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父與子》讀後感14篇

讀後感2.01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父與子》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父與子》讀後感14篇

《父與子》讀後感1

暑假裏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叫《父與子》的書。一看到書的標題我心裏很納悶,是不是老師弄錯書名了,平時老師都叫我們看的都是名著或散文這一類的。這次破天荒怎麼叫我們看一本漫畫書。但轉眼又暗喜,還真的謝謝老師推薦這麼好的書。因爲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漫畫書。它出自德國漫畫大師埃·卜勞恩之手。

一拿到書後我被書的畫面深深吸引了。雖然裏面沒有文字表達,但那一幅幅有趣的畫面,讓我更瞭解裏面的內容。

書中描寫了一個頭發短鬍子長幽默搞笑的父親和一個長頭髮喜歡搞惡作劇淘氣可愛的兒子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事情。

父親非常幽默,也有一點嚴格,偶爾也有一點傻傻的。兒子即淘氣又可愛的有時很聰明。比如有一次兒子的作業上課時不認真聽,於是作業就全部寫錯。之後老師就讓全體家長簽字,簽字的目的是爲了讓家長知道兒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但聰明的兒子知道如果作業拿去讓父親簽名的話,肯定會被父親罵的。於是他想了一個和父親玩簽字的遊戲。規則先讓對方蒙着眼睛簽字,於是兒子就趁父親簽字的時侯把作業開啟,這樣他父親名字就不自不覺的簽在了作業本上了。而兒子也過了“家長簽字鬼門關”。

這樣的故事很多很多。他們很勇敢。一天晚上,他們剛剛要睡覺,結果就碰見了一個圓頭鬼,鬼一看到父子倆就想去嚇他們。可他們並沒有被嚇倒。兒子反而衝了上去,把那個鬼的踢飛了。鬼立馬撿起頭,然後慘敗而逃。

可對我而言我就膽小多了。記得有一次我去宋城,興沖沖的來到“鬼屋”,但在門口排了整整排了一個多小時,當輪到我進去時,我的腳好像被什麼東西拴住了似的挪也梛不開。由此可見我是一個多麼膽小的人。

看了這本書,我也很想做一回書中的小主人公,因爲這樣可以無憂無慮的和父親玩耍還有不被因爲有太多作業所困繞。而有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

《父與子》讀後感2

假期接受了這份作業,我登上了網站,因而做起了活動。期間,讀了幾本好書,認爲《父與子》這本書是最爲有趣的。

故事的主角就是一對父子。這位爸爸體型胖胖的,是一個禿頭;兒子雖然沒有什麼特長,但是卻有着調皮、可愛的性格。這本書裏沒有一個字,但是,卻讓你一看就會明白。因爲漫畫是不需要用過多的語言去修飾的,它還是很通俗易懂的,你一看就會明白的。有一幅畫面最讓我啼笑皆非的。

故事的情節大概是這樣的:一天,媽媽做好飯菜準備叫兒子吃飯,可兒子卻突然不見了,於是,就叫想要急着吃飯的爸爸,把正在書房裏看書的兒子去叫過來。爸爸把兒子叫到了餐桌上,可是自己卻不見了。兒子又走到書房,定睛一看,原來爸爸正帶着眼鏡,有模有樣地在看書呢!兒子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彷彿在說:“你叫我去吃飯,自己卻在這兒看書!”我被逗樂了。轉而又思考起來......

我喜歡那個兒子的調皮、機靈、天真無邪,喜歡爸爸的開朗、寬容、充滿童趣。尤其是爸爸能用慧眼,發現小孩的閃光點,善於利用孩子的思維解決大人的實際問題,是多麼值得敬佩啊!在生活裏,我和爸爸也是很有趣的。

記得有一次,老爸帶我去游泳,我就突然說要和爸爸來一場游泳比賽,爸爸欣然答應了。這不用比就知道,我一個不經常游泳的人,倘若和一個有空就去游泳的“專業"選手比賽,結果肯定是很明顯的。我和爸爸迅速地跳入水中,兩臂使勁滑着水,腳不停地蹬着,頭一上一下地換着氣。只聽到岸上傳出媽媽的聲音:“快!你快到了!加油啊!”有了媽媽的鼓勵再加上我的努力。我奮力衝刺,一邊用我的"詭計”,就是踩石頭向前蹦!水深1。5米,我剛好可以。

於是,我贏了,我拍了拍後到爸爸的的肩膀說:“爸爸,別傷心哦,我們下次再比,我相信你一定能贏!”漫畫裏的父與子和生活中的父與子,實在讓人趣意縱生。《父與子》,這本讓我歡喜讓我難忘的書,不愧是一部廣爲傳閱,深入人心的經典作品!

《父與子》讀後感3

《父與子》講述了一個貧苦家庭父親與兒子的爭執不休。文中的父親就如一根鐵索,牢牢套在兒子的脖子上,不容絲毫的喘氣,即使是再多的自己的部隊,他也不允許從兒子嘴裏蹦出半句對他不好的話;但他又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爲愁苦的日子白了頭,卻自己從不傾訴,他將全部的心血都用在兒子身上,受盡了社會上的白眼,吃了別人上下八輩子吃過的苦……

這不由讓我想起我的父親。

興許這篇文章講述的就是我和父親。我總是與父親爭執,但最終落淚的總是我,他總是以家長的身份來壓制我,儘管是他的部隊。他的自以爲是有時令我很反感,隨便地說上一句,換回的就是一頓臭罵,甚至和我動手。我在家開始變得少言寡語,有時看到父母就避而繞之,儘量地在他們面前少說一句話,少做一個動作,以免惹來麻煩。甚至我有時看到父親便心頭一顫,不知所措。因此,我常常在父親的背後惡狠狠地頂上一眼,以消心頭之氣。

不,父親以前不是這樣的,他是關愛我的,可愛的,幽默的,眨眼間,全不見了,我是生活在夢幻還是現實,連我自己也不清楚。仔細一想,似乎源頭應該在兩年前,父親有了第二個女兒,也就是我的妹妹。於是,我將所有的仇恨都怪哉幼小無知的妹妹頭上,但妹妹又是那樣的天真爛漫和可愛,視仇恨靠近她時又消失了,一乾二淨,對妹妹,更多是寵愛。

但是父親對妹妹表面看來關愛倍加,但也不是非常仔細:妹妹出生四個月便被他剪指甲剪了一塊皮。他一個人獨自下樓,隨後便是妹妹從樓上滾下來。此類事太多了,但父親似乎不以爲然,認爲小孩摔摔沒事,便笑笑而過。我真想破口大罵,但能怎樣,在多也無濟於事。

今天,父親沒回來,已經8點了,他已開車出近5個小時了,就我和妹妹在家,我心中泛起莫名的不安。文章《父與子》的結局就以泛起出車禍而死,兒子大聲呼喚,破口大罵也不能是父親在站起來指着他的鼻子來批評他了……兒子連着幾天陷入恐慌,失去父親怎麼辦,以後怎麼辦……兒子心在不安也只能默默承受。

《父與子》讀後感4

“人生處處有驚喜,生活何處不舞臺?”我想用這句話來形容這本詼諧又幽默的《父與子》經典連環畫再合適不過了。

剛開始閱讀這本書,裏面一個個小故事就吸引了我的眼球。父親與兒子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無不爲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樂趣,作者僅依靠這兩位主人公,就創作了一本無子的漫畫著作,無論是在足球場的意外拍攝,還是在運動會上不可思議的冠軍,還是父子兩互相捉弄的場面,無不展現了父子倆樂觀、對生活充滿了熱愛的場景,他們之間沒有所謂的“代溝”,也沒有任何隔閡。父與子融洽地生活在一起,他們以微笑面對生活。在他倆的身上,我看見的是快樂,我聽到的是歡聲笑語,我聞到的是父與子之間的濃濃親情……

父與子在生活的舞臺上盡情展現自我,我們總是埋怨生活的枯燥,時間的飛逝,對生活很無奈,可父與子卻向我們展現了真正的生活,他們總在生活失望時重拾希望,得到驚喜,這並不是上帝給他的恩賜,而是他們回去感受身邊的美,因此他們倆找到了快樂的泉源,領路了人生的真諦。

很多人都覺得生活很無聊、乏味,在一聲聲嘆息中虛度年華,你也有着父與子那健全的體魄,登上屬於你的舞臺,在那裏釋放自我,你總以爲生活天地很狹窄,其實是你把它縮小了而已,做你想做的事情,說你想說的話,讓你的心靈飛出那囚禁了你已久的“牢籠”,去放飛你的心靈,去放飛自我,我們做事要積極向上,切不可消極度日,去像父與子那樣以微笑面對生活。

人生處處有驚喜,生活何處不舞臺?去快樂的海洋裏徜徉吧!

《父與子》讀後感5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五年級上冊語文書裏的一篇課文

文章講了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衝向他7歲兒子的學校。可教學樓已變成了廢墟。就在他感到絕望時,他突然想起他經常跟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他開始在廢墟上挖掘,不論旁人如何勸阻,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他都在挖。他就這麼挖了38個小時,終於救出了兒子和他的同學!

38個小時啊。看到這裏,我不禁爲這位父親的堅持而感嘆。那位父親就是如此,堅持在廢墟里挖掘!堅定的信念,連老天爺都爲之動容。奇蹟就這樣發生了,他的兒子沒被砸着!房頂壓下來是沒錯,可是卻形成了一個大三角,他就在這大三角里。不僅如此,還有其他14個孩子都在這!可他們的爸爸媽媽們呢,他們去哪裏了?他們沒有堅持去找孩子。

這種堅持往往是成功的最後一步,可是又有多少人能踏出這一步呢?在烈陽下跑完400米,這對大人沒問題,對我們這種嬌生慣養的小孩子可就難了。記得那次體育課的400米跑考試,沒有多少人是在1分30秒內跑完的。這些沒在1分30秒跑完的速度不是慢,而是不堅持。很多人在跑最後100米時,速度已經慢下來了。炎熱的太陽,長途的長跑,沒有多少人能夠堅持。最後一圈的時候,很多人都是走着回去的。可是有些人,跑到最後的50米時,在其他人都是走着回去的時候,咬着牙,努力讓自己跑得更快,拼着過了終點!1分29秒!這就是堅持的力量,只有堅持,才能成功!

堅持,奇蹟就會發生!

《父與子》讀後感6

讀完《地震中的父與子》我感到阿曼達父親是個偉大的人。

這位偉大的父親有多麼偉大,讓我告訴你吧!

這位父親不顧生命的危險去找他的兒子阿曼達。誰叫他離開這危險的地方他都不離開。你們知道爲什麼誰叫他離開他都不離開的原因嗎?你們猜對了嗎?因爲他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就堅持在廢墟上挖呀挖。你們知道他是怎麼挖的嗎?是的,挖的時候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而且還不吃不休的挖,這裏還可能隨時發生大爆炸,也有生命危險,可他不顧這一切。就這樣的父親堅持不懈的挖了38個小時終於救出了自己的兒子和兒子的13個同學。父親爲了什麼能在這麼危險的情況下堅持下來呢?我認爲靠的是對兒子深深的愛。

看完了《地震中的父與子》我又想到爸爸經常跟我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海。

我小時候常常想父愛如山,那我就是山上的一隻小鳥,飛來飛去自由自在的,母愛如海,那我就是海中的小魚兒,游來游去,也自由自在的。

記得我在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父親自己生病了,下雨還給我送雨傘,母親在家給我剔魚刺,我生病時他們會毫不猶豫的.不怕辛苦的帶我去醫院。

讓我記得最深的是剔魚刺那一次。記得在一次我三年級的一天放學回家肚子餓的不得了,媽媽就煮我最愛吃的紅燒魚吃。媽媽幫我剔魚刺,怕我燙了還幫我吹一吹,幫我挾最好的,我吃飽後走進房間媽媽還在桌上吃我剩下的魚,這時我纔想到媽媽不是不愛吃而是要讓我吃。

在媽媽的心裏我是最重要的。以前我總會覺得是媽媽應該做的,今天讀了文章,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媽媽的愛。這些愛深深地記在我的心裏,我一定記在心中,長大報答他們。

《父與子》讀後感7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文章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機發生大地震後,一位父親冒着生命危險,抱着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經艱辛,救出自己的兒子以及同學的故事。

當我讀到“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心中感觸很深。正因爲這句諾言,才使父親有了堅定的信念,用雙手進行了長時間的挖掘。就算一天半沒吃、沒喝、沒睡,到處都是血跡,父親也絲毫沒有放棄。

也正因爲這句諾言,才使兒子與父親的信念同樣堅定,兒子在瓦礫下忍住了因缺水、缺食帶來的折磨,頑強地活了下來。尤其是在被父親發現後,他又做出驚人之舉,那就是讓同學們先出去。“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讀到這裏,我不禁熱淚盈眶,父親挖掘了38小時,兒子等待了38小時,他們用共同的信念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信念,儘管在生活中看不見、摸不着,但是在關鍵時刻卻能發揮巨大作用,這是我以前沒有想到的。如果我們在學習上有堅定的信念,一定會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從前,我在學習上遇到不懂的問題時,連想都不想,直接跑去問媽媽,久而久之,養成了不愛思考的壞毛病。自從讀了這篇文章,我懂得了面對困難,要有堅定的信念,不能輕易放棄。有一次,我遇到一道難題,不知從何入手,一生氣便把本子放到一旁。這時候,我想起了父親在其他家長絕望地離開後苦苦挖掘的身影,於是我重新拿起本子,仔細分析,不一會兒,就解出了這道題。

學習如此,生活也是這樣,如果每個人都有堅定的信念,又不輕言放棄,那還有什麼克服不了的難題呢?

《父與子》讀後感8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我深受感動。

這篇文章記述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地震後,一位年輕的父親與他兒子的故事。父親跑到兒子的學校,看到一片廢墟的時候,他沒有放棄,堅持要從廢墟中救自己的孩子。而其它孩子的父母看到一片廢墟時都悲觀失望地走了,路過的人見到他在廢墟中不停的挖,不僅沒有幫助他,還勸阻他,甚至以爲他瘋了。可他絲毫不受外界的影響,堅持不懈地挖掘,終於創造了奇蹟,救出了兒子和14名同學。

這篇文章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話:“不論發生了什麼,我都會和你在一起。”這是一句多麼樸實、真摯的話!它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至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信任。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天崩地裂,強烈的父愛給了父親極大的勇氣使他和兒子生死不離、永不放棄!這種愛,就是一種承諾,一種責任!我從這對父子身上不由地想到了汶川大地震後發生後無數的感人故事!多少父親、母親在地震那一瞬間用身軀擋住了石板,救下了孩子。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愛需要勇氣,勇氣能創造更大的愛!

從這篇文章,我還想到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愛。上星期,我生病了,不停地拉肚子。爸爸媽媽一晚上都沒睡覺,一直守在我的身邊。半夜時,每當我睜開眼睛,總看見他們在我身邊,怕我脫水,我一醒就給我喂生理鹽水。在他們的精心照顧下,我的病很快就好了。父親母親對我的愛雖然不驚天動地,但平平淡淡的愛更令人難忘。

愛,會使人堅定和勇敢;愛,會使人產生信賴和力量;愛,會創造奇蹟!有愛的世界真好!我要像爸爸媽媽愛我一樣的去愛他們,像老師愛我一樣的去愛老師,像同學愛我一樣的去愛同學!用愛去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把這種愛傳遞下去。我要實現我的諾言!

《父與子》讀後感9

一本散發着墨香的語文課本放在我的面前,我好奇地翻閱着,一篇篇文章是多麼生動優美啊!特別是《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文章講的是19xx年,美國發生大地震,面對巨大的廢墟,許多人都絕望地放棄了救援,只有一位父親,爲了救自己的兒子,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在廢墟里挖了38小時,最後終於救出了自己的兒子和14名同學。

當我讀到“他挖了18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阻攔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時,使我深受感動。我真敬佩極了這位了不起的父親。爲了兒子,他可以不顧一切,在廢墟中挖呀挖呀,這是愛的力量的支撐,這種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真誠的愛!是不求回報的全心全意的付出。爲了孩子,生命可以不要,一切身外之物都可以捨棄。這位堅強、勇敢的父親,正因爲他心中有愛,任何事情都動搖不了他救兒子的決心。此時,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不見到兒子,決不放棄!多麼偉大的父愛啊!

讀完文章後,我想到我和爸爸雖然沒有遇到過類似文中所說的危險,但是爸爸對我的愛卻是平凡而又偉大的,他對我的愛表現在對我的學習和生活方面的關心。我原來鋼筆字寫得非常難看,爸爸發現我的字很差勁兒,心裏非常着急。就跑到書店買了小學生字帖,讓我天天練字,但是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認真練。爸爸知道後,爲了督促我,每天堅持和我一起練字。現在我的字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可離不開爸爸的幫助呀!你說,這難道不是爸爸對我的愛嗎?

雖然這篇課文我們已經學完了,但是這對偉大的父與子的所作所爲永遠留在我的心裏。當我想起他們,我就會認真地跑步,認真地學習,認真地做人。他們的偉大品質使我終身難忘,永遠激勵着我前進。

《父與子》讀後感10

這個暑假,我看了很多很多的書,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數《父與子》了。

《父與子》向我們展現了感天動地的父子情,作品中的父子倆實際上就是卜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實寫照。書中有一篇《甘爲儒子牛》的漫畫最讓我感動。《甘爲儒子牛》這漫畫講述了卜勞恩給他兒子當馬騎的故事。這一天,兒子又哭有鬧,吵着要父親給他當馬騎,父親答應了,朝着兒子指使的方向一步一步地爬去。下了樓梯,父親繼續在馬路上爬着。突然,一條狗躥了出來,“汪汪”大叫。父親以爲狗要傷害他的兒子,結果父親也像狗一樣去攻擊躥出來的那條狗!多麼偉大的父親,多麼沉重的父愛啊!寧可自己受苦,寧願自己掉價,放下尊卑與面子,唯一要做的就是讓兒子開心,保護好兒子。看到這,我的眼眶溼潤了。

儘管卜勞恩與兒子在一起無憂無慮過日子的時間很短暫,但父子倆的一舉一動無不流露出純真的父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這一切,都震撼着我的心靈!

如果,世間的每一位父母,每一位子女,都能和主人公一樣,其樂融融,那麼,我們的人生會更加美滿。

如果,每一位父母都能放下自己的顏面,去維護自己的孩子,那麼,孩子們將會被感動,以後將會更加聽話。

如果,世間的子女都懂得孝順,都把父母當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麼,世間的每一位父母都能享受天倫之樂,他們會感到無比欣慰。

希望我們的每一對父子、母女都能把對方當成自己的好朋友去看待,世間就會因此多一份友誼,多一份真誠,多一份感動。

讓我們一起去實現這個願望吧!

《父與子》讀後感11

看漫畫《父與子》有感今天,我看了《父與子》,內容是這樣的:

一天,天氣很晴朗,父親王二和兒子小剛一起出去春遊,他們來到郊外的公園。爸爸一看天氣這麼好,景色又美,就對小剛說:“兒子,來給爸爸拍張照片吧!”小剛高興地說:“好啊!我知道小山上的景色很好,我們去那兒拍吧!”爸爸欣然同意,就跟着兒子上山去了。

一路上,小剛蹦蹦跳跳走在前面。爸爸挺着個肚子邊喘氣邊往前走,他看見路邊有些美麗的花兒,心想:好風景,好天氣,再加上幾束美麗的花兒,這樣拍起來一定更好看!於是,王二就折了些花兒,繼續往前走。小鋼帶爸爸來到一處風景很美的地方,正要喊爸爸照相,卻一眼看到了他手中的花,心想:老爸是個成年人,怎麼連保護環境也做不到呢!他想說什麼,但又不知怎麼說。忽然,他眼睛一轉,自言自語地說了一聲“有了”,就朝爸爸走過去。

小剛對爸爸說:“爸爸,我想起來了,還有個更美的地方,我們去那裏拍吧!”爸爸一聽,可高興了,連忙但應到:“好!”說完有興致不哦不哦的跟着小鋼走。

小鋼把父親帶到另一個地方,王二左看右看,並不覺得美。他轉過身來,正要問兒子是怎麼了,卻看見一塊木牌:上面寫着“禁止折花”四個字。王二想到手中的花,連馬上紅了起來,一時有點不知所措。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小鋼的手中“咔喳”一聲,已經把老爸那慚愧的樣子拍了下來。爸爸叫他趕快銷燬,小剛卻不肯,他笑着說:“什麼時候你講文明保護環境了,我就把照片刪了。”

後來,他們又去黃山旅遊。王二看見有些人到處有人在寫“———到此一遊”,不禁也有一點想些寫,但他突然想起那張照片的事,結果不光自己沒寫,還勸別人別寫。小剛見爸爸大有進步,心裏很高興,就把那張照片刪了。

《父與子》這篇漫畫的意思,就是要我們保護環境。文中的小剛有巧妙的方法教育了爸爸,我們要像小剛學習,不僅自己要講文明,還要向身邊的人做宣傳。

《父與子》讀後感12

《父與子全集》,它講述了一對,善良,正直,寬容,的父子之間的故事,流淌出感動世界的父子真情,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親情漫畫。

想要了解內容,我們首先一起來看看《父與子全集》的作者:

“卜勞恩”!是德國著名漫畫家,幽默大師。1903年出生,少年時期,卜勞恩曾在工廠當過鉗工學徒,後來在菜比錫繪畫藝術學院學習,曾給一些報刊做過插畫;畢業後成爲一名自由職業畫家,開始參加各類繪畫比賽,獲得許多獎項。

作者我們瞭解完了,開始走進那感動世界的親情故事吧!

哦,對了,本書有許多許多故事,那麼我現在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

一天,老爸十分休閒,於是,他邊拿起報紙邊說:“舒舒服服看報紙嘍!”這時淘氣的兒子領來兩個小夥伴,說:“就用這個當畫板吧!噓……!”(哈!沒想到老爸居然沒發現!)看!兒子真有藝術範兒:她一隻手拿着畫筆,津津有味的畫着,另一隻手則被在後揹着。小夥伴們則津津有味的看着。“這是小船。”兒子說:“這是海鷗。”這時兒子得意地對小夥伴們說:“海邊落日,怎麼樣?”小夥伴們看完後,都驚呆了!(哈!兒子畫的的確很漂亮!)這時老爸發現了,轉過頭來,可是發現小夥伴們居然哈哈大笑:“哈哈!太陽長鬍子啦!”(這個故事的確很好玩兒!)

這本書雖然是漫畫,但是在這200多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當中讓我們體會到了誠摯的真情,同時,我還發現,這本書中,有一座愛的橋樑……

如果你也想看看這座愛的橋樑,那麼,你也來讀一讀,既幽默又感動的——《父與子全集》吧!

《父與子》讀後感13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文章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機發生大地震後,一位父親冒着生命危險,抱着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經艱辛,救出自己的兒子以及同學的故事。當我讀到“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心裏感觸很深。正因爲這句諾言,才使父親有了堅定的信念,用雙手進行了長時間的挖掘。就算一天半沒吃、沒喝、沒睡,到處都是血跡,父親也絲毫沒有放棄。也正因爲這句諾言,才使兒子與父親的信念同樣堅定,兒子在瓦礫下忍住了因缺水、缺食帶來的折磨,頑強地活了下來。尤其是在被父親發現後,他又做出驚人之舉,那就是讓同學們先出去。“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讀到這裏,我不禁熱淚盈眶,父親挖掘了38小時,兒子等待了38小時,他們用共同的信念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信念,雖然在生活中看不見、摸不着,但在關鍵時刻卻能發揮巨大作用,這是我以前沒有想到的。如果我們在學習上有堅定的信念,一定會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從前,我在學習上遇到不懂的問題時,連想都不想,直接跑去問媽媽,久而久之,養成了不愛思考的壞毛病。自從讀了這篇文章,我懂得了面對困難,要有堅定的信念,不能輕易放棄。有一次,我遇到一道難題,不知從何入手,一生氣便把本子放到一旁。這時,我想起了父親在其他家長絕望地離開後苦苦挖掘的身影,於是我重新拿起本子,仔細分析,不一會兒,就解出了這道題。學習如此,生活也是這樣,如果每個人都有堅定的信念,又不輕言放棄,那還有什麼克服不了的難題。

《父與子》讀後感14

《父與子》是一本著名的漫畫書,這是[德]埃·奧·卜勞恩著作的一篇名作。它講述的是一對父子在生活中的種種趣事。每一個小故事把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繪聲繪色地描述出來。讓我更深一步地感覺到生活的樂趣。

在《父與子》的世界裏,充滿了各種純情的生活場景和純真的人間感情。它們堅強、勇敢……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勇敢面對,解決。我記憶深刻就是《戰爭允許一切手段》:爸爸和兒子用浴缸玩海戰遊戲,老爸耍賴,按沉了兒子的船,當他得意的再按另外一隻時,兒子突然開啟的淋浴頭,澆了老爸一個落湯雞,老爸趕緊逃走,兒子趁機按沉了老爸的船。它只有簡單的六張圖片,但卻讓我感受到一種和諧相處。它彷彿用無聲的語言告訴我:我們的生活也可以這樣平凡而有趣。

看到這裏,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我的爸爸。因爲爸爸工作很忙,我和爸爸相處的時間不是很多。有一次,我完成作業後,我提議跟爸爸來一次乒乓球比賽,想不到爸爸同意了。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了會所,開始了我們父與子的較量。我們的球賽開始了,我們的比賽隨着乒乓球在有節奏地進行着。突然,爸爸猛地來了一個旋球,我飛步一擋,出界了。我憤憤不平,我得找準機會,報這個“仇”。好不容易讓我等到了機會,爸爸來了一個高球,我一個扣殺,哈哈,乾脆利落,爸爸還沒有反映過來呢。清脆的球聲、我們的笑聲匯成了一首動聽的交響曲。這天的球賽讓我與爸爸感到了無比的輕鬆。表現出融融的天倫之樂。

我用了整整一星期的時間看完了《父與子》這本書,雖然我和爸爸沒有書中那麼多精彩的故事,但我們也有那麼多的默契和快樂,我和爸爸同樣也有着深厚的感情!不過書中有些地方我還是不能理解,我想我應該再認真去體會體會!

標籤:讀後感 父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