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素材圖片 > 黑板報

寬容的黑板報材料

黑板報1.2W

寬容的黑板報材料內容有:

寬容的黑板報材料

名言警句:

①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另一顆心寬容。--紀伯倫

②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貝爾奈

③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名人事例:

宰相肚裏能撐船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隻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讚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着衆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臺。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爲人的可貴之處。”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裏能撐船”。

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爲“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爲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儘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衝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爲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爲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仁義衚衕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裏蓋房爲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爲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衚衕,世稱“仁義衚衕”。 李斯特義收學員 有個姑娘要開音樂會,在海報上說自己是李斯特的學生。演出前一 天,李斯特出現在姑娘面前。姑娘驚恐萬狀,抽泣着說,冒稱是出於生計,並請求寬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彈給他聽,並加以指點,最後爽快地說:“大膽地上臺演奏,你現在已是我的學生。你可以向劇場經理宣佈,晚會最後一個節目,由老師爲學生演奏。”李斯特在音樂會上彈了最後一曲。

六尺巷傳奇

清朝康熙年間,桐城人張英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鄰居是桐 城另一大戶葉府,主人是張英同朝供職的葉侍郎,兩家因院牆發生糾紛。張老夫人修書送張英。張英見信深感憂慮,回覆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爲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於是,張老夫人令家丁後退三尺築牆。葉府很受感動,命家人也把院牆後移三尺。從此,張、葉兩府消除隔閡,成通家之誼。

寓言故事:情況不同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裏。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

它大聲嚎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嚎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大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

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瞭解的心情。要有寬容的.心

佳句好段:

① 人非聖賢,多有不足,人必須度量大,對他人要寬容。古人云: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是一種寬容,一種博大的胸懷,一種不拘小節的瀟灑,一種偉大的仁慈。 寬容是一種豁達的風範,對於人生,也許只有擁有一顆寬容的心,才能面對自己的人生。

② 寬容也是一種幸福,我們饒恕別人,不但給了別人機會,也取得了別人的信任和尊敬,我們也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寬容,是一種看不見的幸福。寬容更是一種財富,擁有寬容,就擁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

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對於別人的過失,必要的指責無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懷去寬容別人,就會讓世界變得更精彩。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做世上精彩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涉身世上,相信一些不愉快的經歷我們每個人都遇到過。人和人之間的冷漠隔閡也就因此點點滴滴在心頭鬱結成冰。常常聽見周圍的人不住地說累,殊不知每個人原本都可以很輕鬆、很瀟灑的,前提就是彼此多一些寬容,少一點苛求計較。

標籤:黑板報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