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素材圖片 > 圖片

象棋中的人生哲理圖片

圖片1.73W

中國象棋據說產生於戰國時期,因爲在宋玉所著的《招魂》裏講到了象棋。象棋中的人生哲理是怎麼樣的呢?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象棋中的人生哲理圖片,一起來看看吧!

象棋中的人生哲理圖片

象棋中的人生哲理1

兒時的記憶中,外公給我最深的印象便是他拿着棋子在棋盤上下棋的樣子。

在我三四歲時,經常在外公與別人切磋棋藝時,問東問西,一會兒問這是什麼,一會兒問那是什麼,與外公切磋棋藝的那個人自然很尷尬,但這時外公則會摸摸我的頭,用手指點點我的鼻尖然後說:“凱凱,‘君子觀棋——不語’知道嗎?”而我常常會按近一段時間後繼續吵鬧,這是,母親便會把我抱走,不打攪老人下棋。再大一點後,能在棋盤邊認真地觀棋了,看着棋子在棋盤上縱橫馳騁,便對象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終於在步入小學後,我結束了“觀棋”生涯,開始學習我夢寐以求的象棋。

在興趣的驅使下,我開始學習象棋,當然,我的第一任老師就是外公。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驅使,加上外公的耐心地講解,使原本困難的象棋變得簡單易懂,象走“田”,馬走“日”,變得有意思起來。一開始是,在外公和其他人下棋時給我講解,久而久之,我就可以和外公對下了,不過一直輸,但外公卻一直很耐心,每當我走出一步爲數不多的好棋後,他總是用他讚許的目光看着我,臉上的皺紋因爲笑容皺在一起,並說“好,有進步”。

在我六年級時,有一次,外公問我:“凱凱,下了這麼長時間象棋,你知道象棋是怎麼來的嗎?”我搖搖頭說:“不知道。”他說:“項羽,劉邦兩軍在廣武山上對峙,中間只隔一道山澗。漢軍雖少,但糧食充足,楚軍雖多,而糧草漸少,不能久戰。項羽決心速戰速決,劉邦堅守不出。一天忽報劉邦派使者議和,爲了摸清虛實,項羽親自到漢營。項羽對劉邦說:‘你那麼點屈指可數的士兵想和我決一雌雄?’劉邦說:‘兵不在多,而在精,我的士兵可一頂十,十頂百。’‘你就想用這些來和我議和嗎?’‘你若不服咱們先在桌上比比看。’‘比就比,怎麼個比法?’劉邦拿出一個木盤,上面堅畫九條線,橫畫十條線,形成六十四個方格,在兩邊橫線起點堅線中間四個方格打了個叉。就這樣,象棋最初的雛形便出現了。”他在講述時,擡頭仰望着天空,眼裏閃爍着光芒,彷彿他的思緒穿梭千年,見證了楚漢之爭一般。夕陽映紅外公的臉,他的思緒被晚風吹動,在空中中飄揚。接着,他對我說:“凱凱,這象棋可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其中蘊含了兵法和許多做人的道理,或許你現在無法瞭解,但隨着你年齡的增長,你會慢慢參透的。”說罷他又微微一笑,摸摸我的頭,說:“走,時間不早了,回家吧。”

現在的我棋藝見長,跟外公下棋的機會也少了,但我仍記得那天黃昏外公說的話。每當我拿起那厚重的象棋子時,我總會想起外公,想起我的童年。

象棋中的人生哲理2

兩種象棋中的“兵”

中國象棋據說產生於戰國時期,因爲在宋玉所著的《招魂》裏講到了象棋。也有人說,象棋是公元前2000年帝舜創造的,說他有個名叫象的弟弟,品行不好,無所事事,舜就做棋加以教育,故稱象棋。還有一種說法,說是由先秦時代的博戲演變而來。總之,中國象棋到宋代基本定型,因爲在宋代《士林廣記》中就有最早的象棋譜的'記載,和現在的玩法基本一致。

國際象棋的產生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產生於印度,另一種說產生於中國,但不論是印度還是中國,傳入西方後,西方人按照自己的思維習慣,進行了改造,大約在15世紀末定型爲今天的現代國際象棋。

觀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的下法,尤其是關於“兵”的遊戲規則,可以看出東西方文化和思維方式的差異。中國象棋規定:兵只能一步一步往前拱,並且只能進不能退,永遠沒有回頭路可走。遇到危險時,首先犧牲自己,“丟卒保車”。即使兵毫不畏懼,勇往向前,到了底線,也只能是小兵一個,而且此時它基本上就是一個“百無一用”的廢棋。而國際象棋中的“兵”,雖然也還是屬於最底層,也是能進不能退,但只要它衝鋒陷陣,勇往直前,一旦到達最後的底線,它就能脫胎換骨,升格成爲除了“王”之外的任何棋子!

兩種象棋關於“兵”的不同的規則,反映了東西方對普通人的不同態度。雖然它們的“兵”都是來自於最底層的,但中國象棋的“兵”永遠只是“兵”,即使它過了界,也只是可以橫行而已。這體現了封建專制下的世襲思想,“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是道道地地的封建社會“血統論”的外化。而國際象棋中的“兵”,雖然也只是個最普通、最卑微的棋子兒,但它只要奮鬥,透過努力,就有改變自己身份和命運的機會,“奴隸也可以成爲將軍”。這體現了西方人的民主精神和人文觀念,這種激勵機制滿足了那些出身寒微者的成功夢想。

象棋是人類思想、意識的物化,雖然只是模擬,但體現的卻是社會文化和思想。任何一種遊戲的內涵無不是社會價值觀的體現,真正決定遊戲的,不是遊戲的物品和玩家,而是遊戲規則。遊戲規則纔是這種文化和思想的溯源。國際象棋與中國象棋中的“兵”相比,雖然沒有從根本上去解放“人”,但與封建社會對“人”的束縛相比,不是進步了許多嗎?

標籤:象棋 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