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素材圖片 > 手抄報

關於治霧減霾的手抄報

手抄報2.18W

霧和霾相同之處都是視程障礙物。但霧與霾的形成原因和條件卻有很大的差別。大家瞭解霧霾的危害性嗎?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以下是關於治霧減霾的手抄報內容吧!

霧霾相關資料

一、基本含義

霧霾,顧名思義是霧和霾。但是霧和霾的區別很大。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等顆粒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視覺障礙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煙霞)。

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多出現於秋冬季節(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國大面積霧霾天氣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霧的存在會降低空氣透明度,使能見度惡化,如果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00米以內,就將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或凝華)物的天氣現象稱爲霧(fog)。

關於治霧減霾的手抄報

霾(mái),也稱灰霾(煙霧) 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氣混濁。將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在1000-10000米的這種現象稱爲輕霧或靄(mist)。形成霧時大氣溼度應該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溼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由於液態水或冰晶組成的霧散射的光與波長關係不大,因而霧看起來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污染狀態,霧霾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尤其是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被認爲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隨着空氣質量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中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併入霧一起作爲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爲霧霾天氣。

關於治霧減霾的手抄報 第2張

二、組成成分

霾是由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組成的。它也能使大氣渾濁,視野模糊並導致能見度惡化,如果水平能見度小於10000米時,將這種非水成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程障礙稱爲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臺稱煙霞(haze)。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顆粒物這三項是霧霾主要組成,前兩者爲氣態污染物,最後一項顆粒物纔是加重霧霾天氣污染的罪魁禍首。它們與霧氣結合在一起,讓天空瞬間變得灰濛濛的。顆粒物的英文縮寫爲pm,北京監測的是pm2.5,也就是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污染物顆粒。

關於治霧減霾的手抄報 第3張

霧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這三項組成,它們與霧氣結合在一起,讓天空瞬間變得陰沉灰暗。顆粒物的英文縮寫爲pm,北京監測的是細顆粒物(pm2.5),也就是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污染物顆粒。這種顆粒本身既是一種污染物,又是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有毒物質的載體。

霾粒子的分佈比較均勻,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較小,從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徑大約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飄浮的顆粒物。由於灰塵、硫酸、硝酸等粒子組成的霾,其散射波長較長的光比較多,因而霾看起來呈黃色或橙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