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杜甫

《杜甫詩三首》八年級語文教案

杜甫1.93W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杜甫詩三首》八年級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杜甫詩三首》八年級語文教案

【教學目的】

1、瞭解每首詩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每首詩的思想感情

2、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於景的表示手法。掌握詩的景與情、事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重點】

1、瞭解每首詩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每首詩的思想感情。

2、初步鑑賞品味詩歌的美點。

3、掌握詩的景與情、事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

1、透過字面意思,掌握含蓄蘊藉的詩意。

2、初步掌握一些詩歌常見的表示手法,並體悟其表達效果。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

2、古詩五步教學法。

3、詩歌境界教學法。

【課時佈置】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詩歌到了唐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今天,讓我們走近被後人稱爲“詩聖”的杜甫,聆聽他筆下流淌出來的歌聲。

二、簡介作者和背景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詩中自稱少陵野老,後人稱他杜少陵。杜甫:號稱“詩聖”,是我國唐代偉大的實際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朽,廣泛而尖銳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內容深刻。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朝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被稱爲“詩史”。這三首詩寫於不同的歷史時期:《望嶽》寫於所謂“開元盛世”,其時詩人才二十四五歲,詩中熱情地讚美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也透露了詩人早年的遠大志向,歷來被譽爲歌詠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寫於“安史之亂”前期,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注與同情。

三、辨音識字,掃除文字障礙

1、給加粗字注音:

⑴岱宗夫如何岱(dài)

⑵決眥入歸鳥眥(zì)

⑶白頭搔更短搔(sāo)

⑷渾欲不勝簪簪(zān)

2、解釋下面加粗的詞。

⑴造化鍾神秀鍾:聚集

⑵陰陽割昏曉陰:山的北面;陽:山的南面

⑶會當凌絕頂會當:終當、終要;凌:不盡

⑷渾欲不勝簪渾:簡直

⑸蕩胸生曾雲曾:通“層”

四、朗讀課文

1、播放錄音,學生朗讀。注意詩歌的韻律、節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讀課文,學生互相評議,教師從節奏、語調、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導。

3、師生同讀,同時多媒體顯示朗讀節奏、重音,要求學生讀出感情。

4、分組朗讀交流,理解詩歌的竟境美。

五、閱讀賞析

《望嶽》:

1、學生參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首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泰山到底怎樣呢?蔥蘢的山巒在齊魯大地連綿不時望不到盡頭。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那種欣喜驚歎仰慕的情形,非常傳神。語出驚人,依樣畫葫蘆地寫出自身的`欣賞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裏的泰山,以距離之遠烘托泰山之高。這兩句是遠望泰山所見的高大形象。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寫出了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這是近望泰山所見的景象。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寫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仔細看才幹看見。這是細望泰山時所見的景象。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寫由望嶽而發生的登嶽的意願,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這顯然是詩人神遊玉皇頂之所見。

2、理解賞析詩歌的竟境美:

⑴這首詩歌描寫了泰山怎樣的特點?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

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泰山地域之廣闊(齊魯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鍾神秀),山勢之高峻(陰陽割昏曉;會當凌色頂,一賢衆山小)。

⑵全詩中最讓你感到心胸激盪的兩句?說說偏愛這兩句的理由。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寫出了詩人凌雲的壯志,勃發的雄心,表達了詩人早年兼濟天下的遠大志向。

⑶作者當時爲什麼有這樣的理解呢?

①唐朝盛世。

②詩人年輕,意氣風發。

③漫遊泰山,熱情歌頌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進而透露出詩人早年兼濟天下的遠大志向。

3、學生齊背《望嶽》。

《春望》賞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寫春望所見:國都在淪陷後已經變得殘破不堪,然而山河依舊是原來那個樣子;春天降臨到安城,然而眼前卻是亂草叢生。如此強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驚心動魄呢!一座繁華似錦的城市,曾幾何時,竟被毀壞到了“無餘物”“無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這一聯雖是寫景,卻也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寫春望所感,作者觸景生情。花鳥本爲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

詩的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深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局部──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所盼: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多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時。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急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寫所思: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之際,搔首遲疑,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青絲”爲愁所致,“搔”爲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痛。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呆板,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鏗鏘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而不衰。

五、比較兩首詩風格的異同

1、學生齊背《望嶽》《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