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王安石

關詩人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1.75W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他的故事,大家瞭解多少?

關詩人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和蘇軾的故事:烏臺詩案

大約是蘇東坡在朝廷當禮部尚書之時,在他被貶謫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書房烏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見烏齋臺桌上擺着一首隻寫得兩句尚未寫完的詩——“明月枝頭叫,黃狗臥花心。”蘇東坡瞧了又瞧,好生質疑,覺得明月怎能在枝頭叫呢?黃狗又怎麼會在花心上臥呢?以爲不妥。於是提筆一改,將詩句改爲“明月當空照,黃狗臥花蔭。”王安石回來後,對蘇軾改他的詩極爲不滿,就將他貶到合浦。蘇東坡到合浦後,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見一羣小孩子圍在一堆花叢前猛喊:“黃狗羅羅,黑狗羅羅,快出來呀?羅羅羅,羅羅羅。 ”蘇東坡出於好奇心,走過去問小孩喊什麼,小孩說,我們叫蟲子快點出來,好捉它。蘇東坡湊近花前一看,見有幾條黃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蟲在花蕊裏蠕動。又問小孩說這是什麼蟲?小孩說:黃狗蟲,黑狗蟲。

蘇東坡離開花叢, 來到一棵榕樹下,正碰到樹上一陣清脆的鳥叫聲,問旁人,這是什麼鳥叫?旁人答道:這叫明月鳥。此刻蘇東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錯改了王安石的詩。但後人評價說,王安石身爲宰相,氣量心胸也太狹小,他雖懂得地方上的風俗人情,也不應該因蘇軾錯改了他的兩句詩,而立“烏臺詩案”,置蘇下獄,進而又隨便發配人家。這樣做,與搞“文字獄”何別。其實,從史實上看,王安石罰蘇東坡,錯改兩句詩不過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實質上主要原因,則是政治上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因此之故,蘇軾先後幾次被貶.

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被貶調湖州。貶調的原因是他不贊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調時,蘇軾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謝。本是官樣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黨的御史們作了手腳,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氣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寫出了略帶牢騷的“知其生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養小民”一句。當時朝中政敵章敦、蔡確等人藉此指責蘇軾以“謝表”爲名行譏諷朝廷之實,妄自尊大,發泄對“新法”的.不滿,請求對他加以嚴辦。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舉出蘇軾的《杭州紀事詩》作爲證據,說他“玩弄朝廷,譏嘲國家大事”,更從他的其他詩文中找出個別句子,斷章取義的給予定罪,如:“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

本來蘇軾是說自己沒有把書讀通,所以無法幫助皇帝成爲像堯、舜那樣的聖人,他們卻指他是諷刺皇帝沒能力教導、監督官吏;又如“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說他是指責興修水利的這項措施不對。其實蘇軾自己在杭州也興修水利工程,怎會認爲那是錯的呢?又如“豈是聞韶忘解味,邇來三月食無鹽”,說他是諷刺禁止人民賣鹽。總之,是認定他膽敢譏諷皇上和宰相,罪大惡極,應該處死刑。於是朝廷便將蘇軾免職逮捕下獄,押送京城交御史臺審訊。此時,沈括還出來告密,說蘇軾詩作有譏諷朝政之意,章敦等人便以蘇軾的詩作爲證據(令蘇拭倒黴的詩句是歌詠檜樹的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這兩句詩被人指稱爲隱刺皇帝:“皇帝如飛龍在天,蘇軾卻要向九泉之下尋蜇龍,不臣莫過於此!”)指控他“大逆不道”,想置他於死地。一場牽連蘇軾三十九位親友,一百多首詩的大案便因沈括的告密震驚朝野。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

蘇軾下獄後未卜生死,一日數驚。在等待最後判決的時候,其子蘇邁每天去監獄給他送飯。由於父子不能見面,所以早在暗中約好:平時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決的壞消息,就改送魚,以便心裏早做準備。一日,蘇邁因銀錢用盡,需出京去借,便將爲蘇軾送飯一事委託朋友代勞,卻忘記告訴朋友暗中約定之事。偏巧那個朋友那天送飯時,給蘇軾送去了一條薰魚。蘇軾一見大驚,以爲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極度悲傷之心,爲弟蘇轍寫下訣別詩兩首,其一:“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闇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今世爲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其二:“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額中犀角真君子,身後牛衣愧老妻。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應在浙江西。” 詩作完成後,獄吏按照規矩,將詩篇呈交神宗皇帝。宋神宗被就欣賞蘇軾的才華,並沒有將其處死的意思,只是想借此挫挫蘇軾的銳氣。讀到蘇軾的這兩首絕命詩,感動之餘,也不禁爲如此才華所折服。加上當朝多人爲蘇軾求情,王安石也勸神宗說:聖朝不宜誅名士,神宗遂下令對蘇軾從輕發落,貶其爲黃州團練副使。轟動一時的“烏臺詩案”就此銷結,而蘇軾的這兩首“絕命詩”也廣爲流傳開來。

邋遢宰相王安石故事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但就這麼一個光輝燦爛的千古風雲人物,卻是個地道的邋遢鬼,個人衛生一塌糊塗,長年累月不漱口不洗頭不洗腳不洗澡不換衣服,整個人酸臭難聞,簡直就是北宋版的“犀利哥”。

年輕時,王安石當過揚州太守韓琦的祕書。他酷愛讀書,經常一讀就是一整夜,困了就在椅子上打個盹,天亮了,也不洗臉刷牙,蓬頭垢面地就去上班了。韓太守很注重儀表,看不慣他的邋遢相,批評他說:“我說小王同志,老喝酒算啥玩意兒,沒事還是要多讀書充電的好,夜生活不要太豐富了!”王安石也不解釋,只是下班後跟同事吐槽:“老韓不瞭解我,我也懶得跟他解釋!”

由於常年不注重“面子工程”,王安石臉上積了厚厚一層灰垢,黑得跟包拯有一拼。一次,王安石的鐵桿粉絲呂惠卿跟他說:“老王,臉黑不是病黑起來要人命,你去美容吧,用澡豆可以洗白白。”王安石還嘴硬:“臉黑不是病,天生就是這樣黑不溜秋的。”呂惠卿說:“不是病,澡豆也能把你這黑炭頭漂成小白臉。”王安石倔得不行,說:“老天爺給了我一張大黑臉,用什麼洗面奶洗都沒用,還費那勁幹啥?”於是他堅決不洗臉,將黑臉進行到底。

因爲經常不洗澡,王安石身上就產生了一些副產品。一次高層開會,最高領導宋神宗正在作重要發言,一擡頭竟發現有隻蝨子從王安石的領口鑽出來,一路爬上王安石的鬍鬚,閒庭信步,安然自若。宋神宗知道王安石這貨平常不愛乾淨,可沒想到他髒到這種程度,忍不住笑出聲來。王安石被笑得一頭霧水,不知道咋回事。會後,王安石問同事王禹玉:“頭兒剛纔笑啥呢?”王禹玉指着還在他鬍子上觀光旅遊的蝨子說出了緣由。王安石當場就要捏死那蝨子。王禹玉連忙阻止說:“別啊!您老養的這寵物曾在宰相的鬍鬚間漫遊,又經過了皇帝的檢閱,這麼牛的神蝨怎麼能輕易捏死呢?還是放生吧!”王安石聽得滿腦門黑線。

但是,王安石的邋遢也並非一無是處。他的老婆吳氏有潔癖,因爲個人衛生問題沒少跟他鬧彆扭。北宋時期政府規定,官員調任或退休時,不得帶走任何公家物件。王安石離休後,吳氏把公家的一張藤牀帶回了家。政府派人來要,王家人不敢做主,就向王安石請示。王安石也不敢輕易招惹“母老虎”,就想了一損招,散開頭髮赤着腳在藤牀上來回打滾,吳氏看後,一陣噁心,馬上讓人把藤牀還給公家了。

標籤:詩人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