另一個小故事是《無私奉獻的報償》。故事說的是:多年以前,在荷蘭的一個小漁村,全村人都以捕魚爲生。爲了應對突發的海難,村裏人組織了一個自願緊急救援隊。有一次發生了海難,人們紛紛前去營救,當第一撥人回來的時候,發現少了一個人,16歲的漢斯自告奮勇地報了名。母親抓住了他的胳膊不讓他去,因爲他的父親就是在海難中喪生的,他的哥哥保羅也出了海,一直沒有消息,母親不想再失去他。看着母親憔悴的面容和近乎乞求的眼神,漢斯義無反顧地登上了救援隊的划艇,衝入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終於,救援船再此衝破黑暗,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漢斯救回來的那個人竟然是他哥哥——保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就是這樣得到回報的。有時候它好像很偶然,很出乎意外,可是無數事實證明,無論是好的回報還是壞的回報,一定有其深刻的原因——這一原因是:我們一定曾經爲這個結果做過什麼,我們的爲人習慣一定有導致這種結果的某種因素。

沒有哪一本書像《哈佛家訓》那樣讓我們震撼,也很少有一本書向它那樣,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將人生的哲理生動有趣地展現出來。如果你希望過上成功快樂的生活,我堅信,這本書會告訴你其中的奧祕。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7

讀一本好書,能讓一個人善惡分明;讀一本好書,能讓一個人積德行善;讀一本好書,更能讓一個人知識淵博,待人禮貌。如果讀好書,那麼它就會讓你明白人生的真諦。當你讀了好書之後,就彷彿是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視線被它緊緊地吸引着,品嚐着好書獨特的韻味,也從中感受到一股股濃濃的書香。

我讀了許多的好書,有《格列佛遊記》,有《湯姆·索亞歷險記》,還有《紅字》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一部好書名叫《哈佛家訓》,讀完它後,我很有感悟,且聽我慢漫道來。這本書富有哲理和童趣,其中故事更是耐人尋味。第一個故事:一隻老虎在樹下睡覺,一隻小老鼠經過時碰到了它的爪子,驚醒了它。老虎正要張嘴吃它,小老鼠苦苦哀求:“哦,別吃我,請饒了我吧,先生!有一天我也許會報答你的。”老虎時時不肯相信,但還是放走了老鼠。不久後的一天,這隻老虎被一張網罩住了。它使出全身力氣,也無濟於事。於是它大聲呼叫,小老鼠聞訊趕到:“別動,我來救你了。”老鼠用它尖銳的小牙齒咬斷了網上的繩結,老虎才得以逃脫。

聽了這個故事,我匪夷所思,起初我也和老虎一樣一致認爲,小小的老鼠怎麼可能救得了別人呢?可事實終究無法改變,我不得不承認是可憐至極的老鼠拯救了威風凜凜的老虎,可見這世上並沒有註定的強者和註定的弱者,因爲在這個故事中,便是“弱者”解救了“強者”。所以從中得出一個啓示:認爲自己是強者的人,那他就是強者;認爲自己是弱者的人,那他必定就是弱者。

“狐假虎威”這一故事也正應驗了這一個道理。它講述了愚蠢的老虎跟着狡猾的狐狸在大街上游蕩,那狐狸大搖大擺,而號稱“森林之王”的老虎竟然乖乖地緊跟在後面,這顯然是狐狸巧借老虎的威風向森林中的動物們**:我纔是最厲害的,要不老虎怎麼會懼怕與我?

人生中,有許多堪透不出的哲理,以上兩個故事都反映出這個世界並沒有規定強者和弱者應歸誰所屬,有時也許是強者戰勝了弱者,但更多的是弱者打敗了強者。另一個故事卻更令人回味無窮。

經濟大蕭條時期,一位富有的麪包師把城裏最窮的20個小孩召喚來,並告訴他們在上帝帶來好光景之前,你們每天都可以來拿一條麪包。每天早晨,這些飢餓的孩子蜂擁而上,搶走了最大的麪包,只有瘦小的格琳琴謙讓在一步之外,等孩子們走後纔拿走最小的一條小麪包,並親吻麪包師的手以表示感謝。正因爲這樣,她纔得到了上帝的獎賞——一枚金幣。所以一個人只有擁有謙讓、寧靜和感恩的心纔會得到最美好的東西。

讓我們一起在書海里遨遊,漫步在多姿多彩的人生道路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8

有幸讀了《哈佛家訓》,讀過之後,感慨很多,受益匪淺,《哈佛家訓》的確是一本不論對家長而言,還是對孩子都是應該好好拜讀的好書,書中對教育孩子這個讓所有家長都頭疼的話題,分章節分段的詳細的闡述了各個方面,作爲家長應該怎麼去做,怎麼才能做的對,做得好。以前,只知道要好好教育孩子,但是不知道怎麼去做,怎麼孩子才能接受,也從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不對的方面,有時,只知道按着自己的意願去說孩子,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看過《哈佛家訓》後,我也懂得了很多。

現在,孩子正處於青春期叛逆期,有時,很難讓孩子接受我們的觀點,儘管我們的初衷是好的,《哈佛家訓》讓我懂得了我們要和孩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激勵孩子,在生活上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對於孩子的將來起着至關重要的意義!每個小故事後面都有詳細的總結,哈弗人生智慧簡單明要的概括了中心思想。

安德烈和小偷裏講述了安德烈本身是個一般的孩子,不是天才,但是他父親告誡他,“你不是天才,因此你每天都必須比別的孩子晚睡一個小時來補習功課,他提醒兒子要養成勤奮的習慣。安德烈從小一直保持着多讀一個小時書的習慣,從來沒有中斷過,所以以他的勤奮,中學畢業後,他順利的考入了西點軍校,後來成爲美國的海軍副參謀長。”書中寫的很好,並不是所有的天才都能成功,只有勤奮纔是成功的保障,不管你的孩子多麼頭腦靈活還是有些笨拙,告訴他們:“你需要付出別別人的努力。”你纔會成功,這也印證了一句古話“天道酬情”!

好的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壞的習慣可以毀掉一個人,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和學習習慣,對於孩子將來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現在孩子們的生活都衣食無憂,家庭物質條件都比較好,我們不說是讓孩子去受多少苦,我們的讓孩子懂得,懂得現在一切的來之不易,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節儉,懂得去努力,心中的有目標,有理想,有學習的源動力。要培養孩子的好的修養和良好的素質,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立自強,學會面對挫折,勝不驕,敗不餒,學會去抵制不良誘惑。讓我們的孩子健康的,快樂的,幸福的茁壯的成長。相信她們的明天會更輝煌,更精彩!

最後,感謝關心孩子們的老師,孩子們的朋友,家長,感謝《哈佛家訓》,感謝一切關心孩子們的人!謝謝!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9

題記:講實在的,我並不喜歡跟風看書,不喜歡有壓迫感的時候看書,還是將《哈佛家訓》看了個七七八八,或許這就是生活和工作之外的真實寫照。

在沒有拿到這的書之前,我還有2本書還沒有看完,一本是“你的善良要帶點鋒芒”,一本是“人性的弱點”。本想看完這兩個再去看哈佛的,但是,有時候就是你想的未必可以實現。再有就是,我有個習慣,就是,喜歡什麼狀態就看什麼書,看書不喜歡去跟風,覺得看書不要被迫的好。還有,我的時間少得可憐,只有晚上在11點半之後纔有時間靜靜的去看書,去做一些不用摻雜看店的事情。

白天在公司要去做工作上的事情,在店裏要忙店裏的事情。我也總是一邊看店一邊看書或是寫工作報告,包括現在的這份“觀後感”。也是一邊看店一邊寫,其實很討厭這樣,每次寫作,才涌起的思緒,一下子來個客人買東西,又不知道去哪裏了。我也總能感覺我的文章是不連貫,不通順的。

言歸正傳,哈佛還是有擠時間在看,就是,有一部分內容我在其他說書上看到過了,到後面,也就激起不了我看哈佛的激情了。哈佛對於我來說,是相見恨晚了,我覺得哈佛適合未出工作的人看,在你還沒有進入工作的時候,看到這本書,你已經瞭解了一切了,熟記於心後,基本是瞭解整個工作環境,狀態、爲人處世......

看哈佛也讓我想起了在小學時候的學生手冊,老師在臺上講學生手冊,我在下面一一對照我有沒有違規,然後,很高興的告訴自己,是個好學生,我一條規矩都沒有犯。

看哈佛也是一樣的,書上所說的,你都有做到了,你就是個成功的人了......書上概括了人的所有,時間、幸福、學習、底線、恩惠、價值、使命、智慧、夢想、快樂,禮儀、好習慣等......他告訴你,你可以參考此書,去過好你的人生!

對於我來說,整個看下來,我唯一感觸最深的是:第一課,“人生是什麼?”就如書上所說:同樣的人生結局,因爲有了不一樣的過程,而顯得意義不同。如果省略那些曲折動人的奮鬥過程,那麼也就失去了輝煌而精彩的人生。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始點和終點在表明看來並無差別,但有的人在即將告別人世時是一張白紙,而有的人面對的是一張色彩斑斕的圖畫。當走到人生的盡頭,回首人生過往的時候,只要你能夠無悔於自己的一生,你就可以欣慰的和自己的生命告別了。“人生是什麼?”這個是我在來艾家之前未曾想過的事情,以前的我從未去思考人生的意義。我的存在,只是因爲我活着,活着就是意味着要生存。一切,都是圍繞生存而展開。

來艾家之後,開始接觸不同的人和事,漸漸的發現,我和別人的差距。整個接觸最多的,請教最多就是王總了,餘下的就是工作的人和事,一旦有什麼疑難雜症的,就會去請教王總。慢慢的,就學會了,懂了,書上所說的,其實,很多已經在王總這裏學到了。今年的我,很少去勞煩王總了,一個是公司做大了,王總比以前忙了,一個是,我也知道不該再依賴了。依賴習慣了,就無法成長了。

和王總以及其他人接觸下來,我發現,有讀書的人和沒有讀書的人是有很大的差別的。於是乎,我又重新開始看書,有時間就多去看看書。看書很多時候是學習,工作和生活遇到困惑的時候,可以去看書找答案。也告訴孩子好好讀書,告訴他,多讀書的好處。正如古人云: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個高,在現在看來應該是:思想意境之高!

書中說:“人生不是用來享樂的,存在的價值是被他人需要”他告訴你,被需要的重要性。有時候在想,公司裏的領導要是可以明白這一點,知道下屬很需要被需要,認可,鼓舞,做領導的除了安排日常的工作,要時不時的指派工作讓對方去完成,讓他有被需要的感覺,有成就感,使命感。

不過,對於一些故步自封,頑固思想的人來說,他會覺得,理論就是個屁,自己摸打滾爬出來的纔是真的。什麼讀書,都不如老子的生活經驗足。對於這樣自負的人,只要有人趕超,他就會因爲他的自負而被甩開十萬八千里。當然,現在他是不知道的,也不會去害怕的。而對於我來說,學無止境,什麼時候都抱有一個謙虛的態度去學習,人和人接觸,就能發現差距,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好好學習。我想說:想要有一個好的夢想,先有一個好的學習態度!

書上說:“只有行動了才能讓計劃變成實現!”

這句話,在艾家可以說是體現的淋漓盡致。艾家一直是行動派,一旦有點什麼困難,到艾家這裏,都會是什麼都不是。這是我喜歡艾家的地方之一!艾家在發展中,每年都在面對不同的事情,或是改革,或是變遷,今年也不例外,一個是公司內部營銷和管理在改革,改革是爲了面對外面的市場環境做的調整。變遷也是發展的需要。

今年的公司也是,歷經搬遷,從找廠房到佈置到採購到搬遷,我陪同公司走完全程。現在是完全恢復原來的軌道了,但是,搬遷留下的痕跡不會淡去,至少,我沒有淡去!有些東西在心底的,是不會被遺忘的,抹殺的。在這個過程中,體現了整個艾家的凝聚力,團結一致,不怕困難,沒有退縮的精神......

雖然,在工作的過程中大家都存在很多猜忌,不同的看法,做法,理解。但是,在危難,困難面前,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行動是一致的。

就如書上說:“人生確定好一個目標,走好每一步,不怕任何困難直到終點。”艾家就是這樣的,確定了,就勇往直前,直到終點!然後下一個目標的出現。

哈佛還說到一點,我深有體會的,就是自強不息!

書上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你的命運藏在你自己的心裏。

這話,是告訴你,起點和缺陷不是你放棄拼搏的理由。你應該把自己放在正確的位置上,給自己做個盤點,重新認識自己,問自己,是否願意努力去改變現狀?

這話好像在說我,說之前的我,我沒有缺陷,但我的起點低,因爲起點低,我“自甘墮落”的在家相夫教子、默默無聞的過着......直到遇見艾家,艾家讓我燃起心中的火焰,他告訴我,不該這樣,你可以更好,你應該在艾家拼一把,做最美好的自己!幾年過去了,我已然不再是以前的我,現在的我雖然還不是最美好的我,但我還在美好的路上拼搏着......我無心與人爭高低,只想成爲美好的自己!

的確“人生只有一次,沒有重來的人生!”何不好好把握現在,不留餘力的去嘗試,不枉此生呢!

我們在夢想的路上拼搏着,在拼搏的過程中看世間繁華,看潮起潮落。不要讓懶惰、嫉妒、自負、貪婪、阻礙我們攜手共進,創造美好的自己、美好的艾家!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10

最喜歡獨自一人坐在房間的飄窗上,捧着一本《哈佛家訓》,回味着一個個充滿哲理的故事,感受着它所傳遞的理想,誠信,關愛,責任,感恩……,讓我的心脫離誠市的喧囂,置身於自己的世界中,享受着難得的寧靜。

《哈佛家訓》是媽媽送給我的生日禮物。起初,我並不喜歡這套書,認爲它無非是講一些枯燥,乏味而又單調的大道理,沒有任何地方能吸引我的目光。但是一件事之後,我對它卻刮目相看。

那天,我和同桌發生了矛盾。我們互相撕了本子,併發誓,一刀兩斷,勢不兩立。我非常憤怒,傷心。回家後,悶悶不樂的我無意中翻開了《哈佛家訓》,看見了一篇名叫《沙與石》的故事:兩個朋友走在沙漠裏。途中他們展開了一場辯論。其中一個打了另一個人的臉,被打的人什麼也沒說,只在沙地上寫下: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打了我的臉。後來,被打的人不小心陷入了泥潭之中,他的朋友把他救了出來。他就在石頭上刻下: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救了我。另一個人問他:“我打了你,你把它寫在沙地上;我救了你,你卻把它刻在石頭上,爲什麼呢?”他平靜地回答道:“當我們受到傷害時,把它寫在沙地上,讓寬容的風將它抹去;當我們受到恩惠時,應該把它刻在石頭上,才能刻骨銘心。”看了以後,我深有感觸,想起平時同桌對我無私的幫助:我鋼筆壞了,她無聲地遞一支給我;我書忘帶了,她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我耽誤了抄作業,她默默地爲我抄好……下午,我主動和她道歉,我們又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是啊,選擇寬容,你將擁有朋友,快樂,甚至整個世界。

從此,我愛上了《哈佛家訓》。當我遇到煩惱時,我就會想起《煩惱樹》的故事,想起英國詩人羅塞蒂曾說:笑一笑而忘掉,比愁眉苦臉記住要好得多;當我遇到失敗時,《哈佛家訓》會告訴我那些曾經失敗過的名人的故事:牛頓上小學時成績非常糟糕,被認爲“毫無希望”,邁克爾·喬丹曾被逐出他所在的高中籃球隊……偉人不是天生的,成功不是天生的,一個人一生可以失敗很多次,但只要你不放棄,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失敗……

很幸運,有了《哈佛家訓》這套書。它如同一位充滿智慧的哲人,在我迷茫時指引我方向;在我沮喪時給我力量;在我心靈受創時幫我療傷。很幸福,一路上《哈佛家訓》伴我成長!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11

我讀過一本書那本書是我記憶遊新,使我難以忘記。幾乎所有的人都渴望擁有成功的人生。那麼,通向成功的道路在哪裏呢?誰能引領我們走向成功呢?我想就是它,《哈佛家訓》。這是一本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生活意義的書,書中介紹了許多名人成功的關鍵,也有許多看似平凡卻含義深刻的故事。它可以使一個人由平庸變得非凡,從失敗走向成功,震撼着人的心靈。

《哈佛家訓》讓我感受到了,親情、信任、母愛、助人、真理、等等。。這本書讓我懂得了,真理和愛,懂得了謙虛,還有很多。這本書是一本讓你學會怎麼做人的道理,裏面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從中我學會了怎麼才能做好人,裏面的故事很多,由一個個故事變成道理的時候你會從中得到主人公的感受,有些文章我讀完了讓我一生都很難悟出的道理,它只要一篇文章就能讓你悟出的。在這其中,有個故事讓我深有感觸。從前,有一個班級,班級裏的所有人都是老師頭疼的對象,老師對他們已經放棄了,他們對自己也放棄了,沒有人願意來教這個班。有一天,一位女老師來任教,她對學生們說:“同學們,我讓你們做個選擇。”“有三個人,一個篤信巫師,嗜酒如命,一個少年時進過禁毒所,有很多情婦,一個生前沒幹壞事,只喝一店酒,你們願意當哪一個人?”同學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第三個人,因爲他們知道前兩個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他們的想法啊符合正常人的,可他們都錯了,前兩個人是美國2任總統林肯和美國二戰總司令羅福斯,而第三個卻是濫殺幾千條無辜的生命的希特勒。 20年後,那些學生都有了工作,有些還當了老闆。當別人問他們爲什麼會有這翻改變時,他們回答:“當我們認爲自己沒希望是,老師告訴我們年輕的時候犯錯沒什麼只要後來改正就行了。這篇故事告訴我們希望之火永不存滅,而下一篇故事則教會我們謙讓。

《一條小麪包》裏的那位小姑娘,從不與別人爭搶麪包,每次都等別人搶完了才撿起籃子裏剩下的最小一塊麪包,而且從來不會忘記親吻麪包師的手以示感激。在現在一些人看來,這個小姑娘太傻了,什麼也不爭,豈不是很吃虧?其實,真正吃虧的是那些喜歡爭搶的人,他們爭得了眼前的小利,卻把自己不好的品德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對自己一生的發展 大大不利。竟然如此,我們又爲何要如此做爲呢?啊!又有哪一本書像《哈佛家訓》那樣讓我們震撼,也很少有一本書向它那樣,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將人生的哲理生動有趣地展現出來。如果你希望過上成功快樂的生活,這本書會告訴你其中的奧祕。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12

這個暑假,我讀了《哈佛家訓--大全集》這本書。這本書裏面的東西使我受益匪淺。《哈佛家訓》主要講的是讓我們如何做有用的人,怎麼變完美。告訴我們每一個東西都是平凡而深奧的,這本書記錄了很多哈佛名人的言行舉止,難怪哈佛大學的學生稱得上是天才。我本以爲哈佛大學只注重人的優秀成績、多才多藝、家裏條件好,原來它更注重“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質量”。

哈佛大學被譽爲高等學府王冠上的寶石,300多年間,先後培養出8位美國總統、4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32位普利策獎獲得者,以及數以百計的世界級財富精英,爲商界、政界、學術界及科學界貢獻了無數成功人士和時代鉅子。這本書彙集了哈佛大學300年最頂級的教育理念和哈佛家訓精華,從人生哲理、優秀品質、傑出本領、人性弱點,學會在學習中自我選擇,自我塑造,爲成長爲社會精英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從厚足以3釐米的《哈佛家訓》裏知道了:什麼事情第一次做就要做好,好到自己不能再好了爲止,不能總說下次一定做好,一到了下次又說下次、下次,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毛病,包括我。每學完一篇課文,當天就要背下來,而我卻總是想沒關係,下一次背吧。結果到期末很多課文都沒有背下來,自然很多知識點也就落下了。經常這樣,養成習慣了就不好,很多事情和東西是可以下一次,但人生不可以下一次比如:中考、高考…

裏面還有一個另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印度有一位有名的哲學家,天生有一股特殊的文人氣質。有一天,一女子說要做他的妻子,沒有比女子更愛他的人了,當然那位哲學家也看中了這位女子。但是他並沒有直接答應她而是對女子說他要考慮一下。他回到家,便進入長期的考慮中。當他決定要娶那位女子爲妻時,女子的父親便告訴他他已經晚了十年,女子已經是幾個孩子的媽媽了。他臨死前後悔不已。

多麼好的人生卻被他給耽誤了,面對大事件一定要快速做決定,故事裏的哲學家他自已明明看中了那位女子,卻考慮了十年,但那位女子也要爲自已着想,她不會無限期等哲學家的回答。做事一定要該快的就要快、該慢的就要慢。人生是不能往復的!我可不想做被人生折磨的人,所以我一定要改掉做事猶豫不決的毛病。

《哈佛家訓》,謝謝你!你給了我前進的動力,你給我指明瞭未來的方向,讓我平平安安、一帆風順、穩穩實實的踏上我人生的征程。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13

這本書裏有許多生動搞笑的故事,例如《一條小麪包》、《價值三千萬的夢想》、《善意的謊言》等等,這些故事都給了我很多啓發。

《一條小麪包》講的是在經濟大蕭條時期,一位富有的麪包師找來了鎮上最窮的二十個孩子,告訴他們在上帝帶來好光景之前。他們能夠每一天領一塊麪包。

在這之後,這二十個孩子都來搶麪包,因爲他們都想搶到最大的。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一個小女孩,在別的孩子都在搶的時候,她總是默默的站在一旁看,從不上前去搶,直到別的孩子都走得時候,她纔會走上前去,從框裏拿走一個最小的,然後對面包師表示感謝。

這一切,麪包師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一天,依舊,其他孩子都跑回家後,小女孩走上,拿到了一個比平時拿着的還小的麪包,可小女孩依然不忘感謝麪包師。她把麪包拿回家後,小女孩的媽媽切開面包,發現麪包裏有幾枚銀幣。媽媽把小女孩叫過來,讓她把幾枚銀幣送回去。女孩把銀幣拿到麪包師面前時,麪包師對小女孩說:”把銀幣拿回去吧,就告訴你媽媽,這銀幣是上帝送的。“

這個故事我看過很多遍,可每次我都會有許多感受:我們要學習文中的小女孩,學習她懂得謙讓,懂得感恩。我們在和人相處的時候,必須要相互尊重,也要互相謙讓,才能與人相處的好,相處的和諧。假設所有的人都自私自利,不懂得後退一步,那這個世界就會亂套,當有利益的時候,大家都一窩蜂的上去搶,那必須會是有人歡喜有人哀,就會造成仇恨,出現了這種狀況後,世界上就會沒有愛,沒有溫暖。再假設如果所有的人都明白相互謙讓,那樣世界就會充滿愛和溫暖,在有利益的大家都沒有上去而是一個個挨個拿,就會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大家心裏都會開開心心,我相信所有的人都喜歡高興、開心而不是悲哀、難過。

人人除了要謙讓,還要都得感恩,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感恩,那這個人就不是就會受到別人的唾棄。別人有恩於你,你要記住他的恩情,要去報恩,別人纔會再次幫忙你,雖然有些人幫忙別人是出於善意,但是做人就要有情有義,不能做無情無義之輩。

還有那個麪包師,我們也要學習他救世濟民、奉獻愛心……

這本書給了我許多啓示,我喜歡這本書,期望你們也能看一看。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14

在書店剛看到《哈佛家訓》時,還以爲和其他一些打着哈佛耀眼的招牌吸引眼球的書一樣,只但是是商業炒作的一種噱頭而已,但當我仔細看了以後,我發現自我大錯特錯,這本書能夠說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其資料比它的書名更有含金量。

這是一本讓咱們終生受益的書,它教會咱們一些怎樣做人的道理。首先,要有一顆謙讓而又感恩的心,這點很重要,正因謙讓的人,天將與之相讓。《1條小麪包》裏的那位小姑娘,從不與別人爭搶麪包,每次都等別人搶完了才撿起籃子裏剩下的最小一塊麪包,而且從來不會忘記親吻麪包師的手以示感激。在此刻一些人看來,這個小姑娘太傻了,什麼也不爭,豈不是很吃虧?其實,真正吃虧的是那些鍾愛爭搶的人,他們爭得了眼前的小利,卻把自我不好的品德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對自我生命的發展大大不利。好爭的人,天將與之相爭;謙讓的人,天將與之相讓。那位麪包師說地好:“我要告訴你一個道理,謙讓的人,上帝會給予你愉悅。願你永遠持續一顆寧靜,感恩的心。”

其次,誠實守信的品德會使你贏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被拆掉兩次得亭子》裏的父親,爲了履行他對兒子的諾言,把一個亭子拆建了兩次,儘管他並不富有。將一個亭子拆建兩次,絕不僅僅僅爲了滿足一個孩子的願望,更是爲了滿足一個成人自我完善的道德要求。在社會生活中,失信會增大交際成本,會使許多簡單的事變得艱難甚至不肯能。因此,一個期望得到社會尊重和支援的人,務必具備良好的誠心品德。

第三,一個人要有夢想,更要有腳踏實地,持之以恆的發奮。鄉村郵遞員希瓦勒,被一塊石頭絆倒了以後,就萌生出一個念頭:“如果用這些美麗的石頭建造一座城堡,那將是多麼美妙啊!”爲了實現這個夢想,在以後二十年裏,他沒過上一天安閒的日子。白天他是一個郵差和一個運輸石頭的苦力,晚上他又是個建築師。他按照自我天馬行空得想像來構造自我的城堡。最後,西瓦勒用了二十多年的時刻,憑着他堅持不懈地發奮,建成了他的夢想城堡。此刻,這個城堡已成爲法國著名的風景旅遊點,它的名字叫“郵遞員希瓦勒之理想宮。”當一塊石頭有了夢想,它就不再是石頭,也不再靜臥在泥土之中。因此,有夢想就會有奇蹟!

《哈佛家訓》讀後感-讀後感15

暑假至今,我讀了《哈佛家訓》這本書,裏面的一個個小故事讓我難以忘懷,不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六顆子彈》這篇故事了。

裏面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卡爾森被一位拿着左輪的瘦小男子打劫了,把卡爾森身上的貴重物品拿走了,當男子正要離開之際,卡爾森以不好向家人交差的理由,讓男子在卡爾森身上的六個部位分別打了一槍,這時,卡爾森向男子要回貴重物品,男子舉槍威脅,卡爾森笑着說:“沒子彈了。”於是,貴重物品物歸原主。

讀了這個故事,不禁讓我想起了兒時的一件趣事:“那年我5歲,哥哥7歲。他每次都出去玩,可是都不帶上我,每次出去的時候,都要鎖上門,這天,他又要出去玩,頑皮的我趁早把鎖給偷走了,好讓他鎖不上門,爲了不讓他看出破綻,我還是像個跟屁蟲,一直跟着他,他又要鎖門,但是四處都找不到鎖,於是,不過那麼多了,玩要緊,他丟下門,去玩了,我也跟着,他去哪,我也去哪,就這樣,我把哥哥弄得哭笑不得,我呢,卻在一旁哈哈大笑,於是,哥哥每次出去玩,都帶上了我。

讀了《哈佛家訓》這本書,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腦海裏浮現着許多搞笑畫面,讓我難以忘懷。

《一道受用終生的測試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中大概講述了這樣一件事:在暴風雨晚上,自己開着一輛豪華轎車,到一個車站,看到了三個等公共汽車的人:一個將要死的病人;一個救過你醫生;一個異性,如果錯了,一輩子後悔莫及。車裏只能做一個人,你會選擇哪個?有人說是異性;有人說是病人;有人說是醫生。一個獨一無二的回答:”讓醫生開車,帶着病人去醫院,自己留下來,和那個異性等車。

這個故事不禁讓我想起了我。那是一箇中午吃飯的時候,哥哥貿然的問我:“如果咱媽和你媳婦掉進河裏了,你會先救哪個?只能就一個。”這個問題讓我不知所措,媳婦,媽媽,媳婦,媽媽。兩個答案來回在我的腦海出現。我回答:“我先就媽媽,可是,話又說到前頭,救過媽媽以後,我在跳進河裏就媳婦。寧願自己淹死,也不願親人淹死。”我這個回答讓他們刮目相看。

這個問題也有兩個答案,大部分的人救媽媽。救媽媽的原因:媽媽只有一個,淹了就沒了。媳婦呢,沒了再娶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