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4篇

讀後感1.75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4篇

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4篇1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託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着某些"可愛",從而表現出種種矛盾複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作者善於透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蘊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一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裏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成爲"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峯"。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和研究,有法國評論家稱讚說:"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能力。"

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4篇2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

賈寶玉和林黛玉,一個是神瑛侍者,一個是絳珠仙草,因爲神瑛侍者的悉心照料,這株仙草修成了女體,她決定用一生的眼淚來償還他,來感激他。隨後,便與他一起下了凡,這便是爲什麼賈寶玉出生時嘴裏會含着通靈寶玉,林黛玉一生流的'淚最多的原因。賈寶玉初見林黛玉時,便覺的很熟悉,彷彿在哪裏見過一般,這也暗示了他們之間的關係非比尋常,讓人很是羨慕。

在《紅樓夢》中,有不畏世俗的賈寶玉;有善良乖巧的林黛玉;有城府頗深的薛寶釵;有心狠手辣的王熙鳳;有正直爽快的探春;有富貴榮華只是曇花一現的元春······他們各有各的性格,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象。賈府的四個千金:元春,迎春,惜春,探春,含有“原應嘆息”之意,他們的遭遇各不相同,但都是由於封建制度所造成的。

由於薛寶釵的出現,給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他們的愛情也因此受到了考驗。在賈黛剛見面時,他們對雙方都產生了好感,也爲後來的情節發展提供了線索,但在賈母他們看來,林黛玉很是乖巧,但因染疾在身,無福消受,所以,他們認爲,薛寶釵與賈寶玉纔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但驕傲寶玉和林黛玉二人愛的死去活來,所以,王熙鳳便安排了一個局,讓賈寶玉和薛寶釵結爲連理,等賈寶玉知道,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黛玉焚稿也成了這本書的經典之一,這是一個癡情之人最痛苦的做法。終於,在一聲聲寶玉中死去,賈寶玉也出家成了和尚,只留薛寶釵獨守空閨!

賈家滅亡,王熙鳳首先遭到了報應,只得將唯一的女兒託付給王姥姥,她整天在後悔中度過殘餘的人生。

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4篇3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爲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爲開頭引出着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爲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又一個國度——英國。她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傑出的、有天賦的,劇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亞。他用他畢生的經歷發揚了本國的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戲劇。

那時一個民族,他那時代不滅的靈魂,以各種形式表現着自己、充實着自己。正如莎士比亞與戲劇的微妙關係一樣,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與其說他是異步偉大的鉅著,不如說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說那是寫貴族的生活,不如說是當時時局的真實寫照。從一點點的細節來講,那種語言的魅力體現出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說那種語言的敘述找不出一斯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癥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柬書。

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4篇4

翻閱四大名著,不清楚是什麼原因,這其中,只有《紅樓夢》令我情有獨鍾。

可能是《紅樓夢》不像《三國演義》裏那樣野性,充滿着刀光劍影;不像《水滸傳》裏那樣爾虞我詐;不像《西遊記》裏那樣充滿童話色彩的情節。而《紅樓夢》所上演的是一出唯美的人間悲劇。

書中所塑造的林黛玉這一形象,讓人不禁產生讚歎其才情,哀憐其悲情的態度。林黛玉自覺淒涼,寄人籬下,於是自幼便養成了一種孤芳自賞的性格。然而這時因爲她不肯輕易信任於他人,她將自己所有的內心感受都寄託於詩詞之中,爲自己營造了一中屬於自己的安寧境界。就這樣,出現了黛玉的醒時幽怨同誰訴,蓑草寒煙無限情,有了那首千古絕唱的葬花吟。"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道盡心中無限悵惘。

但這花招繡帶,柳拂香風的悽美最終還是難逃香魂離天的結局,難以被當時社會的世俗之風所接納。在書中所建立的女兒國之中產生了許多這樣的悲劇。她們的悲劇成爲了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也是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人生悲劇。

再看看作者曹雪芹吧,生活在康熙年間的他從曾祖父曹璽起,三代四人世襲江寧織造六十年,成了烜赫一時的貴族世家。後來卻因清宮內部鬥爭激烈,其父被株連,家產被抄,家道日漸衰微。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萬分貧困。《紅樓夢》一書就寫與他淒涼困苦的晚年。當他寫這本書是,已是貧困到了極點,妻子孩兒也得跟着他苦捱。

曹氏家族由興轉衰,更是一出悲劇。曹雪芹的生平經歷也着實令人心酸,走進曹雪芹,走進他的悽美世界。讀《紅樓夢》,讓我們仔細品味這部空前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