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應急預案

校園周邊環境安全應急預案(精選7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有時會突發一些不在預期的事故,爲了避免事情更糟,可能需要提前進行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寫應急預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校園周邊環境安全應急預案(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園周邊環境安全應急預案(精選7篇)

校園周邊環境安全應急預案1

爲了加強學校冬季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師生員工的安全,打造和諧校園,防範當前大風雨雪天氣安全事故的發生,並能快速、及時、妥善的處理突發事件。根據教育局檔案精神和我校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學校大風雨雪天氣安全領導小組

組長:張新民全面負責校園雨雪天氣安全工作,校園安全第一責任人。

副組長:高樹軍 郭院子 侯傑

成員:江衛星範志堅 龔小良趙九紅王 龍劉玉珍

二、安全工作措施

1、當天值班人員、班主任要求全部到崗,早晨7:00到校,放學時到達學校大門口,引導學生安全有序進入、離開學校。

2、安全領導小組有關人員及時到崗,遇到雨雪天氣時應提前通知各年級學生提前放學或者延遲上學,並在大門口引導學生安全離開學校。

3、學校政教處要及時透過學校廣播,提醒學生嚴禁追逐打鬧、嚴禁向同學、宣傳欄亂扔雪球,確保課間活動安全。

4、課間時間,學校政教處值班人員在校園,班主任在教室,要加強巡視,維持正常的秩序。

5、需要緊急疏散時,班主任老師要盡職盡責,確保本班學生安全有序離開班級。

6、各班主任要利用電話、校信通等方式,請家長教育孩子不要提前到校,在上下學途中注意安全,確保上下學途中不出意外。

7、安全領導小組組織人員清掃校園內的積雪,以教學部和處、室爲單位,劃分責任區域,要求按時完成清掃任務。對校園校舍安全隱患及時進行排查,發現問題立即上報,及時整改。

8、未盡事宜,以緊急通知爲準。

校園周邊環境安全應急預案2

1、各班主任要經常在班內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提醒學生進出校園和經過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特別是對走讀生經過馬路要經常提醒,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

2、教職員工如遇學生在校外馬路發生交通事故,要及時撥打電話(110)報警,對發生傷害的學生進行緊急處置,對肇事車輛進行記錄,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校醫和120醫院,派車將受傷學生送往最近醫院救治,還要報告給學校領導、班主任和家長。

3、學生一旦在馬路上發生交通安全事故時,學校教職員工都要負責地保護好現場,電話報警,通知交通警察到現場勘察。

4、一旦發生交通事故,經過現場的教職員工要對學生做好疏散工作,保證交通的暢通與安全。

5、學校門衛要對學生進出校門的情況進行現場監督,對違反交通安全規定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對不聽從教育的學生及時報告給相關的年級主任和班主任進行處理,嚴重的由學工處和保衛科查處。

6、學校門衛要在學生放學和上學時間維持學生過馬路,在馬路上擺上警示牌,學生騎自行車進出校門要下車。

7、在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在場的教師和領導要注意按照應急疏散指示、標誌和圖示進行合理正確的疏散學生。

8、爲了方便學生月假乘車回家,保衛科同各線路司機簽訂“用車協議書”,要求車輛安全性能良好,具有合格車輛行駛證照,“理工學校學生用車”標誌,司機有合格的駕駛證,且不得酒後駕車,建立電話專線聯絡。每次月假乘車,指定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爲乘坐車輛臨時負責人。一旦發現情況,及時聯絡,呼救。

校園周邊環境安全應急預案3

校園安全無小事,校園安全應警鐘長鳴。爲加強學校管理確保師生的人身安全,學校不斷加強安全教育,嚴格執行《學校安全制度》、《安全責任追究制》,保證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能夠及時處理,確保校園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一、成立安全領導小組:

組 長:黃維公

副組長:葛懷成

組 員:閔德貴 葛士榮 孫磊 燕麗娟

二、主要職責

1、組長負責召集領導小組會議,部署安全工作,安排、檢查落實學校安全重大事宜。

2、副組長負責草擬學校安全應急預案並落實,處理突發安全事故,完成各項安全指標和任務。

3、領導小組成員具體負責學校各年級、各部門突發安全事故的處理、監控、報告等事宜,並保證領導小組指令的暢通。做好安全工作的宣傳、教育、落實、檢查、處理等,把安全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

安全領導小組堅持每月對校舍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或上報。

三、宣傳教育,確保安全

1、認真落實"教育在先,預防在前"的工作原則,牢固樹立安全意識,提高防範和救護的能力。

2、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隊會、黑板報、廣播、健康教育課等多種形式,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3、定期舉行全校性的安全教育報告會。

4、教導處、少先大隊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動,讓學生學會生存,掌握自救本領。

5、安全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之中,時時講,事事講。

四、安全措施

1、給實驗室、計算機教室、各專用教室、圖書室等功能室配備滅火器,做到防患於未然。

2、保持安全疏散口的暢通無阻,保證隨時能夠正常使用。

3、學校在醒目處設立安全警示標牌,如:119、120 等的使用說明。教育學生課間做正當遊戲,不得推搡打鬧,不得在校園及教室內追逐打鬧、下課不許跑。

4、每年請消防宣傳員對全校師生進行安全常識的培訓,深化思想教育,使全體教師從根本上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識及操作方法。

5、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每年組織人員進行火災應急知識講座,採取有效措施杜絕學生將易燃易爆物品帶入校園。

6、一旦出現火災等險情,負責人必須親臨現場指揮。在採取相應措施的同時,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

7、學校和各班班主任老師簽訂安全責任書,使各位老師能時刻將學生的安全掛在心間,明確自己肩上責任。

8、學校每學期對全體學生進行一次緊急疏散演習。每學期開學大隊部組織學生學習、討論。利用班隊會時間經常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內容包括:遇到險情如何處理、如何疏散等。

9、教育全校教師時時處處留心學生安全,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遇到險情隨時上報,並採取相應措施制止一些突發事件的能力。

五、對於突發的各類情況採取相應各種應對措施:

1、火災:組織師生有序撤離,及時撥打119 ,上報主管部門,並組織教師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滅火。

2、校外閒雜人員對學校的騷擾:組織教師積極應對,積極向當地政府和主管部門報告,並且向當地派出所報案。

3、學生意外受傷:班主任在第一時間內組織有關人員送學生在就近醫院得到救治和向學校領導報告,並立即通知家長,共同協商,將損失降到最低。

4、傳染病防治:做好傳染病的預防與宣傳工作。發現後及時隔離,並對所接觸過的人員和地方進行消毒(消毒時按照防疫站的有關措施進行),上報有關部門。

5、如遇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災害:學校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進行自救,力爭將損失降低到最低。

校園周邊環境安全應急預案4

一、網絡與資訊安全事件定義

1.根據網絡與資訊安全事件的發生原因、性質和機理,網絡與資訊安全事件主要分爲以下三類:攻擊類事件:指網絡與資訊系統因計算機病毒感染、非法入侵等造成校園網網站主頁被惡意篡改、交互式欄目裏發表不良資訊;應用服務器(如辦公系統、財務系統等)被非法入侵,應用服務器上的數據被非法拷貝、修改、刪除;在網站上發佈的內容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侵犯知識版權並已造成嚴重後果等,由此導致的業務中斷、系統宕機、網絡癱瘓等情況。

2.故障類事件:指網絡與資訊系統因計算機軟硬件故障、人爲誤操作等導致業務中斷、系統死機、網絡癱瘓等情況。

3.災害類事件:指因洪水、火災、雷擊、地震、颱風等外力因素導致網絡與資訊系統損毀,造成業務中斷、系統死機、網絡癱瘓等情況。

學校成立校園網網絡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小組,負責及時,快速地協調,處理各種事件或者事故;及時響應,處置市、縣教育資訊網管中心的預警和問題通報,每天工作時間安排專職人員值班,如遇特殊時期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處置小組由學校校長,分管校長和網管員組成,校長任組長,分管校長任副組長,網管員爲組員,同時在每個年級設立資訊聯絡員。

二、預防措施

1.對校園網絡現有資訊系統和今後新建設的資訊系統,參照國家有關資訊安全等級保護的要求,按照最終確定的保護等級採取相應的安全保障措施。

2.建設安全事件預警預報體系和校園網絡安全工作值班制度,加強對學校網站和應用服務器的監測、監控,加強安全管理,對可能引發網絡與資訊安全事件的有關資訊,要認真收集、分析判斷,發現有異常情況時,及時處理並逐級報告。

3.一旦發生網絡與資訊安全事件,立即啓動應急預案,採取應急處置措施,判定事件危害程度,並立即將情況向有關領導報告,在處置過程中,應及時報告處置工作進展情況,直至處置工作結束。屬於重大事件或存在非法犯罪行爲的,還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

4.特殊時期,可根據學校的統一要求和部署,由網絡管理中心進行統一安排,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網絡和資訊數據採取加強保護措施,對網絡進行不間斷的監控。

三、處置程序

1. 預案啓動

在發生網絡與資訊安全事件後,網絡管理中心應盡最大可能收集事件相關資訊,鑑別事件性質,確定事件來源,以確定事件範圍和評估事件帶來的影響和損害,確認爲網絡與資訊安全事件後,對事件進行處置和上報。

2.應急處置

初步確定應急處置方式,根據事件引發原因分爲災害類、故障或攻擊類兩種情況,區別對待。

災害類:根據實際情況,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保障數據安全,然後是設備安全。具體方法包括:硬盤的拔出與儲存,設備的斷電與拆卸、搬遷等。

故障或攻擊類:判斷故障或攻擊的來源與性質,斷開影響安全與穩定的資訊網絡設備,斷開資訊系統與攻擊來源的網絡物理連接,跟蹤並鎖定攻擊來源的IP或其它網絡用戶資訊,修復被破壞的資訊,恢復資訊系統。網絡管理中心應對服務器重要資訊定時做好備份,提高資訊存儲安全應急響應能力。並定期檢查設備的運轉情況,做好設備維護記錄,保證設備高效穩定的執行。按照事件發生的性質分別採用以下方案:

(1)病毒傳播:要求所有接入校園網的計算機都要安裝殺毒軟件,並及時升級打系統補丁,確保能夠清除病毒。一旦發現有病毒大面積傳播應及時尋找並斷開傳播源,判斷病毒的類型、性質、可能的危害範圍。爲避免產生更大的損失,保護健康的計算機,必要時可關閉相應的端口,甚至相應樓層的接入層交換機。

(2)外部入侵:判斷入侵的來源,區分外網與內網,評價入侵可能或已經造成的危害。對入侵不成功、未造成損害的,且評價威脅很小的外網入侵,定位入侵的IP位址,及時關閉入侵的端口,限制入侵的IP位址的訪問。對於已經造成危害的,應立即採用斷開網絡連接的方法,避免造成更大損失和帶來惡劣影響。

(3)內部入侵:透過上網安全認證系統查清入侵來源,如IP位址、MAC地址、使用人、所在辦公室等資訊,同時斷開對應的交換機端口並及時通報相關科室負責人。

(4)網絡故障:管理員對定期檢查設備的運轉情況,做好設備維護記錄,保證設備高效穩定的執行。一旦主服務出現硬件設備故障,管理員將在第一時間啓用備份服務器,保證網絡的正常執行,並對原服務器進行及時的檢修,在修復後將替換備份服務器繼續執行,以保證網絡的正常執行。 必要時向計算機網絡公司求助技術援助,並優先保證主要應用系統的運轉。

(5)其它沒有列出的不確定因素造成的事件,可根據總的安全原則,結合具體的情況,做出相應的處理。

3.應急處置後續處理

(1)在進行最初的應急處置以後,應及時採取行動,抑制安全事件影響的進一步擴大,限制潛在的損失與破壞,同時要確保應急處置措施對涉及的相關業務影響最小。在發生網絡故障時,優先保證關鍵部門的網絡暢通。

(2)在事件被抑制之後,透過對有關事件或行爲的分析結果,找出事件根源,明確相應的補救措施並徹底清除。

(3)在確保安全事件解決後,要及時清理系統、恢復數據、程序、服務,恢復工作應避免出現誤操作導致的數據丟失。

4.記錄和上報

網絡與資訊安全事件發生時,應及時向校領導彙報,並在事件處置工作中作好完整的過程記錄,及時報告處置工作進展情況,儲存各相關係統日誌,直至處置工作結束。

5.結束響應

系統恢復執行後,網絡管理中心對事件造成的損失、事件處理流程和應急預案進行評估,對響應流程、預案提出修改意見,總結事件處理經驗和教訓,撰寫事件處理報告,同時確定是否需要上報該事件及其處理過程,需要上報的應及時準備相關材料;根據情況需要上報公安部門的由辦公室協調解決。

校園周邊環境安全應急預案5

爲了加強學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師生員工健康、平安地學習、工作,打造平安校園,預防安全事故發生,並能快速、及時、妥善處理突發的安全事故,切實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級有關要求及有關法律法規,從我校實際出發,特制定本預案。

一、安全事故應急領導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校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各班班主任及任課教師

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履行下列主要職責:

(1)指揮有關教師立即到達規定崗位,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2)安排教師開展相關的搶險排危或者實施求救工作。

(3)根據需要對師生員工進行疏散,並根據事件性質,報請上級部門迅速依法採取緊急措施。

(4)根據需要對事件現場採取控制措施。

(5)對本校的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程序進行督察指導。

(6)突發事件發生後,學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應當根據“生命第一”的原則,決定是否啓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並在第一時間內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二、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在一切教學活動中,都要有“安全第一、預防爲主”的意識,萬一遇到突發安全事件,要沉着應對,首先確保在場人員的生命安全、及時上報。學校安全事故應急組織的領導和成員獲訊後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搶險求助。

(一)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1、報告程序:

(1)學校校長(2)中心校校長(3)教育局

2、報警程序:

(1)迅速組織有關人員攜帶消防器具趕赴現場進行撲救。

(2)根據火勢如需報警立即就近用電話或手機報告消防中心(電話119)

3、組織實施:

(1)參加人員:以校區內消防安全員和教師成員爲主,其餘人員(學生除外)均有義務參加撲救。

(2)使用器具:滅火器、水桶、臉盆、鐵杴,水浸的棉被等。

(3)學校各級領導和教師要迅速組織人員逃生,原則是“先救人,後救物”。無關人員要遠離火場,以便於工作,便於消防車輛駛入或操作。

4、注意事項:

(1)火災第一發現人應查明原因,如是電源引起,應立即切斷電源。

(2)火災後應掌握的原則是邊救火,邊報警。

(3)不得組織學生參加滅火。

(4)發生火災事故時,在向119消防指揮中心報警時,並立即報告校長。

(5)搶險救災組等人員迅速疏散師生,撤離到安全區域。

(6)積極配合消防人員滅火。

(7)在進行滅火的同時,應採取有效的隔離措施,防止火勢蔓延。

(二)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1、報告程序:

(1)學校領導(2)縣教體局領導(3)根據事件需要,經領導同意後報告地方和上級衛生防疫部門。

2、處置措施

(1)發現情況後立即向有關部門和學校主要領導彙報。

(2)以最快速度將疑似中毒人員送往就近醫院,情況緊急時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或“110”請求救助。

(3)封存現有食物,無關人員不允許接觸。

(4)立即組織骨幹教師組成陪護人員隊伍,由各學校領導安排負責陪護,無關人員未經批准不準到醫療單位探視,以免影響治療秩序。

(5)根據領導要求,分別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市、區防疫部門報告。

(6)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診治、調查、事故處理等工作。

(三)被盜案件應急預案

1、報警程序:

(1)學校校長。

(2)經學校校長同意後向縣教體局和公安機關報案。

2、處置措施:

(1)接報後,學校領導迅速趕到現場。

(2)接報後,學校管理人員迅速趕到現場,安排人員保護現場,瞭解被盜物品的名稱和數量,並做好登記。

(3)根據被盜物品的數量和價值,經請示後向公安機關報案。

(4)積極協助公安人員勘察現場,爲偵破案件提供條件。

校園周邊環境安全應急預案6

爲了貫徹落實教委的學校安全工作意見,及時、妥善地處置學校突發安全事故,我校決定進一步完善“資訊暢通、反應快捷、處置有方、責任明確”的學校突發安全事故應急機制,保障師生生命與財產安全,建設和諧校園,保障學校正常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爲本”的宗旨,堅持師生生命安全高於一切的原則,務本求實,明確責任。同時,堅持“預防爲主、積極處置”的方針,盡一切努力杜絕校園內消防、飲食、治安等方面突發事件的發生,以創建和諧校園爲宗旨,建立學校安全應急處理機制,迅速、及時、積極地開展各項處置工作,切實維護教育穩定和校園安定。

二、工作目標

1. 牢固樹立安全責任意識,切實提高師生員工的安全自我防護能力。

2. 完善安全規章制度,做到早防範、早處置。

3. 建立快速應急機制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有效和果斷的措施,確保校園正常秩序。

三、工作原則

1. 堅持以人爲本,師生生命安全高於一切的原則和穩定壓倒一切的原則。

2. 堅持領導有力,組織嚴密,制度落實,責任到崗,預防爲先,反應迅速,處理得當的原則。

四、組織管理

1. 成立校園安全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校園突發事件的組織、協調和處置。組成人員爲: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 主要職責

⑴部署處置安全防範工作,安排、檢查落實學校安全重大事項。

⑵啓動應急預案,應對突發安全事故。

⑶指導、協調學校突發安全事故的處理、監控、報告等。

五、主要處置措施

1. 校園突發事件發生,立即啓動安全應急預案。

2. 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情況,請求上級幫助指導。

3. 與駐地公安部門說明情況,請求配合學校做好校園秩序的穩定工作。

4. 召開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和教師會議,通報情況、穩定人心。

5. 確定專人組織調查,保留第一手資料(原始記錄),保護現場或保留物樣,不擅自爲事故定性,並寫出事故報告,分別報送相關領導和部門。

6. 召開學生會議,通報事件經過,並進行安全再教育,做好事故後校園穩定和秩序維護工作。

7. 專人負責接待家長,召開家長會,通報事件經過,穩定家長情緒,必要時做好與家長單位的聯繫工作。

8. 學校全體教師必須堅守各自崗位,未經允許,不得擅自發布誤導資訊,共同做好維護穩定工作。

9. 結合學校實際擬訂突發事件的具體處置事宜,包括食物中毒、火災、校園教育活動或組織集體活動突發傷亡事件、入校入侵、學生個人突發事件、交通、自然災害等事件的處理辦法。

六、校園安全應急預案

(一)教學活動安全應急預案

1. 教學活動期間發生各種危害學生羣體或個人的險情時,責任人要在進行必要緊急處置的同時,在第一時間將險情、問題和困難迅速報告學校領導,學校要及時上報相關領導。

2. 平時要加強校園安全知識的學習和宣傳,要制定學生逃生的疏散路線,每學年要演習一次以上。做到師生都要熟悉緊急疏散路線,險情發生時有組織、有秩序的做好緊急疏散。

3. 相關責任人要熟悉教學安全的防範措施和安全器材放置位置及使用方法。

4. 相關責任人要及時發現和排除責任區內的安全隱患。險情發生時做好切斷電源等工作。

5. 險情發生時,主要責任人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出險地點,親臨處置和指揮。

(二)學生活動安全應急預案

班級組織20人以上活動的要向學校報上級,未經審批的活動不準進行;學校組織20人以上的外出活動,要報校長批准,並有活動負責人作出《安全預案》;凡全校性活動,申報的《安全預案》要經校長審批。

校園周邊環境安全應急預案7

爲有效避免和預防校園火災事故的發生,確保校園在發生火災時,學校各項應急工作能迅速、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消防法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及消防部門的要求,結合校園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機構

成立消防應急組織機構,落實人員分工,明確職責要求。

職責:強化消防工作組織領導,制定消防工作預案,健全消防工作隊伍,明確消防工作職責,落實消防工作責任,完善各項消防措施。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切實保證校園安全穩定。

應急工作小組

(1)滅火行動組

職責:利用校內配置的消防器材及有關設施,全力進行撲救,盡力控制火勢蔓延,及時搶救被困師生脫離危險,配合119消防人員迅速滅火。

(2)通訊聯絡組

職責:迅速與119消防部門取得聯繫,引導消防人員和消防設施進入火災現場;負責與有關單位的聯絡工作;及時向上級部門請示和報告現場搶救處置情況。

(3)疏散引導組

職責:第一時間疏散全體師生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配合公安、衛生部門施救,防止事態擴大。

(4)現場救護組

職責:對傷員進行搶救,根據現場情況撥打120請求急救,引導醫務人員和設施進入救助現場,協助120醫療人員將重傷員護送到醫院救治,並通知受傷學生家長、教師家屬迅速趕赴醫院協助救治。

(5)現場保衛組

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人員、車輛的疏散,現場秩序的維護,阻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並負責重要物品的轉移和看守工作。

(6)後勤保障組

職責:保障搶救機動車輛、物資、消防用水、用電到位,保障搶救必需品供應。

(7)善後處置組

職責:負責師生及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做好安撫慰問工作。妥善處理各種善後事宜,配合相關部門調查事故原因,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聯繫保險公司,對傷亡學生進行理賠。

二、安全預防措施

(1)建立校園防火安全制度,明確校園各部門和每位教職員工防火安全職責,定期召開防火安全例會,定期進行防火安全檢查,建立防火安全臺賬。

(2)加強對全校學生與教職員工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增強消防安全意識,開展消防安全技能和災害現場逃生演練,提高師生的防範意識和基本技能。

(3)配備數量足夠的消防器材、消防設施和報警裝置,確保設備器材配備達標。

(4)強化消防設備、設施和器材的日常檢查,按要求及時更新,使之始終保持良好的戰備狀態。

(5)公共聚集場所(學生公寓、活動中心、餐廳、圖書館、微機室等)出入口應設立明顯標識,疏散路線應有明顯引導標誌,確保消防通道暢通。

三、應急處置措施

(1)第一發現者根據情況撥打119報警,並立即報告學校安全工作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內容必須準確全面,要包括具體時間,地點、火情等簡要情況。由應急領導小組確定是否啓動應急預案。

(2)學校安全應急領導小組應在第一時間奔赴現場進行指揮,調動工作小組人員進行搶險救災工作。

(3)迅速發出校園火災緊急警報,利用應急廣播指揮師生有組織地疏散至安全地帶。

(4)火災發生時,應立即切斷火場電力系統,防止滋生其它災害。

(5)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爲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並送至附近正規醫院救治,必要時撥打120請求急救。

(6)在應急行動中,各小組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應急工作政令暢通,各項工作落實。

(7)發生因火災而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要及時與學生家長聯繫,通知家長及時趕赴醫院配合救助工作。

(8)做好宣輿論宣傳,澄清事實,引導輿論以正視聽,防止師生恐慌,扼制社會謠言,維護校園秩序穩定。

(9)通訊聯絡組必須及時寫出事故書面報告經應急領導小組審覈後上報區教育局安全穩定管理辦公室。報告內容: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發生的原因、事故發生後所採取的措施;並根據事故現場、受傷人數發生變化情況,及時進行情況補報。

(10)實施責任追究制度。事故處理後期要根據事故情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懲前毖後,同時建立事故處理檔案並存檔。

四、注意事項

1、撲救工作應確保撲救人員安全,避免事態擴大。

2、不得組織學生參加滅火。

3、事故結束,應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缺修訂應急預案,杜絕事故再次發生。

4、任何個人不得私自發布消息,未經校園應急領導小組同意,不得擅自接待媒體採訪,以免報道失實,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