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辛棄疾

宋詞賞析《滿江紅》辛棄疾 過眼溪山

辛棄疾3.03W

滿江紅

江行,簡楊濟翁、周顯先

宋詞賞析《滿江紅》辛棄疾 過眼溪山

辛棄疾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相識。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緉平生屐。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爲客。吳楚地,東南坼。英雄事,曹劉敵。被西風吹盡,了無塵跡。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嘆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

此詞作於淳熙五年(1178),由臨安赴湖北途中,以詞代簡,寫給楊濟翁和周顯先的。楊名炎正,南宋著名詞人,著有《西樵語業集》。周生平不詳。黃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錄此詞題作《感興》,恐系選者所加,但此詞確是觸物興感的抒懷之作。

本年,辛棄疾三十九歲。由江陰籤判使始,至這年由江西安撫使召爲大理少卿,出爲湖北轉運副使。其間,流落吳江,通判建康府,遷司農主薄,出知滁州,闢江東安撫司參議官,遷倉部郎官,出爲江西提點刑獄……等等。十六年來,宦跡所至許多地方。近年更調動頻繁。他於離豫章(江西南昌)作《鷓鴣天》詞雲:“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曆遍楚山川。”長江中下游的名山大川,常成爲他的行經之地,故開篇即曰:“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曾識。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怪”,驚異,駭疑。而之所以如此,隱含有時光迅速,不覺間已是舊相識了的感嘆意味。思緒擴展開去,“江南江北”,地域顯然更遼闊了。江南是南宋偏安之地;江北,大片國土已經淪亡了。與此詞先後寫作的“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的《水調歌頭》,作者發出“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昔日英姿風發,而“今老矣,搔白首”事業無成的感嘆。詞雲“夢中行遍”,正隱含有往事如夢,“宦遊吾倦矣”(《霜天曉角·旅興》)、“功名渾是錯”(《菩薩蠻》)意。總之面對溪山過眼,既表現出詞人對前此十餘年的自我反思,而對山水林泉仍有着美好的記憶。無限感慨涌現心頭,不由地徑直抒懷:“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緉平生屐”。意謂人生無多,名山勝地,直往拄杖遊歷,能再消耗幾雙登山的木屐!“屐”,木屐,木底有齒的鞋子,六朝人登山多用之。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詩:“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此處用《世說新語·雅量篇》:陳留人阮孚(遙集)好屐,自吹火蠟屐,曾嘆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按,量與兩、緉通。《說文》:“緉,履兩枚也”)。這裏並以自嘲、自謔的激憤語收束上片:“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爲客”。“塵勞”,佛教徒謂世俗事物的煩惱。也泛指事務勞累。《無量壽經》上:“散諸塵勞,壞諸欲塹”。范成大《丙午新正書懷》詩十首之八:“東風馬耳塵勞後,半夜鳥聲睡熟時。又,《淮南子·原道訓》:“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這裏只是套用詞語,非以春秋衛國賢相蘧伯玉自比。

過片“吳楚地,東南坼”。用杜甫《登岳陽樓》詩:“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周代的吳國楚國據今長江中下流地方,“英雄事,曹劉敵。”東漢末,魏、蜀(蜀漢)、吳經過以曹操爲進攻的一方,和以孫權、劉備爲抵抗的一方的赤壁之戰,基本決定了三國鼎立的'割據局面。此後,曹操稱霸北方,孫、劉各向東南西南擴充勢力。《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載雲:“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裏雖頌曹、劉,但無貶損孫權意。蓋當時能與曹、劉爭雄者,唯有獨霸吳楚一帶的孫權。辛《南鄉子》詞雲:“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與此暗合。又,《永遇樂》詞:“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當年這些煊赫一時的英雄人物,如今“被西風吹盡,了無塵跡”,已成爲歷史故實了。緬懷前人,實傷今朝,大有“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意。“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前句用蘇軾《送鄭戶曹》詩:“樓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比喻自己調動頻繁,宦途失意,難得安寧;“旌旗未卷”,喻戰事未休,國仇未報,而自己已是“頭先白”了。感慨曷深!然一結猶能振起全篇:“嘆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人生哀樂,循環往復,輾轉相繼,古今同理,似大可不必去斤斤計較吧。由上的條分縷析可知:用世與退世的矛盾心態和深沉的苦悶,糾結成這首江行寄友的感懷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