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素材圖片 > 黑板報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手抄報

黑板報1.01W

糉子幾多情,包裹着端午的情結;艾葉多神祕,凝聚着端午的韻律;龍舟幾許意,刻畫着端午的精神。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手抄報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手抄報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手抄報 第2張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手抄報 第3張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手抄報 第4張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手抄報 第5張

端午節手抄報篇一: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端午節的風俗: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 在江淮地區, 家家懸鐘馗像, 用以鎮宅驅邪。

唐明皇開元, 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 夢見二曳, 一大一小, 小鬼穿大紅無襠褲, 赤腳, 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 繞殿而跑。 大鬼則穿藍袍戴帽,赤雙足。捉住小鬼, 挖悼其眼睛, 一隻吞下,明皇喝問, 大鬼奏日, 臣姓鍾馗, 即武舉不第, 願爲陛下除妖魔, 皇醒後, 瘧疾愈, 於是令畫工吳道子。 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圖像, 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以艾葉懸於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綵爲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戴之,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榻, 有驅魔法鬼之神效。 在端陽節,家家都以菖蒲、 艾葉、 榴花、 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爲艾人。 食菖蒲可以成仙,可以長生, 漢武帝欲求長主之術,曾吃菖蒲兩年。

賽龍舟: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 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趕迫拯救, 是爲尤舟競渡之起源, 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 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 盛行於吳,越、楚。

臺灣開始有尤舟競渡是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 由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 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均舉行尤舟競賽, 香港有競渡之舉,近英國人亦仿效我國人作法, 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據近代著名的愛國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說:“端午節本是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妃的節日, 而賽龍舟便是祭儀中半宗教。半娛樂性節目。”

四五千年前, 居住在原始圖騰社會的水鄉部落的人民,受到蛇蟲、疾病的侵害和水患威脅,爲了抵禦這些天災,他們尊奉想象中的具有威力的龍作爲自己的祖先兼保護神(即圖騰),並把船建造成龍形、畫上龍紋,每年端午舉行競渡。以表示對龍的.尊敬,也說明自己是龍的子孫,龍的傳人。

吃糉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糉糕投入江中, 以祭祀屈原,爲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糉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雄黃本屬礦物, 含有三硫化砷成分,與酒混合。即成雄黃酒,用以驅蟲解五毒,小兒塗於頭額。耳鼻,手足心。 並灑牆壁問, 以法諸毒。流傳民間之《白蛇傳》故事,即是以雄黃酒解蛇虺諸毒,而現白蛇原形。此種習佰,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遊百病:爲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遊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時左右, 路上山上或樹下擠滿人羣,手抱花草, 非常快樂。晚上回家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老年人稱爲“遊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遊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頭就不會獲得吉利。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藏有硃砂。 雄黃。香藥, 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 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手抄報篇二:端午節別稱知多少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糉子節等等。

端陽節 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爲“端陽節”。

重午節 午,屬十二支,農曆五月爲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天中節 古人認爲,五月五日時,太陽重人中天,故稱這一天爲“天中節”。

浴蘭節 端午時值仲夏,是面板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爲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棕節 古人端午吃棕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糉葉的長度、長者爲勝的遊戲,故又有“解糉節”之稱。

女兒節 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爲女兒節。” 沈榜宛《雜記》載:“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已出嫁之女,亦歸寧簪以榴花,曰女兒節”。

菖蒲節 古人認爲“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爲驅邢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端午節手抄報篇三:竹筒棕子

星期天的上午,我練完書法,媽媽決定帶我去購新衣服,聽說是給我買衣服,我心裏特別的高興。

一路上,又蹦又跳,走呀走,跳呀跳,突然我看見好些個大人、小孩圍在一個角落,我以爲有什麼熱鬧呢,走過去一看,原來是賣“竹筒棕子”,只見那個人快速地從熱水中拿出一個竹筒子,然後用竹籤把竹筒撬開,用一根細竹棒快速的插上棕子,迅速地在一個裝着黃色粉末的塑料盒子裏翻滾一圈,頓時一根散着熱氣透着豆香的竹筒棕子做好了。看着那誘人的.棕子,我的腳步不知不覺的停了下來,媽媽見我發呆了,說:“寶貝,是不是想吃?”“我,我,不吃,唉,我想吃!”我矛盾地回答到。媽媽見了笑着搖了搖頭,遞給我一元錢讓我自己去買。 “叔叔,叔叔,我要一個。”說完我把錢遞給了那位叔叔,他用同樣敏捷的動作爲我做了一根竹筒棕子。拿起棕子我迫不急待地一口咬下去,真好吃,真香呀!外面一層豆粉中夾着少許白糖,中間的糯米還包裹着幾顆甜甜的紅棗,最奇妙地是嚼在嘴裏還散發出一股竹子的清香。一口、兩口、三口……直到手中只剩下一根細細的竹籤,我才心滿意足地擦了擦嘴巴,真過癮!感覺身體一下子特別暖和,特別有勁!

嘿嘿!竹筒棕子真好吃,比“美客基”的羊肉串好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