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素材圖片 > 手抄報

交通規則手抄報初中版

手抄報2.74W

交通法規,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爲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下面爲大家分享了交通規則的手抄報,歡迎借鑑!

交通規則手抄報初中版

  交通規則手抄報圖片1

交通規則手抄報初中版 第2張

  交通規則手抄報圖片2

交通規則手抄報初中版 第3張

  交通規則手抄報圖片3

交通規則手抄報初中版 第4張

  交通規則手抄報圖片4

交通規則手抄報初中版 第5張

  交通規則手抄報圖片5

交通規則手抄報初中版 第6張

  交通規則手抄報圖片6

交通規則手抄報初中版 第7張

  交通規則手抄報圖片7

交通規則手抄報初中版 第8張

  交通規則手抄報圖片8

交通規則有哪些?

1.騎自行車應走右側自行車道。

2.過馬路應走人行道(或天橋、地下通道);遇紅燈止步,見綠燈潛行。

3.乘坐公共汽車應先下後上,勿爭先恐後,勿擠逼搶位。

4. 遵守交通規則應成爲我們的行爲規範。,

5.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靠路邊行走。

6.橫過車行道,須走人行橫道。透過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人行橫道,須遵守信號的規定;透過沒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人行橫道,須注意車輛,不準追逐、猛跑。沒有人行橫道的,須直行透過,不準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有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的,須走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

7.不準穿越、倚坐人行道、車行道和鐵路道口的護欄。

8.不準在道路上扒車、追車、強行攔車和拋物擊車。

9.學齡前兒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須有成年人帶領。

10.騎自行車不準雙手離把、攀附其他車輛或手中持物;

十大交通規矩,規範自己的駕車行爲

1、進入主路

主要現象:城市快速公路,從輔路進入主路,隨即往左併線,好一點的,是先併到中間車道,更爲勇猛的,是直接切過兩條車道,併線到快車道上。

造成後果:如果此時後面沒有來車,倒也平安無事,但如果後面有車來,這樣的駕駛動作,就逼迫後車不得不立即減速,伴隨着的,是發生追尾事故的隱患。

正確做法:進入主路後,沿最外側車道行駛一段距離,逐漸加速,直到把速度加到,與主路原有行駛車輛吻合的時候,再根據需要,決定是否往裏併線。

小建議:交通管理部門,應該在每個入口內,都規劃出足夠長的加速車道。

2、出主路

強行駛出主路

主要現象:行駛在城市快速公路或高速公路上,距離出口已經相當近了,纔想起往外併線,於是不管不顧,減速打輪。更有甚者,把車開到幾乎與出口平行的位置上了,才從最裏側的快車道上,向右做90度直角轉彎,橫切三條主幹道,把車開出主路。

造成後果:您老人家是出去了,被你攔住的幾條車道都陷於了暫時的停頓狀態。交通就是流動,在高峯的時候,一輛車一個10秒鐘的停頓,都可能帶來後面連綿百米,數百輛車長達幾分鐘的停頓。事實上,北京二、三、四環路,由於這種駕駛動作的存在,而經常陷於擁擠。

正確做法:距離出口500米的時候,用比原有速度略微低一點的車速,逐車道地向外併線,保證在距離出口100-200米的時候,車已經行駛在了出口車道上,進入出口車道之後,再把車速徹底降低,以保證安全出主路,同時又不影響主路各車道的流動。

小建議:管理部門在每個出口設立1000米、500米的提示牌;在每個出口車道上,施畫100米的實線,杜絕上述現象的發生。

3、減少車道

主要現象:道路行駛,由於故障、事故、施工、作業等原因,車道忽然減少的時候,很多駕駛者互不相讓,個個奮勇當先,似乎全都有十萬火急的事情需要處理。於是,一個死疙瘩形成了。

造成後果:死疙瘩形成容易,化解就得需要時間了,擁堵的時間反而會延長,十萬火急的事情反而難以去處理。

正確做法:在減少車道的瓶頸處,各位駕駛者自覺地採用輪流制,一邊一輛依次透過。

小建議:這條規則已經被寫進了交通法規,目前需要的是有措施保證實施,對於違反遊戲規則者,應該有處罰措施。比如對於加塞者,罰其靠邊停車休息,30分鐘後方準離去。

4、路口起步

路口變燈後 要儘快透過 提高通行效率

主要現象:也不知道是真着急還是假着急,路口紅燈變綠,不慌不忙地掛上檔、鬆開手剎,溫柔地踏下油門,車子徐徐啓動。這樣還沒等過去幾輛車,綠燈又變紅了。

造成後果:交通就是流動。該您走您就得快點,都這麼慢吞吞的,四個現代化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尚且不說,路口的車龍越來越長可是眼前就能瞧見的'。

正確做法:跟你垂直的路口開始閃燈了,就可以踩離合掛檔,你這邊只要變了綠燈,鬆開手剎跟上油,車子很快就能駛過路口。

小建議:現在駕駛證考試增加了百米之內加減檔,我看太有必要了,可以考慮再訓練訓練每位駕駛者的瞬間起步和眼觀六路。交通協管員應該把行人騎車人控制住,不該他們走的時候,車道上就不該出現他們的身影。因爲行人騎車人往往是影響路口通行能力的禍首,針對這個問題,能出臺針對行人、騎車人違章的處罰措施並保障實施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5、道路劃分

主要現象:我們的道路至今仍以車種分道,小汽車車道、混合車道、大型車車道。事實上,小汽車的動力性能雖然優越,但它的快慢最終取決於駕駛它的人。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明顯慢於車流的小汽車,按照現行交通法規,它沒有違章,但它給造成的擁堵更甚於超速的車輛。

造成後果:浪費道路資源,影響交通。

正確做法:您不打算把車開到80公里時速的時候,不妨就在最外側車道里,別往裏併線了。因爲不是每個人都打算陪着您在道路上踱步、賞景。

小建議:道路不應再以車種劃分(公交車道除外,公共汽車理應有專用道路)而應該以速度劃分,比如,可以按80Km/h、60Km/h、40Km/h三種速度,分出三條車道。超速是違章行爲,低速行駛同樣屬於違章行爲,因爲交通就是流動。

6、人行橫道

禮讓斑馬線是基本公德

主要現象:很多道路都劃了人行橫道線,但這線有何用?你見過有幾輛汽車能在線前主動停下以讓行人安全透過?非但如此,偶爾遇到一位文明駕駛者停車禮讓,後面的車便不是晃大燈,就是按喇叭,彷彿家裏有病危者需要去救護。行人們也有很多無視人行橫道的存在而任意穿行,有部分遵守規則的市民,見人行橫道線不起作用也就不再重視它的存在。

造成後果:這種惡性循環的根本原因在於:一是多數人行橫道線旁沒有信號燈;二是交通法規對於人、車事故的處理有不公平的傾向,堅定了行人違章的信心。

正確做法:見到人行橫道內有人,駕駛者就應該停下車,讓行人先過。這在很多國家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可中國確實人多,有人擔心這樣做,汽車就停在那裏別動了。所以不妨來個小的變通,如果你身後沒有汽車,你的車速又比較高,就順勢一給油過去吧,如果身後有一大串汽車呢,就應該毫不猶豫地立即停車。

小建議:上策,儘可能多地建設過街天橋過街地道,實現人車分流。中策,人行橫道都應設立信號燈。下策,弄個電子監控裝置,誰不禮讓行人,算違章,扣分罰款。還有,別再弄出什麼僞善的“強勢”“弱勢”的交通法規,助長行人騎車人無視安全的行爲。該尊重人權的時候那些專家死哪去了?

7、無徵兆的突然停車

主要現象:很多駕駛者都會遇到這樣的經歷:前面的車不知何時突然一腳剎車,停在行車道內,這種事發生概率最高的,是出租車,因爲是有乘客攔截出租車。

造成後果:後車如果跟車距離近,反應慢一點,追尾是一定的了。

正確做法:只要不是不踩急剎車,就會追尾或撞人,就應該避免踩急剎車,爲他人想想,一腳急剎下去,後面的車怎麼辦?出租車爲了乘客上車而突然剎車就更是不對了。

小建議:交通管理部門是否可以考慮,此類事件導致追尾,責任由前車負全責。那樣不會再有誰敢於冒此險,捱了撞還要賠錢給撞他的人。當然,這事的可操作性還需要做進一步研究,主要是如何界定的問題。

8、燈光使用

夜晚亂開遠光燈於人於己都很危險

主要現象:1,不管道路照明設施有多好,遠光燈永遠亮着;2,不管有沒有霧,前後霧燈伴隨着大燈一直開着;3,進出有人值守的大門或進出狹窄的衚衕,不懂得臨時關閉大燈;4,併線、轉彎或進出主路,不懂得事先打轉向燈;5,正常行車無故開雙閃燈。

造成後果:有事沒事總開着遠光,您的視線是好了,可對面的車呢,就不爲迎面而來的駕駛者考慮考慮?前霧燈倒還影響不大,後霧燈就招人討厭了,沒霧的天氣開着後霧燈,晃着後面的駕駛者,特難受。進出大門臨時關大燈,這是起碼的道德,對人家是一種尊重。併線轉彎不開轉向燈,離追尾刮蹭就不遠了,名副其實地馬路殺手。

正確做法:城市道路行駛,遠光燈的作用其實很小,能不開儘量別開,遇見門衛等,最好把大燈臨時關一會。在併線、轉彎、進出主路,一定要提前開啟轉向燈,最少閃三下後,再打輪。雙閃是爲了緊急停車的時候預備的,不是特權燈,別拿雙閃當警燈用,即使是多輛車編隊行駛,也沒有開啓雙閃燈的法律依據。把雙閃燈當作特權燈使用的人,自我感覺可能還挺好,旁邊懂行的人看了,就一個感覺:傻。

小建議:什麼大燈增亮器等東西,就應該禁止銷售,警察對行駛中的車輛,其燈光使用應有嚴格的規定、宣傳及監督。政府、的負責人,管好你們手下的司機,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身份,別老狐假虎威的,上了路就把雙閃燈開個不停,替自己和這個政府掙足了罵名。

9、喇叭使用

主要現象:倒退十幾年前,外地人很羨慕北京安靜的城市道路,可現在呢,喇叭聲連續不斷,最近五年以來,北京開車按喇叭似乎成了一種時尚。我見過很多駕駛者,只要行駛前方有人有車,甭管人家礙沒礙着他的事,喇叭聲就永遠不停。真叫一個鬧。

造成後果:越是文明的國家,就越聽不見喇叭聲。做爲駕駛者,應該從這三方面,找出自己按喇叭的原因,一是手太潮,對自己的駕車水平根本沒有信心;二是不安全意識過於強烈,對路上的任何一輛車任何一個人都抱以不放心的思想;三是以我爲尊的霸權思想,認爲只要他走在這路上,別人就得迴避退讓,你要是沒有這個意思,他就狂按喇叭不止;

正確做法:少按喇叭,最好不按喇叭。有人說,不按喇叭出事怎麼辦?其實,這是一個心態與技術相結合的問題。喇叭按多了,汽車與行人有時候比較對立,還容易引起逆反心理呢。至於車與車,更是沒有按喇叭的必要了。我經常看到併線的時候,後車按喇叭,其實路權是全民擁有的,這路不是你一個人的,人家要併線近來,只要不是加塞、只要不是硬衝,後車稍微一收油或一個輕微的剎車,問題也就解決了。非按幾下喇叭有什麼用?

小建議:嚴格管理!80年代中末期,北京城市道路,只要按喇叭就會被處罰,那時候路上就比較安靜,現在警察都不管了,喇叭聲自然大了許多。

10、誰有優先權

明確路權 熟記交法

駕駛中有個很重要的原則,優先透過權。比如,在三條車道的道路上,一輛車在最外道,一輛車在最裏道,倆車同時往中間車道併線的話,左側汽車需要禮讓右側的汽車,也就是說,位於右側車道里的車子,此時有優先透過的權力。如果倆車在同時往中間車道併線時,發生了刮蹭,警察會判左側汽車承擔主要責任。同樣道理,當您駕車進入環島時,需要注意禮讓環島內的車子,因爲此時,環島內的車擁有優先透過權。

城市的進步不光是高樓大廈有多少,汽車增加了多少輛,社會道德意識的培養纔是最重要的。可謂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中國社會最匱乏的,是社會公德。甭管是窮鄉僻壤的村長、村幹部,還是大城市裏的市長、公務員;甭管是鄉間的農婦,還是大廈裏的白領。在社會公德這個話題前面,幾乎都處於小學沒必要的水準。同樣,汽車進入家庭僅僅幾年的光景,行車道德自然匱乏得更爲嚴重。

行車道德的樹立,需要以完善而合理的法規爲後盾,嚴格而公平的執行爲手段。當現代交通意識貫穿於每個人心中時,才能換來良好的交通環境。很多國家進行了不遺餘力宣傳、教育再加上完善的法規和嚴厲地執法。我們也走到這一步了,雖晚了點,但總比保持現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