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應急預案

學校事故災害應急預案(精選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保不齊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爲了儘可能減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響,通常會被要求事先編制應急預案。我們應該怎麼編制應急預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校事故災害應急預案(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學校事故災害應急預案(精選5篇)

學校事故災害應急預案1

爲保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確保教學用電的暢通,減小觸電的影響,有效搶救觸電者,制定如下應爭預案:

1、若發生觸電後,在現場處理的同時立即通知電管員拉閘停電,並報告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2、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後,立即組織醫務室人員到現場進行搶救,並安排找車,以備使用。

3、若電源控制較遠,可先用木柄刀或電工膠鉗剪斷電路,然後再切斷電源,拉開電線。

4、搶救者在絕緣的情況下,拉開觸電者,把觸電者拉開。

5、當傷員脫離電源後,應立即檢查傷員全身情況,特別是呼吸和心跳,發現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就地搶救。

6、呼吸停止,心博存在者,就地平臥解鬆衣釦,通暢氣道,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心博停止,呼吸存在者,應立即作胸外心臟按壓。

7、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則應在人工呼吸的同時施行胸外心臟按壓,以建立呼吸和循環,恢復全身器官的氧供應,現場搶救最好能兩人分別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

8、處理電擊傷時,應注意有無其它損傷,如有外傷,灼傷應同時處理。

9、實施了急救措施後,立即送往豐樂衛生院進行治療。

10、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派人堅守崗位,認真負責,做好下情上達工作,對事件發展情況,所採以的措施、存在的問題,要認真做好記錄,直至事件完全解決。

11、領導小組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並形成調查報告上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

12、總結經驗教訓,教育師生。

學校事故災害應急預案2

一、事故預防

1、學校必須建立切實可行的消防制度。

2、配齊合格的消防器材,按照標準安裝應急照明燈及疏散標誌,並保持完好,定期檢查,隨時保證使用。

3、禁止學生攜帶煙花、爆竹、火柴、打火機等易燃易爆物品進校。

4、加強實驗室管理,對易燃易爆實驗用品要有專人負責保管,隨用隨領。

5、要有專人經常檢查電路電線、電器設備等,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6、嚴格校內用火、用電、用氣與鍋爐管理。對食堂、倉庫、實驗室、圖書館、宿舍等要嚴格按照防火規定管理使用。

7、要加強對學生防火安全教育與管理。不得擅自拉設電線或使用學校規定以外的電器。

8、校舍的樓梯、樓道、樓門等嚴禁堆放雜物,上課時教室前後門不得上鎖,保持暢通。

9、向教師、學生傳授與普及防火、滅火、逃生知識,每學期組織開展逃生演練。學校組織開展集體活動前,要制定防火應急預案。

10、禁止學生到火場救火,禁止到燒烤場以外的地方野炊。

二、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1、獲得火災資訊的任何人員,都應當在第一時間打119報警,並同時向值班領導與單位領導報告。學校及時安排人員在路口接消防車。

2、學校立即啓動火災應急預案,並將學校火災狀況及時向鎮聯校、鎮政府與教育局報告。

3、在初起火點現場的教職員工,要使用消防栓、滅火器材等進行滅火自救。

4、校舍發生火災時,當班或值班教師要在第一時間迅速判斷火災情況。若能衝出火災區的,應指導學生用毛巾浸水後低身有序地沿樓梯到達底層地面開闊地。下樓梯時要有秩序,不可擁擠,推搡。火災太大,一時不能出火災區的,應採取其它應急措施等待援助。

5、各救援小組迅速趕赴指定位置,在樓梯口、拐彎口、叉道路引導學生安全撤離。搶救小組在消防隊到達之前全力滅火,控制火勢,保障應急照明,爲安全疏散創造條件。在集合地點對學校所有人員進行清點,尋找滯留在現場的人員。

6、救護小組應當努力營救事故現場的傷員,並將他們安全轉移。

7、警戒小組要立即在事故現場和學校周圍設定警戒線,維護現場秩序,引導外部救援人員進入現場,保護學校財產安全。火災撲滅後,必須根據應急總指揮或消防部門的命令方可解除學校周圍警戒線和事故現場警戒線。

8、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疫情監測監控,生活用水的消毒與監測,食品衛生檢查監控和被污染環境的消毒處理等工作。

9、瞭解師生及家屬基本情況、做好受傷者及死者家屬的穩定、慰問工作。需心理疏導的開展心理疏導工作。

10、儘快恢復破壞的水、電和通訊設施。

11、在事件原因未查明之前,任何個人不得私自對外發布資訊。

12、有人員受傷的及時通知保險機構。

學校事故災害應急預案3

爲了加強和改進培訓機構安全檢查工作,保障全師生員工健康,平安地學習、工作、生活,,防範師生安全事故發生,並能快速、及時、妥善處理突發安全事故,切實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級有關要求及有關法律法規,從實際出發,特制定本預案。

一、安全事故應急領導組織機構。

成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履行下列主要職責。

1、指揮有關教師立即到達規定崗位,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2、安排教師開展相關的排危搶險或者實施求教工作。

3、根據需要對師生員工進行疏散,並根據事件性質,報請上級部門迅速依法採取緊急措施。

4、根據需要對事件現場採取控制措施。

5、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程序進行督察指導。

6、突發事件發生後,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應根據“生命第一”的原則,決定是否啓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並在第一時間內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三、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師生在一切教學活動中,都要有“安全第一,預防爲主、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安全工作警鐘長鳴”的意識,萬一遇到突發安全事件,要沉着應對,首先確保在場人員的生命安全,及時上報,學校安全事故應急的領導和成員聞迅後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搶險求助。

(一)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全體師生髮現火災均應及時報警,迅速向學校領導彙報。發生在教育場所的火災,教育活動必須立即停止,並對人員進行安全轉移或疏散。如果有傷員,及時搶救。

1、發生火災事故時,在場師生及搶險救災組人員迅速疏散學生,撤離到安全區域。

2、迅速切斷有關電源。

3、在向119消防指揮中心報警的同時,立即報告上級主管部門。

4、積極配合消防人員滅火。

5、在進行滅火的同時,採取有效的隔離措施,防止火勢蔓延,確保師生的生命安全。

(二)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發現師生出現安全事故,造成身體傷害應迅速送醫院診治或撥打120急救電話。

2、迅速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3、做好家長、家屬的安撫工作,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維護穩定。

4、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調查事故處理等工作。

(三)惡性傷亡事故。

當發生人員傷亡的惡性事故時,應立即保護現場,並報告應急預案處理的領導,對未死亡人員,學校應採取現場急救,無法或無能力救治,或者無法判斷傷亡情況的,應及時向相關部門(公安部門、醫療救治中心等)報警。

對惡性傷害事故的原因要進行及時調查,實事求是配合部門提供相應證據證件,事故的處理根據調查結果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條例處理。

(四)地震等自然災害,

發生自然災害必須以生命安全第一,經請示後可以採取必要的停學,對影響師生安全的教育活動,都應及時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在上下學路上可能危及學生生命安全,應及時告知家長接送或在路上擴送,也可以報警,對可預見性自然災害,應在未發生災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對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如地震等,應盡力採取保護和自救措施,事後應及時施救,並將事實情況透過彙報程序彙報。

(五)人爲破壞。

1、加強培訓機構保衛,阻止外來人員進入培訓機構內。

2、發生暴炸等惡性事故,及時報警,應保護生者,進行人員安全疏散,對傷員進行救治。

3、發生綁架等突發事件,及時報警,並配合公安部門提供相關破案線索。

4、發生打架鬥毆致人傷殘等突發事件,報警,及時送傷者入醫,保護現場,調查原因。

學校事故災害應急預案4

學校是人羣集中的地方,也是食物中毒的易感場所,因此根據我校具體情況,制定應急處理預案如下:

一、組織領導:工作領導小組及聯繫電話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具體職責

1、總指揮:校長

2、副指揮:副組長

3、報告:分管校長及向區衛生監督機構和同級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事件發生情況和初步處理意見

4、負責救治:衛生老師、總務主任及有關人員

5、保護現場:總務處、食堂工作人員

6、解釋工作:學生處

7、協助調查:校長、學生處、總務處及其有關人員

8、調動人員:學生處、團委、總務處

三、具體實施措施

(一)預防工作

1、食堂從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2、食堂從業人員必須每天做好晨檢及體溫自測工作

3、堅持正規渠道進貨,做好貨源檢驗工作

4、做好驗收、驗發檢查登記工作

5、做好臺帳記錄

6、做好食品留樣、登記工作

7、做好消毒工作

8、做好生熟分開工作

9、做好冰箱的生、熟、半成品分開存放及清潔工作

10、食堂人員如發現“五病”,立即調離崗位

11、與街道警署聯繫共同管理,制止校園周邊的小攤販向學生出售食品

(二)應急措施

1、一旦發生中毒事件,立即啓動應急機制網絡,衛生教師、班主任、校長、等領導立即到場,迅速組織人員,積極採取措施,使病人能及時得到搶救治療。

2、立即向區衛生監督機構和同級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中毒發生情況和初步處理情況。報告內容包括:

(1)報告中毒人數和發生時間、死亡人數

(2)患者的主要症狀和落實搶救情況

(3)患者的涉及範圍

(4)目前正在處理的主要工作

3、向家屬告訴患者的病情和治療的一般情況

4、密切注意新病例發生,並及時落實搶救治療措施

5、在未查明中毒食品前,對剩餘食品、留樣食品、原料、半成品的處理在做到:

(1)不出售

(2)不繼續加工使用

(3)不繼續食用

(4)不銷燬

(5)原樣儲存

6、在衛生執法人員到達前,不對食堂進行特殊的清掃,不對餐具進行消毒處理

7、如實向衛生監督機構和同級行政主管部門彙報中毒事件情況,主動配合做好調查處理工作

8、根據中毒發生的原因,切實採取正確性的整改措施,並落實到位。

9、在查明病因後,對中毒場所要採取相應的消毒處理

(1)對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要徹底消毒清潔,消毒接觸過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用具以及儲存食物的冰箱、設備、加工人員的手也要進行消毒處理。對不能進行熱力消毒的如:餐具、用具、抹布採用煮沸的方法,時間不少於5分鐘。對不能進行熱力消毒的用75%酒精擦試用或用化學消毒劑浸泡。

(2)對化學性食物中毒、用熱鹼水徹底清潔接觸過的.中毒食品或可能接觸過的容器、餐具、用具等,並對剩餘的可疑食品進行徹底清理,杜絕中毒隱患。

學校事故災害應急預案5

學校防火工作是直接關係到廣大師生生命財產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進一步健全與完善學校消防管理規定和各項制度,加強重點部位及學生宿舍的管理,配備好必要的消防設施、設備,把火災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爲了提升學校的處置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上海市消防條例》的有關精神,特制定本預案。

一、可能引起學校火災事故的原因

電線老化、亂拉接臨時線,違章用電爐和其它電器設備,液化煤氣及其儲藏室過於密封、食堂油鍋過熱、實驗操作不當、易燃易燥物品使用、保管不當,違章動用明火、亂扔菸蒂誘發原因。

二、預防措施

1 、校長是學校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本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根據消防法律、法規,制定學校消防安全管理體制,落實學校消防安全責任制。

2 、對師生員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基本消防知識,學會正確使用滅火器材,掌握逃生方法。

3 、加強檢查,發現火災隱患要及時整改。

4 、保持通道暢通,不堆物。

三、處理程序

一旦發生火災,一般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1 、打 “119” 電話報警,同時上報局辦公室和相關科室。

2 、按照平時消防演練逃生的線路迅速疏散。

(1) 人員疏散:救人是第一原則,學校消防責任人和舍務教師應在第一時間,有序地組織學生疏散轉移。

A、火災時,由於有煙氣,能見度差,現場指揮人員應保持鎮靜,穩定好人員情緒,維護好現場秩序,組織有序疏散,防止驚慌造成擠傷、踩傷等事故。

B、利用現場有利條件,快速疏散。下層着火時,樓梯未坍塌的採用低姿勢迅速而下,有條件的可用溼毛巾,堵住嘴、鼻,用溼毯子披圍在身上從煙火中衝過去。

C、高層着火時疏散時較爲困難,困此更應沉着冷靜,不可採取莽撞措施,應按照安全口的指示標誌,儘快從安全通和室外消防樓梯安全撤出,切忌用電梯或跳樓。火勢確實較大無法逃生,可躲避到陽臺、平臺或關閉房門用溼毛巾堵塞門縫防止煙火進入,並用水澆溼房門,等待救護人員到來。

D、火災時,一旦人體身上着火,應儘快地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記不能奔跑,那樣會使火越燒越旺,還會把火種帶到其他場所。如旁邊有水,立即用水澆灑全身,或用溼毯子等壓滅火焰,着火人也可就地倒下打滾,把身上的火焰壓滅。

(2) 物資疏散:火場上的物資疏散,目的是爲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防止火勢蔓延和擴大。

A、首先疏散的物資是那些可能擴大火災和有爆炸危險的物資。例如起火點附近的油桶、液化氣罐、化學實驗室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堵塞通道使滅火行動受陰的物資。

B、疏散性質重要、價值昂貴的物資。例如機密檔案、檔案資歷料、進階儀器、珍貴文物以及價值貴重的物資。

3 、如有傷者要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如學生受傷,要及時通知家長。

4 、等待消防車到來期間,可組織學校教工義務消防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滅火。

滅火撲救:初起火最易撲滅,在消防人員未到前,如能集中合力搶救,常能化險爲夷,轉危爲安。根據不同的火原因,可採取隔離法、冷卻法、窒息法,火災現場指揮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內和臨近所有滅火器,不要零打碎敲,集中使用對準火點,儘量抓住戰機把火消滅,或控制住火勢的發展,最後由消防人員徹底撲滅火焰。

5 、配合消防部門調查事故原因,維持秩序。

6 、劃出警戒範圍,嚴禁其他車輛和夫關人員進入着火現場,以錫發生不必要的傷亡,同時也爲火災消滅後的調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證據。如果在火災調查人員未到之前火災已經撲滅,失火單位應當把了解的情況向他們介紹,並將火災現場保護工作移交給火災調查組,並配合調查組提供當事人或見證人。當火災發生時要充分發揮共青團、治保會、義務消防隊的作用,做好受傷人員的護理工作,醫務室應備好止血藥、硼帶等必備藥品,同時組織人員和車輛急送醫院或聯繫醫院對受傷人員的搶救。