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素材圖片 > 手抄報

關於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好看

手抄報2.05W

清明節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經開始,歷代承襲爲習慣。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好看,歡迎閱讀參考!


關於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好看
  

  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好看圖片1


關於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好看 第2張
  

  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好看圖片2


關於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好看 第3張
  

  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好看圖片3

融合寒食節習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寒食節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日,傳說是在春秋時代爲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其實,從歷史的實際來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人改火習俗的遺蹟。原始社會,先民們鑽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爲禁菸節,因爲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

寒食節期間的習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後來成爲清明節主要內容的祭掃墳墓。

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

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據《漢書》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爲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詩人們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並提,如韋應物有詩句說:“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白居易也有詩句說:“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朝廷鑑於民間寒食、清明並舉已相沿成習,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這項規定距今已經1200多年,說明從那時起清明開始具有某種國家法定節日的色彩。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這不僅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融合上巳節習俗

清明節後來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古時在農曆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反映了人們經過一個沉悶的冬天後急需精神調整的心理需要。晉代陸機有詩寫到:“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穢遊黃河。”即是當時人們在上巳節祓禊、踏青的生動寫照。

約從唐代的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裏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吧。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秉性貪玩的孩童,常常不滿足於踏青遊樂僅僅在清明舉行一次,誠如唐代大詩人王維詩句“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清明節的作文

今天是清明節。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天氣也陰沉沉的`,我們一家去慈湖踏青。

我們走在路上,看到那堅強的小草又憑着它頑強的毅力破土而出,對迎接春天不甘示弱,它換上了碧綠的新衣裳,綠草中鮮花片片,有紅的,有綠的,有黃的……我們又走了一段路,來到一片田野裏,眼前到處是一片賞心悅目的金黃,油菜花精神抖擻的肅立着,一顆顆珍珠般的露珠滑滑梯似的在金燦燦的小花上滾來滾去……慈湖邊,柳樹的一條條楊柳辮上還有綠葉和嫩芽裝飾,真是比任何女孩的頭飾品還要好看。

經過了慈湖陵園,我們情不自禁地走了進去。看着烈士們的墳墓,看着一個個花圈,看着純潔的小白花,我的心中不由波濤起伏。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爲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於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爲建設國家的棟樑。

接着,我們又去了黃夾嶴,山上也人山人海,大家臉上都充滿着懷念,看着這景象,我的心中又有了一些惋惜。希望我的長輩們都能夠長命百歲,身體健康。

這次的清明節踏青給了我更多的感觸,還使我又一次瞭解了大自然柔美的一面,我的收穫好大啊!

標籤:手抄報 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