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兄弟》讀後感

讀後感1.74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兄弟》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兄弟》讀後感

《兄弟》讀後感1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藝術力量。這種藝術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藝術概括。

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裏面。“異鄉爲異客”,不過說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佔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迴,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後兩句難以爲繼,造成後勁不足。這首詩的後兩句,如果順着“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採取另一種方式:緊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盪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茱萸,一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也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就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好象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爲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

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着力。

《兄弟》讀後感2

所謂名着,不外乎兩者——第一種叫人盡皆知,稱之耳熟;第二種叫人盡不懂,謂之深奧。這次的推薦好書活動,我一開始就徘徊於這兩種情況之間,毫無頭緒。

面前好似擺了兩道美餐:一份好吃又實在的家常菜,另一份量少卻精美的西餐,讓人選擇。

猶豫半天之後,我怯生生的拿起了前者,學名着寫讀後感也是這樣,你總得挑一份讀得懂的看。

而我的兩個選擇有——看了半年便能融會貫通的《格林童話》,和看了三年仍有疑慮的四大名着之一《紅樓夢》。

我選了前者,誰說《格林童話》不是名着了?家喻戶曉,人盡皆知,老少皆宜,那點都對得上。

原本以爲,四大名着的讀後感寫起來,可能會費時費力,而自幼就聽熟的《格林童話》,來完成一篇讀後感,應該是信手拈來。結果,還是錯了。

如果《紅樓夢》是一場用精緻的亭臺樓閣,天仙神魔編出的夢,讓人在一場亂花迷眼之後,不能自拔。那麼《格林童話》便是一座人們心中難以磨滅的水晶之城。它成功的廢去了人生中的生、老、病、死、愛離別、怨憎恨、求不得、五蘊盛之八苦。

看《格林童話》是快樂的,縱然最後的結局是如今最狗血的大團圓,但若不是這精緻的結局,又如何造就那座水晶城堡呢?

在《格林童話》裏,有許多人天生就有王冕,她們是公主,大都生活在繁華而無趣的宮殿裏,等待王子的救贖。

然後,王子救了公主,公主爲了報答,將王子送上王位,成爲了尊貴的王后,與國王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故事結束了,一切塵埃落地,作者繼續開始編織另一個大團圓。想必作者一定經歷過很多痛苦,以至於,他會沉浸在自己的夢中,妄圖編織一張又一張迷離的網,像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安慰自己。

小女孩最終見到了自己最渴望的東西,飛向了天國,這也是一個大團圓。小女孩得到了上帝的垂憐,成爲了天使。

這是在另一個平行的時空中最美好的結局。

而生活在俗世裏的公主呢?她會不會永遠的幸福下去?這是一個問題,所以,格林兄弟很委婉的用“他們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作爲結局。他只寫了生活在一起,而不是長此以往的生活下去。

因爲,他們也不能確定,時光蹉跎之後,公主兩鬢斑白之際,國王會不會用一個離開的背影,來擊破那座水晶城堡。公主會不會在感嘆色衰愛弛之時,慢慢老去。水晶皇宮會不會被更年輕的公主填滿?而國王是否還會記得曾經給予他一切的公主殿下?

王子救贖了公主,公主還給了他千百倍的報償。如同格林兄弟,殘忍的捨去了最真實的部分,用一生的幻想締造了這座水晶的宮殿。這是一個殘破而不整的故事,所以,她叫童話。所以,在人們最單純的嬰兒時期,老人家念起這個完美而古老的故事哄他們入睡。

《格林童話》是那麼純潔和完美,它無時無刻的用那雙如白色鳶尾花般的眸子打量着衆人,或許,也就是因爲那份太過完美的結局,成爲了有心人心中最傷痛的地方。

寧可割捨,也須完美。

或許,就是因爲格林兄弟知道最後真正的結局,纔會寫出那般不完整的故事,讓它成爲人們心中純真的童話,最美麗的水晶城堡。

《兄弟》讀後感3

《兄弟》上半部我認爲寫的更好,即溫馨又真實。宋凡平無疑是塑造的很好的一個人物,一個讓人流淚的好人,好父親,好丈夫。他英俊高大,正直幽默,對家庭充滿責任感,還打得一手好籃球。對兩個孩子疼愛有加,樂觀坦蕩。被抄家後若無其事地笑着用“古人的筷子”(樹枝)給他們開飯,快樂地教他們“掃堂腿”,人來卻屈辱地被“革命小將”掃堂腿,被看守期間手臂被打斷了啷噹着,但卻對孩子說這是個“啷噹着手”的遊戲,以保護他他們童稚的心靈,讓人不由想起電影《美麗心靈》裏那個父親。

他對妻子李蘭溫柔體貼呵護,處處尊重她,重建她飽嘗多年屈辱後對生活的信心,又恪守諾言,說好了到上海去接她,哪怕冒生命危險衝出被看守的監牢'也要到碼頭去乘船接她,四次被看守毒打阻撓,四次踉踉蹌蹌衝向輪船,最後被“革命羣衆”活活亂棍打死在碼頭……他真的應該反抗啊,可是他沒有,那個時代的人都不知道反抗。他的遭遇讓人痛徹心肺。

宋凡平活着時是英俊瀟灑頂天立地的偉丈夫,只因爲他是地主成分他就要被批鬥,只因爲他教孩子認字時又說了“地主宋凡平”地是天地的“地”,主是毛主席的“主”,就瞬間招來了殺身之禍。他這樣的死讓人掬一把惋惜之淚,他不該就這麼死了。

今天看來,那時的“革命羣衆”的政治信仰是多麼的單純,又是多麼的盲目狂熱多麼殘暴!以“革命”的名義就可以六親不認,濫殺無辜,指鹿爲馬,喪盡天良,嗚呼,這真的就發生在“文革時期”的中華大地上……餘華寫這些,也許就是讓我們從這些鬧劇、悲劇中反思“文革”就是一出天大的鬧劇、悲劇的實質吧。

李光頭宋剛兩個孩子在父親死後孤苦無依,建立起了深厚的兄弟情誼,沒幾年媽媽也在憂憤中死去,他們更加相依爲命。這部分都寫的溫馨可信,無論是李光頭的調皮貪吃,還是宋剛的善良懂事。

下半部分篇幅很長,卻有點故作喧囂。着重寫李光頭的.改革開放後的飛黃騰達。什麼李光頭率領十四個聾子瘸子向林紅求愛,什麼李光頭髮財後舉辦處美女大賽,什麼投靠李光頭後林紅開辦髮廊做紅燈區童鐵匠發老婆親自爲老公選小姐……大張旗鼓,大肆渲染,大開大合,但這樣的情節讓人疑心作者在故意噁心人了,目的也許爲了諷刺那些在經濟大潮中利慾薰心乾坤顛倒的衆生。唯一願意關心的是宋剛。

這個像他爸爸一樣英俊高大的宋剛,這個心靈手巧會織毛衣的宋剛,這個爲了兄弟情義隱忍自己愛情幾近木訥的宋剛,這個與林紅恩恩愛愛二十年騎着永久牌自行車接送妻子的宋剛, 讓人看不懂了。 如果說他下崗後寧肯扛大包、裝水泥,弄得腰扭傷得肺病也不肯找已發達的兄弟李光頭幫助,這是骨氣,是講做人的原則的話,那麼當他看清周遊的騙子嘴臉後爲什麼不馬上離開他回到劉鎮,還跟着他繼續南下推銷“保健品”,他的做人原則到哪去了?當週遊爲了推銷豐乳霜勸說他做豐乳手術以招徠女顧客,他竟然接受了手術時,他作爲一個有骨氣的男子漢的原則又到哪去了?說不通的,就算是爲了給林紅一個好的生活拼命掙錢也說不通的。不由覺得了宋剛這個人物的幾分昏庸,作者設計的幾分荒謬。當看到他臥軌自殺的情節時,已無淚可流。

兄弟倆,一個發跡了,一個消隕了,但他們的命運最終都化作了畸形。

《兄弟》讀後感4

從開始讀餘華的活着我就知道這個世界上能把一個詞彙寫到極致的也就是餘華了,讀完餘華的活着,我就沒再質疑過還有比活着更糟糕的事情。同樣,讀完餘華的兄弟,能把親情做到那個份上的也就是兄弟了。

讀餘華的文章,總是讓人覺得用詞過於隨意,甚至會有一些污穢不堪的詞句映入眼簾,然而,慢慢回味,才發現這纔是那個時代應該有的韻味,只有把自己完全置身於故事發生的時間和空間裏,時代感才能真正的被寫活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才能夠更鮮明。這就是餘華,這就是餘華的文章,不需要多麼華麗的辭藻,只要能夠寫到你心裏去,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兄弟這部長篇小說,主人公宋剛和李光頭原本只是村裏兩個不相干的小屁孩,連玩伴都不是,然而命運卻將他們聯繫在了一起,李光頭的媽媽李蘭在丈夫死去後,嫁給了宋剛的爸爸宋凡平,就是這個男人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中,撈起掉進糞坑的李蘭丈夫,揹着這個滿身污穢的男人走過了劉鎮的長街,一直背到李蘭家裏。他的善良給了李蘭生的希望,也就註定了宋剛和李光頭從此解不開的命運。

餘華的小說總是給你一剎那的幸福,一閃即逝的希望,原本老天爺給了李蘭一個饋贈,卻又一種更殘忍的方式收了回去,當宋凡平慘死在蘇媽的點心店前,當好心人陶青拉着板車將慘死的宋凡平拖回家中,劉鎮的長街又一次出現在讀者面前,仍舊是羣衆異樣的眼光,兩個孩子跌跌撞撞的跟在板車後面,想哭二不敢哭的可憐樣子讓讀者的心無數次跟着他們走着的腳步揪起來,而此時在上海看病的李蘭,還在焦急的等着她的丈夫接她回家。她永遠也不會想到,長途站一別卻成了夫妻倆的最後一別。

宋凡平死後,宋剛回到了爺爺那裏,開始了和爺爺相依爲命的生活,似乎命運在悄悄的分開兩個孩子,然而,李蘭的病逝,爺爺的離開,又將他們兩個綁在了一起,當李光頭拖着板車載着離去的李蘭走在劉鎮長街上,後面跟着低着頭的宋剛。兩個人像兩個幽靈一樣,在人們異樣的眼光中,懷着悲痛的心情,但是一滴淚卻沒有流。從此兄弟兩個惺惺相惜,相依爲命。

到後來林紅的出現,李光頭的發跡,兄弟倆的反目,宋剛的自殺,短短四十年,兄弟兩個卻經歷了文革和改革開放兩個截然不同的時期,文革中父親的慘死,母親的病逝,兄弟兩個悲慼的童年,再到改革開放兩個人不一樣的人生軌跡,原本一切都該是幸福的結局,頭腦靈活的李光頭透過自己的努力,終於成爲一大富豪,忠厚老實的宋剛,在一家國有企業也有着一份穩定的工作,然而林紅地出現卻註定了兩個人的悲劇。

當宋剛的屍體被兩個曾經的工友用板車拖着走在劉鎮的長街上,劉鎮已經不是當年的劉鎮了,然而劉鎮的人民還是一臉異樣的眼光,不禁讓人心裏發毛。

“板車”,“劉鎮的長街”,“異樣的眼光”,三個詞句反反覆覆出現了多次,每次的組合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悽慘的場景,時代在變,人情冷暖依舊如故,我並不清楚作者餘華心裏的情懷到底是怎樣的,只是深刻的感覺到,每次執筆寫到三個詞句的時候,那種顫慄不是一句悲傷可以體會到的。

讀餘華的書,背景感和時代感很強,置身於無數的鏡頭場景中,很容易就被代入,這就是一部著作帶給人的震撼。如果一個故事,即使用悽慘兩個字也不足以表達它的悲壯,那還有什麼可以呢?這是這本書留給我們的思索。

標籤:兄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