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柳宗元

柳宗元寫江雪時的背景

柳宗元2.66W

導語:柳宗元寫江雪時的背景是怎樣的呢?柳宗元寫的江雪給我們一種寂寞的感覺,而詩人透過釣魚翁,表達自己孤獨鬱悶的心情。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柳宗元寫江雪時候的背景,歡迎閱讀!

唐順宗永貞元年,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爲首的政治革新運動。由於保守勢力與宦官的聯合反攻,致使革新失敗。因此,柳宗元被貶官到有“南荒”之稱的永州。他在任所名爲司馬,實際上是毫無實權而受地方官員監視的“罪犯”。官署裏沒有他的住處,不得不在和尚廟——龍興寺的西廂裏安身。

柳宗元自從被貶到永州之後,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託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於是,他懷着幽憤的心情,寫下了這首令人傳頌的名詩。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註釋

絕:無,沒有。

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人蹤:人的腳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編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獨:獨自。

賞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雪是美麗的,江雪是神奇的,永州的江雪更是韻味無窮……

柳宗元是傑出的,貶永的柳宗元是幸運的,能寫出《江雪》詩的柳宗元更是名留千古……

當江雪奇遇柳子時,當柳子走近江雪時,詩壇上的佳話被創造出來了——《江雪》的誕生。柳子驚奇永州的山水,驚奇永州的江雪。更驚奇江雪中有自我。

永州是湘南的一座美麗的文化古城,地理環境更是十分優越。碧綠的瀟水穿城而過,秀麗羣山環抱周圍,放眼望去,山水映襯,滿是綠色,猶如上帝精心打製的一塊綠寶石,讓這座古城永遠放射着生命和青春的光彩。然而,永州古城最令人陶醉的景緻還是雪景。當漫天大雪給羣山換上銀裝時,到處是白皚皚的一片。在這個銀色的世界裏,瀟水像套在古城脖子上的寶石項鍊,格外醒目,綠得發亮。這種迷人的美具有唯一性,她只屬於永州,只屬於永州的.江雪奇景。一千多年前,當滿是疲憊和創傷的柳宗元來到永州時,他幸運了,永州也幸運了。永州的山水成就了他的文學才華,他的文學才華表現永州的山水之美,《江雪》詩是明證。當然,《江雪》不是純寫景的詩,而是借永州特有的景色抒發詩人特有的情懷。因此,讀這首詩時,不能簡單地視爲寫景詩,必須要多角度、多層面地去感受這首詩豐富的內涵和永恆的魅力,去感受柳子的存在。

一、藝術的畫面。

《江雪》詩展示出來的最表層的美,是視覺上雪景的構圖。“雪”無疑是詩人要寫的重要內容。如何寫好雪?是此詩寫景的關鍵。詩人頗具匠心,他以畫家的眼光、作畫的方法,準確地表現了景物間的存在對應關係:大與小,虛與實,背景與中心。然後,構成了一幅爲後人叫絕的雪景畫面——寒江釣雪。前兩句是畫面的背景,是寫“大”景和“虛”景。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兩句中,沒有一個“雪”字,但寫出了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觀境界,具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韻味。“千山”、“萬徑”極平常的用語措辭,既扣住了永州多山的自然地理特徵,又把漫天的雪景寫得無限開闊,遠遠超出了視力所及,給人以無涯的想象。“鳥飛絕”、“人蹤滅”是從大雪後的效果,啓發讀者去想象雪之大。後兩句是畫面的中心是寫“小”景和“實”景。因瀟水在嚴冬不結冰的,纔有了披蓑戴笠的漁翁垂釣寒江的這幅畫面中心。孤獨的漁翁與大雪背景形成對照,因爲有漁翁,雪的背景被反襯得更加遼闊、深遠。因爲有漫天雪景的映襯,漁翁也越發顯得生動而有內涵。作者正確處理了各景物的關係,是此詩具有畫意的重要原因。所以有人說,藝術是一種關係的表現。

二、玄妙的禪趣。

透過詩的表層的畫面,深入詩中,就可以發現,禪趣是深藏在詩中的內涵之一。有學者說,《江雪》詩“呈現一種不可言喻的禪說”。這評價很到位,禪味是柳宗元詩歌特徵之一,在《江雪》中更是明顯。作者懂禪理,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江雪》詩的禪味在那裏呢?一是,創造了一個寂靜空無的境界。詩中所寫的闊大的境界,完全是一個一塵不染、一聲不響的白漫漫大地真乾淨的空無世界。除雪之外,千山之中聽不到一隻鳥的啼叫,萬徑之上見不到一個人的蹤影,寂靜空無到了極點,讀者在此詩中可充分感受淨化了的靜遠、空曠、明淨和空靈,忘卻俗世裏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進入到物我兩忘的境地,享受着禪意帶來的愉悅。二是,詩化了修煉自我的艱難。漁翁獨釣寒江,顯然意不在魚。朱子刑認爲:“寒江魚伏,釣豈可得,此翁意不在魚也。”漁翁獨釣寒江的意義在那呢?應該是一種啓迪:修煉成果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是一次意志的磨練。實現某一目標要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壓力,品嚐常人不願品嚐的孤獨。就象獨釣寒江的漁翁一樣,儘管是冰天雪地,寒氣逼人,卻能淡然處之、靜定自若。此詩深含着哲理,好詩需要哲理,因爲哲理也是一種美麗。

三、孤傲的心境。

這是《江雪》詩的第三層內涵,也是作者在詩中真正表現的主要內容。詩有寫景爲主的,也有寫意爲主的。《江雪》寫的顯然不是實景,而是寫意。其意有二:一是抒寫孤獨之情,一是描繪傲岸之態。在遼闊背景反襯下的獨釣的漁翁,是那樣的渺小,那樣的無援。孤獨的漁翁形象顯然不是寫真,而是自我形象的象徵。獨釣寒江,應是詩人遭貶後心態的藝術的幻化。令人生寒的漫天雪景,實際上是政治上的重壓形勢的變形寫法。因大雪嚴寒的威力而出現的“鳥飛絕”、“人蹤滅”的自然現象,正是當時頑固派對永貞革新力量的打擊和嚴懲而造成的畏懼的社會心理的形象描繪。然而,詩中孤獨的漁翁又是高傲的,就象詩人沒有屈服於永貞失敗一樣,漁翁藐視着冰天雪地帶來的嚴寒和寂寞。儘管“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他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妥協和退讓,而是執着地守着一葉孤舟,垂釣寒江。再看詩的取景,採用的是俯瞰角度、居高臨下式描寫,其中同樣透露出作者的一股不屈的傲氣。

由此可見,《江雪》詩不是一首簡單的詩,而是一幅優美的風景畫,一個深刻的哲理品味,一次詩人自我的內心的袒露,一種人格的閃光。特別是詩人那種在逆境中的倔強的態度、寧靜超脫的心境和孤傲狷介的個性,幾乎成爲了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家園。詩如其人,詩如其心。難怪範晞文把《江雪》列爲唐詩一流之作,給予高度地評價:“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釣雪》一首之外,極少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