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精選10篇)

讀後感1.53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遊記讀後感(精選10篇)

西遊記讀後感 篇1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鬥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閱讀,於是再次翻開了《西遊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啓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乾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慾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在經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期後,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嚮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嚮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鬥爭也都是爲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總之,我覺得現代人對於自己的生存狀態,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爲安於現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西遊記讀後感 篇2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爲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爲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着,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小氣,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爲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着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爲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爲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西遊記讀後感 篇3

《西遊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由著名作家吳承恩寫出的作品,其中,更是充滿了神奇,精彩的神話故事。每次讀起這本書時,我就悟出一個道理,堅持加上努力纔會成功!

這部名著的主要內容是:唐僧師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在征服這些難關當中,四人也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在好幾次爭鬥中他們四人也有過想散夥的想法的但是,到最後,他們都會自動和解。最終,在師徒四人的堅持和努力當中,成功戰勝了難關,取得了真經。

《西遊記》不僅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內容,藝術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它運用了豐富的藝術和曲折的故事情節,成就了天承思的這一部重大作品! 有兩個令我討厭的角色,唐僧是一個心地善良,不畏艱險,再往直前、固執迂腐,雖然他有教養,還很善良,但是有時候他的行爲真的令我十分討厭,比如“三打白骨精”時好賴不知,趕走了孫悟空。

還有一個就是豬八戒了,這個人物是令我真煩,全局沒貢獻啥,但是關於散夥這事是一次比一次能說,稍微出點問題就逃避,還好吃懶做,一點堅持和努力的精神都沒有,妥妥的反面教材啊!

《西遊記》的主旨,也是我領悟的道理:只要我們堅持着一個目標百折不擾,努力奮鬥,就會成功。堅持到底,終會成功。挫折用智慧解決,同時,也要有團結協作的情神。

人生就如一部《西遊記》,想要成功必須要堅持與努力!

西遊記讀後感 篇4

《西遊記》是一本能夠震撼世界的小說。書中人物形象逼真,描寫傳奇,讓人不得不懷疑這本書內所描寫的到底是真是假。我也被書內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住了。

《西遊記》中爲我們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善良正直,膽小如鼠的唐僧;本領高強,頑皮好動的孫悟空;貪財好色,善良嘴饞的豬八戒;沉默寡言,爲人耿直的沙僧。他們幾個在一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孫悟空一路上降妖除魔,像“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等一些家喻戶曉的都是發生在他的身上。孫悟空也是我在此書中最喜歡的角色。因爲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保護唐僧等一路西天取經。而且在他的身上有一股蠻勁兒,凡事不做則罷,一旦要做,必定有始有終,我十分欣賞他的這一點。他還敢於挑戰,不欺軟怕硬,敢於同比他強大的勢力做鬥爭。

而八戒則不同,他好吃懶惰,貪財好色。有時會撒個謊兒,可他嘴巴笨拙,又說不好,所以經常鬧出笑話來。但是他有一點精神十分可貴,他在戰鬥中從不退縮,總是儘自己的努力去與敵人對抗。

唐僧和沙僧就更不同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慢熱型”,他倆給人的感覺就是不急不慌的。但是唐僧爲人善良,他慈眉善目的,許多人都願意與他交往。沙僧隨性子慢,但外表不俗,粗中有細,心地善良。

他們一行四人雖性格不同,武功高低不一,但他們十分團結,他們在取經的旅途中遇到了重重困難、坎坷,但他們都克服了,他們團結一心,走過了萬水千山,最後迎接他們的,只有成功!

西遊記讀後感 篇5

想必《西遊記》這部小說大家一定在5、6歲時就看過把!

我也是。這次寒假裏我又拿出這本書看了一遍。哇!重讀《西遊記》,我又有了一個想法。

你們想知道我的想法嗎?那就聽我一一道來:大家都知道,《西遊記》這部小說的主要人物有: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你們可能要問了,白龍馬不是人,爲什麼他也能叫人物呢?因爲它是小白龍變的嘛。你們覺不覺得該讓他們其中一個“下崗”呢?那你讓誰“下崗”是豬八戒?是沙僧?還是……可我認爲“一個蘿蔔一個坑”,少了誰都不成。因爲只有他們幾個人的長處、性格加起來,才能優勢互補,取得真經。

唐僧師徒四人,真辛苦。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走完了十萬八千里。在這九九八十一難裏,唐僧受盡了艱熬。悟空、八戒、沙僧一路上降妖除魔,保唐僧西去。

這幾個人物裏,你最喜歡哪個呢?很多人會喜歡孫悟空,因爲他神通廣大,會騰雲駕霧,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而且他通妖性,與妖怪打交道熟門熟路,一路上不知打了多少妖魔鬼怪。

有人可能喜歡唐僧、豬八戒、沙僧或白龍馬。因爲他們各有各的優點。老實說我也很喜歡孫悟空。

好了,我的想法都說了。你們也來說說自己的想法吧。我們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啓發。

西遊記讀後感 篇6

“白龍馬,蹄朝西,馱着唐三藏跟着三徒弟……”一聽這首熟悉的兒歌我就想起了明代大作家吳承恩先生的著作《西遊記》。

《西遊記》裏有許多叱詫風雲的人物: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孫悟空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事蹟無人不知,他一個跟頭能翻十萬八千里呢。如果我是孫悟空該多好啊,早晨睡過頭了,駕着筋斗雲,“嗖”地一下就飛到學校了。以這樣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的`速度,一日就能環遊全世界啦!假如我上課忘記帶課本了,我就拔下一根猴毛,“呼”地一吹,就變成了語文課本。孫悟空不僅有超凡的能力,還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在《西遊記》的描述中,孫悟空曾無數次地被唐僧趕出師門,但每次一聽到師傅有危險他又奮不顧身地去營救師傅,毫無怨言。豬八戒雖然好吃懶做,動不動就要散夥回他的高老莊,但是他天真無邪。三打白骨精這一段裏,唐僧因爲聽到豬八戒不斷地說孫悟空的壞話而趕走了孫悟空。其實,豬八戒的本意卻並不是如此,他原本只是想發發牢騷罷了,最後,還是豬八戒請回了孫悟空。西天取經途中,沙和尚任勞任怨,每當唐僧與孫悟空吵起來的時候,他總是替孫悟空說好話,是個厚道的人。白龍馬本是西海龍王的三太子,卻心甘情願地一路馱着師傅,是西行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今後,我要做一個像孫悟空那樣忠心耿耿的人、像沙僧那樣老實厚道的人、像唐僧那樣善良的人、像豬八戒那樣天真可愛的人。

西遊記讀後感 篇7

《西遊記》主要講了孫悟空拜師學成了七十二般變化及筋斗雲等法術,驕傲自大,自以爲是而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用法術壓到了五行山下。五百年後,唐三藏將孫悟空救出,還收了他爲徒弟一同去西天拜佛取經。取經路上,唐僧還收了豬悟能、沙悟淨和小白龍一同去。這一去,師徒四人遇盡了屍、鬼、妖、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取得了真經。師徒四人還分別成了旃檀佛、鬥戰佛、淨壇使者和金身羅漢,小白龍則恢復原形,迴歸家園。

孫悟空之所以能夠戰勝妖魔鬼怪,全是因爲他刻苦學習本領,用學到的本領解決取經路上遇到的一個個難題,披荊斬棘,保唐僧西天取經。因此,我要學習悟空這種精神,認真學習,刻苦鑽研,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去,活學活用,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一切困難。

最近一段時間,我和媽媽一起讀完了一部名著《西遊記》,《西遊記》內容精彩,很多細節描寫讓我記憶猶新。

其中,我最喜歡看的是第47回“聖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唐僧師徒歷經磨難,來到通天河,卻被滔滔江水阻擋。在附近村鎮落腳,卻又趕上那裏人正在用活人祭祀河神,唐僧師徒決定幫助人們除妖解難。孫悟空和豬八戒變作即將用來祭祀河神的童男童女,將其引出,最後將鯉魚精消滅,爲民除害。

西遊記讀後感 篇8

人們常說:“要堅持不懈地做每一件事,不能鬆懈。”可是,到底什麼叫堅持呢?讀了吳承恩創編的《西遊記》,我深深地被師徒四人那份豪情壯志給吸引住了。

這本書主要有四個性格截然不同的主人公:一心向佛的唐僧;“貪財好色”的豬八戒;正義大膽、不畏困難的孫悟空;以及心地善良的沙僧。這四種人物性格不同,形象也不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書中主要講了師徒四人一同去西天取經,面對着九九八十一難,他們堅持不懈,不畏艱辛,各種妖魔鬼怪都不是他們的對手。終於,在這種敢於闖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發下,他們取得了六百五十多部真經。也許,我就缺乏這一種精神,每次當我在面臨重重困難的時候,我都驚慌失措,甚至想一味地放棄。而現在卻不一樣了,如果我面臨着重重難關而害怕的時候,我就會翻開《西遊記》,腦子裏馬上就想出瞭解決方法。

那麼,如果師徒四人當時沒有一種堅定的信念,唐僧被怪獸抓走了,豬八戒不敢與妖怪鬥爭,沙僧沒有豬八戒的幫助,也選擇放棄,最後只剩下孫悟空與妖魔鬼怪鬥爭,怎麼可能會勝利呢?所以,我們都要像原文中的師徒學習,不但要學習他們堅持不懈的品質,還要學習他們團結一致的力量。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我們一定要披荊斬棘。比如:洗筷子,要想把每一根筷子都洗乾淨,必須要堅持不懈。《西遊記》讓我受到了一個啓發:“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堅持不懈,沒有做不好的事!

西遊記讀後感 篇9

孫悟空,想必大家都知道的一個角色。他出自於《西遊記》,是我最喜歡的這個人怎麼可能會問了:“你爲什麼喜歡他呢?”這個嘛,請聽我一一道來。

他十分勇敢。在西遊記《孫悟空大鬧天宮》這一回中,他對衆神要來捉拿他這件事毫無畏懼,反而他跟衆神反抗,雖然被二郎神捉拿了,太上老君將她丟入八卦爐中,整整燒了悟空七七四十九天,四十九天出爐時,他並沒有燒成灰燼,反而煉一雙“火眼金睛”。到了最後給還敢跟如來佛祖作對,真的很勇敢,令我感到無比的。

他神通廣大。他有定海神針——金箍棒,這件寶物可以變大變小,大時上天入地,小時像繡花針;有能上天入地的筋斗雲,悟空騎着那個筋斗雲,就像站在雲上面,可威風可帥氣了!還有他那根救命毫毛,那幾根救命毫毛可以變成任何東西:植物、動物……甚至連自己都能變,還可以用來分身,可炫酷了!

他十分堅持。在九九八十一難中,師徒四人從來都沒有放棄過,雖然孫悟空曾兩次回過花果山,但他並沒有放棄,用他機智的頭腦降了一次又一次的妖,給許多地方的平民百姓帶來幸福,最終他修成正果,被封爲“鬥戰神佛”。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人物——孫悟空,他的堅持與勇敢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夥伴們,你們也喜歡他嗎?

西遊記讀後感 篇10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大多數人喜歡的一本讀本。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到西天求佛取經的故事,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一路上歷經艱辛,跋山涉水,取得了真經。

其中孫悟空是一個最厲害的角色,他有通天的本領,有72般變化的本事,還有神奇的法力和一雙火眼金睛。在他身上具有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他天不怕地不怕,讓地下的土地公公敬佩。他讓天上的各路神仙害怕,心驚膽戰,怕他再一次大鬧天宮。在取經途中,他一次次打敗妖怪,護送唐僧平安到達西天,因此,大多數人稱他爲“齊天大聖”,他還有一個別名,名叫“美猴王”。

豬八戒是一個憨厚老實的角色,他雖然有缺點,特別能吃,他舉着他的釘耙,在危機時刻,會和大師兄們一起降妖除魔,保護師傅。

沙僧是一個服從,任勞任怨,埋頭苦幹的角色,還是一個善良的人,作爲三徒弟的他,本領可能不比孫悟空和豬八戒高強,但是他也協助師兄們一起打走妖怪,護送師傅西天取經。

唐僧是四人中的主心骨,處處爲大局着想,爲大唐的強盛不辭辛勞,不計較徒弟的一點半活的任性,以寬容之心善待徒兒。

《西遊記》這本書告訴我們,遇事要沉着冷靜,團結友好,互相幫助,才能取回真經。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團結一致,衆志成城,戰勝困難,團結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