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讀後感

讀後感1.64W

戈壁灘上,只需一棵樹,就能把大地穩穩地鎮在藍天之下。阿爾泰茫茫羣山中,只需一片純真,走夜路也能無所畏懼,這是《走夜路請放聲歌唱》腰封上的文字,也是這本書的主題,在大地上和風雨中跋涉的人,在生活中要感受生命之美。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讀後感

李娟在最前面的話中說,這些文字都與記憶有關,講“童年”、“成長”、“青春”、“改變”以及種種“瞬間”的事。文字在每一個“當時”開啟道路,大步走出。又藉助同樣的文字,在每一個“後來”沿路返回,看清自己。跟隨着她的目光我們看到她成長道路中的艱辛,小時候是沒有戶口的盲流,不停的搬家,換學校;長大後,沒有暫住證在地下黑車間打工,晚上通宵幹活,白天休息,車間裏工作,車間裏休息,還隨時擔心檢查暫住證等等,一幕幕畫面,清晰地擺在我們面前,靜靜地坐在這裏沉思,我們是否擁有回憶?我們成長中經歷的小插曲,有多少還停留在記憶中?我們是否有勇氣向普羅大衆展現自己的困苦?

通讀全書,我個人感覺李娟的感情很真摯,但缺少散文中的靈氣,文章沒有觸及我的情感,沒能引起共鳴,不是特別滿意,只有《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丟了》一文,我感覺還不錯,文中描寫我兩次“丟失”後,媽媽的急切心情,第一次丟失在三歲時,媽媽幹活回來,發現我不在,敲遍所有鄰居家的門;第二次,我二十歲時,去烏市打工,一次外出辦事,忘帶傳呼機,碰巧媽媽來烏市辦事,呼了20遍都沒回音,她坐立不安,又不停地打電話給所有親戚,發動大家聯繫烏市的熟人,看有沒有人瞭解我最近的動向。然後想法子查到我的.一些朋友的電話,向他們哭訴,請求大家聯繫到我的話一定通知她。那個擔心女兒安危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母愛在這裏彰顯……

那個沒有安全感的母親,僅僅是爲了自己嗎?爲了孩子,她們可以放棄自我的生活,全然的付出,因爲他們堅信,孩子是上天賜予他們最好的禮物,孩子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