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王勃

唐朝詩人王勃的詩句

王勃1.37W

詩人王勃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爲“王楊盧駱”、“初唐四傑”。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唐朝詩人詩人王勃的詩句,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唐朝詩人王勃的詩句

唐朝詩人王勃的詩句【1】

1、春園作——詩人王勃

投簪下山閣,攜酒對河梁。狹水牽長鏡,高花送斷香。

繁鶯歌似曲,疏蝶舞成行。自然催一醉,非但閱年光。

2、懷仙——詩人王勃

玉架殘書隱,金壇舊跡迷。牽花尋紫澗,步葉下清溪。

瓊漿猶類乳,石髓尚如泥。自能成羽翼,何必仰雲梯。

3、別王長史——詩人王勃

別路餘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動北樑篇。

4、道觀——詩人王勃

芝廛光分野,蓬闕盛規模。碧壇清桂閾,丹洞肅鬆樞。

玉笈三山記,金箱五嶽圖。蒼虯不可得,空望白雲衢。

5、關晨度——詩人王勃

關山凌旦開,石路無塵埃。白馬高譚去,青牛真氣來。

重門臨巨壑,連棟起崇隈。即今揚策度,非是棄繻回。

6、薛華——詩人王勃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悽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7、跡寺——詩人王勃

蓮座神容儼,鬆崖聖趾餘。年長金跡淺,地久石文疏。

頹華臨曲磴,傾影赴前除。共嗟陵谷遠,俄視化城虛。

8、晚眺贈王道士——詩人王勃

金壇疏俗宇,玉洞侶仙羣。花枝棲晚露,峯葉度晴雲。

斜照移山影,回沙擁籀文。琴尊方待興,竹樹已迎曛。

9、徑——詩人王勃

10、主簿——詩人王勃

窮途非所恨,虛室自相依。城闕居年滿,琴尊俗事稀。

開襟方未已,分袂忽多違。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11、兵曹——詩人王勃

徵驂臨野次,別袂慘江垂。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

鷹風凋晚葉,蟬露泣秋枝。亭皋分遠望,延想間雲涯。

12、驛餞唐少府——詩人王勃

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

浦樓低晚照,鄉路隔風煙。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

13、府之任蜀州——詩人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爲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14、郊外——詩人王勃

東園垂柳徑,西堰落花津。物色連三月,風光絕四鄰。

鳥飛村覺曙,魚戲水知春。初晴山院裏,何處染囂塵。

15、——詩人王勃

空園歌獨酌,春日賦閒居。澤蘭侵小徑,河柳覆長渠。

雨去花光溼,風歸葉影疏。山人不惜醉,唯畏綠尊虛。

16、即事——詩人王勃

煙霞春旦賞,松竹故年心。斷山疑畫障,縣溜瀉鳴琴。

草遍南亭合,花開北院深。閒居饒酒賦,隨興欲抽簪。

柰園欣八正,鬆巖訪九仙。援蘿窺霧術,攀林俯雲煙。

代北鸞驂至,遼西鶴騎旋。終希脫塵網,連翼下芝田。

17、別薛華——詩人王勃

明月沉珠浦,風飄濯錦川。樓臺臨絕岸,洲渚亙長天。

旅泊成千裏,棲遑共百年。窮途唯有淚,還望獨潸然。

18、梵宇三覺寺——詩人王勃

杏閣披青磴,雕臺控紫岑。葉齊山路狹,花積野壇深。

蘿幌棲禪影,鬆門聽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賞滌煩襟。

19、平晚行——詩人王勃

百年懷土望,千里倦遊情。高低尋戍道,遠近聽泉聲。

澗葉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羈心何處盡,風急暮猿清。

20、還郊——詩人王勃

閒情兼嘿語,攜杖赴巖泉。草綠縈新帶,榆青綴古錢。

魚牀侵岸水,鳥路入山煙。還題平子賦,花樹滿春田。

21、亭夜宴——詩人王勃

桂宇幽襟積,山亭涼夜永。森沉野徑寒,肅穆巖扉靜。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清興殊未闌,林端照初景。

22、風——詩人王勃

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爲君起鬆聲。

23、泉宴——詩人王勃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蘭氣薰山酌,鬆聲韻野弦。

影飄垂葉外,香度落花前。興洽林塘晚,重巖起夕煙。

野色籠寒霧,山光斂暮煙。終知難再奉,懷德自潸然。

24、餞別——詩人王勃

客心懸隴路,遊子倦江干。槿豐朝砌靜,筱密夜窗寒。

琴聲銷別恨,風景駐離歡。寧覺山川遠,悠悠旅思難。

25、早發——詩人王勃

飭裝侵曉月,奔策候殘星。危閣尋丹障,回樑屬翠屏。

雲間迷樹影,霧裏失峯形。復此涼飆至,空山飛夜螢。

26、早行——詩人王勃

侵星違旅館,乘月戒徵儔。復嶂迷晴色,虛巖辨暗流。

猿吟山漏曉,螢散野風秋。故人渺何際,鄉關雲霧浮。

27、夜宿——詩人王勃

津塗臨巨壑,村宇架危岑。堰絕灘聲隱,風交樹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調砧。此時故鄉遠,寧知遊子心。

28、江亭夜月送別——詩人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羣。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詩人王勃的介紹

早年經歷  詩人王勃幼年時就非常聰慧,六歲時便能作詩,且詩文構思巧妙,詞情英邁,被父親的好友杜易簡稱讚爲“王氏三株樹”之一,表明了詩人王勃早年就顯示出傑出的文學才能。九歲時,詩人王勃讀顏師古注的《漢書》後,撰寫了《指瑕》十卷,指出顏師古的著作錯誤之處,表現了詩人王勃早年就博學多才。十歲時,詩人王勃便飽覽六經。十二歲至十四歲時,詩人王勃跟隨曹元在長安學醫,先後學習了《周易》、《黃帝內經》、《難經》等,對“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匱之數”有所知曉。

未冠而仕  龍朔三年(663年) 詩人王勃回到家鄉,寫《上絳州上官司馬書》等文章,尋找機會,積極入仕。麟德元年秋(664年), 詩人王勃上書劉祥道,直陳政見,並表明自己積極用世的決心,深得劉祥道讚賞“此神童也!”麟德二年,詩人王勃透過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獻《乾元殿頌》,借獻“頌”以圖仕進之意甚明。乾封元年(666年),詩人王勃透過李常伯上《宸遊東嶽頌》一篇,接着應幽素科試及第,授朝散郎,成爲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後,才思泉涌,筆端生花,撰《乾元殿頌》,文章綺麗,驚動聖聽。唐高宗見此頌詞,歌功頌德,詞美義壯,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爲,驚歎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詩人王勃的文名也爲之大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傑”,並推爲首位。

禍起《鬥雞賦》  詩人王勃當上朝散郎後,經主考官的介紹,擔任沛王府修撰,並贏得了沛王李賢的歡心。一次,沛王李賢與英王李哲鬥雞,詩人王勃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討伐英王的鬥雞,以此爲沛王助興。不料此文傳到唐高宗手中,聖顏不悅,讀畢則怒而嘆道:“歪才,歪才!二王鬥雞,詩人王勃身爲博士,不進行勸誡,反倒作檄文(古代用於徵召,曉諭的政府公告或聲討、揭發罪行等的文書,現在也指戰鬥性強的批判,聲討文章。),有意虛構,誇大事態,此人應立即逐出王府。”唐高宗認爲此篇意在挑撥離間,欽命將他逐出長安。於是,詩人王勃被逐。他憑着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經營剛剛打通的仕途,就這樣毀於一旦。

二次被貶  詩人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擊,是在虢州參軍任上殺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咸亨二年(671年)秋冬,詩人王勃從蜀地返回長安參加科選。他的朋友凌季友當時爲虢州司法,說虢州藥物豐富,而他知醫識藥草,便爲他在虢州謀得一個參軍之職。就在他任虢州參軍期間,有個叫曹達的官奴犯罪,他將罪犯藏匿起來,後來又怕走漏風聲,便殺死曹達以了其事,結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虧遇大赦,沒有被處死。此事甚爲蹊蹺,詩人王勃爲什麼要保護罪犯曹達,既藏匿保護又怎能將其殺死。據新舊《唐書》所載,詩人王勃此次被禍,是因情才傲物,爲同僚所嫉。官奴曹達事,有人懷疑爲同僚設計構陷詩人王勃,或者純屬誣陷,不無道理。這次被禍,雖遇赦未丟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終結。

魂歸南海  詩人王勃因殺死官奴曹達,連累了他的父親王福疇,王福疇從雍州司功參軍被貶爲交趾縣令,遠謫到南荒之外。這件事對詩人王勃的打擊,遠遠超過對自己的懲罰。詩人王勃爲人雖有放浪不羈的一面,但他立身處世的基本原則,卻以儒家的禮法爲標尺。詩人王勃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表達了對父親的內疚心情:“如勃尚何言哉!辱親可謂深矣。誠宜灰身粉骨,以謝君父……今大人上延國譴,遠宰邊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東甌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矣。”從中可體會到身爲孝子的詩人王勃內心強烈的羞愧和自責。詩人王勃出獄後在家裏停留了一年多,這時朝廷宣佈恢復他的舊職,他已視宦海爲畏途,沒有接受。他在上元二年(675年)的秋天從洛陽出發沿運河南下,於八月中旬到達淮陰,又從淮陰到楚州,離開楚州,繼續沿運河南下,入長江後折向西行,到了江寧。大約在上元三年(676年)春夏,詩人王勃已至交趾王福疇處,見到了他生活窘困的父親。不久後,詩人王勃便踏上歸途。當時正值夏季,南海風急浪高,詩人王勃不幸溺水,驚悸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