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素材圖片 > 手抄報

中秋節的手抄報設計

手抄報2.93W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更深情。今年中秋伴國慶,成雙祝福都給您。祝您月來月健康,月來月快樂,月來月如意,月來月安寧。中秋快樂! 下面是關於中秋節的手抄報設計的內容,歡迎閱讀!

中秋節的手抄報

中秋節的手抄報設計

中秋節的手抄報設計 第2張

中秋節的手抄報設計 第3張

美麗的中秋節作文

今天是中秋節,陽光明媚,萬里無雲,小鳥在枝頭歌唱,蝴蝶在花叢裏舞蹈。我們一家開開心心地去爺爺奶奶家過中秋。

到了爺爺奶奶家,我看到伯伯一家和姑姑一家早早就到達了。小朋友們一見面,十分高興,大家手拉着手,一起愉快地玩耍起來。不一會兒,一陣誘人的香味飄來,奶奶做的菜上桌了。這時,大家都圍着桌子團團坐。我仔細一瞧,哇,今天的菜可真豐盛啊!有金黃誘人的烤全雞,有熱氣騰騰的水煮魚,有香氣撲鼻的牙籤牛肉,還有我們邵陽的特色小吃蛋餃子。大家一起舉杯歡慶,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天色漸漸暗下來,月亮悄悄地爬上樹梢,奶奶端來月餅和水果,大家一起坐在陽臺賞月。這時,不知是誰提出建議,我們來唱帶有“月”字的歌曲,誰唱得多,誰就是勝利者,大家都舉手贊同。

遊戲開始了,說時遲,那時快,伯伯一個箭步跑上前去唱道:“我在遙望,月亮之上,有多少夢想在自由地飛翔……”。啊,伯伯也太快了吧!我還沒反應過來,爸爸和哥哥又爭先恐後地跑上前去,爸爸一把搶過“話筒”,放聲唱道:“我承認都是月亮惹的禍……”爸爸和伯伯也太厲害了吧,我得加把勁了!

下一輪開始了,大家都一窩蜂地跑上前去,但誰也沒唱出來,突然,我有了靈感,連忙唱道:“八月十五月兒明呀,爺爺爲我打月餅呀……”耶,我終於唱了一首了。接下來,大家都在努力地思考,忽然,我看見兩個身影從我前面閃過,只見爺爺和奶奶不約而同地搶過“話筒”一齊唱道:“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還沒唱完,大家就情不自禁地喝彩,不由地鼓起掌來。

這樣,一直到月亮高高地掛到了頭頂上,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中秋節簡介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衆,後立她爲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標籤:手抄報 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