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素材圖片 > 手抄報

關於迎新春手抄報

手抄報2.48W

春節到了,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勞動一年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節日的閒暇,男女老少個個臉上都洋溢着歡快的笑容。以下是小編帶來迎新春手抄報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迎新春手抄報

關於迎新春手抄報【1】

關於迎新春手抄報 第2張

關於迎新春手抄報【2】

關於迎新春手抄報 第3張

關於迎新春手抄報【3】

迎新春

除夕爲臘月最後一天,民間俗稱年三十、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大年夜”。這天從早到晚,人們忙着打掃衛生、貼對聯、包餃子、請年、接竈、放鞭、迎年等,其繁忙、熱鬧、歡樂程度甚至超過年初一。

打掃完畢,收拾停當之後。家中的男性要在日落之前,帶着香紙、鞭炮到祖塋請已故的長輩靈魂回家過年。

回家後,在大門裏橫放一木棍,叫攔門棍,然後,對着宗譜燒香、磕頭。

晚上七、八點鐘,家裏男性,來到天井,擺上供品,面向南天,將竈王像和紙一併燒掉,祭酒磕頭後,在東間鍋臺上擺上香爐、供品,將天井撒上芝麻、麥草、穀草,這叫接竈。然後全家一起喝酒、吃飯,正式進入“過年”的境界。

過年期間,不動針線,不掃地,不灑水。

除夕夜十二點,各家女人們開始煮餃子;男人們便開始燒香、燒紙、祭酒、叩頭、祭天祭神、祭祖、燃放鞭炮,之後,再祭已熟的餃子。

然後,小輩們便給長輩磕頭,磕頭時邊說:“爺爺,過年好,給您磕頭”。邊磕頭,大人們邊說好,邊分壓歲錢。

問完過年好,一家人便一塊吃餃子,誰吃到餃子裏的花生、棗、硬幣、糖果,就表示有福氣。吃到糖,是“有甜頭”,吃到硬幣,是“有錢花”,誰吃得越多表示新的一年誰就越有福氣。

吃過餃子,大家便帶着手電,出門開始拜年,路上碰到人互問“過年好”。

現在人們一般是吃完餃子之後,一家人聚在一起看春晚,大年初一再出門拜年。

送年的時間是初二夜十二點(有的是初三凌晨),將頭一碗餃子祭奠天、地和已故祖輩,放完鞭炮後,在宗譜前燒香、燒紙、祭酒、叩頭之後,吃送年餃,然後撤去院中谷草和“攔門棍”,解除家中禁止掃地和潑水的禁忌。

春節期間,嶗山村村鎮鎮扭秧歌、跑旱船、舞龍燈、踩高蹺……熱鬧非凡。

小年的竈王爺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小年”。舊日,人們會在這一天祭祀竈王爺,一系列過年的“準備活動”亦隨之開始。所以過小年也是過年活動的預演,“主要的習俗是祭竈、吃糖瓜,既有祈求家庭和睦、平安之意,也有對新年到來的祈盼”。

在民間,小年也被稱爲謝竈、祭竈節、竈王節等。由於全國各地具體風俗習慣不同,小年的日期略有不同。據公開資料顯示,一般北方會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則多是臘月二十四這天。

竈王爺是誰呢?民間有着各種不同的傳說版本,並普遍認其爲無形中的“一家之主”。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要啓程去天宮,向玉帝彙報一家人過去一年的言行得失。竈王像貼在竈牆上,兩邊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對聯。

過小年最主要的.習俗之一是祭竈,一般會擺上糖果、清水等供品,祭竈儀式一般在晚上進行。民間還曾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說法。當吉祥話說完之後,人們會在院子裏架起松枝、芝麻秸等,將舊竈王像揭下來放在上邊焚化。同時燃放鞭炮,以示爲竈王送行。

爲讓竈王爺能夠多向玉帝說好話,人們還講究在祭竈的時候將糖瓜融化,象徵性的抹一點在竈王像嘴脣上。劉一達說,這就是“二十三,糖瓜粘”一說的由來,“意味着黏住竈王爺的嘴巴,讓他不能說人們的壞話”。

“糖瓜並不是瓜果形狀,而是用麥芽糖熬製而成的。一般是圓圓的樣子,中間是空的,吃起來有些粘牙。”劉一達說,祭竈之後,大人孩子都會分吃一點糖瓜,也有祈福之意。

爲了迎接即將到了的農曆新年,“送走”竈王爺,人們開始打掃庭院、居室,清除積垢,置辦年貨……這時離着農曆除夕不過六七天日子,加上糊窗花、貼年畫等,人們一直要忙到除夕。

民間還流傳着一首“過年謠”,“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鍋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農曆二十四就是民間的“掃房日”。祭竈儀式後意味着竈王爺離開了,這時候打掃屋子,即便碰壞了什麼東西也無人責怪。

在中國,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無論是祭竈還是吃糖瓜,或者是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年俗,都表達了人們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願望。

標籤:迎新春 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