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范仲淹

范仲淹小時候的故事

范仲淹2.44W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後。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范仲淹小時候的故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范仲淹小時候的故事

故事一:

宋朝的范仲淹從小就懂得立志,有一次剛好他去算命,走到一個地方看到一位算命先生,他索性就問那個算命先生說,「你幫我看一看,我能不能當宰相」,這位算命先生可能這一輩子從來沒有看過,一個小孩子居然開口就說要當宰相,也嚇了一跳。跟范仲淹說,「小小年紀,怎麼口氣這麼大?」後來范仲淹有點不好意思,接着又跟他說,「不然這樣好了,你再看看,我能不能當醫生」。算命先生有一點納悶,怎麼差這麼多的志願,就問他,「你爲什麼挑這兩個志願?」范仲淹就回答,「因爲只有良相跟良醫可以救人。

算命先生聽完之後很感動,一(這)個孩子念念想着要救人,所以算命先生馬上就跟范仲淹說,「你有這一顆心,叫真正的宰相之心,所以你以後一定可以當宰相」。諸位朋友,你相信范仲淹可以當宰相嗎?我絕對相信他可以當宰相,爲什麼?因爲他從什麼時候就在做準備了?從小他的志向就很堅定,勇往直前。

一個目標就好象海上的一個燈塔,船隻能夠跟着這個燈塔的方向去走,就能快速到達目標。假如那個燈塔都找不到,每天開往東又開往西,很多的時間往往就耗損掉了,所以有志向的人,他的學習一定非常的紮實。

范仲淹在念四書五經的時候,念念是想着我如何把這些經典讀通之後,用經典的教誨去造福於民,所以他讀書的深度跟廣度一定比其它的讀書人要多得多,這樣子積累個幾十年真正去考試,差距絕對會很大,所以范仲淹確實當了宰相。

立志當存高遠。子曰:此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學爲人師,行爲世範」立志有恆。志不強者智不達。庸人常立志,聖人立長志,立志不改。

故事二:

宋朝宰相范仲淹,他在孩童時期,讓一個算命先生給他算命,他說:“先生,請你給我算一卦,看看我長大以後能不能當宰相”?算卦先生一看,這小孩子,口出狂言。就看着他不說話。

范仲淹馬上改口說:“先生,如果我長大以後不能當宰相,請你看一看,我長大後能不能當郎中”?這個算卦先生感覺很奇怪,把這個小孩子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打量了一番,說:“你這個小孩子,怎麼一會天上,一會地下,一會口出狂言說要當宰相,一會又是要當郎中,爲什麼呢?”

范仲淹回答說:“先生,不瞞您說,如果我有當宰相的'命,我將來要爲全國百姓謀幸福,我要全心全意的爲老百姓做事情。如果,我沒有當宰相的命,那我情願當一名郎中,爲老百姓去除疾病,治病救人。”

算卦先生聽了他這番話,非常感慨:“這個小孩子,年紀雖小,有這麼大的理想抱負”。 於是,就對范仲淹說:“你呀,長大了一定當宰相!”

據瞭解,范仲淹宰相的後人,已經延續到了三十多代,現在依然子孫昌盛。

往往一個人,從孩童時期就能看出他的心量和抱負。這也是過去世的善習等流而來。一個心懷天下的人,即使這一生生命結束了,來世他依然能夠爲一切衆生謀幸福。實際上,范仲淹宰相,他是一位早已覺悟真理的大菩薩示現,爲了教導我們後人,希望後人能夠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范仲淹宰相在《岳陽樓記》中有句流傳至今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教導我們凡事,先考慮疾苦衆生,而不是先考慮個人的榮辱得失。

范仲淹宰相,就是這樣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有這種心量抱負,敢於承擔社會責任,爲一切衆生而奉獻,這就是一個人的氣度和境界。就是因爲人和人之間的心量大小不一樣,所以,所受的果報也不一樣,都是隨心應量。所以,大家明白了此理,就不應該嫉妒比自己好的人,也不應該輕慢比自己差的人,按照如來藏法理來說:大家都是一個本體,沒有誰不是誰,都是一念心所變現,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自他不二,別人和自己根本處都是一個心。

所以,勇於爲衆生奉獻的人,也不會因爲吃虧而餓死,凍死,窮死,反而會受到衆人更加殊勝的回饋。自私自利的人,也不會因爲佔了一點便宜而活的更好,反而,他生生世世都會越來越貧窮下*。這就是因果定律。沒有人能吃虧,也沒有人能沾光。

標籤:小時候 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