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說岳全傳讀後感(通用6篇)

讀後感6.2K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岳全傳讀後感(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說岳全傳讀後感(通用6篇)

說岳全傳讀後感1

假期,我讀了《說岳全傳》一書,深有感觸。

我自從讀了岳飛的《滿江紅》之後,我就被岳飛的精神震撼了。

岳飛臨死前接到聖旨,他毫不畏懼,說道:“犯官接令,自然要綁了去。”然後又將岳飛、張憲綁住,令禁子把自己綁住。後岳飛、張憲問道:“我們勇得功勞,反要去我們;我們何不打出去?”岳飛大義凌然地說:“胡說!自古忠臣不怕死。岳飛何足懼哉!”說完,便被兩旁禁子勒死在風波亭,時年39歲。

比起岳飛,此刻的人真是膽小。有一個人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一個人行竊,不但不報警,反而對小偷低頭哈腰,實在令人不解。還有一次,一個小女孩看到車上有一扒手,他剛要出聲,小女孩的父母卻掐住了她,喝令她不要出聲。之後這個小女孩在作文裏寫到此事,老師居然說小女孩的父母做的對。他們這種變相的苟且偷生的活法如果讓岳飛明白了,岳飛說不定會仰天長笑:“大丈夫視死如歸,汝等鼠輩怎能爲我中華的弟子?”

我們務必要想岳飛學習,做一個精忠報國,但看生死的人。

說岳全傳讀後感2

暑假,爲了豐富生活,我看了很多書,其中最有感觸的就是《說岳全傳》了,它讓我讀得津津有味,百看不厭。他(岳飛),即使是在奸臣當道、國難當頭的逆境中,他也沒有做出任何一件不忠不孝的事。

透過這本書我才真正體會到岳飛“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的重大含義。我可真佩服岳飛有膽有識,有陰有謀,武藝高強,帶領岳家人憑藉着自身的實力與計謀,打得金兵屁滾尿流。但是,最令人敬佩的還是他那顆愛國之心。

岳飛剛出生三天,家鄉就發了洪水,岳母抱着年幼的他坐着花缸逃生,而父親嶽和則被端急的洪水吞沒了。岳飛從小天資聰明,刻苦學習,苦練武功。這就註定了岳飛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自己命運,姚氏是個偉大的母親,爲了使岳飛成爲忠臣,銘記在心,就在岳飛的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字。這使岳飛以後不圖金銀財寶,只圖報孝中華。

“巧試劍”武場稱雄,“槍挑小樑王”毫不畏懼,最後得到賞識抗殺金兵,卻又被奸臣秦檜用十二道令牌所害,與大兒子岳雲在風浪亭被麻繩勒死,當年岳飛39歲,大兒子岳雲23歲,他們死時狂風不做,飛沙走石,連老天爺也覺得憤憤不平。

最讓我覺得震撼的是“槍挑小樑王”,我真是佩服得岳飛心服口服,岳飛從不怕官勢,與小樑王立下生死之書,最後小樑王被岳飛一槍刺死。看了這章,我真不禁拍手叫好。

看完這本書,我相信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永久將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務必刻苦學習,長大以後像岳飛那樣“精忠報國”!

說岳全傳讀後感3

今天,我讀完了《說岳全傳》這本書。讀這本書,我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因爲這本書是白話文,雖然有些地方不太容易理解,但我覺得非常有意思,讀起來讓我愛不釋手。

這本書講述了岳飛的一生。“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爲忠家,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後人淚滿襟。”這四句足以說明岳飛的一生。岳飛從小習武,有勇有謀,一片忠心,精忠報國。他率領岳家軍同金軍打了幾十場戰役,所向披靡。後來又揮師北伐,大敗金軍,到了朱仙鎮,馬上就要直搗黃龍,取得勝利,宋高宗卻連下十二道金牌,被迫班師。後來遭到秦檜等人的陷害,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被殺死在風波亭。一個英雄就這樣被殘害了!

這本書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十七回《岳飛大戰愛華山》。岳飛讓吉青將金兀朮引到愛華山,又命大軍埋伏在山上,等到金兀朮等人進入埋伏圈,岳飛一聲令下,萬箭齊發,將金軍殺了個片甲不留。

岳飛的愛國精神,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說岳全傳讀後感4

《說岳全傳》中所寫的忠奸鬥爭是在南宋立國未穩、金兵大舉進兵中原的特殊歷史背景之下展開的。岳飛等愛國將領,力主抗戰,收復失地。而秦檜爲首的`權奸集團,則竭力主張求和。因此,愛國與、抗戰與投降,便成爲作品中反映的忠奸鬥爭的具體內容。由於最高者站在投降派一方,這就使作者和作品的主人公面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一方面頌抗戰是說岳故事固有的中心內容,也是符合作者思想的;另一方面,忠君是封建最高的準則,是“三綱之首”,作者逾越不了這個認識。

本來,在本人就是投降派的情況下,忠君與愛國二者是不可得兼的。但在《說岳全傳》裏,作者要盡力將兩者起來,結果造成了作品主題思想和岳飛性格的複雜性。作者解釋不了現實的悲劇,便在岳飛故事之外,加上了一個給人以安慰的尾巴。

因此,《說岳全傳》八十回,自然分成相對的兩大部分:前六十一回,是岳飛的“英雄譜”和“創業史”;後十九回,是岳飛死後的故事--岳飛得伸並被諡爲“精忠武穆王”。

《說岳全傳》充滿了色彩。岳飛單槍闖敵營、梁紅玉擊鼓戰金山、牛皋將金兀朮騎於胯下大笑而死等情節,都寫得有聲有色,富於感染力。《說岳全傳》的情節安排,有自己的特色。以岳飛爲中心,形成衆星拱月之勢。

總的來說《說岳全傳》通篇都是說書人口氣,語言通俗流暢、簡潔明快,情節精彩動人,是一部值得閱讀的佳作。

說岳全傳讀後感5

在南宋的歷史上,有一位名垂千古的大將,他一生追求“忠孝義”,可卻被小人陷害。但即使是在奸臣當道、國難當頭的逆境中,他也依然堅守“精忠報國”的初心。

這個人姓岳,名飛,字鵬舉。是南宋時期不折不扣的大忠臣,大孝子,好兄弟。在這本書中,還穿插了神話,更增添了故事的奇幻色彩。

傳說岳飛以前是如來頭上的一隻大鵬鳥,因爲觸犯如來而被貶下人間。在投胎之前啄死了幾隻妖怪,所以在出生之後接連被害。經神人指點,纔不被淹死,王員外收養,拜周侗爲師,結識了一幫好友。科考時,岳飛槍挑小樑王,歸途中又回到救宗澤於敵營。而此時,金兀朮正大舉進攻中原,已經攻下了不少城池。岳飛前去阻擋,眼看就要勝利時,卻被秦檜用十二道金牌召回,害死於風波亭上……之後高宗駕崩,孝宗即位,秦檜夫婦暴死,此冤情才得已昭雪。而“東窗事發”的典故也出於此。小說以岳飛之靈由佛爺啓迪頓悟因果,遂復爲佛頂大鵬,而忠臣烈士均得封贈爲結尾,雖反映着羣衆“幻將奇語慰忠魂”的願望,卻不免有些俗套。

像秦檜這樣的奸臣,都能把持朝政,那世間又何來的公道呢?而朝廷又如此昏庸無能,任由奸臣橫行拔邑,玩弄國家命運。岳飛、岳雲等三人枉死,被秦檜“秉公”辦理,朝廷卻連問都不問一聲,任由奸臣胡作非爲,幫敵人除掉了一個百姓稱讚、有勇有謀的愛國將才岳飛。這對敵方來說是大快人心、求之不得的好事,而對我們國家來說,卻是令人痛心疾首的。縱觀整個事件,我發現,岳飛的杯具其實不僅僅僅僅是他個人的杯具,更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悲哀。我們應從中吸取古人教訓,全國人民團結起來,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秀麗富強!

《說岳全傳》實際上寫了以岳飛爲首的人民的抗戰,其部隊的主要戰將都是各地起義的綠林好漢。這是本小說不同以往的地方,也是他最主要的特點。而此小說以敘述爲主,粗線條描述,使得其未免有些美中不足。但仍描繪出一位在國難當頭時,置個人得失榮辱於度外,以民族國家利益爲重,馳騁疆場,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我彷彿又看到一位武藝高強,韜略精通的統帥馳騁沙場,繼續着他未完成的夢想……

說岳全傳讀後感6

我接觸《說岳全傳》這部書是很早的,大約十多年前,我就在鄰家小兄弟那裏,借過一本來看。但是那時候年齡尚小,還看不大懂這樣的半白話半文言文小說。所以看了一兩章,便看不下去了。現在對古典小說已經有了點粗淺的認識,且有閒空,於是在網上找來,重又聽讀了一遍。這部書給我的感覺還是不錯的,故事情節曲折,人物性格鮮明,但是也有令我不滿意處。

文筆趕不上《三國演繹》《西遊記》等名著,不必說,畢竟我自己是寫不出的,不敢妄言,當仰視之。最令我失望的,便是岳飛這個人物形象,與我心目中的岳飛相差太遠了。他身上最大的毛病,就是愚忠,可以說愚忠到了極致。他的死就是一個顯著事例。關於他的死,我們且不說高宗是不是幕後主導者,——那是歷史問題,說來話長。我們只依據小說裏的說法,高宗是被秦檜矇蔽了。換句話說,高宗只是一時糊塗。而且,文中多次提到,岳飛知道是秦檜在迫害他。那麼問題來了,岳飛明明知道這是秦檜搗的鬼,他爲何不反抗呢?哪怕是密呈一份奏章,爲自己澄清一下也好。可是他並沒有這樣做——至少小說裏我沒有看到這樣的描寫。於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嶽大元帥,卻糊里糊塗死在了奸臣的手裏。

更可氣的是,你岳飛自己愚忠也就罷了,你還強拉着身邊人一起跟你愚忠。秦檜的鷹爪以朝廷的名義來抓他們,他的跟班王橫欲反抗,他卻不準動手,空着手的王橫當場被秦檜的鷹爪殺死。張憲、岳雲二人,本已經回到了湯陰老家,按理說可以逃過一劫。岳飛卻把他們叫回京城,害二人做了冤死鬼。我覺得,這些人的死,岳飛應該負全責。每個生命都是珍貴且獨立的,都有他的尊嚴和權利,我們都應該尊重。誰也沒有權利左右他人的生死。當然,岳飛這麼做,有它的正當理由。小說中他多次說過,不能壞了他的“忠名”。我想問,難道爲了成全你所謂的忠名,就可以拋棄和剝奪他人的生命麼?

誠然,我也清醒地知道,這樣的岳飛,只是文學形象,絕非歷史上真實的岳飛。岳飛是出了名的愛兵如子,他絕不會爲了一點虛名,而去傷害他的將士。我想,,作者之所以把岳飛塑造成這樣,他是想借岳飛這個人物形象來表達他自己的某些價值觀,即重名節而輕生命。只是這種價值觀,我們大多數今人不敢苟同。守節本沒有錯,忠君愛國,理所應當。即使是愚忠,也可以理解。但是爲了守住你的節操,而傷害他人的生命,就不應該了。當然,若站在更高的角度看,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價值觀,我們不認同,但應尊重。然而,我以爲,尊重生命這一核心價值觀,是永恆的,是千古不變的。因此,凡違背了這一價值觀的,都是糟粕,即是我們應該摒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