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百年孤獨》讀後感

讀後感1.07W

《百年孤獨》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家族的一部興衰史,其脈絡就是自閉到開放,開放到繁榮;再由開放到自閉,自閉到毀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百年孤獨》讀後感,供大家閱讀參考。

《百年孤獨》讀後感

《百年孤獨》讀後感1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感觸是:這一百年裏這個家族居然沒有一件好事。真是太驚訝了!

感覺這個家族孤獨的源頭是因爲那個叫梅爾基亞德斯的人。如果沒有遇到他或許這個家族的第一人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還是那個積極向上勤奮努力的年輕族長式人物。可是這畢竟是我的感覺,也許布恩迪亞還很慶幸遇見,畢竟是梅爾基亞德斯將布恩迪亞引向科學,帶來新生。雖然這條路很孤獨,可他愛。用許嵩的話說:茫茫人海中相遇如果喜歡是緣分,如果不喜歡who cares。是不是有意義後不後悔全要當事人覺得,當事人覺得有意義,那便有意義。

讀這本書開始我覺得腦子都要炸掉了,只是名字我就蒙圈了。書看了一半了名字還是沒看懂,人物關係完全理不清。一會兒隨父姓,一會跟母姓,一會兒又有了自己的名字,一會兒又是這個人的姓和那個人的名的組合。那名字真是怎麼亂怎麼來,根本不知道誰是誰的誰。到現在不看書我也根本說不出人物的名字,一個都沒記住,這名記住裏面的人的名或姓裏的其中一個字。比如:烏什麼,梅什麼,奧什麼,阿爾什麼,以什麼,費什麼哎呀我去,真的是滿腦子漿糊。整篇文章主要就是講一個家族的人物關係,可是我偏偏看不懂名字也理不清人物關係,整本書最核心的地方缺失了,那感覺好像是失憶一樣。你說你是誰,告訴我名字了,我也有感覺可我就是想不起來啊。被外國人的名字深深地跪了,理解無能啊。

這家人的人物關係非常亂,人還特別多,但是妻子幾乎沒有。這個家族的第一個男人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有一個妻子烏爾蘇拉。這是第一對,一直到烏爾蘇拉的孫子纔有一個妻子叫什麼什麼費什麼。但是這個家族人員非常龐大。沒有妻子但是有不少兒子。布恩迪亞沒有亂搞,因爲他一心撲在他的科學事業上。但是他的兒子們,那簡直瘋了一樣,各種關係錯綜複雜。你看我說的亂?因爲我也沒理清。這個家族的 男人們普遍孤獨。第一人認識了梅爾基亞德斯走向孤獨,而其他人雖然沒見梅爾基亞德斯,但是幾乎都有研究他留下的羊皮卷,只要碰到羊皮卷就變得孤獨,好像世界只剩他自己,並不是世界拋下他而是他拋下世界。還有這個家族真是長命,生命力特別頑強。烏爾蘇拉都活到高祖母的輩分了,感覺他們能活好久。

有個男人在研究羊皮卷的時候會看到梅爾基亞德斯,烏爾蘇拉看不到,只有研究的人能看到。他想研究羊皮卷的祕密,但是研究不出來,梅爾基亞德斯說:這個祕密要等到一百年時纔會揭曉。後來烏爾蘇拉的孫子的女兒的兒子愛上了她孫子的女兒,兒子以爲他愛上的是他的姐妹,結果那個女兒其實是他的姨母。後來他們生出了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因爲愛而孕育出的生命。因爲如果這個孩子不出生他倆就是家族的最後兩個人。然而他們兩個沒有聽到過高祖母不讓近親結婚的警告。所以這個因愛而出生的孩子有一條豬尾巴。孩子出生後女人就流血不止直到死。男的傷心過度去找之前的一個xx喝的爛醉如泥。回來後發現籃子裏的孩子不見了。他還以爲是女人復活了再帶孩子,很高興。可是女人的屍體分明還在毯子下面。是產婆抱走了孩子這種想法讓他放鬆的回憶過去,直到第二天看到孩子一張乾癟的皮。他驚愕地無法動彈,也是那一瞬間羊皮卷的終極密碼向他鮮明瞭:家族的第一個人被綁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在被螞蟻吃掉。這個家族就此崩塌,還好書的最後一句說經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第二次出現。感覺鬆了一口氣的感覺,還好不會第二次出現,不然誰受得了。也算是一個圓滿結局了。

其實讀後感寫着寫着忽然感覺他們經受百年孤獨的原因並不是因爲崇尚科學或研究神祕羊皮卷,也不是因爲有無人理解的想法而內心孤獨。他們孤獨-----是因爲他們沒有愛。一百年來沒有愛!怪不得一百年都沒有一件好事發生。這太恐怖了。

我被自己上一段突如其來的想法嚇到了。不過言歸正傳朋友問我讀完有什麼感想,我吧啦吧啦說一堆,忽然就大概理清了那些名字的人物關係。好意外,沒想到看着書時一直不懂的人名關係看完後和朋友嘮叨幾句反而隱約就懂了,人物清單大致如下:

吉卜寨人梅爾基亞德斯;投卻奔的親戚麗貝卡

家族第一人: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 和他的妻子烏爾蘇拉;

他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何塞阿爾卡蒂奧,二兒子叫奧雷里亞諾.恩迪亞,還有一個小女兒叫阿瑪蘭妲;

何塞.阿爾卡蒂奧第一個發生 關係的女人庇拉爾.特爾內拉。得知庇拉爾懷孕就躲回家中,在一次和女郎發生 關係後跟着吉卜寨人走了。和庇拉爾的兒子叫阿爾卡蒂奧

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與雷梅黛絲.摩斯科特結爲夫妻。

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 死後有對雙胞胎叫何塞. 阿爾卡蒂奧第二和奧雷里亞諾第二。

不寫了。看到這我又蒙了,還是理解無能,大致烏爾蘇拉有個兒子和十七個女人有十七個兒子。奧雷里亞諾第二和費爾南達結婚並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梅梅,小女兒阿瑪蘭妲.烏爾蘇拉。梅梅有個兒子叫奧雷里亞諾,和梅梅的妹妹在一起了生了一個帶豬尾巴的孩子。

《百年孤獨》讀後感2

利用假期的時間,我總算把《百年孤獨》第二遍結束了。雖說是第二遍,但仍覺得艱澀難懂。看完了全本,心裏異常的累,不知自己到底看懂了幾分。放佛他們都在堅持着自己的理想,但是好像都未能堅持到底。

《百年孤獨》,作爲馬爾克斯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成名作,它無異是一本不容錯過的精彩小說。不少人分析這部作品,說它反映了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等等。我沒有足夠的知識供我寫下如此深刻的評論。因此只能作爲讀者,去講述這部小說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兩位迥然不同的女性——烏拉爾蘇和她的小女兒阿瑪蘭塔。

“烏爾蘇拉象丈夫一樣勤勞。她是一個嚴肅、活躍和矮小的女人,意志堅強,大概一輩子都沒唱過歌,每天從黎明到深夜,四處都有她的蹤影,到處都能聽到她那漿過的荷蘭亞麻布裙子輕微的沙沙聲。”比起那個無比經典的開頭,我想這句話要顯得平凡的多,因此通常不被人所注意——這是這本書中出現的第一句正面描述烏爾蘇拉的話語。正像書中所描述的那樣,烏爾蘇拉這樣一位看似平凡的女人,她的勤勞和堅強是她身上最爲耀眼的閃光點。她是一位妻子,一位母親。無論是她的'丈夫爲怪異的學術癡狂之時,亦或是發現她的子孫陷入了怪誕的命運之中,她都不懈地與命運抗爭着。試圖讓困境得以扭轉,讓人與人之間多一絲聯繫,統一起分散的力量。儘管最後這種嘗試仍以失敗告終,而她的晚年也在由眼疾帶來的模糊黑暗和過於長久的歲月所致的逐漸衍生的的孤獨感中度過。但她的熱情堅強,在一堆性格孤僻怪異的族人中顯得尤爲珍貴難得。而由她所操持的,幾代人同堂而居的生活,也一度是《百年孤獨》中最爲幸福美好的場景。

阿瑪蘭塔·布恩迪亞,烏爾蘇拉的小女兒,這位面容嬌俏的少女愛上了鋼琴技師皮埃特羅。嫉妒使她不惜一切一再破壞表親麗貝卡與他的婚姻,直到無意中毒死了哥哥的妻子——年幼而賢淑的蕾梅黛絲。強烈的悔意與仇恨交織,扭曲了她的心理。她與皮埃特羅交往,但卻又拒絕與他結婚,使得皮埃特羅爲此自殺。出於悔恨,她故意燒傷一隻手,終生用黑色繃帶纏起來,決心永不嫁人。但內心的孤獨、苦悶讓她難以忍受,甚至和剛剛成年的侄兒廝混,即便如此她始終無法擺脫內心的孤獨。她把自己終日關在房中縫製殮衣,縫了拆,拆了縫,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對布恩迪亞家族來說,孤獨是一種通病。或許即使不存在皮埃特羅,阿瑪蘭塔的結局並不會有多大差別。在不斷重複的命運裏,皮埃特羅是一個起點,讓阿瑪蘭塔告別了少女的活潑純真。她一生都在渴望愛情,同時一生都在排斥愛情。在這種矛盾的煎熬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烏爾蘇拉和阿瑪蘭塔的經歷,可以說是《百年孤獨》中,布恩迪亞家族命運的影射——註定與無法擺脫的孤獨相伴而老。小說中的魔幻色彩,使得家族的經歷被冠以“命運”一說。但實際上許多事物的轉變是有跡可尋的:出於人性的貪婪、嫉妒,挑起了戰爭,引發了死亡;由於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個人逐漸變得孤僻而與羣體失去聯繫,因而使得這個家族七代人始終徘徊在這種孤獨中度過了漫長的一百年。願像結尾的預言所說的那樣,此後不會再有這樣一個家族,要揹負百年的孤獨。

《百年孤獨》讀後感3

這個假期又重溫了一遍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還記得第一遍讀它的時候,我被各種“差不多”的姓名,各種倒敘、插敘給弄暈了,整個人都不好了,經過時間的沉澱再看,連同這本書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進行了解,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孤獨是可怕的。自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個多世紀,拉丁美洲幾乎都處在軍人獨裁政權的統治下。政客們的虛僞,統治者們的殘忍,民衆的盲從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歷程不斷重複着怪圈,不是前進,而是徘徊。由此孤獨的意味深長:孤獨就是不團結。作者著書的目的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衆要團結起來,走向文明,走向開放,走向繁榮。

孤獨是自閉的。《百年孤獨》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家族的一部興衰史,其脈絡就是自閉到開放,開放到繁榮;再由開放到自閉,自閉到毀滅。馬貢多文明的創始人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與妻子烏蘇拉以非凡的膽識和開放的精神,開創了馬貢多的繁榮。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曾向妻子抱怨說:“世界上正在發生不可思議的事情,咱們旁邊,就在河流對岸,已有許多各式各樣神奇的機器,可咱們仍在這兒像蠢驢一樣過日子。”因爲馬貢多隱沒在寬廣的沼澤地中,與世隔絕。他決心要開闢出一條道路,把馬貢多與外界的偉大發明連接起來。可惜的是,他卻被家人綁在一棵大樹上,幾十年後纔在那棵樹上死去。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死了,連同馬貢多的文明。之後的幾代人,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幾乎如出一轍的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孤獨、苦悶、猜忌,導致了馬貢多狹隘、落後、保守直至沒落。於是,書中結尾是:那個長豬尾巴的男孩,也就是布恩迪亞家族的第七代繼承人,他剛出生就被一羣螞蟻吃掉。

孤獨是需要摒棄的。“變現實爲幻想而又不失其真”,是魔幻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對照《百年孤獨》的現實與背景,我們不難發現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由此,我們想起了晚清政府閉關鎖國以至慘遭蹂躪的結局和新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而重新崛起的歷程。《百年孤獨》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在完成鉅著後曾有一個夙願:希望一百年孤獨的歷史永遠消失並再也不會出現。但願,作者的苦心和夙願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