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孟浩然

孟浩然古詩《萬山潭作》賞析

孟浩然2.77W

《萬山潭作》由孟浩然所作,詩中寫了清、閒,從神寄遊女、歸舟放歌的情境中,體現了詩人心境的悠閒、清靜、曠達、淡泊。整首詩有動有靜,沖淡之風,顯隱於動靜之中。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他的賞析!

孟浩然古詩《萬山潭作》賞析

  萬山潭作1

  垂釣坐磐石2,水清心亦閒3。

  魚行潭樹下4,猿掛島藤間。

  遊女昔解佩5,傳聞於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還6。

 【註釋】

萬山:在襄陽西北,漢水南岸,又名漢皋山。又,晉杜預刻二碑記功,“一沉萬山之下,一立峴山之上”(《晉書·杜預傳》),則萬山潭,即其沉碑處。

磐石:大石。

亦:一作“益”。

行:一作“遊”。

遊女昔解佩:據《列仙傳》載,江妃二神女嚐出遊江漢之濱,逢鄭交甫,交甫見而悅之,因請其配飾,二女遂手解佩與之,交甫受而懷之,去數十步,佩與二女俱不見。

沿月:月下順流行船。棹歌:鼓棹而歌。樂府有《棹歌行》。

 【白話譯文】

我坐在潭邊的石上垂釣,水清澈心境因此而悠閒。

魚兒在樹陰下游來游去,猿猴掛在枝上嬉戲打鬧。

神女以玉佩相贈的故事,傳說就發生在這座萬山。

我既然無緣有如此奇遇,乘月色唱着歌蕩槳而歸。

 【創作背景】

萬山,爲襄陽名勝,又有神女解佩的傳說,更增添了一層迷人的色彩。孟浩然常遊此地,這首於此得題。

【賞析】

這是一首帶有古詩意味的.律作。詩人常遊於萬山,詩集中有三首於此得題。此詩詩風古雅質樸,空逸澹宕,清心閒適。

首聯,寫詩人孟浩然沖淡的心情和垂釣之樂。垂釣本身,已樂在其中,何況靜坐磐石之上。一字“坐”更顯安閒,並且潭水清澈,與閒適的心境相默契。詩中未提一個樂字,但樂字已融入閒淡之中。

頷聯,“魚行潭樹下”,似不合理,蓋魚是水中之物,不可能行之於樹下。細細體味,潭側之樹高於潭中之魚,且樹影映入潭水之中,魚兒翕翕遊動,自由自在。故“魚行潭樹下”。在這裏,詩人雖沒有正面描寫樹的倒影,但卻可以領悟出樹的倒影的盪漾美,與游魚的動態美相互參差,更顯出美的多樣性。且“魚行”與 “猿掛”,一低一高,遙相呼應,更拓展出空間的距離美。“潭樹下”與“島藤間”,一潭一島,一樹一藤,一下一上,也顯示出對稱美。

頸聯借當地典故抒發情懷。曹植《洛神賦》中說:“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意思是鄭交甫曾遊於萬山,巧遇兩個遊山的神女,羨慕不已,向神女索取佩帶上的飾物,遊女解佩贈之,但霎時,遊女及佩飾均不見。鄭交甫悵惘良久。這個美麗的神話,爲萬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風采,也觸動着詩人的心絃,並自然地引出下句詩來。

尾聯,寫心中嚮往,求之不得,於是月下放歌,乘舟而返。遊女解佩的故事,給詩人以無窮的遐思。詩人不禁悠然神往,“沿”字用得亦極其神妙,更增添了月兒的動態美,表明不僅僅是一點月色,而是沿途通明,明月滿舟,銀輝一路,歌聲不絕。此情此景,令人嚮往。

全詩有動有靜。首、頷二聯,以靜爲主,寓動於靜;頸、尾二聯,以動爲主,寓靜於動。沖淡之風,顯隱於動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