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倫敦人》有感

讀後感7.57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倫敦人》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倫敦人就是你目之所及的那些平常人。”

——《倫敦人》作者克萊格·泰勒

倫敦,她給人大多部分的感覺都是陰沉的,充滿霧氣的,滿街移動的黑色的雨傘、大衣,間或出現在街頭的鮮亮紅色電話亭顯得格外醒目。她是神祕的,也是優雅的,從深夜的酒吧到大本鐘,倫敦是繁忙的,她不會一直保持一個模樣,她需要新的資訊和思想來衝擊、滋潤。無論是新來者,或是那樣的“倫敦人”,這座城市永遠會將嶄新的面貌展現給你。倫敦是多面的,她的人民也是多面的,她迎接了很多人,也送走了很多人。快樂,沮喪,焦慮,你可以在這裏體會到人世間所有的滋味,步履匆匆,擦肩而過。準備好了嗎?辦好護照和手續就可以入境,你來到這裏,留在這裏,你就是倫敦人。

知道《倫敦大全》嗎?這是一本用來幫助初來倫敦的人識路的手冊,時時刻刻都在更新、重新出版,試圖用一本厚厚的本子記錄下倫敦的樣貌和瞬間。你可以在上面找到自己所在的社區,周圍的超市,警察局,還有你的鄰居。晚上開啟檯燈,趴在桌子上仔仔細細檢視倫敦複雜的馬路、地鐵,在對面的某棟公寓中,另一個人也和你幹着同樣的事情,想在這個大城市中駐足。其實《倫敦大全》不僅僅是一個指南,它承載了一代倫敦人對倫敦的理解和留戀。人手一本的《倫敦大全》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信仰,一個夢想,它默默爲你指明回家的方向,向你展示一個你從不會經過的地方也仍然存在。嘿!如果你不知道怎樣去大本鐘,來看看《倫敦大全》吧。

說到底,倫敦人都是些什麼人?他們在幹些什麼?倫敦至今仍屬於英國女王統治,她的居民是一些珠光寶氣的貴婦人和闊老爺嗎?其實,貴族在英國的.比例很小,大部分倫敦人是普通的通勤者。天還未亮,有人要着急趕上第一班去往公司的電車;有人擁有自己的商店,早早起牀,開始一天的生意活兒;有的是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急於把簡歷投進各種企業的信箱,穩定,成家立業。人們很難閒下來,幾乎沒有在電影裏看到的下午茶悠閒時光。他們專注於手頭的事,誰都想在這車水馬龍的倫敦留下點兒什麼,足跡、言論什麼都好。有人說倫敦的節奏太快了,他受不了生活的潮流到處奔流,乾脆直接放棄,搬出倫敦,找出自己喜歡的慢速度。像這樣不能很好適應倫敦的人比比皆是,有人選擇離開,有人選擇留下,他們代表兩羣不同的觀念。在英國人眼中只有一個倫敦,她是最好的,是多少人擠破頭也要去的聖地。是堅持、拼搏,還是拉倒、放棄,他們做出抉擇。

也許和別的城市相比,倫敦是寂寞的。當你熱情地對別人打招呼,說聲“早上好”,別人可能只是對你冷眼相看。倫敦陰冷潮溼的空氣使她的居民包裹上一層外衣,自然地讓人們之間隔開距離,冷冷清清。雨天,你打着傘在一條一人透過的小道上和另一個人相遇,你們不由自主的收起傘側着身體勉強透過,那人估計還會說聲“對不起”,便頭也不回地向他的目的地大步走去。盯着他的背影,能感受到他背影所帶來的冷漠。你們之間所有的交集,只有那句“對不起”。這聲“對不起”裏也許包含了很多,也許什麼也不包含,在倫敦生活的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同樣變成了那個人,讓新來的倫敦人疑惑不解地望着你漸漸遠去的背影。書中有一段讓我印象很深,“兄弟,要大麻嗎?”一個男人輕聲問道,你低着頭默默走過,這是場考驗,那堅持不懈的聲音一定是測試生存意志的碼尺。你的外殼變得越來越硬,但是有人叫你“兄弟”,叫你“哥們兒”,儘管只是一瞬間,也會讓你感覺不同吧,不是嗎?

在一座巨大,複雜的城市中,失物招領處恐怕算得上很有意思的地方了。各種各樣被人們遺失的事物統統聚集到這裏,一副假牙、日本武士刀、河豚、最新的暢銷書……這裏反映了城市最具生活的一面,除了生活必需品之類的小玩意兒,還有你從未見過的東西,就連幫失主們找回丟失物品的過程也是一件快活的事,人們可能把任何東西落在任何地方。有人來這裏尋找他在地鐵上丟掉的半塊蛋糕,職員只能安慰道:“你的蛋糕可能早被人拿去當午餐了。”甚至還有人來這裏索要他的上衣,或者天鵝。倫敦有涵養的好心人不少,在路上撿到的東西大多會送往失物招領處,這可能是別的城市不能與之相比的一點。招領處陳列的一個架子上,擺滿了不同樣式的攝像機等着主人認領,而在墨西哥城,相機很容易被偷。

警察,作爲一個時刻維護城市安全的職業,他們穿梭於生與死之間,沒有足夠的心理素質和業務技巧是當不了警察的。每當你在路上遇見強盜或攔路賊時,難道第一時間腦海中浮現的求助對象不是警察嗎?幾乎每個在行業中打拼的警察都是詼諧的、幽默的,因爲處理了太多傷心難過的事情,七零八碎的尋常危機在他們看來根本算不了什麼。把罪犯送去他們該去的地方,幹着別人不願意乾的雜活,詼諧幽默中又多了一絲的自嘲。警察是保證社會安全穩定最基本的因素,就算看到令人作嘔的案發現場也要勇往直前,他們必須要對得起自己的一身制服。人們有時候會忘記警察只是個凡人,不是無所不能的超人,警察遇到危險時也想讓警察來幫助自己。英國警察自稱是全球服務意識最強的警察,在書中有一個這樣的例子:接受採訪的警員和作者坐在車裏等紅燈,旁邊車裏的一位女士在趁機看手機,他立即敲敲她的車窗,用口型提醒她綠燈亮了。我認爲英國警察和美國警察最大的不同在態度方面,前者紳士得多。警察見到過太多太多面目猙獰的屍體,連反應也變得遲鈍了,做着不斷重複的工作,沒有情緒,變得鎮定,最好的方法是跨過死亡,不要揹負着過去,以更好的狀態來面對下一場事故。

有些倫敦人不喜參與到複雜的城市交際關係中來,樂於在郊區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在附近的環境中自娛自樂,釣魚、養蜂是他們喜愛的休閒方式。這類人被叫作“城市邊緣人”。倫敦的垂釣文化一直十分有名,垂釣者知道南邊的羅瑟希德有魚,有魚的地方就有生機,大家有空便聚集在那附近的小河裏釣魚,討論哪裏的魚最好看、最肥。垂釣是一種社交方式,把有同樣愛好的人們引在一塊,共同享受彼此的熱情。隨着工業的發展,大量污水及有害物質被投放到泰晤士河中,生態破壞了,魚羣減少了。當人們終於意識到應該停一停,讓大自然休息片刻時,有魚的地方已經大量消失。人們把還沒被完全破壞的區域圍成保護區,垂釣者們開始去高檔的釣魚區,把釣到的好魚賣給工廠,垂釣變味兒了。新一代的倫敦垂釣者認爲垂釣是進階別的享受,是炫耀的資本,而老一輩的倫敦人卻永遠記住了當年和老朋友坐在河邊樸實的快樂。年輕人們望着滑鐵盧橋下卷着層層泥沙拍到岸上的波浪,很難想象之前這裏原本那麼清澈。

“一個英國人的家,就是他的堡壘”,這句話道出了所有英國人的心聲,在倫敦更是如此。成爲倫敦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買一棟房子,證明在這裏生了根,站穩了腳,不再像一片浮萍飄來飄去了。房產經紀人是人們買房過程中躲不開的一環。倫敦人總不信任他們的經紀人,懷疑他在胡扯房子的真實面積與單價,特別是那種長得古靈精怪眼神不可靠的類型,在約定的時間遲到、把定金說錯是常有的事(類似於580說成850這樣)。雖然房產經紀人被多數倫敦人所討厭,但他們仍然懷着美好的情感去看房、諮詢,充滿希望地掙夠錢。房子的鑰匙交到買主手裏的時候,不可否認是一個神聖的時刻,辛苦勞動迎來了階段性的勝利,房產經紀人目睹這個時刻時,心裏也一定十分欣慰。但快樂可能只是一時的,倫敦的房地產每六年翻一倍,倫敦人根據經濟狀況的起伏把房子調大調小,支付水電費,投入新的生活;他們的房產經紀人也會促成新的交易,一切又會變得不一樣。倫敦人和房產經紀人的關係比較微妙,互相猜疑又不得不彼此信任,因爲他們都想過得更好。

我的關於倫敦的所有資訊都來自於書本之中,對她的瞭解只談得上泛泛。倫敦人的禮貌,風度和冷漠,還有這座城市的熱情都深深吸引着我。她的人民是這座城市的靈魂。每種職業,每個家庭,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它們組合起來,形成一股火熱的能量。重要的是,她的居民都從心裏深深地愛着這裏,很多倫敦人對這裏有強烈的歸屬感,“這個地方屬於我”,這是作者在倫敦聽到最多的話。倫敦生活像一匹烈馬,經過你的萬般錘鍊,她慢慢變得溫順、溫柔。當然,任何人都可以成爲倫敦人,用你的智慧與勇氣。

標籤:倫敦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