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柳永

柳永詞的韻味韻味

柳永1.37W

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在詞體的發展過程中,他是個非常關鍵的人物,他擴展並發展了慢詞,開拓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他的詞代表了宋詞發展的一個新階段。下面和小編一起賞析一下柳永詞的韻味!

柳永詞的韻味韻味

柳永詞的韻味

柳詞清麗婉約,作爲北宋第一個專心作詞的詞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詞家,在詞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擴大了詞境,佳作極多,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寫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其詞對後世詞家及金元戲曲、明清小說有重大影響。代表作有《雨霖鈴》、《八聲甘州》、《鳳棲梧》等。甘草子和卜算子漫是我比較喜歡的兩首詞作,或許是心境相通的緣故,故選此兩詞作爲賞析。

●甘草子

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

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

池上憑闌愁無侶,奈此個、單棲情緒!

卻傍金籠共鸚鵡,念粉郎言語。

這首《甘草子》是一首小令閨情詞,上片寫女主人公池上憑闌的孤寂情景。“秋暮”既秋天的傍晚,“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意爲雨點打在殘荷上,濺出的水珠在那不停的跳動着。實際借景描述女主人公寂寞煩躁的心情。“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則敘說從雨打衰荷直到雨霽月升都見不到鴛鴦的蹤影,不僅說明雨後天氣轉冷,更表述空氣散發着冷漠空寂感,實際是對女主人公直所以愁悶的一種有力暗示。

下片“池上憑闌愁無侶”一句濃縮上意,點明愁因。“奈此個、單棲情緒”則推進一層,寫孤眠之苦,場景也由池上轉入屋內。“卻傍金籠共鸚鵡,念粉郎言語。”則說荷塘月下,軒窗之內,一個不眠的女子獨自調弄鸚鵡,自是一幅絕妙仕女圖。而畫圖難足的,是那女子教鸚鵡唸的“言語”,不直寫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其“言語”,而透過鸚鵡學“念”來表現,實爲婉曲含蓄。鳥語之後,反添一種淒涼,因鳥語之戲不過是自我安慰,又豈能真正遺志空虛。

整首詞意描述,秋天的傍晚,一個年青女子孤寂的站在荷池上,看着雨打殘荷水珠在葉上跳動的場景。她依欄觀雨,只覺心內愁緒來襲,煩躁無比,心想,昔日粉嫩嬌翠的荷花也都凋謝了,象失去了韶華的美人,剩下只有油盡燈枯的蕭蕭遲暮,紅顏易逝青春難留,由此更增添了幾份惆悵。雨停了,月亮慢慢升起,秋天的月亮可說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可她是心有離愁的人,再美的月色也不能慰藉她傷感的情緒,只能將她的孤獨放大,正所謂觸景傷情,不勝悵惘,皆因心中思念的人不在身邊所致。

憑闌而思,寂寞無聊的女主人公轉而慢步進屋,看着空蕩蕩的房,空蕩蕩的牀,孤眠之苦涌上心頭。百無聊賴的她只能將自己的愁苦寄託在鸚鵡身上,以調教鸚鵡來達到與郎君通話的自我安慰之樂。鳥語之後,反而更增添了一種淒涼。這樣描述恰有很強的反襯妙用。

●卜算子漫

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

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

引疏碪、斷續殘陽裏。

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

脈脈人千里。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

雨歇天高,望斷翠峯十二。

盡無言、誰會憑高意?

縱寫得、離腸萬種,奈歸雲誰寄?

此詞爲摹寫羈旅行役和離情別緒的佳作。全詞以真摯、濃厚的情意和流利的詞筆,描寫了遊宦異鄉的客子暮秋時節登高懷人的情事,抒發了異鄉客子對伊人的深切懷念和望而不見、傳書無憑的悽苦情懷。

詞的上片以客觀景物描寫爲主,下片以抒情爲主。

起首兩句,是登臨所見。“敗紅”就是“漸老”的“江楓”,“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而“滿目”,則是舉楓樹、蕙草以概其餘,說明其已到了深秋了,所以接以“楚客”兩句,引用宋玉《九辯》悲秋之意,用以點出登臨,並暗示主題。“引疏碪”句,續寫所聞。秋色凋零,已足發生悲感,何況耳中又引進這種斷斷續續、稀稀朗朗的碪杵之聲,殘陽中迴盪呢。古代婦女,每逢秋季,就用碪杵搗練,制寒衣以寄外的徵人。所以他鄉作客的人,每聞碪聲,就生旅愁。這裏也是暗寓長期漂泊,“傷懷念遠”之意。“暮秋”是一年將盡,“殘陽”則是一日將盡,都是“晚景”。下面即正面揭出“傷懷念遠”的主旨。“新愁”句是對主旨的補充,說明這種“傷”和“念”並非偶然觸發,而是本來心頭有“恨”,才見景生“愁”。“舊恨”難忘,“新愁”又起,故曰“相繼”。

過片接上,直寫愁恨之由。“脈脈”,用《古詩十九首》:“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意。相視,則是兩人對認,也就是彼此懷念之意。“兩處風情”,從“眽眽”來:“萬重煙水”,從“千里”來。

“雨歇”一句,不但是寫登臨時天氣的實況,而且補出紅翠衰敗乃是風雨所致。“望斷”句既是寫實,又是寓意。講雨過天開,視界遼闊,極目所見,惟有山嶺重疊,連綿不斷,坐實了“人千里”。講那位“旦爲朝雲,暮爲行雨”的巫山神女,由天氣轉晴,雲收雨散,也不見了,是寫虛。“望斷翠峯十二”,也是徒然。這又不但暗抒了相思之情,而且暗示了所思之人。

“盡無言”兩句,深進一層。“憑高”之意,無人可會,惟有默默無言而已。“憑高”,總上情景而言,“無言”、“誰會”,就“眽眽人千里”極言之。憑高念遠,已是堪傷,何況又無人可訴此情,無人能會此意呢?結兩句是說,此意既然此時此地無可訴、無人會,那麼這“離腸萬種”,就只有寫寄之一法。可是,縱然寫了,又怎麼能寄去,託誰寄去呢?一種無可奈何之情,千迴百轉而出,有很強的感染力。“歸雲”,漢、晉人習用,“憑歸雲”即乘歸去之雲的意思,此處是無人爲乘雲寄書之意。

此詞藝術上的特色主要是襯托渲染的手法和宛轉往復的情思。詞的上片,取正襯的手法,以苦景寫悲懷,同時又將悽怨之情灌注到客觀的景物中去,以悲寫悲,渲染烘托出濃烈的悲苦氣氛;下片寫出了詞人感情上的波瀾起伏,採取了總起總收、間以分述的筆法,以使感情的抒發層層逼進,步步加深。

賙濟說:“柳詞總以平敘見長,或發端,或結尾,或換頭,以一二語鉤勒提掇。有千鈞之力。”

在兩宋詞壇上,柳永是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他現存213首詞,用了133種詞調。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個詞調中,有一百多調是柳永首創或首次使用。

柳永的詞優美纏綿,感情真摯,具有很強的韻味和審美價值。在柳永的詞中,最常用的有三種結構形式。第一種結構形式是上片佈景、下片說情。在柳永的很多詞中,我們都可看到這樣的現象(如訴衷情近)。第二種結構形式是貫用結構的模式,即在運用佈景和抒情的結構的同時,也運用從現在設想到將來和從我方設想到對方思念我方這樣的公式(如八聲甘州、卜算子漫等羈旅體裁的作品)。第三種結構是複雜化的多層結構,在寫景抒情的同時,情和景隨着時空的變化組成不同的層次,每一層次之間都是緊密相連的關係(如甘草子、戚氏等作品)。

柳永的詞不僅表現在結構繁複的變化之美,也體現在以賦爲詞之美,以平敘見長,以賦爲詞。從形勝、景色、四時風物,晝夜笙歌等鋪敘的方法將賦的排比性、羅列性的特點表現出來,在《望海潮》一詞中表現尤其明顯。其次是在抒情的時候用賦筆,將主人公寂寞煩亂的心緒及悵怨、悔恨、愛戀和思念之情細膩的描寫出來,賦筆抒情貫穿了全篇(如定海波)。最後在鋪敘情事的時候運用賦法,整首詞具有敘事性的特徵,又有敘事性的哲理。在《拋球樂》中柳永描寫的就比較具體和曲折。

豔、雅、俗是柳詞的基本特徵,故柳詞在民間流傳甚廣,皆因柳詞通俗易懂。柳永大部分詞選用民間的聯章體,描述市井人們的心理特點,這樣寫出來的詞更加貼近生活,更容易打動人。雖然人們一直稱柳永詞婉約,但也不乏有豪邁恢弘的一面,如在《雨霖鈐》中,上片寫離別之情,下片寫景色抒情,在寫情的時候,用的是重筆,層層遞進,感情也是越來越激烈,次序清楚、章法不苟,沒有弄脂調粉的作風,更多則是表現一種豪邁與慷慨。

總之,柳永大部分詞是抒情委婉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在柳詞中表現的尤其突出。一般都是先寫景,然後借景抒情,在離情別緒中,柳永用優美的手法描寫了一幅幅淒涼秋景,然後又在思念或難捨難分中將其襯托出來,讓人有咀嚼不盡的韻味,陶醉在此情此景中,引起衆多讀者的感情共鳴。秋景也可說貫穿柳永的大部分詞作。

柳永詞的語言特點

柳永詞的語言特點主要爲吸收大量的俚俗語言,卻又不失雅緻,在詞中喜用典故,這樣的特點使得柳詞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貧民百姓都能理解和欣賞,他透過反映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心底最真實的想法來表現自己對世俗的不滿和對下層人民的憐惜。

1、 吸收大量民間俚俗語言

柳永在詞史上率先吸收大量民間俚俗語言入詞,更多的展示市井平民的生活與心態,寫俗人,寫俗世。他被認爲是俗詞的開創者,是俗文學中的一枝奇葩。柳詞俚俗拙樸、真實動人,用平實的語言形式傳唱出真實的思想情感,以平民的姿態敘寫平民的心理和生活,作爲通俗歌詞,它具體地體現了“出生於民間,爲民衆所寫作,且爲民衆而生存的、所喜悅的,投合了最大多數民衆之口味的”這一俗文學概念。

2、清雅華麗,雅俗共賞

柳永詞在吸收民間俚語的同時又不乏雅言,還善於化前人詩句入詞,表現人生所持的理性態度,做到既雅又俗,俗中有雅,雅不避俗。他是詞史上第一位真正做到雅俗共賞的作家。

從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鈴》來看,該詞所抒寫的是詞人與戀人的離別之情。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待與何人說!”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宋代: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闌 通 欄)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譯文

我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杆上,微風拂面一絲絲一細細,望不盡的春日離愁,沮喪憂愁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碧綠的草色,飄忽繚繞的雲靄霧氣掩映在落日餘暉裏,默默無言誰理解我靠在欄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蕩不羈的心情給灌醉,舉杯高歌,勉強歡笑反而覺得毫無的意味。我日漸消瘦下去卻始終不感到懊悔,寧願爲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註釋

(1)佇倚危樓:長時間依靠在高樓的欄杆上。佇,久立。危樓,高樓。

(2)望極:極目遠望。

(3)黯黯:迷濛不明,形容心情沮喪且憂愁。

(4)生天際: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

(5)煙光:飄忽繚繞的雲靄霧氣。

(6)會:理解。

(7)闌:同“欄”。

(8)擬把:打算。

(9)疏狂:狂放不羈。

(10)強(qiǎng)樂:勉強的歡笑。強,勉強。

(11)衣帶漸寬:指人逐漸消瘦了。

(12)消得:值得,哪裏能忍受得了

解析:

這是一首懷人的作品。詞人把漂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念意中人的纏綿情思結合在一起寫,採用“曲徑通幽”的表現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

上片首先說登樓引起了“春愁”:“佇倚危樓風細細。”全詞只此一句敘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紙那樣突現出來了。“風細細”,帶寫一筆景物,爲這幅剪影添加了一點背景,使畫面立刻活躍起來了。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極目天涯,一種黯然魂銷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點明瞭時令。對這“愁”的具體內容,詞人只說“生天際”,可見是天際的什麼景物觸動了他的愁懷。從下一句“草色煙光”來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剗盡還生,很容易使人聯想到愁恨的連綿無盡。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經倦遊思歸,也表示自己懷念親愛的人。至於那天際的春草,所牽動的詞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種,詞人卻到此爲止,不再多說。

“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欄意”寫主人公的孤單淒涼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寫點明的時間,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樓頭眺望,時已黃昏還不忍離去。“草色煙光”寫春天景色極爲生動逼真。春草,鋪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陽的餘輝下,閃爍着一層迷濛的如煙似霧的光色。一種極爲悽美的景色,再加上“殘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層感傷的色彩,爲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調。“無言誰會憑欄意”,因爲沒有人理解他登高遠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無言。有“春愁”又無處訴說,這雖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內容,卻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並沒有說出他的“春愁”是什麼,卻又掉轉筆墨,埋怨起別人不理解他的心情來了。詞人在這裏閃爍其辭,讓讀者捉摸不定。

下片作者把筆宕開,寫他如何苦中求樂。“愁”,自然是痛苦的,那還是把它忘卻,自尋開心吧。“擬把疏狂圖一醉”,寫他的打算。他已經深深體會到了“春愁”的深沉,單靠自身的力量是難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澆愁。詞人說得很清楚,目的是“圖一醉”。爲了追求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跡,只要醉了就行。不僅要痛飲,還要“對酒當歌”,借放聲高歌來抒發他的愁懷。但結果卻是“強樂還無味”,他並沒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歡樂而“無味”,更說明“春愁”的纏綿執着。

至此,作者才透露這種“春愁”是一種堅貞不渝的感情。他的滿懷愁緒之所以揮之不去,正是因爲他不僅不想擺脫這“春愁”的糾纏,甚至心甘情願爲“春愁”所折磨,即使漸漸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決不後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語破的:詞人的所謂“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其中伊指深愛的女子,也指自己的人生理想)

這首詞妙緊拓“春愁”即“相思”,卻又遲遲不肯說破,只是從字裏行間向讀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寫到了,卻又煞住,調轉筆墨,如此影影綽綽,撲朔迷離,千迴百折,直到最後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詞的最後兩句相思感情達到高潮的時候,戛然而止,激情迴盪,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