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精選5篇)

讀後感1.85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精選5篇)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1

一次大地震,讓人行善的光芒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下熠熠生輝。

黃春榮,一個留守少年,一個在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他很孤單,被人視爲垃圾,爲了女孩宋佳玲,他與男生鍾雷在郊外山坳上決鬥。地震突然來臨,他和鍾雷、宋佳玲等六位少男少女被困在山上,最終,他們一起共度難關。

鍾雷,一個優秀學生、英俊少年。他把宋佳玲當成了自己的妹妹。面對黃春榮的挑釁,他選擇了決鬥。在災難面前,他突然發現,自己懂得了許多。

女主人公宋佳玲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黃春榮和鍾雷竟爲了她鬧得要決鬥,但是在地震中,這個老師眼裏成績平平、麻煩不斷的漂亮女生表現出來的卻是她堅韌一面。

大地震爆發了,六名少男少女被困在郊外,回不了鎮上。在缺水缺食、又有人受傷的情形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微妙與複雜。這幾個少年。性格和人生經歷都完全不同,其中還有好幾個還是別人眼中的“壞小孩“,他們居然能同舟共濟、共度難關。

我想,讀完這本書,你一定會從此選擇堅強!在災難面前,個人的恩怨原來如此渺小,災難讓很多人重新認識了許多事情;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展示出了最真實的自己;在災難面前,他們不管從前的利益紛爭,不管從前的矛盾,他們團結一心,走出困境。這也讓我們明白:一切的一切在危險降臨時,便統統化爲烏有。

王巨成的小說總是那麼感人。這本書對心靈的震撼,不亞於一次地震,它會告訴我們許多。讓我們緊緊擁抱在一起,感受溫暖,學會團結,學會堅強。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2

對於一本書,我一直都是以一種快速瀏覽的方式閱讀完它,之後腦子裏面就會沒有一點印象,猶如走馬觀花,讀一本書讀後感。於是,每次想起要閱讀一本書是總有種卻步的感覺,似乎對自己不再相信,漸漸地對閱讀就疏遠了。不久前在老師的推薦下,我開始閱讀這本書,希望可以從中學到一些閱讀方法,我想這樣的一本工具類型的書一定有它的意義。於是我抱着幸運的心開始閱讀。

“這是一本爲閱讀的人,或是想要成爲閱讀的人而寫的書。尤其是想要閱讀書的人。說得更具體一點,這本書是爲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能力的人而寫。”這本書開頭就說明了本書面對的羣體,閱讀靠的是自己主動去閱讀,在書中作者也談到了“只有一種方式是真正地在閱讀。沒有任何外力的幫助,你就是要讀這本書。你什麼都沒有,只憑着內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爲止。這樣的一種提升,是在閱讀時的一種腦力活動,也是更高的閱讀技巧。”

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即: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動閱讀。我覺得在這四個中分析與主動閱讀最重要,也是獲得資訊最多的層次。要想好好地閱讀一本書就必須自我要求,用心去讀纔會有效果,這正是我要加強的。俗話說:“你必須讀出言外之意,纔會有更大的收穫。”作者鼓勵讀者去寫出言外之意這樣的話就可以達到最有效的'閱讀境界,還要學會去做筆記。

之後再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並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習慣。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可以陶冶我們的性情,豐富我們的知識,擴展我們的視野,充實我們的內心,增長我們的見識。況且,我們生活的時代,是一個資訊時代,是一切都飛速發展的時代。倘若我們每一個人在這資訊時代中不讀書,不學習,不前進,我想,即使我們天資聰明,我們也很快會被人們所拋棄,被社會所淘汰,被時代所遺棄。所以,愛讀書吧!它是知識的源泉。我要要讀書,讀好書,掌握讀書的方法和技巧,高效的閱讀。

作者還從閱讀不同讀物中教會我們方法,這些就是爲了達到閱讀的最終目的,即好的閱讀,也就是主動的閱讀,不只是對閱讀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對我們的工作或事業有幫助,更能幫助我們的心智保持活力與成長。

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感受很深,以後就可以運用這些方法度更多書本,也希望在閱讀的人並且沒有找到方法的讀者可以看看這本書,可以讓自己很快地融入書本,和作者對話,找到樂趣。每一本書,不論是多麼難讀的書,在無關緊要的間隙部分就可以讀快一點。而一本好書,總會包含一些比較困難,應該慢慢閱讀的內容。這幾句話,我好喜歡,也是對我自己在讀書的時候提出的要求。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3

我有一個最好的朋友。憂愁寂寞的時刻,它陪伴我左右;緊張慌亂的時刻,它送我一個好心情;歡樂充實的季節,它教我學會珍惜;苦悶煩惱的時候,它耐心啓迪我,別用苛求的目光看世界……它就是書。而要說好書,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大概也可以算一個。

《明朝那些事兒》第一部主要講述了朱重八由一個放牛娃華麗轉身爲明朝開國皇帝的故事

元朝末期,國力衰敗,偏又逢上黃河氾濫,百姓叫苦不衷,流離失所。朱重八的家人相繼餓死,導致朱重八不得不去做了和尚。可和尚們都把雜活給他做,不過他已經很滿足了,因爲只要能混口飯吃就可以了。饑荒嚴重,迫使朱重八出門討飯。這時被抓來的民工又在河道里發現了一個只有一隻眼的石人,背上還有一句話: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於是一個個造反軍隊便如雨後春筍般陸續冒了出來。朱重八本想繼續當和尚,卻又有人揭發湯和給他寄了一封投軍信。朱重八隻得算了一掛,算出:卜逃卜守則不吉,將就兇而不妨。無奈,他被逼走上了造反路線,並改名爲朱元璋。

朱元璋憑着過人的軍事天賦、大度的品質和智慧的頭腦,一舉打敗了張士誠、陳友諒等人,著名的鄱陽湖之戰便是朱元璋和陳友諒一手打造的。此時,常遇春、徐達這樣的名將,也開始嶄露頭角。在打敗了自己的阻礙後,朱元璋開始了自己的復仇——滅元!元朝雖有像王保保那樣的名將,可面對比他們強大許多倍的朱元璋,還是顯得不堪一擊,連連搬家。當徐達縱馬奔入大都的城門,這載入史冊的一刻標誌着失去400餘年的燕雲地區收復了。打敗了元朝,朱元璋便成立了自己的國家——明。

由於朱元璋同志十分勤奮肯幹,開國沒多久就幹掉了許多人:貪官?殺!不服?殺!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恆案、藍玉案……,一個個人物倒下了,雖然有些冤,但表明了朱元璋肅貪的決心;廢除丞相、恢復生產、設定法律……,一個個政策下達了,雖然有漏洞,但證實了朱元璋治國的實力。他讓之後的藍玉給了元朝致命的一擊,還給附近的高麗王國取了一個新的稱號——朝鮮。可生命是有限的,朱元璋也已漸漸的失去了原先旺盛的精力,在將所有的事都解決後,朱元璋縱馬馳奔,向壯美山河投去最後一瞥,仰天大笑: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朱元璋駕崩後,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可九個藩王的身影又籠罩在了他的頭上,他只能削藩。本不想造反的朱棣在削藩的威脅和姚廣孝的勸說,不得不造反了!在軍事白癡李景隆的“英明指揮”下,南軍節節敗退。可此時朱棣的部下——平安又出兵平叛,朱棣差點被打敗,但如果不是朱允炆下達了勿傷我叔叔的命令和刮來刮去的大風,只怕朱棣的墳頭都可以收莊稼了。鐵鉉和盛庸的奮力抵抗還是沒能防住朱棣。之後朱棣用創造性思維讓南軍追得團團轉。最後,叛徒李景隆迎接朱棣進城,可他們發現建文帝失蹤了!之後,朱棣進行了血腥的屠殺,經過四年的造反,朱棣終於可以仰視自己的國家了。在故事中,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一個個費解的疑團,都令人回味無窮……

春秋更迭,朝代興衰,不是我們可以左右的。作爲後人,我們能做的,只是汲取古人的教訓與經驗,揚其優,棄其劣,如是而已。這,便是我讀《明朝那些事兒》的心得。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4

暑假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對於我來說,閱讀是必不可少的,它帶給我無窮的樂趣和知識。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好書——《絕佳拍檔之成長不煩惱》,這本書的作者是商曉娜,出版社是明天出版社,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雙胞胎兄弟——馬一左和馬一右。書中講的就是他們和家人、同學之間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他們兩個吵架了、運動會前他們和父母之間的商量、晚飯後他們的爸爸媽媽爭吵誰洗碗、馬一右有了微博後到處去找“粉絲”、他們的媽媽要參加考試……

在這麼多有趣的故事中,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就是他們幫老奶奶發傳單的事情。一天,馬一左和馬一右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遇見了一位發傳單的老奶奶,他們看見老奶奶的手裏拿着厚厚的一疊傳單,於是上前問道:“老奶奶,您要發多少張傳單啊?”“500張,”老奶奶說,“我還得發完才能回家去呢。”老奶奶的話讓馬一左和馬一右大吃一驚,他們覺得老奶奶好像賣火柴的小女孩那樣可憐,小女孩要賣完火柴才能回家,老奶奶要發完傳單才能回家。於是,馬一右從老奶奶的手裏搶過了一半的傳單,老奶奶愣住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馬一右說:“讓我幫你發一些傳單吧!”說着,他就跑了。馬一左也搶過一點傳單,一起幫忙派了起來。不到20分鐘,傳單就全派光了。第二天,全班同學都知道了這件事,放學後,他們突然發現,在他們後面跟着一串“小尾巴”,這條尾巴是班上的大部分同學排成一列而組成的。到了昨天發傳單地方,馬一左和馬一右發現老奶奶又在發,於是就想過去幫忙。誰知,那些同學竟然都跑了過去幫忙。老奶奶愣了在那裏,還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時,傳單已經被髮完了;馬一左和馬一右眼睛直瞪着那些同學,那些同學搶了“屬於他們”的好事……

我覺得這本書很有趣,把她推薦給大家。書中講的故事,都是我們身邊常發生的事,可是我們卻沒有用心去體會它的樂趣。其實,在我們成長的路上,除了上學、做作業,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陪着我們,只要你細心觀察,慢慢用心體會,你就會發現它無窮的樂趣。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5

在暑假裏,我閱讀了《海底兩萬裏》這本書,這本書寫得生動有趣,其中也不乏驚險和悲傷,《海底兩萬裏》寫於1870年,這本名著是凡爾納敘述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在海洋旅行真實的所見所聞!

1866年,上海的人們發現了一隻怪物,阿龍納斯參加了捕捉行動,但在捕捉行動中阿龍納斯和一些人都不幸落水,於是,他意外到了這個怪物身上,後來才發現這不是怪物,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艇,從此這個構造奇妙的潛水艇帶着他過着海底的生活,帶他環遊海底兩萬裏。

我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海底的生活是多麼的有趣啊!他們每天都吃魚,當他們的食物不夠時他們還到海底“打獵”。他們環遊了南極、大西洋。潛水艇裏非常漂亮、繁華。如果我要是能有這樣的潛水艇我也要環遊世界各地,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啦。

他們環遊世界各地過着童話般的海底生活當然是不可能事事順利的。有一次,諾第留斯號受到了衝撞,機器上的一根槓桿被弄斷了打中了一個人。當時副船長在那個人得旁邊,他奮不顧身衝上去擋在那個人的前面經受槓桿撞擊,結果那個船員後來還是得病了。尼摩船長要阿龍納斯先生爲他治病。但結果卻是讓人很傷心,那個船員只能活兩個小時了。最後,其他人爲他準備了海底葬禮。還有一次他們遊覽到南極。一天,潛艇突然被急速增多的冰層給壓在了海底下。壓着船身的冰層一共有十米厚,而船內的空氣只夠用48小時了。他們每天顧不着吃飯,從早到晚拿着鏟子去鏟冰。可他們每天只能剷掉一米厚的冰。到了晚上,寒氣增多了,早晨被他們挖掉的一米厚的冰又增高起來。就這樣,兩天過去了,尼摩船長不得不放出了倉庫內儲存的氧氣來維持生命,見挖冰的方法不行,於是他們採取用熱水去衝冰的方法。一天下來,冰層還剩4米了。最後一天,當冰層還剩1米時,船內的氧氣幾乎所剩無幾了,阿龍納斯昏了過去。突然,他感到了一股清新的空氣,那是他朋友將他們儲存的空氣給了他。於是,他們又信心大增,努力衝了出去!

它告訴了我各個我不懂的美麗的島嶼,它告訴了我康塞爾是何等的忠誠,還告訴了我許多我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作者在海底遨遊,能看見許多珍貴的魚兒,又能經歷這麼多希奇古怪的事,我是多麼的羨慕。

而且難得可貴的是,能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爲;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

這些至今仍然熱門的環保話題,早已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籲,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纔是這本書讓讀者感受豐富多采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後,啓發我們以心靈更大的收穫。

非常佩服他們都不自私自利。

佩服龍納斯教授的樂觀向上精神;佩服教授的僕人康塞爾對主子的忠心耿耿與無私精神;佩服尼摩船長的勇氣,和他那見到朋友有危險的時候就會奮不顧身的去營救的精神,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

這本書還寫了冰山封路、章魚襲擊……許多險情。這些故事情節都是非常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

不得不說,這本書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