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懸棺》讀後感1000字

讀後感1.91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懸棺》讀後感1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懸棺》讀後感1000字

下面接着講《懸棺》最後三個故事的讀後感。

《蠱鎮》、《懸棺》和《儺面》合稱民俗三部曲,看到這三個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水平,太太太好看了。而且三個故事之間有一兩個點是聯繫起來的,是同一時間相鄰地點發生的事情,在後面的故事裏知道了生個故事的後續,填平了我的遺憾,滿足了我的好奇心。覺得這三個故事和射鵰三部曲的經典很相似,強烈安利這三個故事。

《蠱鎮》

蠱師王昌林會制蠱,他的幺公細崽雖然總是暴躁且口吐髒話,但還是挺善良的,陪着王昌林跑東跑西,照顧着村子裏的老人。他的臉上紅色的圖案是蠱鎮一百年前的地圖,是天選之人,天機被人窺探到,紅色的圖案消失,同時細崽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時間在流走,過去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細崽的爸爸王四維出去打工出軌,妻子趙錦繡氣不過給他下了過量情蠱,導致他自殺死亡。這是文中出現的第一次制蠱並用上。此後王昌林得到制蠱用珍稀材料“脆蛇”同時窺得天機,細崽迅速老去並死亡,其間給細崽用上了新制幻蠱,王昌林受不了這連續的打擊,給自己也用上了幻蠱,看到了細崽還在,鎮裏的年輕人都回來了,蠱鎮恢復了往日的繁榮熱鬧。我是很希望趙錦繡和王木匠在一起的,多合適啊,趙錦繡內心有原則有堅持,王木匠有本事的,很配,趙錦繡同時失去了丈夫和兒子,王木匠來安慰她正好。在後面的章節中看到王木匠成親了,真的是驚喜,和他成親的對象一定是趙錦繡。

《懸棺》

或許越是做危險的事情的人就越是粗暴,燕子峽的來辛苦真的很暴躁,動不動就是狠打兒子來畏難-這個故事的主角。燕子峽這個地方給人一種悲壯的感覺,懸崖、摔死、懸棺、光榮,這些個關鍵詞是燕子峽人的信仰。燕子峽人世世代代都是這個生活模式,攀登懸崖,悲壯的死去,光榮的躺入懸棺。只是後來他們被迫結束這種生活。“我”見證了這個變化。

《儺面》

如果說蠱鎮離神奇差一點,那儺面就是神奇,完全是我喜歡看的類型,唱儺戲的秦安順是可以連接兩個世界,是切切實實的兩個世界。我最喜歡那個去世的老人讓秦安順轉達的話,讓後輩各自該幹嘛幹嘛,天天見的早就見膩了。這個說法完全沒有離開的不捨之情,反而很是豁達,讓我豁然開朗,覺得很安心。秦安順也時日將近了,他看到了從前,看到了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同時顏素容也壽命將終,兩個快要離開的人聚在了一起。秦安順不斷的透過面具看父母親的相親結婚的情況,(我看的淚流滿面,我也不知道爲什麼我看到這樣的畫面總是覺得很窩心忍不住流淚)直到看到他的母親生他的時候,他的壽命終於到了頭。接下來顏素容透過那個面具看到了她家的過往。從前的生活畫面在故事的描述中帶着暖黃的色調,看下去覺得無比溫馨。聚散離合在秦安順的.眼裏變得坦然豁達,這種觀念也影響着顏素容,那個同樣要離開的人,每當出現她的畫面的時候,都是一種悲涼的色彩,彷彿置身萬物凋零,風乾燥而無情的吹着的深秋,寒冬將近,無可挽回,心中只有無盡的悲哀。死對於秦安順來說是坦然接受,對顏素容來說是遺憾不捨和悲涼。

這部小說中都涉及到的話題是是時代的變遷,人們不再遵從從前的傳統的生活,年輕人都去城市裏打工掙錢,傳統面臨着消亡,整本書瀰漫着逝去的氣氛,只能用此書紀念這即將消逝的民俗。我覺得很遺憾,但又覺得結束即重生,這些民俗文化的精華一定會再次振興。時代的洪流不可阻擋,時間不會重來,但混亂只是暫時的,終究還是會平靜。我覺得無比榮幸讀到此書一看民俗文化的魅力。

標籤:懸棺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