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辛棄疾

水龍吟題瓢泉辛棄疾詩詞

辛棄疾1.3W

水龍吟 題瓢泉 辛棄疾 宋

水龍吟題瓢泉辛棄疾詩詞

稼軒何必長貧,放泉檐外瓊珠瀉。樂天知命,古來誰會,行藏用舍。人不堪憂,一瓢自樂,賢哉回也。料當年曾問,飯蔬飲水,何爲是、棲棲者。

且對浮雲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蒼顏照影,故應流落,輕裘肥馬。繞齒冰霜,滿懷芳乳,先生飲罷。笑掛瓢風樹,一鳴渠碎,問何如啞。

【註釋】:

①閒居帶湖之作。瓢泉:《鉛山縣誌》:“瓢泉在縣東二十五里,泉爲辛棄疾所得,因而名之。其一規圓如臼,其一規直若瓢。周圍皆石徑,廣四尺許,水從半山噴下,流入臼中,而後入瓢,其水澄可鑑。”按:該泉原名周氏泉,稼軒得後更名爲瓢泉,並於此營宅,二度罷居後即居瓢泉庭宅。  詞詠瓢泉,主旨在一“樂”字。上片謂不以隱退清貧爲患,而以顏子淵自許,“一瓢自樂”。下片借泉明志:與其下山渾濁,寧不居山清洌;冰霜芳乳,頌泉也自抒品性;結處雙關,事切“瓢泉”,亦隱含遠世自高之意。

②“稼軒”兩句:檐外有玉珠傾瀉,何謂稼軒長貧。放:此作“有”講。瓊珠:指泉水。

③“樂天”三句:人應樂天知命,自古誰解“行藏用舍”之理。樂天知命:《易·繫辭上》:“樂天知命故不憂。”行藏用金:指出處之道。見前《踏莎行》(“進退存亡”)注③。

④“人不”三句:頌讚顏回清貧自樂。《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甚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回:顏回字子淵,孔子得意弟子,今曲阜有顏廟。

⑤“當年”三句:代顏子發問:孔丘既以淡泊清貧爲樂,又何必整日忙碌不寧?飯疏飲水:食粗糧,飲冷水,即粗茶淡飯之意。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棲棲:忙碌貌。見前《踏莎行》(“進退存亡”)注⑦。

⑥“且對”兩句:謂泉水且勿匆匆流下山去,庶幾免爲渾濁。按:可參閱後“用此語再題瓢泉”之《水龍吟》:“君無此去,流昏漲膩,生蓬蒿些。”

⑦“蒼顏”三句:對泉照影,自覺蒼老;故輕肥零落,乃意中事。輕裘肥馬:《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後即指富豪之人。

⑧“繞齒”三句:飲罷泉水,但覺口齒清涼,滿懷芳香。

⑨“笑掛瓢”三句:《逸士傳》:“許由手捧水飲,人遺一瓢,飲訖,掛木上,風吹有聲,由以爲煩,去之。”此雙關語意,即切“瓢泉”之“瓢”,又託諷現實:瓢有聲而碎,何如作啞以自全;亦遠世自高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